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凤大唐 > 第廿九 龙象判云泥 一
    贞观二十年三月,安仁坊荐福寺。

    “大师,”李治特地来拜会了玄奘法师。

    法师不愧是当时大德,面色红润,不过他也是血肉俗人,自己心爱的弟子被拉出去砍了脑袋,便是铁人也要动下心思,眼中却难掩饰一丝伤感。

    “此事本是皇妹的不是,”李治挥退数人直言不讳,让玄奘心里吃了一惊。都说权门无亲,皇家更是不讲道理,要他们认错那是万万不能。

    李治吃了杯抹茶,唐朝的茶多是抹茶,又苦又涩,好象喝中药,比不得后世的炒青。然后李治说道:“不过皇家的尊严,房阁老的声名,国家也万分为难啊。所以特命治供奉万金表示陛下的愧疚。”

    玄奘说:“不敢,不敢。”

    李治把话题一转“不知大师的佛经翻译得如何了。”

    玄奘说道:“多蒙陛下关心,目前已经翻译过半。”

    李治笑道:“值此末法之世,却有如此大缘法,真是中国之幸。”

    玄奘点了点头。

    李治知道他很忙,于是也不绕弯子说:“陛下前次派往中天竺的使者已经回来了,他们拜谒了王舍城,还迎回了佛骨舍利供奉。寡人想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供奉佛骨的了。”

    玄奘点了点头:“国家重视沙门,贫道无比感激。”

    两个人起身便去迎接佛骨。

    一个穿青色袍子的武官,戴着黑色的濮头,两条软带随微风轻轻飘扬,站在佛塔前。他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手扶佩刀,看上去英气十足,嘴角藏着一丝骄傲。见到李治和玄奘出来,便上前一礼:“卫尉寺丞王玄策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大僧正。”

    王玄策身后一是位散发跣足,斜披袈裟的印度婆罗门,皮肤黝黑,深目,高鼻,头发卷曲蓬乱。李治认识他,他就是早年在长安讲《大长生寿经》的印度道士般若度迦毗南(真够坳口的,意思就是智慧的果实,后文做‘智慧果’),这人在长安呆了十来年,是个“唐朝通”。

    “贫道见过殿下、大师。”智慧果的唐话说得还挺标准,难怪都说印度人是天生的语言天才。

    然后李治才看他身边的戒日王的使者那罗那伏,一个很不起眼的矮个子,皮肤虽然也黑点,不过比智慧果那黑得发亮的皮肤,他又白俊了不少。一个大男人却梳了条大辫子,脑袋上扣顶蒜头帽子,身穿一种叫“卡哪地”的麻布衣服。

    后来李治才知道这个人出身高种姓的婆罗门阶层。

    那落那伏开口说鸟语语速不快,但是含糊不清,连“海龟”玄奘都听不明白,可见他的口音之独特。

    不过智慧果同志好象也是在印度的老油子,琢磨了几句也就翻译过来,大概是非常荣幸地成为使者。但是看那副尊容,好象也不是什么不胜荣幸的样子。

    玄奘见他说到佛骨的问题,便召集大和尚们郑重迎接。

    李治代表皇帝也献上了供奉,不过等级比祭祀老君要低一点。

    

    右春坊(又称文典阁)

    王玄策取出几十沓树叶。

    “贝叶经。”李治眼睛一亮。

    贝叶经,取自一种叫贝多罗树的树叶,这种树类似棕榈树。取其树叶修剪整齐,加柠檬或者酸角水煮去角质层,一般煮半天。煮到树叶变成白色,再取出晾干。晒干后,再取两片木片夹住晾干的叶片,裁减整齐,打孔用麻绳串好。然后在贝叶上写上文字,用铁笔凿穿,然后把用植物油和草灰混合的墨涂抹在上面。有的还洒上金粉或者银粉,或者赤铁粉、硝石,这样这些文字可以防水、防虫,保存个几百年不成问题。

    李治前生在那次去吴哥窟寻找《大荒空空经》的时候在秘龛里曾经见过。据说在布达拉宫还保存有唐时的贝叶经。

    看着一个个梵文字母,李治脑仁就疼,这些书廊括了古印度的医药、天文、数卜、因明学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那些中天竺学者口述,那个智慧果收集整理的,他本身出身于吠舍种姓,其人记忆力惊人。[老帽按:古印度学者的记忆力惊人,那些经典几乎都是靠口授心记的方式传授]

    王玄策看来是位合格的外交官,非常注意收集国外的情报。

    李治特意请他来就是宣讲他所了解的情况。

    “天竺诸小国林立,而戒日王独伯之,乃是中天竺霸主。”王玄策说道。

    李治问:“那上下天竺如何?”

    王玄策说:“上天竺,强国以泥婆罗(大致在今尼泊尔境内)为尊,皆尊奉吐蕃为宗伯上邦。还有西羌豪雄之章求虎距其侧,莫敢违背。”

    李治顿时一惊,想不到吐蕃的辐射力已经到达了喜玛拉雅山以南的恒河流域,转念一想李治也释然了,弃宗弄赞不是娶了个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嘛,原来是这样的啊。泥婆罗是挟吐蕃以令诸侯,而吐蕃也通过泥婆罗间接控制住了上天竺。

    “下天竺诸国孱弱,莫不奉摩揭陀为尊。独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居海外,兵马盛,常与诸国征伐。”王玄策仔细地介绍了那里的风土人情。

    李治说道:“王副使出使必然经过吐蕃,汝以为吐蕃如何?”

    王玄策说道:“吐蕃君贤臣良,执女婿礼很恭敬。”

    李治叫人取出地图说:“然国强必爪牙锋利,赞普虽无侵夺之心,国中贵人无做此想?其大论郎加婆赞,虎狼之辈,我料弃宗去世后,国朝必与吐蕃有龌龊,其图谋我河凉非一二日也。所以寡人将建议放李嘉臣归国,则吐蕃必有不测之变。你们卫尉寺也可求助佛法嘛,我知道吐蕃人事必问鬼神,最好浮屠。”

    王玄策却也是个明白人,点了点头。表示要遵照太子的指示了解吐蕃的动向。

    李治却是不怕,因为根据他建议,唐朝在河源专门招募了当地的人作为兵员,建成了漠南土门军。现在是放禄东赞回去的时候了,他这一回去,必然掀起吐蕃内部的权利重新分配,李治的便宜大舅子朗加婆赞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他连自己的小妈都敢杀,老朗还不敢吭气。弃宗弄赞对这位生性残暴的表弟也是非常不放心,君臣关系不是外人所看到的那么和谐。朗氏是唐牦部落,跟雅隆系始终尿不到一起,再加上白狼、羊同(后世那个尚婢婢就是羊同部人,直接导致了吐蕃王朝四分五裂)等部落对吐蕃也是面服心不服,并非没可能趁弃宗弄赞去世把吐蕃重新带回各自为王的状况。

    

    显德殿

    李治正带着大量奏章给皇帝,请他审阅。

    太宗满意地看了看奏章:“辽东那边传来了专奏,你也看看吧。”

    李治读了读“一耳将军”的奏章,文辞简洁,讲述了驻高句丽军队的情况。

    在唐军的帮助下,高任武扛过了最困难的一回,唐军帮助他击败了泉氏的进攻。现在高任武正在恢复生产。不过泉盖苏文是狡猾的,他派出使者暗地里与高任武联络,表示如果高任武不再通缉他而且驱逐唐人他也愿意拥戴高任武为新的高句丽王。另一面,他又耍两面手法,派人和唐人联系,表示愿意归顺唐人只要册封他为高句丽王。

    “这个老贼,真是狡猾无比。”李治说。

    太宗呵呵一笑“东夷小子,雕虫小技,何足道。”

    “这个李大将军啊,这不过是派一个舌辩之士就可以解决,还请示什么呢。”李治摇头,说到底李世勣无非是向皇帝表忠心,俺们可是紧密团结在皇帝您周围,不敢威福自专。

    李治一指奏章:“书写此奏章的人倒是难得。”

    太宗说“这个人是新任的兵部小吏,叫宋令文。”

    李治莫出自己的奏章,恭敬地上递上去说:“这是儿臣根据王副使的奏折所写的条陈。”

    太宗取了过来打开认真地看了看,合了上来:“你不是说要与民休息吗?”

    “是的,儿臣是主张的与民休息,但是并不是马放南山,兵索库藏。防患于未然,其实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李治说。

    太宗点了点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这点,我就放心了。我现在老病,以后你要多多关心这些事情,一旦合适,我准备禅让。”

    李治惶恐地脱了袍子:“国家您身体康健,怎么能放弃天下和百姓而去呢?”

    太宗哈哈大笑:“你多心了,我为国家操劳这么长时间,难道你还要老父再这么操劳吗?我看你是能成为合格的皇帝的,所以我禅让了为你们年轻人让路嘛。”

    “事情很重大,儿臣觉得还是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吧。”李治说道。

    太宗点了点头:“这是当然。哦,对了,你代表朕去看望一下玄龄吧,朕辜负他太多啦。”

    “儿臣明白!”李治颔首而退。

    —————————————————————————————————————————————————

    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

    婆罗门:印度高种姓之一,这里泛指的是修行者或者印度教信徒。一句白话,婆罗门教就是印度的道教,宣扬的是种姓高贵,雅利安人优越论。

    吠舍:低种姓之一,多为手工业者或者商人,也包括少量的书吏。

    古印度文化对中国有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许多东西都收益于古印度文化,我们应该有一个公正的态度看待其他文明。

    “一耳将军”:李世勣只有一只耳朵,那只耳朵是在替李密服务期间作战被削去的。

    朗氏赞婆,吐蕃权臣,驱逐噶钦陵(禄东赞之子),这里提前十来年出场。

    因明学:五明之一,狭义是指在写文章的时候讲究字词之间的因果主次关系。广义就非常复杂,就是认识事物的法则,有点逻辑学的意思在里面。比如在梵文里提到“烟”和“火”,必然先说“烟”,因烟是首先产生的,然后才能说“火”。不能颠倒秩序。这个东西太深奥晦涩,除非你潜心佛学,否则没必要去研究那么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因明学是玄奘引入的,对后世心学学派(代表人物宋陆九渊,明王守仁)有非常大影响,引发了明末思想界启蒙,可惜满清入关改朝换代,否则真能产生思想萌芽,因为已经出现直接质疑君主制本身的声音了。本银以蠡测海,说法有不正确处请大家原谅。

    要不怎么说玄奘西游是伟大的文化之旅呢。他不仅仅给中国人留下一部《西游记》而已。大师光照千古。

    关于上架啊,收藏那么少,还是比较渺茫的事情啊!或者国庆后,我能提高更新速度吧。最近跟着相关部门下乡检查,跑得很累(本银8是公务员,也没吃公家饭,所以没那么衣食无忧,只能见缝插针更新速度不行也请大家原谅,毕竟饭碗要紧。当然这本书能给偶带来效益的话,呵呵,更新肯定也快,挖哈哈,期待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