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清穿之抱紧四爷大腿 > 242. 第 242 章 胤禛见他疑惑,便将其……
    胤禛见他疑惑, 便将其中原委,细细道来“问题在于地方官员知道盐商豪富,逢年过节,冰敬炭敬, 过寿升迁, 甚至只是路过此地, 都要向他们收取孝敬。”

    这, 叶林摇摇头,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有了这种豪富的名声,却没法守住,那这钱财也可能变成催命符。

    “压榨的厉害了,盐商也苦不堪言, 为压低成本逼迫盐工没日没夜的干活, 即便如此, 还是难以为继, 特别是那些小盐商,甚至支撑不下去, 只能改行。”

    叶林气愤的瞪眼“说到底, 还是这些官员不堪才会如此强取豪夺。若是吏治清明,盐商也不至于利如此高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不过他也知道吏治这块, 放到哪朝哪代都是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遇上明君圣祖还好些,若没遇上, 那才叫遭。

    胤禛微微颔首,近些年,皇阿玛一直是用的怀柔之策, 一方面是为求稳。南面还有许多人对满人统治并不认同的情况下,若行严刑峻法,恐激起群臣反抗。另一方面,皇阿玛用李家、曹家这些自己人常年驻扎在南边,才能深入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中,逐步增强掌控力度。

    吏治的问题是该整治,可还未到时机,况且他如今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子,即便有心,却也无力,只能耐心等待。或有一日,皇阿玛决定出手,他必会尽力辅佐。

    “最苦的就是那些盐工,”胤禛叹息一声“大清百姓中世代从贱籍者甚多,他们的日子,一句水深火热不足以道出其中诸般苦楚。”

    贱籍这真正的封建糟粕叶林也了解过一点,像是山西北京的乐户、浙江九姓渔船,安徽伴当、世仆等等,各地都有,人数不少,形容起来就一个字,惨实惨

    他们跟奴隶差不多,贱籍世代相传,不能科举,不能购置地产,不能跟普通百姓通婚,良民中的乞丐都能对他们唾弃打骂。一入贱籍,永世不得翻身,即便朝代变换,他们也无法从噩梦中离开。注1

    叶林看着胤禛,眼里亮晶晶的,好在等四爷上位后,他们延续十几辈、甚至几十辈人的苦难终会停止,得见曙光。

    胤禛眉头微拧“朝廷在各地盐场都设有盐官,又有地方官员监督管理盐政,对盐商确实较为严苛,但若朝廷减少盐官和各种规定,盐商又会投机取巧,想尽各种办法逃避盐税。管的多了少了都有问题,着实为难。”

    真是相爱相杀的关系啊叶林听得津津有味干脆,将手中的活儿放在一边,趴在炕桌上专心听故事“然后呢如今的情况有改善吗”

    胤禛伸手在茶杯旁点了点,叶林急忙狗腿的续满了,他这才继续“盐商想要生存,就得一边孝敬各个关卡的盐官、以及当地上下大小官员,以求行个方便;另一边又与朝廷建立直接联系,给自己拉大旗扯虎皮的找靠山,防止盐官太过分。”

    叶林挠挠头“与朝廷建立直接联系好狐假虎威吗”盐商果然精明,夹缝求存中,还能想出这种主意。

    胤禛微微一笑“不错,正如皇阿玛下榻的高旻寺行宫就是江南几大盐商主动出钱修建的。此外,他们还经常给朝廷捐输,比如赈灾军需河工修建等,拿出钱货来报效朝廷。而皇阿玛回报给他们的,则是允许他们延迟完课,延长期限;将内库的钱借给盐商周转,甚至是赐盐商五品官服”

    胤禛顿了顿,解释道“盐官最高也还不到五品”

    “啊”叶林吃惊的张大嘴,“这,真的合适吗”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就给被管的更高一级的官服吗这得到官服盐商是不怕盐官乱收钱了,可他还能服盐官的管吗

    叶林拖着下巴,两只眼睛咕噜噜的转,盐务关系也太扭曲了吧,盐官、盐商和朝廷看似维持着平衡,但里头隐患不少啊

    “盐商孝敬盐官,若盐官开了口子让盐商能够运私盐,那亏的就是朝廷。而盐官收取孝敬,减少了盐商的利润空间门,他们转而压榨盐工,提高盐价,穷苦百姓吃不起盐,对朝廷也不利。”

    “盐商直接跟朝廷建立关系、对朝廷主动捐献,朝廷获得收益回报给他们一些便利和依靠,看似是好事,但也会给盐官正常的管理带来阻碍。”

    叶林几句话将其中的危机总结出来,看向胤禛,发现他的眼底的赞许,便知道他也早已看清里面的隐患。

    “所以皇阿玛派了亲近之人,作为巡盐御史来监督盐务,这几年便是李家和曹家。”

    叶林点点头,这两家是康熙的奶兄弟和伴读,确实亲近。曹家不必多说,没人不知道的。不知曹雪芹这时候出生了没李家嘛,他想起来了,他还跟李家的人发生过冲突这一路机缘巧合来到京城,都是多亏了李家呢

    “那效果如何”

    胤禛叹了口气“可惜即便有巡盐御史,也不能让盐务清明几分。譬如朝廷想要压制私盐、限制盐价,盐商、盐官,甚至巡盐御史都会化敌为友,一同反对。这里面纠葛太过复杂,因此朝廷也只能维持住制衡的局面。”

    叶林皱着眉头,揉着太阳穴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一代明君康熙大帝都没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真是太难了,处理事情难,处理与这些事相关的人,更难。他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盐务确实驳杂难辨,镇兄觉得该如何是好呢”

    胤禛并未回答,但眼神中却透出一股狠厉,其锐利如刀锋般迫人,让叶林瞬间门领悟到他的想法。

    怪不得历史上四爷上位后要大杀特杀,若吏治不清作风,不只是盐务,其他各方面的顽疾都会难以解决

    这么早就能看清其中的关键,却无法施展,只能装作沉醉于佛法,隐忍十多年上位后才能一展所长,其心性坚毅真不是常人能有的,最起码叶林扪心自问,他就做不到。

    不过虽然如怒目金刚般屠刀高举,叶林却并不害怕,因为四爷也心怀大慈悲。

    他废除贱籍,让几百年来世世代代在深渊中挣扎的最底层百姓得到一丝救赎,废除腰斩,让死亡也不至于太过痛苦。心怀悲悯,又握得住屠刀,或许这才是一个明君的品质吧。注2

    盐务问题现在的他们都无力解决,只能等胤禛执政时再说,如今多想无益,叶林便转移了话题“我听说这些盐商除了建园子、养戏班子,享受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之外,也会做些好事。比如捐设灾棚救灾,修育婴堂养活失孤的儿童,建书院供文人学子去看书。

    据说安定、敬亭两个书院规模庞大、藏书极多,深得许多文人墨客赞誉,资助学子、举办诗文酒会,很是有几分儒商的气质。”

    胤禛神色淡淡的,并不如何认同“他们供养学子,就有更多人可以免于生活的困扰,专心学业,但说起真实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这些人考上功名,能对他们能庇护一二。这种事在大清各地都有,只是盐商巨富,出手极为阔绰,因此更加出名罢了。”

    见叶林吃惊的瞪圆了眼睛,放缓了神色“不过水之清则无鱼,资助学子,修建书馆、育婴堂确实对大清有利,只要他们能各司其职,不要官商沆瀣一气太过,便也罢了。”

    叶林眨眨眼,反应过来,商人无利不起早,就是儒商跟慈善家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看迹不看心,看心天下无圣人。只要行为带来的好处大过坏处,就睁一只眼闭只眼吧。”

    胤禛微微颔首,算是赞同。

    没想到他如此一针见血,有这样一个心思透彻的皇帝,官员时刻得绷紧了弦儿,可不太累了,怪不得历史上康熙让众人推举太子,那么多人支持为人宽和的八皇子呢找个好说话的上司,自个的日子也轻松不是

    可若为大清国运长久计,则必须有人来为民持剑,去除腐坏的部分开国时为安定乱局,需以菩萨心肠安稳民生。随着王朝推进时间门越久,积弊越多,更需以雷霆手段根除积弊,可惜道理虽浅显,能做到的人却不多,就连明君康熙到晚年也一心求稳,对诸多积弊视而不见。

    叶林给两人添了茶,轻嗅茶香,分析道“所以太子私自出去会面,不仅能拉拢江南学子,还能联络他们熟悉的盐商,真是一石二鸟而汉人学习儒家,最是支持正统,比起满蒙藏等其他各族,更容易倾向支持他这个皇太子。”

    “正如前朝大臣会因为立谁做太子而跟皇帝对抗十多年,最后逼的皇帝不得不妥协,如今自然也有汉人还死守着立嫡立长的规矩。若汉臣也能似前朝那般坚定支持他,皇太子的位置就稳了。”

    而康熙想要废太子,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恐怕要比史书上的一字半句复杂的多。想到这儿,叶林心中有些激动,或许他将能真正见证这一段历史。

    胤禛也回想起之前他们阅读明史时讨论的内容,点头赞同叶林的判断。结合前朝历史,倒是更能理解为何太子明知会惹皇阿玛不悦,也要有这些举动了。

    在面对一部分严守礼教的汉人时,比任何其他皇子,“皇太子”都有绝对的优势,想必他也一定会利用好这个优势。

    果不其然,虽被限制私自外出,但南巡途中仍旧有学子跪在御辇外,指名道姓的要将自己的文章投给皇太子,请他品鉴。

    太子虽无法擅自召见这些人,但只要将这些投来的文章收下,便能让这些学子感动的痛哭流涕,四处传颂太子是如何的礼贤下士。

    只是收下文章没有亲自出面,康熙也不好将这些人学子赶走,还得笑着勉励一番,彰显恩德。不过他倒是真正见识了一番皇太子在江南的影响力。

    叶林不知太子到底拉拢到几家盐商,但仅从这些文人的反应来看,太子给已经自己拉了一波名声和支持,但与此同时,他这行为也惹得康熙不悦,得失之间门不好衡量。

    叶林琢磨着太子的目的达成,心里应当是满意的,不过许多人可并不希望他这样得意下去。

    闰四月结束,康熙便结束南巡,带着太子回到了京城,还没如何休息便得先处理一桩案子,也是辛苦。,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