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1981 > 正文 302 梁家河的首富居然没彩电
    按说鹅拧娶不上媳妇这事,应该赖不到大仓的头上。

    可是仔细捋捋,好像跟大仓也有点直接的关系。

    鹅拧本来高高的个子,长得挺好,被大鹅拧得疤瘌眼吧,也不是很难看,要是放在后世,可能看起来还有一丝邪魅的感觉。

    当然,现在的人还没有后世人那么变态的审美。

    你既然有瑕疵了,就跟烂苹果没什么区别,就应该打入“光棍预备役”当中。

    好在鹅拧越是条件差,越是发愤图强,不管干什么都是任劳任怨,必尽全力。

    自从单干以后,就开始在农闲时做点小买卖,成了村里最专业的买卖人。

    随着市场的逐渐放开,鹅拧的生意越干越专业,越干越大。

    反正就是倒买倒卖,到了什么季节倒卖什么。

    尤其是到了年底,老农民积攒了一年的腰包,过个年几乎要瘪下去一大半。

    腊月里赶集,这是一年当中消费最为旺盛的时候,没有之一。

    千百年来的消费习惯,在年前恨不能把所有需要准备的东西全都买好,然后年三十鞭炮一响,所有的经济活动戛然而止。

    一直到二月二才开始有所复苏。

    鹅拧作为专业的买卖人,在这几年的生意活动中,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前些年赶年集卖年画,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绝对是每一集都卖得火爆。

    因此还被人盯上,在他赶集回家的路上给他打了闷棍,把他抢劫了。

    要不是大仓碰上,鹅拧早就冻死在冬夜里了。

    鹅拧感激大仓的救命之恩,知恩图报,从那一年开始,每年的年底都要送些东西给大仓家。

    反正他卖什么,就送什么。

    前些年卖年画,都是买上一些别的年货,附带还有好多年画送过来。

    老是收他礼物,大仓一家肯定是过意不去,都是要回礼。

    今年鹅拧已经不再卖年画了,因为有人看他赶年集卖年画火爆,就开始跟他学。

    现在赶年集卖年画的已经不少了。

    竞争十分激烈。

    赶年集的老农民是个定数,买的年画数量也不会因为卖年画的贩子多了而变多。

    所以,一共就是那么一碗粥,以前是鹅拧一个人喝,后来变成好多人分着喝。

    鹅拧就不再卖年画了。

    这两年赶年集他卖衣服。

    卖了两年的衣服,鹅拧十分感慨。

    要知道,一张年画才多少钱啊,卖多少张年画才能赶上一件衣服的价钱

    价钱高了,利润空间也就出来了。

    而且,农村人,但凡手里能拿得出钱,过新年谁家的大人孩子不做一身新衣服呢

    以前确实是让裁缝给做的。

    现在集上突然出现这样一个摊子,挂着这么多时兴的衣服,多大号的都有。

    老农民何必费劲去扯布料,然后再去找裁缝呢。

    看好哪一件了,直接穿穿试试合身就买了,多省事,多简单。

    鹅拧赶年集卖衣服,又是如此火爆。

    而且卖一件衣服的利润,比卖好多张年画的利润都高。

    鹅拧又挣老了。

    家里铮明瓦亮的大瓦房也盖起来了。

    新房子里面购置了全套的时兴家具。

    当然,电视他是买不来的,因为他没有电视票。

    他知道大仓可能弄得到电视票,可他怎么好意思去麻烦大仓呢

    好在去年邻村出了个瘸子,因为瘸嘛,当然要学习一门适合瘸子的技艺糊口。

    瘸子学的是电子技术。

    然后他通过某个渠道购买的显像管、电子板、电视壳等电视散件,在家自己组装电视。

    在这个大件商品还需要凭票购买的年代,瘸子的电视相当抢手,简直是供不应求。

    鹅拧也去抢购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组装机。

    这样,家里就收拾得停停当当。

    对于鹅拧的老娘来说,正像电影里唱的那样“粮满囤柴满院,样样都有,就少个儿媳妇在我眼前。”

    以前的时候,家里穷,鹅拧又是生理上有瑕疵,属于“光棍预备役”序列,根本就没有媒人登门。

    那时候刘媒婆对鹅拧的老娘正眼都不瞧。

    可是后来鹅拧做买卖挣钱了,越挣越多,媒人开始上门了。

    上门归上门,媒人还是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还是把鹅拧当娶媳妇困难户来看。

    给他介绍的女人,要么是带孩子的寡妇,要么是瘸腿的,瞎眼的,天聋地哑的诸如此类。

    鹅拧这几年日子过得富裕了,有底气,也有自信力了,当然看不上那些“非正常人类”。

    他不求女方长得多么漂亮,有多么高高的个子,他觉得自己不矮不丑,还这么能干,家里也挺富裕,总该娶个正常的女人吧

    兜兜转转,在拒绝了媒人给牵线的那些非正常人类之后,媒人们也逐渐了解到了鹅拧的想法。

    尤其看到他家盖了那么好的房子,家里什么都不缺,渐渐地媒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觉得鹅拧虽然脸上有点小瑕疵,但是不妨碍观瞻,可以忽略不计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年龄有点偏大,属于一只脚跨进光棍之门的人。

    他是60年生人,属鼠的,也是二十四五的人了。

    一般人家闺女十七八就嫁人,最晚的也就是二十左右,鹅拧比人家大太多了,不好找相配的。

    但是“河里没鱼市上看”,正常情况下大闺女二十以前都找婆家了,可总有那高不成低不就耽搁成老姑娘的吧

    作为专业媒牙子,刘媒婆手里肯定有这样的。

    转变了思想观念,摘下有色眼镜的刘媒婆,就给鹅拧找到了这么一个老姑娘。

    当然,所谓的“老”,是相对于二十以前就结婚生子的姑娘们而言。

    这位“老姑娘”是六一年的,属牛。

    比鹅拧还小一岁。

    之所以老在家里,就是因为长得颇有几分姿色,自视甚高,找婆家眼眶子太高。

    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

    一来二去错过了当今农村最佳的婚嫁年龄。

    这就像本来是一件时兴的衣服,在仓库里放了好几年再拿出来卖,早已经不时兴了。

    只能降价处理。

    退而求其次,眼睛上有个小疤瘌的也不嫌了。

    到鹅拧家里来相看了一次,对鹅拧的相貌和身高颇为满意,也没嫌疤瘌眼不好看。

    对于鹅拧富裕的家庭更是满意。

    房子盖得高大,家具样样不缺,连电视都买上了。

    很满意。

    而鹅拧也是看中了这位颇有姿色的黄花大闺女。

    而且所谓的“老姑娘”,根本不老嘛,比自己还小一岁。

    而且鹅拧找邻村的“瞎豹”去算过命。

    自己是属鼠的,找个属牛的其实最相配,子丑合化土,占六合嘛。

    双方都很满意。

    老姑娘来相看过一次还不过瘾,第二次还带上她家的几个亲戚,又来相看了一次。

    亲戚们也表示很满意。

    这事基本就成了。

    已经到了商议着订亲的地步了。

    刘媒婆为了促成此事,肯定要不遗余力的。

    因为她介绍了这么好一个大闺女给鹅拧,鹅拧娘已经数次给刘媒婆进贡了。

    当媒婆的嘛,为了促成婚事肯定要有一些浮夸,把双方的条件都要说得天花乱坠。

    女方的大多数亲戚都表示满意的时候,老姑娘的姑姑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你说这个青年家在村里是最富的,可他家的电视怎么不是彩电

    我可听人说了,你们梁家河有两台彩电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