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凤大唐 > 第三节 女皇梦
    李峙心中正盘算着伟大的“下西洋”计划,却有扬州刺史房仁裕上表,奏报睦州女巫陈硕真反,纠集十万人攻打州县,并自称“文佳皇帝”。

    房仁裕是房玄龄的远房族兄,他的后人里有一位以功夫闻名后世的打星。

    “不是贞观长歌,永徽盛世吗?怎么还有人造反。”李峙有点摸不着头脑,拿起了奏章仔细阅读,生怕地方官员又虚报情况。

    睦州是江淮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问题,南方的稻米就不能顺利运到长安,那可是直接影响到帝国的繁荣和首都人民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皇帝身在九重啊,外面的情况根本无法了解,只好让人去查问江南道相关的监察御史的信笺到了没有。

    没多久御史的奏章也交了过来,印证了陈硕真造反的情况。

    唐朝人,尤其是南方人,最迷信巫术,神棍、巫婆的在这里非常吃香。尽管唐朝政府几次打击,但是风头过后,犹如离离原上草,又滋生出来。

    这个陈硕真在睦州一带颇有名气,据说她能驱除邪鬼,替人治疗疾病,人称“女师”。她还有很多神奇地传说,李峙不得不佩服唐朝人民的想象力,那可比几千年后的仙侠YY作者想象力丰富多了。还珠楼主要穿越到唐朝,他写的书都没人看。

    就这么一个巫婆,据说在某夜得到神的启示,说唐三代后有女主昌,应就应在她身上。于是她找来自己的妹夫和一帮亲戚,宣布了神谕。

    陈硕真于是积极地联络自己的信徒,选了些有才干的信徒替她秘密组织,一些地方官员也被卷了进去。

    陈硕真宣布自己就是佛所说的弥勒,并且宣布自己是四月初八出生,应验了佛的预言,要来拯救大众。

    “信我者就能无疾病永富贵!”李峙看到这里一阵冷笑。

    陈硕真宣扬“真善美”,宣传自己是弥勒佛降临,并且得到从无量天带回来了一套功法,自命为“无量圆法功”,练了这个功法就能不吃药,也不用看病。只要默默祈祷,女师就能感应到你,千里发功给你把病祛除了。

    渐渐陈硕真也成了气候,开始半公开地聚会,当地的官员也是素质不高,信仰不纯,居然帮着欺瞒。

    经过几年的经营,陈硕真的信徒势力庞大,经常在社会上公开募捐,强迫乡民加入。

    新到任的睦州令严厉惩罚了在睦州的几个无量会的会首,引起了陈硕真的不满,于是她暗自煽动信徒围攻刺史府,围攻政府办公地点。

    睦州令为了避免把事情扩大化,只好妥协把几个会首放了出来。

    很多不良奸小看到无量会的能量,也参加进去,百姓看到官府都不敢招惹无量会,只能默认了无量会对他们的盘剥。

    睦州令没有放弃,他暗自给房仁裕写信,请求调集在扬州的左都督崔玄籍带兵过来。

    哪里知道陈硕真的人已经渗透进入了当地的党政机关,早有人漏了风。陈硕真等接到警告,惊恐异常,几个骨干开会商量后,制造神光降临,汇集信众,宣布了陈系弥勒转生的伟大预言,开始对唐朝政府进行攻击。

    唐朝一直对佛教徒采取不友好的态度,而南朝四百八十寺,佛教徒众多。陈硕真的所谓预言也得到了一些佛教徒的响应,开始参加了进来。

    陈硕真等很快汇集到十万人众,那些小县城根本就招架不住,很快连破了睦州,声势惊人。陈硕真也正式“登基”,自称“文佳皇帝”,建号“大法”。

    这样的大法军居然就包围了婺州。

    李峙本以为就这样的乌合之众,崔玄籍的军队一到也就解决了,但是老崔的士兵也为女师的神通所震慑,不敢与大法军交锋。

    崔玄籍却严厉地催促士兵出战,结果士兵在到达婺州的当夜哗变,老崔在牙兵的掩护下匆忙逃进了婺州,房仁裕才急忙拜表请求皇帝。

    有了崔玄籍的叛军加入,李峙感觉到问题有点严重了。陈硕真的“军队”大多都是些当地百姓,不是职业军人,虽然多,只要方法得当,打败他们应该没问题。不过现在政府军居然也掺和进去,那么情势就大大不一样。

    

    婺州会同寺,也是文佳皇帝的行所在。

    “陛下,国师回来了。”说话的正是陈硕真的舅舅,“大法左仆射”章叔胤。

    陈硕真一喜,连忙起身,不过她想了一下又坐下了。

    一会儿在“大元帅”童文宝的带领下,一个秃头和尚身穿鲜艳的袈裟进了来,年纪在三十来岁,脸则苍白,双颊凹陷,短髭。此人赫然是票子厅缉拿了许久的“擒龙会”会首,隐帝李建成的遗孤——李承嗣。

    “国师辛苦。”陈硕真并不知道面前这个号称业禅师的和尚真实的身份。不过这个和尚对她的助力是很大的,无量会有今天,业禅师出了很大的力气。可以说如果没有业禅师,陈硕真还只是那个靠点小伎俩混日子的巫婆,而不会成为“文佳皇帝”。

    “陛下圣寿,”业禅师那苍白的脸上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贫道已经和州城里的信众取得了联系,今晚举火为号,婺州可下。”

    陈硕真一摆手请他坐下。

    婺州乃是大镇州郡治所,一旦破了,大法大军的威势更是无法阻挡。

    “国师,我大法有神明保佑,您为什么要阻止我们去取歙州呢?”童文宝是个团结兵出身,一身蛮劲。

    业禅师心里冷哼,不过嘴巴里却安抚道:“歙州地势险峻,城池坚固,我军远去必然疲劳,恐怕为唐朝妖兵所害。”

    童文宝冷笑:“唐妖气数将尽,我等有神力护体,怕他什么。”

    章叔胤看童文宝屡建“大功”多有不满,看到业禅师脸色阴沉,“皇帝”若有所思,便出言打击一下童文宝,免得他以后凭借功劳踩到自己头上去了:“大元帅,虽然有神明庇护,但是国师所说不无道理,我军攻城拔寨,若不是国师计谋,哪里如此轻松?如此大事,有陛下、国师和我商量,你只管按令而行。”

    童文宝顿时成了怒目金刚,不过看了看“皇帝”终于忍了忍,找了个借口自己出去了。

    业禅师假装没看到这一切,对陈硕真说:“唐妖帝听说婺州失守,一定会派大军来,所以拿下婺州后我们不可多做停留,顺浙江而下一举破了越州和杭州。”

    陈硕真等人没有懂军事的,均不知道业禅师的如意算盘。

    

    婺州城内

    崔义玄虽然是文弱书生,但是也穿着软甲,佩了刀具,在城墙上巡视。崔玄籍的失败在婺州城里引起了恐慌。

    崔义玄很清楚,现在很多人在看着他这个刺史,他是婺州的主心骨,只要他不怕,那么城外那些人有什么可怕的呢,他绝对不相信一个人会有超人的神通,即使在这个迷信弥漫的社会,总还有一些清醒的人,坚持着他们自己的信念。

    听到城墙下脚步声,崔义玄连忙询问,原来是城南富户来犒劳守城士兵来了。

    崔义玄咂摸一下,发觉有点怪异,这些人白天不来犒劳,深夜到这里却是奇怪,再说城里早宵禁了,他们如何出得来的?

    “张弓,准备!”崔义玄命令士兵戒备,不允许这些人靠近城门。这些劳军的人里早有人去搬鹿角,崔义玄见不对头,下令射箭,当场射死几个。那些假装劳军的无量会帮众浑不怕死,冲向了城门嘴巴里高呼:“女师保佑,刀枪不入!”

    “杀贼!”崔义玄举刀当先,士兵看到长官都不怕死,也跟着冲了上去,把无量会的会众砍个稀里哗啦。

    婺州在崔义玄的坚持下,经受了法军的冲击,很快括州、台州和歙州调集了军马三面围剿大法军。

    当时又有一颗陨石掉了下来,唐军趁机煽动说陈硕真的命星陨落,大法的气数没了。无量会众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见攻击不果,今天跑一个,明天跑两个,很快在唐军严厉地镇压下“文佳皇帝”和她的“大臣”们绝望地跳进了钱塘江。

    而业禅师借口攻击台州,带走了三万人,走到半路就收到“大法失败”的消息,于是在业禅师的威逼和诱惑下,这三万人就跟着他一起出海去了流求。

    李峙收到消息已经过了半个月。

    在知道了李承嗣还活着的消息,李峙真是如芒在背。这个李承嗣简直就是他李峙的死敌,华州策划山贼袭击南海只洹院,渭水的袭击,参星观的追杀,虽然是李泰指使,但是却是李承嗣在具体操作。

    李承嗣对李峙痛下杀手,不单是因为父辈的恩怨,还因为当年萧玉刺杀李峙失败被处死,杀父害兄的旧仇再加一个灭妻的新恨,私人恩怨一下升级到了顶点。两个人也完全不念堂兄弟的关系和连襟的情谊。李峙掌权后对擒龙会也没客气过,清剿扑杀,比太宗的手段更狠。双方多次交手,都恨不能把对方整死,绝无怜惜的意思。这下李承嗣跑到孤悬海外的台湾岛去搞“”,更是让李峙愤怒异常,暗发誓要发展海军尽快把这个死敌给除掉。

    “李承嗣如今盘踞流求,将来必定为祸中国。”李峙虽然恨不能立刻追到台湾把李承嗣给灭了,但是他现在是大唐皇帝,要考虑全局,对李承嗣的处理现在还不是他急切要做的。李承嗣经此一战,在大陆的势力基本消弭干净,已经是丧家犬。不过隐隐地李峙感觉李承嗣只怕不会如此潇洒而去,这不是他的风格,但是一时间又没有他的消息。

    有驻高句丽使臣来信,泉盖金业已经病故,长子男建继承大对卢,把其弟泉男生放逐到同江口离岛,半路被高任武的人抓获,正押解送来长安。

    李峙下令以牛进达、薛礼为渤海道正副总管,代表皇帝在平壤召开“四方会谈”,讨论解决朝鲜半岛三国疆域问题。

    新罗女王金真德去世,新罗人请求册封其弟金春秋为新罗郡王,并册封居住在长安的金文王为新罗世子。

    唐朝终于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处置朝鲜半岛问题。

    李峙在芳春苑宴请在京诸质子,顺便为焉耆王子突地骑送行,焉耆老王去世了,他们希望唐朝护送突地骑回国,李峙爽快地答应了。

    李峙带着侍卫到芳春苑,远远却听到一阵哄闹声,他连忙加快步子,却见质子们围成一团喧闹着,好象他们中央有什么人在争斗。

    “陛下驾到!”王牛儿高声提醒。

    质子们一听急忙散开,只剩下两个当时人正大眼瞪小眼,互相抓扯着衣服,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发蓬乱,好象大傀儡戏里的装扮。

    李峙也不去训斥,径直坐下,质子们见皇帝不说话,一个个一肚子狐疑。

    李峙看了看场子里的两个人问道:“高幸好,金文王,你们谁赢了?”

    高、金二人都不说话。

    李峙转身一指:“李继恩,你说说他们谁打赢了?”

    李继恩是李谨行的儿子,也是栗末靺鞨前大人突地稽的孙子,松漠都督李大醭的侄子。靺鞨人素来勇猛,在辽东有“三靺当一虎”的说法(关于女真和建州什么不满万,满万则无敌,就是从这句唐朝民谚发展来的)。李峙这个将点得大有玩味之处。

    李继恩年纪不大,但是却也不傻,知道皇帝这不是什么好意,却也直言不讳,因为在他看来着两个人根本就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便说:“金文王本事不如高幸好,只是年纪大力气大一点而已,继续打下去他会输。”

    高、金二人都恨了他一眼。

    “来人,把这两位世子送去治疗一下,”李峙挥手把两个小公鸡送了下去。

    ——————————————————————————————————————————————

    睦州在今天安徽潜山附近,这一带千百年来出了不少人物,比如刘邦,当然还有后来篡唐的朱阿三,以及凤阳的叫花朱重八等等,所谓清末淮军大多也是这一带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