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旅宋 > 第六十二章 潼川府灯会
    马善却一点不急。在所有人中,他是最闲的一个。过完了三天年,马善见初二时赵如玉来看萧老头,送来的糕点三娘很喜欢吃,便天天拿着些小东西,上山讨好赵如玉的侍女石榴。

    赵如玉每次看到他,也都装作没看见。

    石榴见主人不管,便欢喜的与马善继续着私下里的交易。马善拿来的这些东西,都是石榴从没见过的。她虽然从小便在宫中生活,却也从没见过这些东西。

    那棉布外面套着一层软皮的手套,带上它洗东西,水进不来,一点也不冻手。还有那不知什么东西做成的靴子,就算踩在水坑里,也不进水。还有那灯。琉璃做的灯,石榴从前在宫里也是常见,但像马善拿来的这灯,这么大的光亮的,她还是第一次见,也不知里面点的是什么油。

    起初的两次,是马善主动上门找石榴换美食。后来马善因为村里有事,便不来了。赵如玉见马善几天不来,却按捺不住了,悄悄命石榴提着食盒到叶陶村,主动来找马善换东西。

    马善也不在意,家里的东西随便石榴拿。谁让赵如玉是萧老头的徒孙呢!虽然名为徒孙,但马善也看的出来,老头子对这丫头是相当宠爱的。萧老头现在可是他的技术骨干。拿点小东西笼络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到了初十,马善将众人召集起来,这才正式宣布,他们准备元宵节在潼川府办车展。

    “今年的元宵节,我带大家去潼川府玩。”马善难掩心中的兴奋。虽然还没到潼川,但他对自己一手经办的大宋第一届车展,已经充满了期待。

    “好。我还从来没去潼川府过过元宵节呢!听说那儿元宵节有灯会。潼川府每年元宵节,几大世家都要比灯,不知今年又会是谁家胜呢!”小兰也是兴奋的不行。

    “你个小丫头,对潼川灯会倒是挺了解的嘛!”马善适时的夸了小兰一句。

    “那当然。我表姐菊花便在潼川的罗家做丫环,伺候他们家四姑娘。听说罗家可有钱了,就光光元宵节花在灯上面的钱,每年都不下千贯。咱们梓潼的卢、孙两家跟他们比起来,差的远了。”小兰不无得意的道。

    “我看你这丫头是思春了吧!”三叔公调侃小兰一句。

    元宵节又称中国的情人节。在大宋,女人平常一般都是不出门的,唯有元宵节这天例外。几乎所有的年轻男女都会在这天出去看灯,所以便也有许多的年轻男女,在这一天晚上携手私奔。

    此外,大宋的元宵节已经不是一天了,而是五天。从正月十三到十七。这是普天同庆的日子,大家一起玩、一起疯,不再有礼教的束缚。

    小兰被三叔公说的脸红了起来。“您老说什么呢!”

    众人大笑起来。

    三叔公笑过一阵,叹了口气,“这是你们年轻人的节日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就不去凑那热闹了。”

    马善听三叔公说不去,倒也没有强劝。必竟老头子年岁大了,这阵子天气又冷。从叶陶村到潼川,走官道足有一百八十多里。他们又没有汽车,坐马车要差不多走一天。老头子的身体怕是真的吃不消啊!

    十一这天,马善便带着三娘、莺莺、小兰向潼川进发了。

    正如小兰所说,每年的元宵节,潼川府都会有大灯会。雷、袁、罗、何最大的四个家族,都会在他们所在的街巷内早早扎下灯棚,待到十三日天黑,便挂上各种花灯,争奇斗艳。灯会此时正式开始。

    待到十七日最后一夜,由知府当众宣布今年的灯会由谁家胜出。

    今年也不例外。虽然名义上只是个灯会,其实却是这几大世家借灯会暗中较劲的机会。于是几大世家各花心思,总想在元宵节上压别人一头。可惜这几年,灯会的头名一直是几家轮流坐庄,从没有哪一家始终独占鳌头的,更没有四大家族之外的别家夺得过灯会的头名。

    这样的情况,在潼川已经维持了十几年。

    不过,今年情况似乎有些不同。早在月初,潼川人便看到有人在潼川城内最大的一块空地上扎起了一个高达三丈的大灯棚。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灯棚不是木制或竹制的,而是铁制的。

    一个铁制的灯棚,他们潼川府以前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个灯棚,又不知要挂上怎样的奇灯。大家不禁有些期待。可惜之后这个灯棚便被人用布给盖住了,虽然不时见到有人在灯棚里干活,却不见里面面的景象。

    “这是罗家的灯棚吧!听说罗员外为了给他去年新添的小公子祈福,今年誓要夺下灯魁,没想到居然下起这样的血本,连棚子也用铁扎了。这得花多少钱啊!”人有在远处议论。

    “好像不是罗家的灯棚吧!罗家的灯棚还不是扎在老地方吗?”另一个路人道。

    “那就一定是何家的了。听说这何员外,今年因为新得了位绝色的小妾,打算为她夺下今年的灯魁,没想到居然花这样的血本!”又一人感叹道。

    “也不是何家的灯棚。何家的灯棚,也还在他家的老巷子里扎的。听说这灯棚是梓潼的一个什么人扎的。”一位略知消息的人道。

    “梓潼人扎的?”众人略有些吃惊。“梓潼的卢家还是孙家?就凭他们,怎么也敢到我们潼川府来撒野!是欺我们潼川无人吗?”

    那人却摇头。“也不是卢、孙两家。好像听说是一个姓马的人请人做的。”

    众人更好奇了。“姓马的?可没听说梓潼有什么姓马的世家?”

    十三日午后,罗员外坐在自家小楼上,陪着夫人看着不远处自家的灯棚,脸上忍不住露出几分的得意。他家的灯棚足比去年大了一倍。

    “夫人,今年咱们必定能夺下灯魁。我为夫人和麟儿祈福,今年特意请人,花了六千贯准备这个灯棚,还从成都府请了灯匠。你看,这灯棚足足比去年大了一倍,那几家必定是比不过的了!”

    罗夫人四十上下,穿着一身的盛装,此时的脸上也满是笑容。“老爷有心了!”

    罗家的这个小楼高达三丈,坐在小楼上,可以俯视满个潼川城。罗家夫妻二人坐在小楼上,一面闲聊,一面吃着瓜果,等待着夜晚的来临。罗家的几位公子和姑娘围坐在两人身边。

    虽然还没到点灯时间,远处的大街上,人流已经越来越多,可是他们罗家的灯棚下的人,却不见多少的增加,反倒是远处的一个灯棚下人流越集越多。

    罗夫人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那是谁家的灯棚?”

    罗员外被问住了,他还真不知道。这几天,他光顾着忙活自家的灯棚去了,对城里其他人家的灯棚,他也就派人打听了何、袁、雷三家,那三家反正没有一家比他家扎的灯棚大。

    那个位置明显并不是那三家的灯棚,罗员外也有些奇怪。“我马上派人去打听。”

    不一会儿,罗家管家便上来报告了。“回老爷夫人的话,小人刚刚去打听了。那灯棚,听说好像是一个梓潼人扎的。”

    “梓潼人?”罗员外诧异了一下。“莫非卢鹏那小子,今年也想跟我罗家争一争风头?听说这小子最近在临安,抱上了秦相公的大腿。没想到这么快便按捺不住,要来我们潼川撒野了!”

    罗员外说完,重重的哼了一声。

    “不是。听说是一个姓马的人。”管家道。

    “姓马的?”罗员外的脸上露出困惑的神色。

    此时的潼川府,马善扎的灯棚已经揭了幕布。与别家的灯棚一样,他这个铁扎的灯棚上,也装饰了各种竹扎纸糊的神仙人物。所不同的是,他的灯棚上还挂了许多玻璃制的各色风灯。

    只是此时天色善早,这些玻璃灯都还没有点燃,倒也看不出多少不同。虽然马善的这些各色的玻璃灯,与众不同,但因挂的高,加上是在白天,倒也并不惹眼。

    反倒是一旁万花楼准备的表演格外引人注目。

    往年的万花楼,都是只在他们的楼下挂些彩灯,以吸引人。听说今年他们要在这儿搞一个大型歌会,许多人都是冲着这个来的。

    傍晚时分,万花楼当红的五位姑娘,戴着墨镜,穿着齐一色的白色羽绒服,下身牛仔裤,脚上穿着扎带子的运动鞋,骑着蓝色的女式单车从东门进城,一路向马家的灯棚而来。

    五位姑娘进城时,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她们的身后,很快便汇聚了一股人流。

    造成这种轰动的原因,不光光是因为她们骑的这种两轮车,还有她们这一身的穿着。大宋可从没见过有人穿她们这样的奇怪衣服的!

    可偏偏这样子的衣服穿在她们身上,更能凸显她们那风流玲珑的身段。即便是卫道士,也不得不承诺,这套衣服穿在她们的身上格外的美丽,比那些穿着厚厚棉衣的女人漂亮多了。

    五位万花楼的姑娘一路慢骑着车子,慢慢来到马善的灯棚下。此时的灯棚下,被这五位姑娘引来的人已经不少。

    五位姑娘轻巧的下了车,将车子支在一旁,然后一步步走上万花楼搭的高台。一人在台上的古琴边坐下一来,开始理琴,其他四位姑娘则围在她的身边,踩着高脚步打转,不时的还要拉开那件羽绒服,揭露一下里面的春光,撩拨的台下的男人们心头就像是烧着一把火。

    台下,罗家的管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赶紧又回府汇报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