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九脉逆仙传 > 第八十九章 对策
    陈小蛮领军赶到沛城,见诸将早已立于城外迎接。

    诸将见陈小蛮到来,尽皆跪地行礼,陈小蛮让诸将起身免礼。诸将起身后,陈小蛮扫视众人,却不见秦王与秦将军,心中难免有些失望,暗道:看来秦王也是不知大义之人,如此紧要关头,竟然弃众人而去。

    其实之所以他失望,是因为他认为秦王是一个识大体之人,待他完成这里的考验,离开之前,他准备将雪国皇位交于秦王,没想到,秦王会在此时离去。

    陈小蛮心中闷闷不乐,领着诸将进入城门。

    刚入城门,就见两人身着素服,双手奉剑,朝着陈小蛮缓缓而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秦王和秦将军。两人及到陈小蛮跟前,跪地俯首,双手奉上长剑,秦王道:“罪臣请仁皇陛下赐罪!”

    陈小蛮一愣,失望的心绪瞬间转化为喜悦,俯身扶起秦王,笑道:“八弟何须如此,你我本是兄弟,岂能手足相残!”

    “多谢二哥不杀之恩,从今以后,八弟必将鞠躬尽瘁,以报二哥不杀之恩!”秦王又是一礼。

    陈小蛮立刻扶起秦王,道:“自家兄弟,无需如此!”然后与秦王携手入城。

    陈小蛮领着众将进入守将府议事厅,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接到消息,火国与梁王同时起兵,攻击两千万,分两方,前后夹击我们,各位有何方法退敌?”

    众将一听,立刻大骂梁王卖国求荣,各种谩骂不绝于耳。黄士洋站出,大声斥道:“诸位谩骂就能退敌吗?”被黄士洋如此一问,诸将顿时安静下来,面红耳赤。

    “士洋可有退敌之法?”陈小蛮见黄士洋如此,面带欣喜的问道。

    “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往梁王属地,必让其地自乱!”黄士洋道。

    “我怎可置士洋你于那般危险境地!”陈小蛮遂拒绝黄士洋的提议。

    “臣弟以为此法可行,不过臣弟以为,此法并不完美,还需其他辅助。”秦王道。

    “八弟有何高见?”陈小蛮急切问道。

    “臣弟属地还有大军五百万,臣弟当与军师一起行动,回去调动倾国之兵,攻击梁王属地,那时梁王必回军相救。”秦王说道:“我所虑乃是梁王坐下一名叫陈奇的谋士,只要军师能挡住此人,梁王大军不足为虑!”

    “陈奇之名我也早有耳闻,我必当奋力一试!”黄士洋道。

    “陈奇为何人?与军师相比如何?”陈小蛮听秦王与黄士洋皆是对陈奇夸奖不已,好奇问道。

    “梁王属地一奇人,与他相比,下臣难以企及!”黄士洋面露崇敬之色道。

    “既然如此,军师还是休要前去,我们再想其他方法!”陈小蛮怕黄士洋限危,再次拒绝道。

    “陈奇深明大义,下臣自有办法说服他!”黄士洋见陈小蛮不允,再三请求道。陈小蛮见执拗不过,于是答应黄士洋的请求,并派雪龙一同前往,护黄士洋周全。然后又发秦王和秦将军领本部人马返回属地,提兵攻梁王属地,以解后方之危。

    秦王领命,道:“只要军师能拖住陈奇,我属地五百万将士足以攻破梁王前往大军!二哥只管迎战火国大军,后方交我便是!”说罢,便与秦将军不带一兵一卒,两人二骑,单独返回属地去了。黄士洋见秦王离去,也与雪龙骑马前往梁王属地。

    有秦王和黄士洋前去打理后方,陈小蛮遂放下心来,与众将商议迎战火国大军之事。

    且说秦王与秦将军日夜兼程,赶回属地,刚一到,便有人报,陈奇带全家老小来到属地。秦王欣喜,命秦将军调集大军,准备随时出发,杀向梁王属地。而他自己却命来报之人待他前往陈奇住处。

    来到陈奇的住处,一个简陋的小院,门口扫地的老者见秦王到来,立刻进屋,向陈奇禀报。陈奇立刻出门相迎,行礼道:“不知秦王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随即陈奇侧身,将秦王迎入客厅内。

    双方坐定,秦王问道:“梁王出征仁皇后方,为何你不与他同去,反倒是到我属地来了?”

    “自取灭亡!”陈奇惋惜道,随后与秦王讲诉了自己苦谏梁王而被猜忌之事。听完陈奇陈述,秦王道:“既然陈贤人你有如此胸襟,何不随我一起拯救雪国?以你的威望,在梁王属地必会一呼百应,既然梁王已经叛国,何必再念旧情。”

    陈奇听完,觉得差异,问道:“难道秦王殿下已与仁皇陛下结盟?”

    “不是结盟,而是归降,我现已归降仁皇陛下。”秦王满脸崇敬的说道:“仁皇陛下之威,又岂是我辈中人所能比拟。以不到五十万人的代价,灭掉火国千万大军,试问,这世间能有几人能做到。”

    “传言是真?”陈奇问道。

    “亲身经历,如何有假!”秦王肯定答道。随后又道:“仁皇陛下任人唯贤,陈贤人若归顺,必将受到重用!”

    陈奇听完,跪地顿首道:“陈某愿归顺仁皇!”秦王立刻将之扶起,道:“既然如此,我便先替仁皇陛下纳降。”陈奇听之,再顿首道:“归降无寸功,我这便返回梁王属地,立下这第一功以献仁皇!”

    “仁皇陛下已派军师黄士洋,大将军雪龙潜入梁王属地,陈贤人可前往寻此二人!”秦王说完,拿出信物交于陈奇道。陈奇留下老小,领命而去。

    陈奇离去,秦王担忧陈奇老小,便将他们接入府中,悉心照顾起来。

    秦王回到府中,秦将军已等候多时,秦将军见秦王回府,立刻上前禀报,道:“大军已准备停当,只需殿下一声令下,便可开往梁王属地。”

    因事态紧急,秦王立刻命令大军开拔。

    再说黄士洋来到梁王属地,遍寻陈奇不得,经多方打听,终于知道陈奇因与梁王生出间隙,已经离开梁王属地,前往秦王属地去了。黄士洋见梁王最大助力已去,便不担心秦王,于是他便开始准备策反梁王属地的民众。

    这日,黄士洋正在准备行动时,突闻一阵敲门声,黄士洋命雪龙开门,只见门前站一文质彬彬的青年,见那青年的气质,与传闻中的陈奇颇为相似,便疑问道:“陈奇?”

    那人笑道:“没错,正是陈某。”然后陈奇脸色一正,道:“仁皇手下第一谋士,黄士洋来梁王属地,意欲何为!”

    黄士洋心里一惊,暗道不好,难道前面所得消息有误?亦或是本就是梁王与陈奇的计谋?而在一旁,雪龙早已是将手按在剑柄上,随时准备击杀陈奇。

    “黄某专程前来拜访陈贤人!”黄士洋虽是心惊,但亦是不露声色,面色谦逊的问道。

    “你我双方正在交战,你此次前来,必然是欲行不轨之事,还不速速招来!”陈奇沉声道。

    黄士洋见陈奇点出,与雪龙暗使眼色,雪龙会意,正要一把抓过陈奇,将他斩杀,却听陈奇笑道:“士洋不必惊慌,我奉秦王之命前来助你的!”说完就将秦王信物交于黄士洋。黄士洋见信物,大笑着拉住陈奇的手道:“陈贤人即与我等是一路,又何必如此诈我呢!”

    二人进入房间后,黄士洋又道:“陈贤人此来,定已有应对之策了吧?”

    “已有对策。”陈奇道:“雪国之民皆有爱国之心,昔日诸王争霸,皆是雪国内乱,说到底,都是自家兄弟打架。现如今,火国入侵,雪国子民都当奋起反之!”说到此处陈奇激情昂扬。随后又与黄士洋附耳,说只需如此如此,梁王军必乱。

    黄士洋听了陈奇计谋,心中大悦,道:“如此计谋,梁王属地举手可取!”

    却说梁王领兵入仁皇领地,遇到前所未有的抵抗,数月下来,难以寸进,又在此时听探子报,秦王起兵六百万,杀向属地。当下心里大乱,立刻下令回军救援。

    只行不到十数日,又听探子来报,秦王大军势如破竹,已连下属地十余城。梁王心中更慌,催兵急急而行。

    又行十数日,已近属地,却不见大战的丝毫狼烟,便觉有诈,边令探子打探消息,一边扎营。

    及至午夜,大军四周突然传出阵阵大呼:“梁王卖国求荣,判投火国!”梁王军营顿时躁动,原来梁王与火国合作之事仅有军中高层将领知晓,一般士兵无从得知。

    梁王见大军躁动,立刻安抚众军,及至天明,大军终于平定,梁王等将领疲惫不堪的回到营帐休息。

    刚一躺下,营寨外又传出声声唤儿呼父寻夫之声,大意为,梁王卖国,不可助纣为虐,宜当速归!

    梁王听这些声音,大怒,立刻领兵前去驱赶,军兵去处,只见妇孺幼子老者相互搀扶,迤逦而行,传出阵阵痛哭之人。追赶军士无不流泪,不忍相逐。

    及回军营,此事不胫而走,闻者多是流泪,试问谁家家中无亲人。至此,梁王叛国基本做实,梁王营中军心离散。及至深夜,出营逃离者甚多。

    有人报于梁王,梁王领兵喝止,却无人听令,直至天明,千万大军去了十之八九,只余百万人留于营中,但也多有去意,梁王仰天长叹,道:“恨当初没听陈奇之言,以至今日结局。”言罢,口吐鲜血,坠马昏厥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