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平京秋 > 第5章 初识愁滋味
    顾懿宁最近的日子过得很快活,

    只是顾懿宁觉得先生最近有些反常,他常常看着自己,时而点点头摸摸至今也未长(zhang)长(chang)的胡子,时而又摇头叹息,好几次她叫先生时他都没反应过来。

    平京城的天渐渐热了起来,平日里一从先生那出来便到处疯玩的顾懿宁也很少出去了,白日里她嫌晒的慌,晚上蚊子多,也不知为何,那蚊子真真是“独宠她一人”,只要她在就不会去咬别人,小姑娘只要一出去便会被叮一身大包,但显然去找大哥哥听故事更有吸引力,只要大哥哥在家,她便风雨无阻的去找大哥哥听故事。

    看着自家女儿白嫩嫩的脸上的大包白氏心疼极了,更加不让女儿出去。

    大哥哥和爹爹也吩咐她不要在晚上出门了,那另外两个哥哥她就不想提了,他们只会嘲笑她,二哥哥还算有良心,嘲笑过后还会给她带驱虫药,也不知从哪里搞来的,管用得很。

    于是一整个夏天,小姑娘几乎没怎么出门,二哥哥闲暇之余,会给她带一些她从未吃过的小吃,还会陪她聊聊天。

    她方才知道那日酒楼里遇到的神仙少年,竟然是二皇子,前些日子二哥哥带来的驱虫膏,也是从他那讨来的,一想到能与神仙用同样的东西,她开心极了,抱着二哥哥吧唧亲了一口!

    那平日里喜欢欺负他的二哥哥嘴里说着妹妹没规矩,但却笑的见眉不见眼,来找她的次数更加频繁。

    三哥哥也来,不过每次都惹她生气。

    冗长的夏天因为两个哥哥的陪伴变得不再无聊,顾懿宁希望,她今后的每个夏天都能如此。

    夏天结束后,老先生开始愁了,他每日钓上来的鱼的数量,又开始少了。

    快九月的时候,边关传来消息,有蛮夷来犯。正值秋收的时节,若是让敌方拿下一城,那辛苦了多日才迎来收获的农民又该如何是好,又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饿死。

    边关良将众多,皇上听此消息后也只是增了些兵力,再说往年敌军也只是试探骚扰,从未讨到过什么便宜,所以大臣们对此决定大多也毫无异议。

    顾家很快就得知了消息,知道边关战事的白氏一直惴惴不安,以往也是这样,只要一有战事无论大小,白氏都会去庙里去替夫君与长子求平安符。

    顾懿宁一早起来,得知母亲今日外出,立马决定与母亲一同前往。

    秋日里的寺院外行人渐少,在快到寺院时,顾府一行人就下了马车,顾懿宁紧紧跟在母亲身后,沿着弯弯的小径走了几刻钟后就到了寺院,远处有钟声传来,天空蓝的发亮,有落叶飘到小姑娘的头上,白氏弯下腰,将小姑娘头上的落叶拿下,牵着女儿的手,向寺里走去。

    顾懿宁今日一直很安静的跟在母亲身后,年纪小小的她也能感觉到母亲的不对劲。

    白氏静静地跪在佛像跟前,默默闭着眼许愿,顾懿宁也学着母亲的样子,虽然她还不太懂母亲那样做的原因。

    白氏一睁开眼便看到小姑娘同她一样双手合十跪在佛前的蒲团上,心底一片柔软,她求的并不多,只愿一家人平安,如今虽说此次战事并未波及顾家,但她这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故而今日来这庙里烧香拜佛。

    事实证明白氏的直觉是对的,当所有人都觉得相安无事时,边关传来急报,敌军于边关集结了十万大军,向守军发起猛烈进攻,那守城的军队,才不过两万人啊,得到消息的皇帝立马吩咐身边的大太监,急召顾将军入宫。

    传来急报那天,他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饭,九月的天已经有些凉了,但丝毫没影响到顾懿宁的好心情。

    饭吃到了一半,有内官来府,说皇上急召将军入宫,白氏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她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见状顾敬之放下吃到一半的晚饭,安抚的拍了拍夫人的肩膀,便随着来人匆忙离去,临走时还吩咐家人,好好吃饭,不用管他,彼时他们还没得到边关敌军来犯的消息。

    顾敬之走后,白氏一下跌坐在椅子里,几个孩子向她投来担忧的目光,她方才惊觉失态,缓缓拿起了筷子却再也下不了口,热闹的饭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房间里的气氛有点凝固,所有人都在为顾敬之的离开担忧,就连那平日里话最多的顾祁阳也沉默不语。

    顾懿宁坐在椅子上,不安的动了动身子,自父亲走后,母亲手里的筷子便再也没有动过,“娘亲,爹爹走之前吩咐咱们要好好吃饭,您再吃点好吗?”她轻轻的拉了拉母亲的衣袖说道。

    白氏正在发呆,听到女儿的话,勉强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宁宁自己乖乖吃饭,母亲不饿。”

    小姑娘看了看周围的众人都是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突然觉的满桌的美味佳肴竟对她在无任何吸引力,她搁下了筷子道,“宁宁也吃饱了。”

    一旁的顾二公子看着大家都没有了心思吃饭,于是站祁身了起来,对着还年幼的妹妹说:“宁宁来,吃饱了就去休息吧,二哥哥陪你回去。”

    顾懿宁闻言乖乖的走到二哥哥身后,顾祁泽牵起小姑娘的手,对着白氏说道,“母亲放宽心吧,父亲定会安然无恙。”

    “嗯,我知道了,你们快回去歇着吧,祁阳也去歇着吧,放心吧,我没事的。”她朝几个小的摆了摆手,接着看了一眼长子,“修正你留下,母亲有话同你讲。”

    顾三公子懿脸欲言又止,最终点了点头,便同哥哥和妹妹一块走了。

    几个小家伙走了之后,顾修正对白氏说道,“母亲不必太过担忧,皇上急召父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许是前几日边关的事有了变故。”

    “这几天我这心里头总是有些不安,今日皇上召你父亲进宫,我就猜到了,这下心里反而踏实了,只是一想到可能又与你们父子好久见不上面就有些许难过。”说着,她拿出了一个平安符,递给顾修正。

    顾修正一言未发接过了母亲手里的平安符。

    “时间可过得真快,一转眼我的大哥儿已经长成了一个男子汉了”,白氏顿了顿又说道“前几日听你父亲说起边关有战事时,就心下不安,所以替你们求了平安符,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场,战场上万事小心,母亲也不奢求你们能封侯拜相,只愿你们能平安喜乐。”

    其实如果可以,她倒希望这平安符永远也别派上用场。

    手里的平安符还带着母亲的温度,他攥紧了拳头看着白氏,坚定的说道:“母亲放心,儿子与父亲定会平安归来,望母亲在家中也要珍重,孩儿告辞!”

    白氏看着长子的背影偷偷抹了抹眼泪,身边的嬷嬷取来一件披风替她披在肩膀上,感受到肩膀的暖意,白氏悠悠叹了口气,自嘲道,“我这年龄越大越发的多愁善感了,天晚了你也早早下去休息吧,我等将军回来再去休息。”

    顾敬之回来时,已经深夜,他看了看透出点点烛光的卧房,叹了口气,向屋里走去,自家夫人果然还未休息,她靠在塌上等他,十年如一日。

    “夫人,明日我便要离京。边关战事有变,皇上命我带大军前去支援。”他走到她身旁坐下,“明日就是重阳节,本想陪你们过个重阳节再出发,奈何战事紧急,实在无法脱身。”

    “唉,我猜到了,替你求了平安符,你定要带上,夫君且放宽心,府里一切有我,今日早早歇着吧,明日可有的忙呢。”房间里因顾敬之回来带来的冷意竟让她有些想要落泪,她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嗯,都听你的。”顾敬之抱了抱妻子,将下巴抵在白氏的肩膀上,良久才翻身去床上歇着了。

    房间里很快就响起均匀的呼吸声,白氏看了看身旁的人,却毫无睡意。

    天很快亮了,昨夜顾懿宁睡得不安稳,今日早早的便起了床,丫鬟见她醒来,有些疑惑得问道:“小姐今日怎这么早就起来了,夫人说今日不用去学习的呀?”

    丫鬟心想,昨日夫人说重阳节的时候,教小姐的先生回家了,难不成小姐是要去送将军?她有些疑惑便问道,“小姐可是要去送将军?可是夫人说了不用特意叫你起床的......”

    话还未说完,丫鬟便看到自家小姐胡乱的穿上外衣跑了出去,一双鞋子都穿反了。

    顾懿宁跑得极快,所幸她赶上了,父亲还未离开,她去时祖母与母亲都在府外站着送别,祖母正握着父亲的手吩咐:“敬之,战场上刀剑无眼,可万万小心。”说完便红了眼眶。

    她跑的有些喘,眼泪也流了出来。“爹,哥哥。”

    小姑娘扑向爹爹的怀中,顾敬之蹲了下来接住飞奔而来的女儿,替她抹去了脸上的泪,一言不发的将她放入白氏怀中,狠了狠心转身而去。

    顾修正紧随其后,身后传来带着哭腔的声音,“爹,哥哥不要忘了,给宁宁写信。”

    两人脚步顿了顿,只是谁都没回头,怕一回头更加不舍的走,但他们知道边关的将士还在等着他们,他们多耽误一刻都不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