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月宫疑云 > 39 枯干身形
    突然耳后再次有一股的强风,这次来势比刚才强劲得多,他猛然再回头,只见看到一双巨大的白色翅膀从眼前闪过。他已经知道什么东西,赶紧一哈腰,躲避白乌鸦的尖喙,再抬头,那只乌鸦停在了黄泉幕府的匾额上,斜过头看着他,就像看一个傻瓜。

    双方对峙了一会儿,白乌鸦开始啄木头匾,啄了几下,老赵这才注意到匾额上好像还有什么东西,他掏出望远镜仔细看,仍然是一只白色粉末画的眼睛,线条十分黯淡,所以他刚才心粗没看清。那只乌鸦突然烦躁起来,冲着老赵俯冲下来。老赵再次躲闪,乌鸦擦着他脑袋飞进黑暗不见了,他等了一会儿,乌鸦没有再次出现。

    他知道这个鬼东西来路多有蹊跷,每次出现都预示着有事发生,大部分时候是坏事,当然也不绝对,在寒潭时,一只乌鸦还啄过蛤蟆的眼睛,几乎算是救了他一次,当然就在那之前,同样那只白乌鸦,曾经带领他找到汉白蟆石像后面的小路,几乎要了他的命,所以凡事还是留个心眼为好。

    他回想起,当初那只白乌鸦,也是停在汉白蟆背上一边啄着雕像的背部,一边歪着头看他,和刚才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这些古怪事幕后必然有一个从来不露真身的人在操纵,但是现在不是追究这些事情的时候,既然没有出路,他不能放弃这么明显的暗示。

    老赵几步跑上阶梯,将铁剑背好,伸手抓住大门上偌大的铜钉,铜钉大到可以踩脚,他攀着这些,慢慢爬了上去。

    爬到最上层后,他一跃抓住木头匾额的下沿,还挺结实的,一使劲,将身子拽起,跨上一条腿,终于爬上了匾额。如果不是下午他昏迷时,左臂莫名其妙地好了,他当然不可能拖着一条半废的手臂爬上这么高的地方,这件事自然也是另一个迷,至今也不知道托了谁的福,白乌鸦背后的高人确实无从推敲。

    巨大的木匾后面,果然不是什么也没有,他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发现有一个用碎石挡住的洞,老赵小心揭下几块碎石,黑漆漆的洞口赫然出现。

    他手脚并用爬进洞去,摸到一样软绵绵的东西,拽过来用手电一照,是一件浆染的蓝色麻布大氅,他在玄武宗见过类似的衣服,实际上他还花一百块钱从崇风哪里不告而借过。

    再一摸,旁边还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拿到手上一看,是一把鲨鱼皮的剑鞘,剑鞘上还有“玄武道宗,卫道诛魔”八个字,从鞘口处金属包边上长满的铜锈看,这个剑鞘丢弃在这里有些年头了,怎么着也得几百年吧?

    他停顿了一会儿,试着猜测这意味着什么,刚才他还判断玄武宗的人从未到过这里,现在看起来自己猜错了,还真有人来过,这个人应该不是广尘,他见过广尘那件考究的丝质道袍,和这件一比,显然不是来自一个阶层。并且广尘的言谈间透露,他只是经泊云仙子指点,知道虚穴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具体位置,另外,从年头上算也无法对应。

    赵向东想象着,也许当初有一个穿着玄武宗粗布道袍的人,到了这里挖了一个洞,然后脱掉了外衣,丢下了剑鞘,这样的架势好像是要去拼命?

    从留存的迹象看,最后这个人最后没有能够沿着这条原路回去,当然不能排除他后来从另外的道路离开了;不过作为市井的穷汉,老赵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穿粗布衣服的人,如果有可能全身而退的话,不至于丢掉衣服,所以,他判断这个人凶多吉少。不过从文献上可以印证的部分在与,崇风提及的玄武宗的记载中,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人,崇风甚至不知道积尸台附近有虚穴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个人最后应该是没有离开这里。

    他又爬了几步,就看到了前面影影绰绰光线,这个所谓的地府里总是有一些光,这确实很奇特,显然前面哪里点着灯。

    赵向东听到了远处的滴水声和隆隆的声响。他小心爬到洞口处,前面有干枯的藤条挡着,拨开藤条,一尊巨大的烂泥塑像背对着自己,挡在了洞口外面。

    他小心爬出洞口,真好站到了塑像背后的岩石上,踮起脚,正好可以越过塑像肩膀。

    他向一侧看,刚才那扇无法逾越的大门就在自己一侧,如他所预料,金属挂架从上面封闭,所以门栓插在里面无法用铁剑挑动。

    视线延伸,青石板铺成的地面上散落着几滩微弱的火苗,每一处火焰都不大,发出茵茵绿光,散布也没有规律,每隔几米或者十几米就有一处,看情形也不是油灯,因为油灯似乎不会发出青色光芒。

    火光到了前方五十米处消失,无法驱散全部的黑暗,大致可以看到这片空间的四周,站立着几座塑像,样子不好形容,都是鼓眼宽嘴,却又人形站立,这难免让他他不禁联想到,寒潭边的那尊蛤蟆石像。

    黑暗中不光有滴水声,还有周而复始的滚动声,如同一部压路机远去的动静,这个东西藏在黑暗中,他一时看不清,也猜不透大致会是什么。

    老赵正准备拿出热像仪观察环境,突然前方黑暗中传来一声嘶吼声,他赶紧将凌云的热像仪放在右眼前面,向那边看过去。

    透过热像仪,他看到一个瘦削驼背的身影,正坐在一个离地很高的地方,他背后的背景温度很低,看不清轮廓,只能看出他坐的地方高度不低,似乎是一个平台。

    即使隔着大约60至80米,并且只能从热像仪看到一个苍白的外形,但是老赵仍然第一时间想起了,大约一个月前,他淌过松林河,在丛林里分明就过这样一个人,当时他以为是一个枯瘦的老头,现在看起来,即使真的是一个老头,也是一个个子奇高的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