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秦衣 > 第十二章前奏
    轰隆隆地响声震撼着大地,地上的石子有节奏地蹦跳着。草原的远处升起了滚滚的烟雾,老兵们都知道那是骑兵引起的烟雾。

    林风狠狠地啐了一口口水,正前方战马扬起的灰尘让他吃了满嘴的灰。他烦躁地使劲挥着马鞭,意图驾马超越前方的人。但奈何骑术不精,有心无力。

    唐法则是非常悲剧地紧紧抓着马脖子,让他的身子不至于被颠簸的战马给甩下去。唐法的骑术可以说是整个骁骑营中最差的了,没有之一。原因嘛,根据唐法自己的说法,是由于自己懒,不想去学。真实的原因就不知道了。而现在,唐法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

    “所有人目标,前方十里处红树林。后到的十个人没有饭吃,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们。”李天旭在整个队伍的前方大喊道。他的话一说完,马上引起了队伍一片的怨声载道。

    “都别给我废话,从现在起各小队长起带头作用。如果哪个小队的人落后了,整个小队受罚。”李天旭看着众人还有闲工夫吵闹,于是紧接着抛下一个重磅炸弹。

    众人回过神后沸腾了起来,这下不再是吵闹了,而是相互间争着驾马向前疾驰。

    明德和帅表互相对望了望,然后统一骑到唐法的两侧夹着唐法疾驰前去。吓得唐法不住地惊呼。

    “林风,你就不需要我们帮你了吧!,你自己快赶上我们。千万不要落后了。“明德叮嘱道。

    林风一见这种情况,连忙驾马赶了上去。他可不想这么累的日子,还没有饭吃。

    不久后,魔鬼训练的众人来到了李天旭所说的红树林。这证明了明德这一路上说很可能没有这片红树林的说法是错的。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提的,这片红树林整整在十五里远的地方。这让众人到达这里时,都累得快要死一般。李天旭最终还是没有不让落到最后的明德、林风等人不吃饭。这让他们直呼都尉大人终于开恩了一次。结果是,又挨了李天旭一顿暴打。

    饭后,齐致一领着自己的小队成员开始了例常巡逻。而这次的巡逻任务在李天旭的示意下,也成为了他们斥候的训练项目之一。从原先的五里巡逻扩展为十里范围内的巡逻。

    齐致一在小队的前方探寻着。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勒紧了马脖,翻身下马。把耳朵贴近了地面,仔细的听着。后方的斥候一见,立刻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几人也学着齐致一的动作听着地面。

    “一、三、五。不对,应该有六万以上。”齐致一趴在地上低声说道。

    “骑长,怎么办?这绝对是匈奴人。”一名斥候问道。

    齐致一抬起头,看着那人回答:“你迅速回到红树林,告诉都尉大人,说匈奴大军进犯。人数高达六万以上,现在位于傲合西。一个时辰后大概就能到达红树林。你听清楚了吗?”齐致一一口气说了一长窜的话。

    “听清楚了。”斥候回答道。

    “你再复述一遍。”齐致一不放心地说。等到斥候在说了一遍后,齐致一叮嘱道:“军情十万火急,你必须面禀李都尉。告诉都尉大人,我现在领着其他几个人盯着匈奴大军的动向。一有什么事会马上汇报!”

    “嗨,骑长大人、兄弟们。保重!”斥候重重地行了一个礼,转过身翻上了马。任凭眼角的虎泪流下,这次一别,他知道这几位兄弟凶多吉少。

    林风像个死人一般挺尸着躺在地上,他连动一根手指头的力气也没有了。现在他是能休息的时候,就绝对不会让自己动一下,这是保存体力应付下午的训练呀!正在这时,从红树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马上的骑士面色焦急地赶着马。战马在经过林风时,过快的马速引得一阵冷风猛地从林风身旁刮过。让林风不由自主打了个冷战。这时林风心里有种很是沉重的预感,直觉告诉他战争来临了。这名斥候的情形,让在场的骁骑营众人明白了什么。有些人直接走到自己的行囊前,拿出了自己的武器。有些人则默默翻身上了战马。更多的人则是跟随着斥候围拢到了李天旭处。

    “急报,都尉大人。在红树林西二十里处,发现匈奴人大军。他们大概有六万人以上,一个时辰后就会到这里。”斥候一见李天旭,马上汇报道。

    李天旭从地上站了起来,一字一顿地问道:“你说匈奴人有多少人?”

    “不下于六万骑。”斥候说道。

    李天旭重新验证了一遍,这严峻的事实让他皱紧了眉头。鲁思、华戈剌等骑吏长问道:“都尉,怎么办。士兵们现在……”李天旭抬起手止住了鲁思的话,对周围的众人说道:“所有人立即准备,返回大营。”然后再回身对鲁思说道:“鲁思,你派几个机灵的人,赶回大营禀明李部将,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

    “诺。”鲁斯抱拳。

    骁骑营营地,中军大帐。

    李贺拿起手中的毛笔,向咸阳都城的始皇陛下写着奏章。奏章里详细写着最近陇西郡边界的冲突和边塞秦军将士的情况,同时李贺在奏章中,暗示着匈奴人势力的日渐强大,和秦国北方边塞军事力量的空虚。李贺,已经三十余岁了。他掌管了骁骑营十余年来,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场仗。其中,最惊险的就是让他当上骁骑营一把手的那场仗。那次是他这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梦魇。上千的兄弟,死的只剩三十几个人了。无数的好友,兄弟、袍泽倒在了这片土地上,这是他永远也无法忘怀的。

    当他写完奏章,郑重地放进锦盒内时。大帐外的吵闹引起了他的不满,他心里暗暗下决定要好好让外面的小子尝尝军法的滋味。正当他准备出帐篷教训一下喧哗的士卒时,帐篷门帘被人拉了起来。

    “报,部将大人。匈奴六万大军进犯,离边境只有十里只遥了。”来人说道。

    李贺听见了来人的话,马上站起了身,拿起了案桌上的牛角号,大步走出帐篷。

    李贺来到了骁骑营的校场,一路上众骁骑营士兵见到部将大人拿着他那闻名全营的牛角号,知道有大事即将发生。所以全都自觉地聚集在校场高台下等着部将大人宣布命令。

    站在校场的高台上,李贺感觉好久没有那激动的感觉了。他拿起那个牛角号使劲吹了起来。凄厉的号声响彻整个大营“呜~~~~呜呜~~~~~”“呜~~~~~~呜呜~~~~~~”所有隶属于骁骑营的士兵无论此事在干什么,但听到这个象征集结的号角时,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来到了校场。一时间,校场挤满了密集的人群。他们昂首等待着部将大人的号令。

    “就在刚刚,左营骑都尉派人禀报了紧急军情。他们在离边界十里处发现了匈奴六万大军,他们的目标就是我们。”李贺放下了手中的牛角号,对台下的众人说道。

    “六万?这么多!”一人惊呼道。

    “怎么这次秋狩匈奴人那么多,看样子是这一带左鹰王领地的匈奴人倾巢而出了。”另一人回答道。

    “这次,我们可倒血霉了。”一名士兵悲观地叹息道。

    在这种种不一的讨论声中。一个低沉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战。”

    这句话让周围的人诧异地看着说话的那人。短暂的沉默后,那片所有的人同时从喉咙中迸出一声“战”。这浓烈的求战氛围感染了整个大校场,逐渐地整个校场竟然汇集成了一个声音。那就是震耳欲聋的“战”。

    李贺看着众士卒的表现,赞赏地点了点头。他抓起高台上插着的秦国黑色战旗,大声吼道:“既然匈奴人要战,那便战!”

    “嗨,大秦万岁。”

    李天旭带领着左营的众人疾驰在回营的路上。其间,齐致一又派人汇报了匈奴大军最新的情况。第一,齐致一侦察到这次的匈奴人是由左鹰王和左蠡王一部组成。第二,当匈奴人到达原先众人呆过的红树林后,兵分三路:一路大约两万余人向长城方向赶去。一路则向延城而去,这路大约万人以下,像是大军先锋。最后一路动向不明,集结了匈奴大部三万。第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匈奴人的大部中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人物指挥,在那里发现的守卫和其他匈奴人都不同。

    这些消息,让李天旭得知了匈奴人的重要动态。随后,李天旭叫传令兵把齐致一叫了回来。既然匈奴人快到边界了,那么斥候也会分散而出。他可不想齐致一被匈奴的斥候包围。

    “来人,叫张贵把最新的情报禀告李部将,让大营做好准备。然后告诉李部将我们左营就先去延城拿个首功,歼灭匈奴先锋。”李天旭说道。

    等到传令兵走后,李天旭对众人说道:“所有人转向,目标延城。检验我们特训的时候到了,给我全歼匈奴人的先锋。”

    众人一听,舔了舔自己皲裂嘴唇,齐声嗨道。

    匈奴大军中,浑身白盔白甲的塔鹰注视着身前身后的大军,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督促着后方的匈奴人迅速行军。同时眼神望着东方,丝丝冷芒从中闪出。他露出残忍的微笑,骁骑营,这下我看你们如何逃出此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