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千年暮 > 第十六章 内门来人
    看着平日里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静心此时像个犯错的孩子,宁九儿心中深深愧疚,自己何德何能会有如此佳人师傅。文不能提笔罄书丹华,武不能跨马安邦定国。身在道家门宗却不能半分修行,道心不坚,佛心不稳,体有顽疾。什么是自己所拥有的,能令眼前清水芙蓉般的仙子得以倾心。

    我不傻,但我也只能装傻。

    “对了,那日我手接触到你胸前之血,感到些许麻木,是怎么回事?”似乎静心也察觉到宁九儿不愿面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只好转移话题,心中暗暗失落。‘将来会有一天,你便记起我是谁,可惜不是现在。’

    “我也不知道,我也是前些年才发现自己血液好像与常人有些不同。记得有次一株牡丹不小心沾上我的鲜血,第二日便枯萎死掉了,本来没想到会是自己的缘故,但几年之后偶然毒死了一只小动物,这才发现自己是罪魁祸首。”停顿一下道:“为此事还被师傅责罚呢。”

    师傅,远在他方的你,近来身体可是安康?

    “大和尚罚你,怎么罚你?”语调略微升高。显然,你,是我的,只有我能罚你,虽然不会罚你,但是绝不允许他人对你动手。

    宁九儿一瞥静心,似乎忘记了身边这个孩子气的佳丽也是自己的一个师傅:“不可对师傅无礼,若非师傅,当年我早已死在街头。”

    “哦。”声音有些轻不可闻:“就会对着我凶。”后来一句就连自己也听不到。

    两人此时都沉默下来,微风带着静心的青丝微微清扬,她静静的看向远处山涧朦胧是雾纱,清心而又和畅,朦胧的美就像现在自己的思绪一样,回到从前,那个与自己一同坐在山顶美景尽收眼底的夜。如今还是你,只是没有了当时的那种甜蜜。

    “跟我说说你以前的事吧。”

    “以前?”

    “嗯,你到断剑宗以前的事情。”

    静心的美带着一丝忧愁,正是这种忧愁,更加的令人忍不住怜惜。

    宁九儿的思绪渐渐的回到从前,从前那个与世无忧的年纪,那个有着小尾巴丫头有着慈善双亲的年纪。

    泛黄的兽皮古卷上‘古道御剑诀’五个篆书题字行云流水,粗略看去有如古人道剑,近观之下又如苍云白鹤,虽晓其字却不知其意,想来上古修士多大能贤士,字中道韵至今犹存,似乎照示着曾经的辉煌。看着手中这副古卷,心中不由得再次联想到静心咄咄逼人的场面和莫九那欲哭无泪的表情。这小子也是活该,揣着古卷就跑出家门,不知道抄录一份么。

    古道御剑诀共分五阶段‘术剑’‘身行影随’‘定剑凝神’‘荒时暴月斩’‘洪炉点雪’,此剑诀首先要有灵气的支撑,也就是说最基本的条件必须是修道之人,武者非小先天不得。宁九儿虽然道不寸进,但实实在在是一个道修之人,虽然只是一个初入门径的生手,引动天地灵气却是可以。不过宁九儿感到疑惑之处便在于‘武者非小先天不得’一句,‘小先天’自己不知是何境界,但能称之为‘先天’之境又岂是等闲?古道御剑诀虽然可称逆天,但筑基之境便可御剑,入道之境可斩敌人于千里之外,这番功法只是对于入道境界之下至圣,境界提升看似也无其威势,怎会有‘非小先天不得’呢?不知武者小先天为哪一境界,但是武修后天之境便等同于道家人境初三节,先天岂不是更加遥远?既然武修已有这般实力又有谁会在意这等功法?至于地二个条件宁九儿却有些无奈,需一把阵法之剑及其修行者阵法小有所成。

    武修初期分为正阳锻体、凝练真气、血骨、五腑、舒窍、真气化罡、罡气化芒。武修初期境界实力皆是远低于道修,其中血骨、五腑、舒窍境界在武修之中可以合为一境,只相当于筑基之境,道家寻道之境太过神秘,真气化罡和罡气化芒却是并列等同于入道之境。虽然是境界等同,但真正的实力武修却也远不是道修之敌。而道修的三候三节直接更是远胜于武修等同境界,差之万里记。洪荒灵气充沛,道修为最佳修行,但若有丝毫办法也是无人去修那摒弃之武修。即便是曾出现过武圣的圣武国,如今修炼也是武、道结合,算不得曾经不可一世的武道了。

    碧玉是一把上乘之剑,但要如何才能对其刻图布阵?首先要学会冶炼之术,此冶炼之术需达到熔炼碧玉之功。其次要修得布阵之术,布阵只需达‘术剑’所求即可,这应当不难。炼器却是自己无法触及的领域,无他,无内火而已。如同炼制储物法宝需要虚空之火一般,内火应需筑基之境。静心最少是筑基之上入道之境,内火更加纯青,若是因锻此剑让她给自己烧火……还是算了吧,不如另寻他法来的更为简单一些。

    伤势不足月余已然完好如初,更甚者体内此刻充满着力量精气,不用在刻意修炼,突破武修第一阶段正阳锻体已是水到渠成之功。能有此成效,得益于当时令宁九儿置身水深火热之中的三股真气,为达独占上风,冰火二气更是疯狂的引动天地灵气。磅礴的灵气汇聚于身,静心则是不留余力的化聚灵气为精气,皮、肉、筋、脏、血、骨、髓均得以淬炼。当时的三五时辰的龙战鱼骇使得宁九儿省却十年之功,武修炼体最难始初,正如当初宁九儿开始炼体之初所思,力量所达极限依然是力量,速度所达极限依然是速度,无非是钢筋铁骨,却不能以身做做载体达呼风唤雨之功。虽然武修炼体之初名为‘正阳锻体’,正阳,也就是百般烈火锤打,但想要入得第二阶段的凝气之境,不得天地精气却是不得。此次受伤,当真收之甚大。

    ‘一旦到达炼体二境凝气之境,再与莫九对战擂台,即便不能平分秋色但也不会如上次一般不堪。’感到精气的强横,宁九儿自信心无限膨胀。修为越高,距离丫头的所踪也就越近。‘唯一遗憾的便是如此强悍的灵精之气却没有令道修跃进半寸。还有当时的两股精气从何而来,又消之何去令人难以琢磨。’

    此刻宁九儿正在练功石上闭目调息,现在体内精气强盛,虽呼吸间也可猝身炼体,但却不敢一日松懈。修行在于一颗忍受孤寂的恒心,更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宁九儿参悟佛家道理之时,已经做到眼闭、口闭、耳闭、心闭之境界。只是眼下随着破空之势传来,宁九儿却睁开了双眼。一年轻之人御剑飞行而来,“临道筑基修士。”宁九儿心念一闪:“不知此人所来何事。”平日里的小孤峰是决计不会有人到来,今天却有临道修士光临,实属罕见。

    “这位师弟可知静心师叔所在?”来人筑基临道之士,一眼便会看穿宁九儿只是一个炼气初期的小修士,但依然以师弟相称着实不易。其实宁九儿心里也知道,自己这是占了静心的便宜。

    “前辈客气,师傅此刻在灶下煮饭。”宁九儿却也有自知之明,人家称你师弟是跟你客气,但却不敢得寸进尺的以师兄弟相称。

    “煮饭?!”来人很是吃惊,堂堂入道金丹早已辟谷不说,还自己下灶煮饭?

    “是啊。”宁九儿却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可,自上山以来都是静心在做饭,似乎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没有去考虑入道辟谷这个缘由。

    ……

    一时间来人却不知该如何说话,迷惑的神情带着些许无言拱手恭敬道:“静心师叔道意高深。”

    宁九儿还在思索吃饭和道意高深有何关系,只见静心已经走上房来。

    “赵峰拜见静心前辈。”来人叫赵峰,人生的一表人才说话也是彬彬有礼。

    “何事?”静心略微一打量赵峰又道:“你是内门弟子?”

    赵峰一瞥宁九儿道:“是,晚辈在钱长老门下修行,此次冒犯前辈是因钱长老让弟子带东西而来。”

    “哦”

    只见赵峰双手恭敬的托着一个储物袋送到静心面前,静心接过之后道:“还有何事?”

    “没有了,弟子告退。”转身面向宁九儿拱手道:“师弟保重。”

    “前辈慢走。”宁九儿赶忙还礼。

    静心左手拿着储物袋,右手手指轻轻一划,储物袋中的东西瞬间悬浮在空中。瓶瓶罐罐一堆,古籍书卷一堆,玉盒、木盒也有许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