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猎荒传说 > 第十四章 重楼
    这次云山九色潭发生的异变,让整个姜水城里的人都变得人心惶惶。他们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应龙的雄姿,但云山顶部凝聚的乌云和震天彻底的龙吟声却被所有人看到和听到。

    关于久远前应龙的传说也再次被人添油加醋地提起。据传闻,千年之前,第一位炎帝于姜水河畔诞生,同年,江水之中有水虺化蛟。又十八年,当炎帝长大之时,水蛟再次蜕变,化作呼风唤雨的黑龙,并被炎帝收入麾下,被世人称为应龙。

    而关于炎帝与应龙的传说就更为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人说应龙是姜水之神为了襄助炎帝所化,也有人说应龙乃是天上雨神化身,更有甚者说应龙竟是炎帝的其中一条魂魄所变化而成。众说纷纭,一时间各种激动人心的新鲜故事也渐渐冲淡了这次天地异象所带给人们的惊惧,而作为姜水保护神的应龙,也在消失了数百年后再次被炎帝的子民们津津乐道。

    但对于亲临其境的众弟子来说,这次经历放佛噩梦,不但心神受到了应龙的影响,就连体内的元气也因为受到龙息的压迫而变得混混沌沌。

    为此,神农庙取出了各种珍藏药草,为每一位弟子都仔细调养了一遍,以祛除因为遇到应龙而可能对他们的修行之途造成阻碍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补偿这次意外惊险,每一位弟子都获得了一枚洗元丹。

    不过,唯一让人有些唏嘘的是姜回的下场。他被炎帝勒令取消了前往女娲庙的修习资格,改为在冰寒彻骨的云山之巅苦修五年而不得下山半步。

    荒生还清楚的记得,姜回被一众龙虎卫高手联手擒住,声嘶力竭挣扎着不肯上云山修行的那幕惨状。

    洗元丹的使用,需要在神农庙长老的护持下进行。当荒生领到那枚墨绿色,散发着异样清芳的丹丸时,心中激动不已。

    “来,坐到这里。”

    庙祝应秦笑着指了指面前的蒲团。

    荒生恭敬坐了上去,问道:“庙祝大人,洗元丹真的能拓宽人的气海么?”

    “洗元丹能激发气海潜能,淬炼其中元气,助其去芜存菁,有固本培元之效。若是你体内气海和经脉天生淤塞,也能通过洗元丹冲破各个关窍。”

    “嗯,谢谢庙祝大人告知。”

    荒生盘膝坐定,按照应秦的吩咐将洗元丹含在口中,然后闭目凝神。

    洗元丹入口清凉,并很快在口中融化,化作一道甘苦清泉流过喉间。等到洗元丹全部进入腹中的时候,荒生觉得气海中突然腾起一股热流,热流来势凶猛,开始在气海中四处冲撞。

    一直关注荒生神色的应秦知道洗元丹药力生效,及时探出手掌按在荒生肩头,渡入一道温和元气想要助他控制洗元丹的药力。

    但还未等应秦的元气探到荒生气海,荒生体内的元气已经先一步动作,飞速地运转起来,那股热流在元气的绞杀之下,坚持不过须臾,就消散不见。

    “咦?”

    应秦眉头大皱,而荒生也纳闷地睁开眼睛。

    “庙祝大人,洗元丹生效了么?”

    “荒生,你的师父真是乌扬将军么?”

    “嗯。”

    “那你体内的元气为何会这般狂躁?乌扬将军难道不知道么?”

    荒生怔了怔,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一五一十将自己修行元气的始末讲了出来。

    应秦听完之后恍然大悟,看向荒生的眼中带着一抹捉摸不透的神色。

    “洗元丹的药力被你体内元气排斥,驱散到了身体其他部位中,要想重新凝聚,需要用些别的方法,你随我来。”

    应秦吩咐其他长老继续为剩下的弟子护持,独自带着荒生离开。

    两人来到了神农庙后殿的一个药房,应秦取出一个药瓶,让荒生脱了上衣在地上坐好。

    在应秦要将药水抹至荒生后背的时候,却愣住了。

    “怎么了,庙祝大人。”

    “荒生,你背上的印记是哪里来的?”

    “印记?我么?”

    荒生有些不知所措。

    “嗯,背心处,有个绿色的印记。”

    见应秦说得一本正经,荒生不知如何回答。他哪里来的什么印记,从小到大老邱头都没有提起过,而且前不久他自己还在百丈潭中光着膀子修行,从没发现自己背后还有什么绿色的印记。

    见荒生茫然不知,应秦没有再说什么,将药瓶中的药水倒在荒生背上,并催动元气将药水逼进荒生身体之中。

    荒生背心处的那个印记很古怪,像胎记又像纹身,墨绿色的好似一枚水滴。应秦刚才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修炼多年的心神竟然被莫名触动了一下,那转瞬即逝的感觉很奇怪,自己的心神像是突然间坠入了一个奇寒无比的空间,但当他再次定神看的时候却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渡入元气的时候,应秦特意将部分元气集中于荒生背心印记处,也察觉不到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他发现,无论他如何将洗元丹的药力收拢,都无法对荒生的气海改变什么。无奈之下,为了不浪费荒生体内的这枚珍贵洗元丹,他索性将其药力全部散发于荒生的四肢百骸之间。

    “哎,这洗元丹对你的气海没有什么作用。”

    应秦停下手来,有些歉意地叹了口气。

    荒生似是早有心理准备,站起身,恭敬对应秦施礼道:“我知道,多谢庙祝大人赠药。”

    见荒生欲言又止,应秦便问道:“荒生,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荒生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问道:“大人,之前清修时候,您曾说过人体内的元气,不单可以持续修行,还能用来淬炼身体。但我尝试了好几种方式,都不得要领,不知道该怎么做。”

    顿了顿,荒生又补充道:“我知道这是神农庙的修行秘法,大人您不一定要告诉我。”

    应秦忍不住大笑道:“哈哈,真是个憨实的孩子。元气淬身之法,并非我神农庙独家秘传,天下间修行之道万万千,元气淬身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只不过这元气淬身之道不但艰苦而且成效又慢,所以不为各家看重。至于我神农庙弟子为何会注重此法,皆是因为我神农庙修行的毕方神火过于灼热霸道,非寻常人身体能够承受,所以才会在修行元气的时候,淬炼肉体,来防止毕方神火给身体造成伤害。”

    荒生惊讶道:“那神农庙弟子选择大雪山密修,是不是为了借用雪山寒气压制体内神火?”

    应秦眼睛一亮,点头赞许道:“不错,好小子,看来你早已经想到了如何解决你体内元气运行过快的问题。虽然你师父乌扬将军已有先见,知道你这样修行下去会对身体产生严重损伤,但靠外力强化身体只是治标不治本。既然损伤是由元气造成,那就更需要用元气来淬炼肉体,才会消弭隐患。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元气与身体的关系就和这一屋草药一样,彼此之间药性生克,如果搭配的好那就是灵丹妙药,若是搭配不好,说不定就成了催命毒药。荒生,你气海天生不足,所存元气有限,在元气修行上难有大成就,但以元气淬炼身体不失为另一条修行之道。要知道千百年前,多数修行者对于元气也只是一知半解,他们修炼的都是肉体强度,一样可以达到开山裂石的境界。”

    荒生闻言激动道:“还请大人指点。”

    “好,这洗元丹的药力依然停留在你的身体之中。正好我教你元气淬身的方法,将这药力完全吸收之后,应该对你的身体有不小的帮助。”

    应秦毫不藏私,将神农庙的元气淬身之法倾囊相授,一字一句地给荒生讲解各种精要。

    所谓元气淬身,其实和荒生坐在百丈潭下修行差不多道理,只是一个是借助外力激发身体潜能,一个是利用内力激发身体潜能。荒生依着应秦的指示,控制体内元气不断游走于身体四肢百骸之间,在冲击身体各个部位的同时也将洗元丹的药力完全吸收干净。这感觉就像是将百丈潭的瀑布移到了身体之内,水流也变成了自己的元气,不断从内部冲击着自己的身体。如此坚持修炼下去,就会激发身体各部位潜能,使肉体变得更为强悍坚韧。

    此时,荒生也不用担心体内运转过快的元气会给身体造成损伤,因为那枚洗元丹的药力已经被他的身体完全吸收,足够保护其身体不受损害。再者,应秦传授的元气淬身之法乃是神农庙弟子入门筑基必修,体内元气对身体不同部位的淬炼方式也各不相同,且都有法可依,能让修炼者的整个身体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提升状态。

    对于全新的修行之法,荒生如饥似渴,很快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当他再次从修行之中醒转时,窗外已是日移月垂。

    屋内点起了一盏油灯,须发皆白的应秦就着灯火仔细整理着屋内的药草。

    “庙祝大人,您……还没休息?”

    荒生急忙起身施礼。

    应秦见荒生面上容光焕发,眼中精光暗含,欣慰道:“呵,你醒啦。看来这洗元丹算是没有白费,你早些去休息吧,明日一早便有船会到姜水城,送你们去有熊城。”

    荒生看着应秦有些佝偻的苍老背影,忍不住劝道:“大人,您也早些休息吧。”

    应秦点头笑道:“好,好。你去吧,我收拾完这些药草也就睡了。”

    荒生遂不再打搅他,小心推门离开。

    应秦注视着被悄然掩上的房门,略显疲色的眼中浮现出一丝忧虑,喃喃叹道:“倒是个品性善良的孩子,哎,可惜造化弄人,也不知是福是祸。”

    姜水城辖下有八郡,其中位于西北方的文始郡就在黄河岸边,建有船运的码头,乃是极为繁华的一个贸易之郡。

    炎黄部族共建十一城,全部是依黄河与长江两条大河而建。两条大河自西发源,分作南北两个方向注入东海,中间囊括了一大片大好河山。两河上游最西端相隔不过两百里,中间正好夹着苍钜城,而自苍钜城始,沿黄河南岸而建共有五城,依次为姜水城,太合城,拥雪城,韶华城,有熊城。而自苍钜城始,沿长江北岸而建也有五城,依次为惊夜城,横江城,流波城,归旭城,观澜城。

    这南北十城中间就是隔着延绵数千里的中部山系,其中最大的两大山脉便是秦岭与巴山。秦岭西起云山,东至有熊城,将北方五城全部拦住。而南面山系较为复杂,巴山为主,往东还有巫山与别山,此一系列山系也几乎隔断了南北十城之间的交流。

    所以,十城之间最便利的交通便是水运,除了同时占据两河源头的苍钜城外,南五城通过长江彼此相连,而连接北五城的就是黄河。一直到有熊城为止,秦岭与巴山两大山脉同时走尽,地势才平坦起来,两河之间也生出不少错落支流开始相连。自此,南北两线的交通自从苍钜城分开后,才算再次交汇,变得便利通达。

    是日一早,众弟子就坐着龙虎卫的马车到了文始郡。荒生还是第一次看到黄河,很小时候听人说,黄河的水是黄的,但文始郡所在码头属于黄河上游河段,河里的水依然很清,和他见过的长江没什么多大区别。

    不一会,就看到江面上缓缓驶来一艘大船。荒生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船,这船光甲板就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甲板上还造有数层高楼,船帆已经收起,两侧各有飞轮二十个。在阳光下,巨大的楼船好似庞然巨物横亘在江面上,正往码头缓缓靠来,船头处还插着一面绣有扬蹄奔马的大旗,迎风猎猎,威武不凡。

    “天呐!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重楼舰么?它真的有二十丈长么?”

    就连祁然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船,惊得张大了嘴。

    “嘿,这当然是重楼喽!你没看到上面扬着我太合城的旗么?这可是我爹专门派来接我们去有熊城的,你们惊夜城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船吧?”

    一个衣着华贵的白面胖少年得意洋洋回道,荒生认得他,正是太合城城主的小公子,赢仲。

    祁然立刻拉下了脸,不满道:“不就是一个船么,稀奇什么,回去我也让我爹造一艘。”

    赢仲却不以为然道:“造一艘?你知道造一艘重楼需要多久么?”

    祁然反驳道:“哼,我爹还不稀罕造什么重楼,要造就要造最大的艅艎!”

    赢仲瞪着眼睛嗤笑道:“艅艎?你是在做梦么?普天之下就只有一条艅艎!”

    “有一条就不能有第二条么?”

    就在两人争吵不休之际,重楼大船已经靠岸,一列身着青衣的护卫整齐下船,其中一个胸秀银色奔马标记的领队疾步上前,对着随行而来的神农庙庙祝应秦恭敬施礼。

    “劳烦庙祝大人亲送,我等来迟了。”

    “哈哈,大人哪里话。既然来了,那这些孩子可都交给你们了。”

    “庙祝大人放心就是,在下会亲自将贵客们送往有熊城。”

    应秦抚须颔首,与众弟子一一告别。

    轮到荒生时候,应秦刻意与他多叮嘱了片刻,这让众人纷纷投来好奇目光,尤其是第一个上船的那名白衣少女,眼中带着几分诧异和一丝细微妒意。

    “喂,你与他很熟么?”

    等到船再次驶离码头,祁然忍不住将荒生拉到一边问道。

    “还好吧。”

    荒生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看着码头上那个越来越远的身影,心中泛起些许暖意。

    重楼舰不愧为重楼二字,船上共建有前后两幢楼,高者五层,低者亦有三层。五层高楼造得极为精致阔气,飞檐画栋,雕窗漆门,内中榻椅桌几一应俱全。高楼便是众弟子的休息之处,而随行的太合城青衣卫就住在低楼之中。且船中每一个屋内都已备好各类上等酒菜鲜果,甚至还有数套供换洗的精美衣物,可谓对众弟子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姜水城沿水路走到有熊城,差不多有两千里路。按重楼的航速,顺风一日可走千里,就算在无风时候,一日航行七八百里不在话下。所以,荒生等人三天后就差不多能抵达有熊城。其实姜水城到有熊城还有一条极为便利的陆路,那就是一路往东横穿平坦富饶的河套平原,路程不到水路的一半。但眼下正值春夏之交,多雨季节陆路极不好走,加上夜里马匹还要休息宿营,不像水路可以日夜兼程。

    这重楼乃是太合城的船,本是城主专用,但此刻太合城城主的公子也在众弟子之列,且船上弟子多是各城精挑细选出来的,基本都是权贵之后。而且不用多久他们手中都会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与财富,所以太合城城主也毫不吝啬地派出最好的船只前往护送。

    上船没多久,赢仲就开始变得有些不可一世起来,随意差遣着船上大小军士,在其他弟子面前摆足了威风,一派当家公子作风。这也没办法,太合城地处河套平原与黄河交界之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炎黄部族物产最为丰富的城。除去离有熊城最近的,也一样享有河套平原的韶华城不说,太合城的人在别人面前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

    这不,赢仲又吩咐手下青衣卫开始抓起鱼来,就是因为有位归旭城城主的侄女说了句黄河的鲤鱼与河蟹很好吃,他就非得让人抓些上来让大家尝尝鲜。

    “哈哈,大家放心就是,这里的鲤鱼与虾蟹都是我家养的,想吃多少有多少。”

    赢仲鼓着胖胖的肚子满脸自傲,倒是苦了那些被差遣的青衣卫,无奈之下只能将船速减慢,否则根本没法抓捕鱼虾。

    所幸这黄河里的鱼虾确实丰富,半天时间,甲板上就有了满满两大箩筐的河鲜。重楼舰上有专门的厨人,应赢仲要求,做了一顿丰盛的河鲜宴。为了显示气势,赢仲还让人将桌子搬到了甲板上,一行人就着河上绝美的夕阳与晚霞一直吃喝到了夜深才酒足饭饱地各自回房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