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千年暮 > 第五章 刑真
    断剑宗虽不着装一致,但入门不久的弟子均是一身青衫,这也是道家传统的装束。

    三三两两的断剑宗弟子穿梭在人群之中,有些是记录着此次拜山弟子的名字,有的则是招待着随行之人,毕竟有些人看其装束便知其身世显赫,晾在一旁也不合适宜。断剑宗虽然是国之宗门,但这个庞然大物却没有高人一等,处处立敌之嫌。

    “敢问这位兄台名讳,此番前来是随行还是拜师?”

    宁九儿于打坐中醒来,抬头看向断剑宗来人弟子,此人面目清秀,目光炯炯有神,一身朴素的道家衣衫穿在他身上显得却是出尘而不落俗套,手中一纸一笔略显儒道学风,可谓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虽然这位眉清目秀的青年此般问话有些先入为主,认定宁九儿是随行下人一类,但也却并未因宁九儿有些破旧褴褛的衣着装扮而失了周到,言语彬彬有礼。

    宁九儿赶忙起身略一躬身道:“师兄有礼了,在下宁初九,前来拜山投师。”

    委实不怨别人将自己看作是随从,一来送行之人在此刻已与众孩童相融,难分彼此。二来即便随从也不见得有人会比自己这般更加落魄。此番前来拜山的一般多为年龄十几许的孩童,略小的似乎有不到幼学十岁之际,最大的似乎也不过束发。而自己今年已过弱冠,早年更是流落街头,生离苦难,心思多杂乱,面容难免有些老相,在加上自己破损的衣衫,误会在所难免。

    “失礼了,兄台哪里人氏?”断剑宗弟子一边记录一边问道。

    宁九儿不经意侧眼看了一下,不仅暗道‘好字’。声名远播的大派果然不同,即便一些收录人员名单的弟子也练得一手好字。宁九儿也是懂得笔墨,自幼父亲的严厉教导当初有如恶梦一般,现在想来幼时的淘气着实辜负已是天人之隔的双亲。

    “在下周国咸城人,祖籍也是周国,在偏远的山村从小与父母相依,多年前父母双亡。”此次来断剑宗拜师的不止周国人,还有附近一些小国,甚至还有些从远方大国而来。虽然宁九儿不是周国之人,但为了减少一些麻烦称自己是周国人也并无他害,反正自己无户籍可查,这种大门大派也不会多于追究。

    “在下刑真,宁兄弟他日入山之后有事便可来找我,山中弟子多半也是认识我的。”记录完毕后刑真拱手道。

    ‘姓真?这姓氏还真不多见。’宁九儿想到。“那今后还请真师兄多多关照。”

    只见刑真一笑道:“宁兄弟误会了,我姓刑名真,却不是姓真。”

    宁九儿恍然顿敢惭愧:“是小弟惭愧,还请刑兄莫怪。”

    刑真能参与此次开门纳士之举想来平日里也多般处理这些事情,相互通名之时怕也会遇到姓氏问题,而他此次并没有先行告知却在最后以玩笑带过,不免拉近了二人的生疏距离。此番为人处事之道,当真生的七窍玲珑之心。不以貌相待人,即便如宁九儿这般衣着打扮也是以礼相待平易近人,眼界出尘,颇有师傅所说的入世之感。

    “呵呵,无妨,那宁兄先请稍候片刻,师祖、师叔们很快就会到。”

    “刑兄尽可去忙,不打扰刑兄了。”宁九儿拱手道。

    “宁兄坐等片刻就是。”刑真拱手离去,转向其他来人。

    断剑宗收人多半是不会为难,看其资质而决定归于哪个门,或者说归于哪座峰。除非资质太差又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才不得进。

    虽然山门门槛如此之低,但却对断剑宗宗门来说没有因此而颓败,彼此争香斗艳高深修士涌出不少,反而更加昌盛。周国军中为数不少的将领皆是出自于断剑宗,这也得益于断剑宗施教的文武并进。也正是这种门派的荣誉习俗造就了断剑宗宗门子弟在沙场之上的铁骨铮铮。

    一路之上宁九儿也是听过断剑宗的不少传说,有传言称断剑宗山下有一个绝世妖魔,由一柄断剑镇压。还有传言道断剑宗掌门已经活了上千年纪,似乎已经成仙,而世人眼中的断剑宗只是一种表面的掩饰。有人传言更为离奇,居然称断剑宗是一处成仙道台。对于各般传言宁九儿懒得入耳,他之所以来断剑宗只为老骗子曾说此地有他所念,无论真假,走上一遭也胜过宁九儿漫无目的世间浑噩。

    心中或许还有小小的期望:不能佛修,那道修如何?

    大概每个上山之人都能注意到不远处喝茶的两位老者,目光有些散漫的打量着此处各色的少年。谁也不会傻到认为这俩老头就是一普通的扫地老头,明知不凡却也没有人上前去搭话。

    这两位仙风道骨般的老者只差脸上写着‘高人’二字了,随意的衣衫披挂在身上,却有如闲云野鹤般的对坐饮茶,着实令人有些无言以对。

    环顾四周之后无所事事,宁九儿索性又继续打坐。

    宁九儿的打坐其实和坐下休息无多少差异,不知是自己资质太低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行气运功就是不得要领。

    天赋奇差,勤,也并非可以补拙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后天真的有些无法弥补。

    天道酬勤,有时候只是一句安慰自己的骗语。

    宁九儿出身佛门,打坐之时必然双手胸前合十,不过在此之地他可不想更加引得他人注目,虽然手势依旧是佛门印记,但至少不会有鹤立鸡群之感了。

    临近日中,拜山之人也已基本都到达此地,只是断剑宗的师祖师叔辈的人还是没有出现。不知这算是一个考验还是本来断剑宗的长辈们门面大,但在断剑宗这些小字辈彬彬有礼的表现来看,应该不至于如此吧。

    ‘唉,近十年的青灵寺修行,心中为何总是如此多的杂念!’

    ‘宁九儿抬起头看向不远处的迎风而开娇嫩的花骨朵,是由于这环境而盛开还是本身随遇而安呢?

    ‘当初师傅‘赶’自己下山真是睿智啊。心思多揣摩,我实不配做一个出家之人。’

    场地中突然一阵骚乱,断剑宗长老峰主们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宁九儿同多数人一般起身整理下衣装,站立当中等候断剑宗长辈们的示话。

    站定之后眼神不经意间扫向旁边,只因身旁这个少年确实特立独行了一些。这是一个十五六年纪的少年,如今断剑宗已有长辈前来,他却仍在闭目而息。羽扇纶巾,面目清秀,衣着也算是华丽。但在宁九儿的眼中却怎么也没办法将他和老僧入定或者调息中不问世事的样子联系在一起。

    ‘小小年纪,哪来这般机关算尽。’

    之所以如此形容却也不是无的放矢,只因在于宁九儿打坐醒来之时,恰逢碰到他微微张开一目打探了周遭一眼。虽然感觉他心机颇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周身人不同环境不同,自己也没有轻视他人的资格。

    片刻之余,四周肃静了下来,少年这时有如方在入定中醒来一般,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更是恰如其分的让断剑宗几个前辈注意到他,屈身一躬,算是向断剑宗来人前辈作礼致歉,尔后站定。时间算计把握巧妙无比,似有浑然天成之感不显做作之态。

    这种天赋异禀的算计真是令宁九儿汗颜,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自己都不会有他这般心计。‘将来不是一代相侯也会是一方富贾’。周国多数的大小文武官员多数是出身于断剑宗,中流砥柱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道家遵循自然无为,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道者,寻求养身长生之法。当初在青灵寺中,宁九儿也知晓几位师祖、师叔伯早已过百龄眉寿。却也比不得站立在前端的断剑宗前辈这番仙风道骨的模样,为修长生而长生,无论在于何种境界,都有着尊道贵德、乘物以游心之容。佛家的‘心无所相,皆为虚妄’与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着殊途同归之境,这也是各有其法吧。

    “今日,是我断剑宗一派开山收徒之日。”前来的断剑宗前辈中走出一人,魁梧威严,声音不大,却清确的传在当场的每一位人士耳中。

    ‘这断剑宗前辈讲话气势倒是和青灵寺掌管戒律的胖师叔如出一辙,均是这般威严。’宁九儿心中暗道。

    “各门各派收徒皆是首要注重德行,其次方为资质,我断剑宗一脉自是如此。”话毕鹰芒一般的眼睛扫向四周,仿佛凭借双眼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德行是否良好。

    在这过二三百之数的少年少女们中,多数都低下头不敢直视,毕竟不知道入门之后会有怎样的生活,至少不能留给师门一个目无尊长的印象不是。

    也有几人昂首挺胸如鹤立鸡群般桀骜不驯,不知是感觉自己非同常人还是初生牛犊不惧虎的草莽山娃。宁九儿身旁颇具心机的少年赫然就在此列,这也是在宁九儿低头之时悄然撇到的。

    此次为十年的宗门招贤纳士,只不过只有二三百人,宁九儿起初只是怀疑,不过方才却是听别人言才晓得原始,原来数月之中早有多次二三百人的队伍加入到这断剑宗宗门之中。

    断剑宗的许多传言看来并非无的放矢,或许这山中却有不可告人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