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春秋战国演义 > 30州吁作乱
    如果翻译成白话文的诗歌,大致是:

    啊!好一个高挑俊美的女郎,

    麻纱罩衫锦绣裳。

    原来她就是传说中的大国齐庄公的千金,

    现在是卫庄公的新娘,

    本是齐国太子得臣的阿妹,

    邢国诸侯的妻妹,

    还有谭国诸侯这样的妹丈。

    你看她——

    手像春荑般的柔嫩,

    肤如凝脂那样白润,

    颈项蝤蛴似的优美,

    齿若瓠子皓白整齐清新。

    额角丰满蚕蛾眉,

    嫣然一笑花绽放,

    传神双眸摄人魂。

    啊!好个高挑漂亮的女郎,

    兴高采烈路过郊野农田旁。

    驷马大车多豪华,

    还有那红缨在飘扬,

    华车徐徐驶往朝堂。

    诸位大夫早退避——

    免得君侯太劳忙。

    黄河之水白茫茫,

    北流入海浩荡荡。

    下水鱼网哗哗动,

    戏水鱼儿刷刷响,

    两岸芦苇长又长……

    陪嫁姑娘身材高,

    随从男士貌堂堂。

    天下美女数庄姜,

    美貌高贵盛名扬。

    庄姜之美,天下无比。卫庄公夫妻恩爱,生活和美。但是,美女生美女,庄姜就是不生儿子。王侯需要继承人,没有儿子怎么行呢?庄姜非常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就鼓励卫庄公娶了二夫人厉妫,是陈国的姑娘。就像《达坂城的姑娘》唱的那样,厉妫(gui)带着妹妹坐着马车嫁到卫国。但是不巧的是厉妫没有生育。妹妹戴妫随姐陪嫁,生了个儿子起名叫完。庄姜非常大度,对完非常好,就像亲生的一样。第二年,戴妫又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晋。接着卫庄公又把一个漂亮的宫女宠幸了,生了个儿子起名叫州吁。州吁性情暴虐,喜欢兵器,经常打斗。卫庄公十分喜欢州吁,宠着惯着,随其所欲。大夫石碏曾经提醒卫庄公:“人们都说,喜爱儿子应该教育他树立正确的思想,不能让他走偏路。太宠爱了,就会使他骄傲、奢侈、淫暴、懒惰,走向邪路。如果主公有心要传位给州吁,现在就应当立为世子,提前明确地位,并且严格教育。否则他会给你惹祸的。”苦口婆心说了一大通,道理讲的非常明白。可是卫庄公根本没有听进去。

    不久,卫庄公立公子完为世子,令州吁带兵,当将军。石碏对庄公说,“州吁勇武,但是不忠厚,给他军权,恐怕将来会出乱子。”庄公不听。

    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秉性脾气相投,非常要好,经常泡在一起吃喝玩乐,出郊打猎,形影不离。因为扰乱百姓,石碏教训儿子石厚,打了50鞭子,关在一间空房里禁闭起来,不让他再和州吁一起混。儿大不由爷,教育晚了。石厚跳窗翻墙逃了出去,径奔州吁府上,住在那里,从此不回家。石碏无可奈何。

    卫庄公突然生病死了,国母庄姜扶持太子完即位,就是卫桓公。桓公品行不错,最大的毛病就是懦弱。州吁好武好斗,郑国太叔段作乱,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州吁极力主张出兵讨伐郑国。卫国出兵占领了郑国的廪延,这才招来王师问罪。因此,桓公罢免了州吁的军权。

    州吁、石厚、公孙滑自此流亡外地,对桓公怀恨在心,在外纠集流亡的亡命之徒,习武练抢,形成了一小股武装力量。

    周平王去世的第二年,卫桓公准备去朝见周桓王。石厚打听到这个消息,就对州吁说:“机会来了。明天主公去洛阳朝见周王,公子应该在西门郊外埋伏兵马,等待他出城之后进行突然袭击,大事可成。

    州吁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好计!好计!明天就这么办!明天你领500名壮士埋伏在西郊驿馆附近,做好袭击准备。”

    夜里,石厚带来500兵卒占领了驿馆,全部藏在驿馆。

    第二天,卫桓公坐着豪华大车,带着几个武士和随从,离开宫殿去洛阳。出了西门来到郊外,在西郊驿馆门前,驿馆方向突然箭发如雨,桓公带领的武士护卫死伤大半。接着,石厚带领500兵卒一起冲了上来。桓公一看情况不妙,急令大车挑头回转。这时,州吁已经从后面跳到车上,照着桓公的后心砍了下去,刀尖从前胸透出。

    “啊!”卫桓公大叫一声倒在车上。

    这时,桓公的随行人员已经全军覆没。

    州吁命令石厚安排人员打扫战场,给桓公的尸体擦干血迹,换上新衣服。

    州吁宣布:“先君完暴病死亡,寡人现在就是卫国君侯。有胡言乱语的,定斩不饶!”

    州吁命人把桓公的尸体收拾起来,用大车拉回发丧。

    从此州吁自己宣布继任侯位,拜石厚为上大夫。

    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满城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州吁弑君。桓公的同母弟弟晋害怕州吁加害于自己,连忙逃奔邢国。德高望重的国老石碏羞于儿子帮助州吁篡权,告病回家休养,从此不再上朝。

    州吁发现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很少说话,百姓见了自己早早就躲到老远,知道自己不能服众。就问上大夫石厚:“怎么才能在国人面前树威,让他们佩服?”

    石厚说:“找一个大国打一仗,打胜了,国人才能佩服,内外都能立威。”这就是没事找事。

    州吁说:“我也是这么想。不知应该打谁?”

    石厚说:“出兵要有理由。临近的几个国家一般都和我们友好,没有什么疙瘩。只有郑国在前年追讨公孙滑,曾经占领过我们的南鄙,先君桓公赔礼道歉,郑国兵马才撤回。这是很大的耻辱。主公如果想赚回面子,就起兵讨伐郑国。”

    州吁说:“郑国兵强马壮,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

    石厚说:“我们可以联合周边国家共同起兵。当今和君侯同姓的国家,鲁侯是叔叔辈,是尊长;异姓的国家,只有宋侯称公,爵位最高。这两个国家如果出兵,临近的小国陈国、蔡国和郑国关系都不好,说我们讨伐郑国,一喊就到。五国共同出兵,一定胜利。”

    “宋国和鲁国都是大国,就怕是请不动。”

    (卫桓公的死,在于自己太大意了,不会防备坏人,警惕性必须时刻都有。)

    (欢迎阅读,求票,求收藏,求各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