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89章 李唐宗庙
    “这玉器,好像不怎么亮”

    “可能是埋的太久的原因”

    “这里是沙漠地带,气候干燥,埋再久也不会成这样,估计原来就是这样”

    “啥意思”

    “看着材质不太像玉,倒有点像石头”

    李定安分开人群,走了进去。

    六只密封箱,依次摆在工作台上,资料员正在拍照。

    好家伙,还真是一样都不缺

    周礼春秋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虽然颜色对不上,这会儿都是白色,但这是年代太久,染色褪尽的原故。

    制式绝对无误,妥妥的礼玉六器。

    王永谦凑近瞅了瞅“我怎么看着像汉白玉”

    “好眼力,确实是汉白玉”

    你这到底是在夸,还是在讽刺

    王永谦没空细琢磨“岂不就是石头的”

    “别觉得石头的就没价值安史之乱后,吐藩趁机攻占河西,丝绸之路被切断,和田玉运不进来。国内产玉的关中又连年大乱,等于唐朝玉石来源被彻底断绝后来又有过多次兵变,国库内的玉石也被抢掠一空

    从那时候开始,凡宫廷玉器只能用劣玉雕琢,汉白玉就是其中之一大明宫唐代长安皇宫遗址中,没少出土汉白玉材质的玉器和礼器。

    甚至到后来劣玉都不够用,就只能用琉璃替代。比如唐僖宗墓中,就发现了好多琉璃材质的礼器”

    “李老师,这一套会不会是真的”

    左朋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我的意思是这些礼器,有没有可能就是从大唐皇宫中带出来的”

    左局长,你也真敢想

    如果让你推理,你是不是还想说这座城可能也是李唐后裔建的,更说不定是什么亲王、皇子

    但李定安没反驳,盖因左朋这张嘴有点邪门,颇有几分出口成谶的威力比如老道峰的法阵、萧氏墓葬群,以及伏牛山遗址。

    没找到之前,连李定安自己都没敢想过,左朋却信誓旦旦,把握十足。

    结果还真就找到了

    “可能吧”

    李定安随口敷衍了一句,又交待技术员尽快清理,准备待会再上上手,判断一下出处和来历。

    刚交待完,对讲机“兹”的一声,里面传出肖建之的声音“李老师,吕院让你到太庙来一下刚刚发现了一块石碑,看内容,好像是唐代李氏的庙碑”

    我靠,刚说什么来着

    李定安激灵的一下“有几庙”

    “正在清理,至少七庙以上”

    七庙厉害了,左局长

    诸侯五庙,大夫三庙这里的庙,指的是祭祀历代先祖的数量。

    祭祀五庙以上的,只可能是天子。

    这个倒好理解,毕竟连王城都敢建,自号为帝是自然而然,建十庙十一庙都有可能。

    关键的是,肖主任长说李氏

    再加上前缀的“唐代”,还能是哪个李氏

    这样推断,这城,还真就有可能是唐代李氏的哪位宗室子弟建的。

    所以,密封箱里的那些玉器,还真的可能是从大唐皇宫里带出来的

    李定安直勾勾的盯着左朋。

    左朋一头雾水“李老师,怎么了”

    “没什么”李定安牙疼一样,“左局长,你这张嘴,我是真佩服”

    话音落下,人也出了方仓,左朋莫明其妙。

    “王处长,李老师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你不去算卦,可惜了”

    太祖皇帝这是李唐太祖李虎的庙号。

    高祖皇帝这是李渊。

    太宗皇帝这是李世民。

    到第四位,就成了德宗皇帝这是唐德宗李适,唐朝第十位皇帝。

    中间少了八位,但很正常按唐制,上供三祧太祖、高祖、太宗。下供三昭三穆,也就是从父亲往上数,到六世祖,所以这座庙,应该是德宗李适的七世孙建的。

    李定安再往下看,果然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晔。

    整整九位,最后一位是李晔,由此可知,建庙立碑的是李晔之子。

    问题是,史志记载李晔共十七子,七位早薨,剩下的十位,包括末代唐哀帝全被朱温杀了

    那立庙建城的又是谁

    李定安正琢磨着,察觉不对,下意识的抬起头。

    吕本之、肖建之还有好多故宫的研究员,全都盯着他。

    不是我又不是十万个全知道

    “别看我,我也不知道”

    不可能。

    吕本之不信“琢磨琢磨。”

    怎么琢磨

    积分也是要钱的

    他正准备摇头,一个技术员抱口盒子跑了过来“吕院,李老师,发现了几块木片,上面刻有字迹,像是牌位”

    “从哪发现的”

    “太庙前殿”

    如果按照紫禁城的布局太庙祭殿分前中后,后殿最小祭远祖,中殿祭太祖与先祖,前殿最大,也就是这里,供皇帝举行祭祖典礼。

    如果先帝驾崩,祠位未迁入中殿之前,就会先供在前殿

    想到这里,李定安眼皮一跳“拿来我看”

    技术员放下箱子,“呼拉”一下,围过来好多人。

    “别挤”

    李定安“啪”的打开了手电。

    约摸巴掌大,颜色已经呈“灰白”色,表面开满裂痕,也看不出具体木质。

    边角很齐整,也确实有点像灵牌。

    字痕确实有,但模糊不全,着实不好辩认。

    “好像是两个字,但只有左边的部首糸、彳”

    吕本之捏着下巴,“右边会是什么”

    “不知道,但彳的右边,下面好像是个心”

    李定安琢磨了一下,“这个字好像只有德纯德、维德、继德、续德好像都有可能,唐昭宗李晔之后,李氏子弟谁叫过这个名字”

    吕本之摇头,肖建之也摇头,表示没印象。

    李定安想了想,也感觉没印象。

    想不起来,他准备把盒子还回头,手刚伸出去,又骤然一顿“等会,续德有没有可能是绪德,光绪的绪”

    “李绪德没印象啊”

    “不是李绪德,而绪德皇帝”李定安猛吐一口气,“唐昭宗李晔长子李裕,大顺二年立为太子,封德王九年后,光华三年十一月初七,也就是900年末,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发动政变,囚李晔,让太子李裕监国,又改名李缜,并拟年号绪德,并准备次年元旦让他登基

    但随即,宰相崔胤怂恿朱温,以奉天靖难的名义挥军西进所以,仅仅一个多月,李裕都还未来得及登基,绍宗便复位,李裕复降为德王再然后,大唐就被朱温灭国了”

    “李老师,正史都记载李裕并八王被朱温鸠杀再者你说的这个绪德史志中也找不到”

    “他就没登基,就监国了一个半月,这个年号压根就没来得及用,正史当然不会记载只有后梁时期成书的唐摭言中提到过,作者为唐末进士王定保,官至后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后梁的开国皇帝就是朱温,同平章事既宰相可信度突然就高了许多

    吕本之眼睛一亮“那这灵位上,刻的应该是绪德皇帝”

    “有可能只是有可能”

    不强调不行谁假设谁考证李定安哪有这个时间

    吕本之瞪着他“别耍滑头,说点实际的”

    “实际肯定没有,但并非没办法继续往下挖,说不定就能挖出什么关键的证据。”

    李定安一捶定音,又转过头,“你说是吧,左局”

    左朋一脸懵逼我哪知道

    再说了,这里要领导有领导,要专家有专家,哪能轮得上我说话

    心中狐疑,他还是点了点头“那当然”

    李定安呲牙一笑估计妥了

    登时,对讲机又响了“吕院,李老师,社稷坛这边发现了十多片玉简,看内容,应该是皇帝祭祀告天的玉册”

    好家伙,皇帝

    李定安忙按下了呼叫键“程处长,什么材质”

    “看着像汉白玉。”

    又是汉白玉

    “你念一下”

    “好维绪德一十三年,岁次癸酉二月嗣天子臣裕昭告于皇地祇”

    “哈哈”李定安笑了一声,“绪德,嗣天子,臣裕癸酉是913年,和绪德十三年也能对得上李裕好像没死”

    什么好像,而是九成九

    吕本之木然失神“照此推算,他就是在这里登基的这座城也是他建的”

    “这个我真不知道但看挖出来的东西,好像是这样”

    李定安又呲牙一笑,“吕院,反正你们是有的研究了”

    众人哗嘫。

    因为李裕不是普通的李唐宗室,他被立过太子,监过国,更是差点儿就登基,甚至有年号。

    怎么从洛阳逃出来的暂时不知道,怎么到的这里也不知道,但推测一下他到了这里自立为帝,又建了一座皇城。

    甚至还有礼天六器,以及祭天玉册

    这等于什么

    历史得改写

    史学界公认,907年,唐哀帝亡,大唐灭国,但913年,李裕在这儿,以大唐绪德皇帝的身份祭天

    意味着就这么一座小破城,把大唐的国祚硬生生的延长了六年甚至可能更长

    这是其一。

    其二,李定安在丰城,只是发现了一座宁王朱权的宗祠,当地就跟高兴疯了一样,那这里呢

    大唐末帝,李唐宗庙。

    哪怕只是一座小破城,哪怕建在沙漠里。

    当地领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泛起了精光

    吕本之踌躇一阵,又看了看王永谦“王处长,现在怎么办”

    “我来汇报,你们继续发掘,放心,局里和部里会同意的至少要搞清楚这座城存在了多少时间,最后人都去了哪”

    “对”

    吕本之点点头,又四处瞅了瞅,“王处长,李定安呢”

    早溜没影了

    “别管他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风水法阵,哪怕真挖出一座皇宫,他估计都懒得看”

    吕本之惋惜一叹“好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