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月宫疑云 > 67 泊云仙子
    这次画像之后,广尘便与这女子言语投机起来,两人常常谈些诗词歌赋,有时也弈棋作画。待广尘自觉熟识了,有一日便问那女子姓名,那女子突然神伤,黯然落下泪来;广尘不敢再问,临走时,那女子将一方绢帕塞给广尘,广尘回去后展开一看,才发现这条绢帕上竟然绣着几行字:

    长空泊云星辰间,寒宫起舞月上仙。依稀又回那九天外,不问尘俗苍茫,泣醒却还在异乡。愁断肝肠,又有谁能晓,只恨煞这人间。

    广尘看的是目瞪口呆,全无头绪。不过从此以后,他当面便敬称这女子为泊云仙子,那女子似也喜欢这个称呼,后来也常自称泊云,只是不提仙子两字。

    随后,广尘卖弄之心又起,手书了“月仙楼”牌匾挂在了楼外;那女子颦眉苦笑道:小道士果然是登徒子出身,字倒是苍劲,名字起得却似花街绣阁,何曾体量我这孤峰泊云处的清誉。好在此时泊云仙子对广尘已大有好感,也并不让广尘难看。

    早有人每日飞报德清真人,说两人日益热络,眼看要坏了清规,但是德清正想利用广尘刺探些事情,于是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原来德清掌教这些年,当年道玄破阵后走散的行尸渐渐在滇西各处出现,大有扩散之势;更传闻苍山附近出现了每在月夜嗜人的赤色魇魔。他带着徒弟们在火烧寨前做了几场法事,又在当年的积尸台山坡上建了魏将军庙,封了尸骨至今都没下落的魏人龙做伏魔老祖,以为可以镇压邪祟;前前后后,朝廷的钱倒是花了不少,却不见有半点用,于是便想起师父临终前,关于那两块摄妖铃残片的嘱托。道玄曾说过,玄武宗道行不济时,可以借这两块先天神器重造成钟来一用。但是该如打造,道玄又未说清楚。

    于是,德清就借广尘之口,询问仙子那断成两截的摄妖铃,如何能打造成可用的法器或者兵器?

    泊云仙子听广尘提起此事,猜到这不是德清这样的庸才能想到的办法,必然是道玄临终前交代的事情,于是冷冷说:你那师祖虽然是个无信无义之人,临死前的思虑倒还算周密,要强过你的糊涂师傅百倍。他也自知你们玄武宗花钱营造是真本事,卫道除魔却是假道行;最后也只能打起那摄妖铃的主意。

    广尘也不敢替师祖声辩,只能唯唯诺诺,等着下文。

    仙子接着说:不错,那摄妖铃确实是那上古猎魔一族最后传人的箭矢所化,有些驱魔法力,只是断了棱角,声势不足;要想重现威力,万不可回炉重造,只可找能工巧匠切削。随后,泊云仙子便重绘了图形,让广尘将大的那块打造成钟型后,挂在山顶每夜敲打,这口实心钟声音低沉,寻常人到了山下就听不清了,但是周围二百里内游走的活尸竟然会闻钟声而转,自觉向钟声靠拢,并且还能平息嗜血本性,虽然不能根除祸患,但也不至于让这些东西跑到各处村寨伤人。

    剩下那截小的,道玄本意打造成斩妖的兵器,但是仙子说打制成兵器全无用处,因为只有猎魔族裔才能发挥其威力,而那后羿全族,据说已经死绝了。广尘难违师命,一再请求,仙子违拗不过,于是又做了图谱,打造了一大一小的雌雄伏魔双剑。

    玄武宗道士曾用粗重的雄剑来斩行尸,发现确实没什么特别威力,虽然可以靠蛮力击杀,但是与寻常粗笨刀剑并无二致,于是就插到了大殿中真武大帝塑像的脚下。另有一把轻巧的雌剑,广尘就常就一直带在了身边。

    广尘的这次成功,让德清颇为激赏,以为安插徒弟到那妖女身边,日后或许有破解全盘迷局的机会,加上广尘能言善道,很会讨好,德清渐渐有了让广尘继位的心意,于是又安排广尘代替师兄广静,主持伏魇大殿的扩建事宜,结果招来了同门的嫉恨。

    广尘掌管了修建大殿的肥差后,泊云仙子又绘制图纸,央求广尘照图样打造几件可放置于阁楼二层的天象仪器,这套以水力驱动,自动运作的观星仪的精巧程度,在当年完全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它只用小楼顶部的储水设备,放出一股均匀绵长的水流,推动中天疏轮缓缓转动,周天运行多达四千三百八十个刻度,灵敏异常。为求精准以防止金属腐朽,管道与关键部件全都使用了黄金打造,虽然耗费巨大,但是用它推算星辰移动,月相变化,却分毫不差。

    广尘难免心生好奇,于是追问仙子,这些东西到底何用,泊云仙黯然道,那浑仪只为推算三十三重天外的逍遥故乡今昔何年,聊表慰籍。从此后,广尘再不疑心泊云为天上仙人。

    泊云仙子为感谢广尘的功劳,那年中秋就以自酿的挂花酒酬谢,待广尘只喝的醉眼迷离时,泊云仙子更是在月下翩翩起舞,以助酒兴;那道士色心大起,果真把持不住,那一夜就留宿在了月仙楼,从此后更是常常瞒着师傅,夜宿于这孤峰温柔乡间。

    自从广尘臣服于仙子素裙之下后,这女子的言谈便不再闪烁,开始打听起基利法杖的去向。广尘早已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于是如实告知:基利法杖早在战乱中遗失,如今玄武宗也正在派遣人手追查,已经追回三件,另有四件下落不详,只知道当时持有法杖残骸的四名兵士分别为:石广大、孙苗青,张黑牛和毛太华,如今这四人中只孙苗清的去向有一些眉目,只知道他前些年前跟着三宝太监下了西洋,到了海外真腊国,随使团下了宝船,却没有再回来。

    泊云仙子此时也已经试探清楚,这广尘出家其实是为了求长生之法。于是循循诱问道,你们这玄武宗里可有哪个长生不老的?广尘摇头道,我玄教这些年,能有花不尽的金银,正是因为暗中为圣上寻求太阴仙宫中的长生秘法,但是始终不得要领。那基利倒是有不死的妖术藏于山中,只是祖师临终前法旨,门人不得修炼基利妖法。

    那仙子又说:若你我寿不相齐,缘分也只是转头而逝的浮云。见广尘苦叹,她又说:我倒是会那仙宫中的一门长生道术,与那满百年必遭劫数的基利妖法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需要用到那根法杖,也不知道找到的那三件有没有用处,或者可以给我看参悟一下。广尘顿时动了私念,于是偷入玄武宗库房,将三件残片取出交给仙子。那仙子拿到后看了几夜,又说这三件怕是不够,再有一件就差不多了。

    这一年正是永乐十四年,乃是三宝太监筹备第五次出海事宜的时候,经那泊云仙一点拨,广尘便动了心思,想去西洋找找孙苗请的下落。

    那仙子又说,那孙苗清出海不回,必有蹊跷,想来与手中法杖残片有关,可在真腊国以南的蒲牢礁上,找一座九层浮屠,其下有九层玄宫,宫中必有名堂,应该能找到线索。

    广尘走前,仙子又画下图纸,让他打造一口密不透风的铅棺,立在月仙楼三楼。广尘不解其意,觉得中庭立棺椁不像是仙家道术,倒颇有些邪门做派。想问个清楚,那仙子只道天机不能说破。广尘不敢多打听,只能照做。安排妥当后,他向师傅提其出海追找法杖残片的事情,德清并不是道玄那么精细的人,并不疑心,当即应允。

    广尘走后,泊云仙子便整日躲在小阁楼的三层,研究起那三件法杖残片。

    再说这德清道人坐下,还有一个大徒弟,道号广静,年长广尘几岁。这广静原本是第三代掌教的第一人选,眼看广尘日渐得宠,十分嫉恨,就想挑拨师傅与广尘的师徒关系。于是,趁着广尘下山,便将广尘这些年挪用扩建殿宇的经费,偷偷花在云雾峰月仙楼的账目,拿给师傅看;又找来自己的几个徒弟作证,将广尘夜宿月仙楼,与妖女通奸有染的事情也绘声绘色一并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