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成亡国公主后 > 正文 42. 第四十二章 白天做官晚上干土匪……
    目前城内的流民早就离开, 为防前往松县的途中出岔子,奉三郎亲自护送梁萤等人过去安内。

    谭三娘也一路随行。

    她的体质比梁萤好得多, 来安县后李疑也教她学会骑马,以便梁萤需要她帮衬时能得力。

    一行人快马加鞭,到傍晚时分抵达松县。

    守门士兵开城门放行。

    现在城里已经陆续恢复秩序,赵雉下令让当地百姓暂居家内,不准随意外出。

    街道上打砸后的混乱也逐步被清理干净,不过到处还是残留着被烧毁后的痕迹,满目疮痍。

    梁萤瞧得触目惊心, 谭三娘也是紧皱眉头。

    引着他们去衙门的官兵说道“这起丧生了四百多人,再加上杀掉的暴民, 统共丧生了七八百, 整个县也不过六千多的人口。”

    谭三娘听得咋舌,“死这么多人”

    官兵点头,“那些暴民当真跟疯子一样, 许是平日里被欺压坏了, 疯起来当真可怕。

    “起初赵郎君还想着留他们的性命, 后来见压不住, 全都给杀了。

    “整个县也算彻底毁了,境内除了逃难出去的,眼下估计也只剩老弱妇孺, 青壮年男丁也所剩无几。”

    听到这些情形, 梁萤不由得头大。

    男丁没有了则意味着生产力的丧失,生产力的丧失则意味着发展修复受阻。

    一行人到了衙门, 赵雉已经差人把女眷住的院子收拾妥当了,干干净净的,床铺也换新。

    他知道梁萤是个讲究人, 处处打理得妥善熨帖,倒是粗中有细。

    这不,谭三娘对院子很是满意,笑着调侃道“赵郎君虽然是个粗人,却比李二讲究,床铺上的被褥都是新的,屋内陈设也擦拭得干净。”

    当地的差役答道“知道王小娘子要过来,赵郎君特地请了婆子来打理的,妇人做事比糙爷们细致。”

    梁萤抿嘴笑,“收拾得挺好。”

    差役“二位远道而来,想必累了,且先坐下歇歇,等会儿赵郎君就回来了。”

    梁萤点头,“你们忙去吧。”

    差役告退。

    谭三娘把带来的衣物放置好,这儿还给备了两身新的,衣料虽然粗糙了些,好歹干净。

    稍后赵雉回来,给她们带了当地饮食。

    那份芋魁陷儿的糯丸很得梁萤喜欢,甜度适中,绵软中透着芋魁浓郁的香。

    谭三娘也赞不绝口,说道“老太太应喜欢吃这个。”

    梁萤“让奉三爷回去的时候给她捎些。”

    庖厨里备得有热水,赵雉在外头忙了一天,先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物,整个人都松快不少。

    梁萤用完晚饭歇了会儿,见他过来,问道“衙门里的那些文书档案可还在”

    赵雉坐到椅子上,答道“我们进衙门时,里头乱七八糟,大部分已经损毁了。”

    梁萤露出一副“哦豁”的表情看他。

    赵雉颇有几分无奈,“我是个粗人,又不会识字,只能把那些东西全都堆到一块儿保存,等着你们过来清理。”

    梁萤“我去瞧瞧。”

    赵雉“明日再瞧吧,今儿已经晚了,你奔波了一天,也该早些歇着。”

    梁萤很坚持。

    于是赵雉把她带到衙门专门存放档案文书的地方。

    看到里头狼藉一片,梁萤差点心梗,她觉得这活计比当初接管安县还让人头痛。

    “目前松县有多少人你们清楚吗”

    赵雉端着油灯道“不清楚。”顿了顿,“当地人说以前有六千多,经过这次,估计五千多”

    梁萤扭头看他,“县里有多少个村”

    赵雉“十六个。”又道,“这鬼地方比安县还穷,治下又混乱,若是我,也得反。”

    梁萤“”

    两人就松县的大概情况细说了会儿,才离开了这里。

    回到后院后,谭三娘给她备下了热水。

    梁萤去沐浴梳洗,一点都不愿去想松县目前的糟糕情况,索性睡了。

    次日一早谭三娘熬了粗粮粥,佐粥用的腐乳倒是格外好吃,辣口的,特别合梁萤的胃口,用了不少。

    几人用完早食,先到城里转了一圈。

    当地百姓经过这场后,个个都跟老鼠似的胆小怯弱,再加之他们得知前来平乱的是一群土匪,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这鬼地方的确如赵雉所说,比安县还穷。

    一行人看完城里的情况,陆续下乡。

    别的地方已经春种了,这里的乡下根本就没有什么庄稼。

    此次发生基本都是村里的青壮年男丁起的势,杀了三百多,放了一部分,出逃一部分,村里留下的可想而知。

    奉三郎心疼那些荒废的庄稼地,说道“这年头正是缺粮的时候,可不能让田地就这么荒废了。”

    梁萤问“当地出产什么”

    赵雉答道“听说是芋魁。”

    梁萤点头,“种芋魁高粱这些还来得及。”

    赵雉看向奉三郎,吩咐道“松县两百兵不够用,先把安县的杂兵放过来种地,不能荒废了。”

    奉三郎“我回去了让李二安排。”

    梁萤叉腰看着荒废的庄稼地,眉头紧锁,“光靠官兵种地并非长久之计,这么大的一个县,只有五千多人,说不定还没呢,得想法子从外头骗人进来落户。”

    赵雉默默地看向她,“倒插门”

    谭三娘“拐卖”

    程大彪“强抢”

    梁萤“”

    这都是一群什么队友啊,她有这么坏

    面对人们一言难尽的表情,梁萤干咳两声,严肃道“我们是朝廷官,朝廷官知道吗,不干违法的事。”

    谭三娘撇嘴。

    程大彪撇嘴。

    奉三郎也跟着撇嘴。

    赵雉“啧。”

    梁萤“”

    这是妥妥的信任危机啊

    一行人去了附近的张家村。

    这个季节周边明明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子里却死气沉沉,阴深深的,破败不堪,没有一丝人气儿。

    少许村民见到他们,皆进屋关门闭户,跟防贼似的。

    见此情形,梁萤颇觉无奈。

    谭三娘上前敲一户村民的屋门,里头明明有人,却怎么都不愿开启。

    她又陆续敲了好几家,才总算有位老媪颤颤巍巍来开门。

    那老媪寡居多年,靠织布和乡邻施舍为生,家徒四壁。

    忽然看到这么一群人,她被吓了好大一跳,谭三娘安抚道“老人家莫怕,我们是衙门里的人。”

    谁知那老媪一听到衙门,立马关门闭户。

    谭三娘吃了闭门羹,默默地看向梁萤等人。

    接下来他们又陆续敲了好几家,总算遇到一个胆子大点的妇人。

    那妇人刚从外头避难回来,听说他们是从安县那边过来平乱的,态度倒是热情,说道“我前儿才从平阴县避难回来,家里头乱的很,诸位恐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谭三娘忙应道“无妨,我们不会打扰多久,就下乡来看看当地的村民如何了。”

    妇人看了看他们,这才把一行人请进院子。

    梁萤好奇问道“不知娘子贵姓”

    妇人应道“我姓曹,夫家姓张。”又道,“这是张家村,几乎都姓张。”

    她端来凳子给人们坐。

    梁萤问道“你们从平阴那边回来,沿途返回的流民多吗”

    曹氏“多,我们算是慢的,有些前些日就回来了。”

    她在平阴时也曾听过安县土匪的事迹,见眼前这女郎生得抢眼,便试探问“你可是王小娘子”

    梁萤愣了愣,应道“我是。”又道,“这边出了乱子,太守府让我们安县发兵过来平乱,如今城里的秩序维稳了,但到处都乱七八糟的,我们下乡来瞧着地里什么都没有,可发愁了。”

    曹氏摆手,发牢骚道“这场后大家都不乐意种地了,反正也养不活家口,光给朝廷种,索性以难为难,爱咋咋地。”

    梁萤“”

    奉三郎道“这么多地,荒废着多浪费。”

    曹氏激动道“那也没得法,朝廷不给活路走,咱们县可比不得平阴,胡县令爱民如子,有把老百姓当自己人看待。

    “这里的朱县令却恨不得把老百姓敲骨吸髓,苛捐杂税繁重也就罢了,还欺负人,活该被杀。

    “这次的纷乱也是迫不得已,若非被逼到绝路,谁愿意冒着杀头的罪名闹事”

    梁萤客观道“这年头的日子都不容易。”

    曹氏“可不。”又道,“我们去平阴避难,那边的老百姓极有人情味,都夸你们安县了不得。”

    梁萤笑了起来,“真的还是假的”

    曹氏兴致勃勃道“真的,没哄你,他们都说安县人好,不仅把官盐放过来了,还帮他们把土地均分,人人都有地种,日子有盼头。”

    听到她的夸赞,人们都觉欢喜。

    曹氏好奇问“你们这回受太守府之命过来平乱,以后会接管松县吗”

    梁萤摇头,“这得看上头怎么安排,不过眼下委实太乱,不能让地里荒着。”

    曹氏说道“我们这个村原本有四十一户人家,经过这次的混乱后,跑了一些,死了一些,只有二十多户了,最后留下来的皆是老弱妇孺的多,青壮年的男丁几乎都没了,荒着的田地也没劳力去耕种。”

    梁萤安抚道“无妨,安县可以派兵过来帮忙种地。”

    曹氏暗搓搓试探问“松县也能把土地下放吗”

    梁萤不答反问“你想不想啊”

    曹氏拍大腿,“当然想了,谁不想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

    梁萤笑眯眯答道“那便如你所愿。”

    听到这话,曹氏笑得合不拢嘴,“你可莫要诓我”

    梁萤“不诓你,现在县里没有县长,我们暂且还能做主把这事定下来,待朝廷派父母官下来,总不会擅自改动,以免再次引发混乱。”

    曹氏脸上笑起了褶子,她是个健谈的人,暗搓搓道“合着是先下手为强呐。”

    梁萤点头,“得先安内,后治下。”

    他们在这里逗留了许久,从曹氏嘴里了解到不少当地情形。

    这会儿张议在衙门清理那堆档案文书,梁萤一点都不想碰,看到就头大。

    在回去的路上她忽然问赵雉觉得胡宣那小子怎么样。

    赵雉一头雾水,“什么怎么样”

    梁萤鸡贼道“昨晚看到的那堆玩意儿,我是不想去碰的。”

    赵雉盯着她看了好半晌,“所以你想弄个冤大头过来替补”

    梁萤咧嘴笑,一双桃花眼里闪动着狡黠,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胡宣是个秀才,能写会算,且自家老子又是县令,他跟在胡县令身边耳濡目染,想来治内的那套本事他是学了几分的。”

    赵雉点头。

    梁萤继续道“这年头的读书人可不好找,靠得住的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以为,胡宣很该离开他老子,尝试着自己立门户了。”

    赵雉皱眉,“你把他弄过来,胡县令可愿放人,毕竟这边一团糟乱”

    梁萤理直气壮道“怎么不愿意了,不是有我们镇场子吗”又道,“眼下松县才平乱,总不能就这样干等着朝廷派父母官来,也总不能把我们套在这里,你说是吗”

    赵雉没有吭声。

    梁萤暗搓搓道“我们立马上报到太守府,告诉他们已经平乱,暂且由胡宣过来代职主持县内事务处理,直到朝廷派下新的父母官来上任为止,我觉得是可行的。”

    赵雉摸下巴,若有所思道“有胡县令作保,倒也不是不行。”

    梁萤“胡宣好歹是正儿八经的秀才,虽然没有举人之资,但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还是能勉强应付着。且新派下的父母官一时半会儿也没这么快来上任,这中间总需要人去操持县内事务。”

    赵雉细细思索许久,觉得这法子似乎也行得通。

    他并不想被套在松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拿定主意后,梁萤回到衙门,亲自写公文把松县的情况上报到太守府,着重写当地后的满目疮痍需要操持重整,并请示让平阴那边差人过来暂且治内。

    公文投递出去后,太守府那边迅速派人下来查看,当地的受损情况确实有点严重。

    太守府没有多余人手抽下来,再加之胡县令治内还是挺有口碑,有他背书,没过两日平阴的代职文书拿了下来,让暂时代理松县的县令之职。

    梁萤把那份代职文书送到了平阴。

    胡县令表情复杂地盯着她看了许久,最后忍不住指了指她,说道“你可真会替我这老头儿着想,把这么大的烂摊子丢到我手上。”

    梁萤抿嘴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那老头儿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儿。

    双方曾合作共过事,说话间也没那么多客套,梁萤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同他说了。

    这下胡县令更是意外了。

    他的心情一时有些复杂。

    胡宣到底是他的一块心病,明明已经长成,却不敢放他出去,如今眼前的女郎给他开辟了一条试水的路。

    是金子还是青铜,一试便知。

    梁萤正色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私以为这是一个磨炼的好时机,虽说松县现在一片混乱,但有我们的兵维持稳定,且还有张议做辅助,只要胡宣过去上手了,应该能很快把县里治理好。”

    胡县令担忧道“我不知他吃不吃得消。”

    梁萤“且让他过去试一试又何妨”顿了顿,“他都二十多的人了,从小跟着你耳濡目染,多少都学得一些治内的本事,你若不放他出去闯一闯,怎么知道他行不行”

    胡县令没有答话。

    梁萤继续道“我们这帮土匪都能接管安县,他总不至于连土匪都不如。”

    胡县令应道“你那脑袋瓜又有多少人能比得上”

    梁萤被噎了噎,“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胡县令“夸你呢。”

    两人正说着,胡宣从外头归来,得知她过来,颇觉意外。

    胡县令同他招手,说道“子文回来得正好,王小娘子给你找了一份差事,问你敢不敢去做。”

    胡宣“”

    胡县令当即把代职文书递给他,他接过手粗粗看了看,诧异道“我们这边怎么抽得了身去处理松县的烂摊子啊”

    梁萤摇食指,“你爹去不了,你可以过去代职。”

    胡宣“”

    胡县令意味深长道“不知子文可有这个胆量”

    这话把胡宣唬住了,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一县之长,岂能儿戏”

    梁萤说道“当初太守府的人下来查看时,张议曾提议过让你过去暂代,有胡县令替你背书,上头是允了的。待到新的父母官上任,你便可以回来了。”

    胡宣连连摇头,“我不行,我不行。”

    梁萤鄙视道“你小子不可能连我这个娘们都比不上,好歹是个秀才。”顿了顿,“李疑也是个秀才,你看他不是把安县治理得好好的”

    胡宣着急道“那是有你们这帮人辅助。”

    梁萤“你若过去,有张议帮忙,他以前做过主簿,又跟着我们跑过几回,应能妥善应付。

    “县慰有程大彪,他维护治安不成问题。

    “我这边还派过去三百兵给你用,你平阴再差两人去辅助,足够把松县理顺了。

    “赵郎君把所有土地都回收充公的,直接搞土地下放,没有豪绅敢拦你。

    “几乎所有路都给你铺顺的,为何就没有胆量敢去试一试自己到底有没有治下的本事”

    胡宣知道她鬼名堂多,说道“若真是这样顺遂,为何安县不暂且接管”

    梁萤干咳两声,没脸说她讨厌干那些琐碎。

    想到重新做人口普查和丈量县内田地进行分配的活计,顿时就萎了。

    她大言不惭道“我在平阴的这些日见你挺有才干,便觉得不可埋没,这才让张议举荐你的。”

    胡宣才不信她的鬼话。

    眼见外头的天色不早了,梁萤先回驿馆,让他们父子俩商议。

    赵雉则去看灌溉农田的水渠去了,还未回来。

    晚上胡县令一家在饭桌上谈起松县一事。

    姚氏担忧自家崽吃不消,胡县令却有不同的看法,说道“我倒以为,这是个磨炼的好机会。”

    胡宣没有吭声。

    胡县令继续道“子文跟了我多年,应也学得一些,你到底长大了,总不能一直跟在我身边,倘若有机会出去闯荡一番,我倒是颇为欣慰。”

    胡宣皱眉道“儿不想去松县,那边才平乱,定是一团糟乱,我过去只怕应付不下。”顿了顿,“若是做辅助还好,这一下子让我代职县令,我哪有这样的本事”

    胡县令“子文莫要妄自菲薄,王萤可不傻,她定也是认可你的,才向太守府举荐你暂代,况且等到新的县令派下来你就可以回来了,影响不大。

    “之前她也说过,安县派了三百兵过去给你差使。

    “张议和程大彪都同我们共过事,你也熟悉,若是还不放心,我便再从衙门分几人随你过去。

    “这些人都是有办事经验的,有他们辅助你,事半功倍。

    “况且那边虽然狼藉,却没有豪绅阻拦,皆被赵郎君清理干净了的。

    “你只要给当地老百姓分得土地,他们就不会闹事,想来能很好应付,就是琐碎繁杂了些,需得亲力亲为。”

    胡宣皱眉,“爹未免太抬举我了,儿自认还不够本事。”

    胡县令语重心长道“子文啊,哪个孩子不是慢慢离开父母一步步长大的

    “就拿阿瑜来说,他以后长大了也会慢慢离开你,去闯自己的一番天地,而你现在,也该离开我们出去闯一闯了。

    “就算你在外头出了错子,也可以及时抽身回来,并且外头有那么多人替你兜底,你完全可以放手去试。

    “当初我教你读书习字,不就是为了你将来能谋个一官半职吗

    “现在虽然算不上正职,倒也是个磨炼的好机会,对你日后的前程总是有益处的。”

    他一番耐心劝说,丝毫没有作为长辈的权威急躁,而是一点点跟他分析利弊,以及倾听他不愿去松县的理由。

    这天晚上父子俩就松县一事长谈许久。

    胡县令耐心开导自家崽对未来的忐忑不安。

    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做事,并且一下子就是尝试县令起步,还是应付平乱后的糟乱,确实需要一番心理建设。

    不过最终胡宣还是听从了老父亲的意见,决定去试一试。

    怕小两口照顾不下两个孙子,胡县令把小子们留在平阴,待那边走上正轨后再过去瞧瞧。

    于是为了给自家崽把前路彻底铺平,胡县令又亲自挑了几个得力的官吏让他带过去帮衬。

    一行人前往松县是赵雉护送过去的,中途梁萤找借口回了安县,因为她知道那天真的小青年到了松县后,肯定会反悔骂她坑人,索性先溜为上。

    她那点小心思赵雉早就窥透了的,倒也没有戳穿,只让她回安县后差奉三郎过去接替,他要回来处理其他事。

    这不,当胡宣抵达松县听到张议汇报给他的当地情形后,整个人彻底崩溃了。

    光听到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还有那一团糟的文书档案,这个天真的年轻人彻底领教到了什么叫做挖坑埋人的极致讲究。

    那什么是为了磨炼你,给你机会试水,看得起你,为了你的前程着想云云全他妈都是谎话

    胡宣面对那团糟乱,硬是被气哭了,委屈得像被拐卖的孩子,带着哭腔道“王萤那狐狸诓我诓我”

    张议见到他这般模样哭笑不得。

    倒是钱氏的心理素质要强得多,安慰道“既来之则安之,郎君来都来了,总不能又奔着回去,定会叫父亲看了笑话。”

    胡宣嘴唇嚅动,想说什么,终是忍下了。

    松县这烂摊子委实叫人头疼。

    为了尽快把糟乱清理妥善,一行人熬夜整理那些混乱的文书档案。

    有时候胡宣心中委屈得不行,腾抄户籍明细时都会眼泪汪汪,一边抹泪一边写,脆弱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妈的,他以后再也不信女人的话了。

    一来就熬了几天的夜,这还得熬多久啊

    想到手头的烂摊子,这个天真中带着几分清澈愚蠢的小青年更是郁闷至极,飙泪得更凶了。

    好想回去找爹求安慰。

    而另一边的梁萤把烂摊子脱手后轻松不少,现在从蛮鸾山迁移过来的第一批村民已经抵达安县。

    人们久别重逢,无不高兴。

    一大帮人聚到衙门,赵老太欢喜地同他们唠家常,说起安县发生的转变,嘚瑟得要命。

    赵雉亲自领着他们去以后的新家。

    之前李疑就备下了田地给他们,以后不愁没有饱饭吃。

    并且安县的地理环境优越,以后也容易守住,安全系数高,人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

    若是愿意留在县城讨生活的,也可以留下,愿意下乡的就下乡,路也修缮好的,出行方便。

    在安置乡民的途中,梁萤想看看当地人的防御能力,特地组织了一场村与村之间的切磋比武。

    还别说,那些青壮年男丁经过训练后,战斗力确实有所提升,操起扁担也能同官兵过几招了。

    当然也不能白比一场,衙门还是备得有奖励,都是生活用品居多,比如一斗盐、一块猪肉、一只黑陶锅等等。

    甚至也招揽了三十多个体能不错的新兵加入。

    在养兵上赵雉素来大方,兵器也选得精良。

    这意味着钱哗啦啦往外流。

    梁萤瞧得肉疼,光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得开源。

    至于怎么开源,那就是技术活了。

    她到底是个野路子,目前初初起家,仅靠公粮和井盐供养衙门是远远不够的。

    再加之隔壁平阴也要扶持,现在的松县前期也需要投入。

    因着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两地的商贸都是小打小闹,收不了多少商税,还有太守府的压制,供她发挥的空间极小。

    在自身实力不够雄厚的前提下,梁萤决定走野路子。

    晚上赵雉把新到的袖箭拿给她试用。

    那袖箭非常小巧,筒身内藏有五枚短箭。

    赵雉教她怎么使用,给她讲解袖箭的机关原理,以后若是外出,必戴袖箭,以防不测。

    梁萤兴致勃勃试了一发,拨动筒身蝶片,筒内弹簧将短箭射击而出,她只觉眼一花,就见那箭身扎到了门框上。

    第一次使用这种杀人利器,到底把她吓了一跳。

    赵雉道“若想娴熟使用,还得多加练习。”

    梁萤仿佛受到了启发,暗搓搓问道“你说我戴了这个,以后是不是也可以去抢劫了”

    赵雉“”

    梁萤眨巴着蠢蠢欲动的眼睛,鸡贼道“要不我们以后再干点更刺激的事情”

    赵雉默默地瞅她,“比如”

    梁萤一本正经道“白天做官,晚上干土匪”

    赵雉“”

    她真的很有想法。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