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月宫疑云 > 45 玄教机密2
    凌云不再理他,继续翻查周围。在德清真人画像旁,留着一个空位,凌云眼尖,发现墙上还有挂画像的木榫。

    “这里原来还有一幅画像。但是给移走了。”

    她显得锲而不舍,独自走到墙边,见地上也有曾经摆放过香案的痕迹。

    “要是以前这里真的有一幅画,照你的说法,一定是广字辈的广尘道人吧?”赵向东问道。

    “也许是他,也许是其他广字辈的真人,但是为什么被取走了?”

    两人在这件石室内磨蹭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其他的有价值的东西,于是退到来了走廊上。

    “看起来,明朝之后,就没有人来过这里了。”凌云自言自语道。

    “怎么可能呢,我都告诉你了,二十几年前,有个残疾的道士从山上走下来过,就从那片坟地过,明明还穿着一双回力牌胶鞋。。”

    “你怎么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因为我天生仔细,而且脑子也还算不错。”赵向东撇大嘴,大言不惭起来。

    “还穿着胶鞋?不太可能啊,这里哪儿有半点现代事物的痕迹?我觉得即使这里还留着一个敲钟的人,他也应该保持着某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才对。”凌云摇头道。她心底里觉得赵向东当年一定是看错了,也许只是把一个过路的陌生人想象成了道士,也可能只是别处云游到沧山的道士。他自称当年看到残疾道士的地方还在魏家坟茔,离这里大约50公里,这一点上广尘的那句“麓川江东三百里”,与GPS测量的结果也是吻合的。况且看赵向东现在的这个德性,小时候是不是聪明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也是另说的事情。

    “你不信?那天那个道士还问了我公社蛇的大小,这总不会有错吧?”赵向东说道,他偷听过凌云打电话,知道这个问题也是她关心的。似乎蛇的大小与它们的生长的年龄有关。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是不是?到目前为止,这里所有的东西,包括大殿、楼宇、烛台、圣旨,都指明了同一个时代,就是明初,只能说明,你们哪儿的一些传说确实是真的。”

    “但是……”赵向东有些词穷。正在想词,脚下踩到了一样小而硬的东西,他只能停下辩论,弯腰从脚下捡起那样东西,是一枚铜质的弹壳。

    “大姐,你看看这个。”他得意地将弹壳递到凌云眼前。”

    “怎么会有这种事?”凌云接过这枚生锈的弹壳,诧异地几乎说不出话来。

    “快看看底下,说不定是永乐年造的。”赵向东说道。

    凌云一时没有听出赵向东弦外的恶意,真的翻过来看了看,弹低只有几个数字的编号,是标准的兵工厂流水号。

    “不可能是明朝的啊?”她犹自问叹道。

    “当然了,”赵向东蹲在地上得意地回答道,竟然又找到了不少弹壳。

    “这是步枪子弹,比我当兵时打的长一些,也许是……”他拿起一个看了看,弹低的一圈字里最后有792字样。“应该792毫米的子弹,解放前常用的口径。”

    “你是说这里有过枪战?”

    “没错,但是墙上没有痕迹,一定是对着我们来的那扇门射击的,那时候门应该开着,也许有一群强盗,或者一条蛇在外面。”赵向东判断道。

    “就是说枪战也有些年头了”

    “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说这些弹壳是解放前生产的,但是射出去时,是不是那个年代的可就不知道。也许就在几年前。”他擦了擦弹壳背面的铜锈说道,实际按他的判断这次枪战至少也应该发生在二十年前,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个判断。

    “不管这些了,我们先看看其他的石室。”凌云说着自顾自又钻进了前面另一间石室。赵向东一个人蹲在外面多待了一会儿,他发现地上的这些弹壳分布比较集中,不像是步枪,更像是一个人站在原地端着机枪打了几个长点射。

    “越来越有意思了,我说山下大殿里怎么没有看到金银,原来有强盗捷足先登了。太可恨了,太可恨了。”

    想到这里突然又触动了他的一桩心事,他又想起了月仙楼的那截黄金水管子,他想白白留在那里也不是个事儿,说不定便宜了后来人?

    纠结了一会儿,他挠了挠头,转身跟进石室。这间石室里面都是腐朽的木架,木架上堆满了一摞摞的书。凌云先到了一会儿,正歪着头用腮帮子夹着手电,在翻看其中一册。

    “这是什么书?”

    “不是书,都是些个几百年前的账册。”

    “古人也记账?”

    “当然了,而且绝对你的猪肉帐清楚得多。”

    赵向东不服,将火把插在书架旁,然后抄起一卷拿在手上。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侧过头去咳嗽两声,然后翻开第一页看了看。

    舞动的火光下,可以看清上面清秀细密的文字。第一行字写着:玄武宗十三代掌教空静道人。后面还有嘉靖三十七年字样。赵向东又想起一个疑问,于是转身疾走,又回到之前的那间石室,再一次看了看墙上的那三十个字,发现第十三个字果然是个“空”字。看起来凌云的判断没错,这三十个字确实就是牛鼻子祖师留下来排定辈分的字。他过转脸,第三次打量了一下画上的道玄真人。

    “你这个老家伙,还真做得出这种事?”

    老道高高在上,威严依旧,赵向东越看越觉得他的眼眉里透出了一丝不屑。他对着墙上的道玄画像冷笑一声,又快步回转了回来。

    “你出去干嘛?不会又动那张圣旨的脑筋吧?”凌云正看着一卷账册,背对着赵向东问道。

    “又看扁我?我只是去验证一下,隔壁墙上第十三个字是不是空字。”

    “我不都说过了,那些没意义的字就是排定辈分的吗?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凌云略带不悦地说道。

    “真是不知道我小时后碰上的那个老道是什么辈的。”

    “我估算,如果真的是这里的道士,算年代也应该到头了。也许就在最后三个字里。”

    “你刚刚说三十辈到了,这个玄武教就会有劫难?是不是这样?”赵向东接着问道,这回凌云没有理他。

    他再次把火把插到木架一侧,自翻开手里账册第二页看了起来,由于字迹模糊,加上繁体字他也认不全,一时看得有些吃力。不过多翻了几页,他发现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带领徒弟出山买了盐茶油米、工具、布匹,然后结算花了多少钱之类的,看起来直到第十三代“空”字辈当家的时候,这个地方的人还和外面有交流。甚至第二十页上,还有净空本人到沧山东悬空寺,参加佛舍利入地宫的水陆大法会的一笔香油花销,看起来那时候的宗教关系还颇为和谐,和尚老道还经常走动。

    往下翻,还有其他的一笔笔花费整整齐齐罗列着,有重塑三清像的,有扩建大殿的,有修缮门窗的,有扩建大殿侧偏殿道士杂役住房的,还有千里迢迢回江西龙虎山拜祭祖庭的部分,每一笔都用现银支付。但是赵向东不记得在大殿旁看到过有道士、杂役居住的房舍,他只记得大殿台阶旁有一片荒芜的长草地。

    “大姐,你别看现在这里这么冷清,当年可是相当的阔绰。每年光米就要500斤,还有茶500斤,还有布匹……”

    “为什么我的感觉与你恰恰相反?”一旁凌云冷冷回答道。

    两人互看了一眼,意识到了其中的蹊跷,然后交换了手上的账册。

    现在落到赵向东手里的这本账册是“远”字辈的掌教——远明道长。他记录的年代很奇怪,是崇祯二百十九年。看来在这个封闭的地方的这个奇怪宗派在明亡很多年以后,还是奉明为正朔。

    “大姐,看见那个年号了吗?”

    “看到了,如果计算无误,崇祯二百十九年,大概是187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七年吧?”

    “为什么要这么写?”

    “我想,大概是因为这座道观当年是明朝皇帝出钱建造的,所以他们有感恩之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理由了。”

    赵向东随手翻看,发现内容果然与前面空静道人记录的不大一样。买东西少,卖东西多。其中着墨最多的部分是变卖大殿中的器物。比如从大殿中取银烛台一对,换大米二十石。将屋舍内字画古物拿去换钱粮等等。

    “就是说,这个庙到了后来破落了?”

    “有这种可能。”

    凌云翻看着净空道人的那本阔绰的开销账,也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