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90章 还有阵
    “李定安,等等我”

    于徽音急匆匆的追了上来,“你怎么走了”

    “有吕院,还有肖主任和程处长,以及故宫那么多的专家,我留下来也没用”

    怎么可能没用

    连王处长都说,这里是你发现的,当然由你负责,包括吕院和故宫的专家

    于徽音愣了一下,“你不开心”

    “没有”

    什么没有,都写在脸上了

    舒静好抿抿嘴,于徽音顿时了然。

    “是为了遗址吧没关系,过完年再来找。”

    哪还有什么过完年

    你爸敢答应,郭局长都不答应

    李定安聊以自慰“先看看吧”

    三个人跟着他,进了午门。

    左右两座城台,往外延伸,台上再建楼,与午门呈“凹”字型,像个口袋。

    如果敌军来攻,这只口袋就是绞肉机。

    门后是瓮城,不大,不到八百平方,但再小,也是瓮城第二台绞肉机。

    再进内门,就是王城。

    青石大道笔直往北,两侧残殿林立,四周砖石散落,沙土成堆,夯土的殿墙东倒西歪。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能保存到这个程度,已算是不错了。

    技术员先堪查,工人随后清理沙土,工程队同步加筑。

    关系到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安全,这个坚决不能马虎。

    再往前,就是正殿。

    石砖砌成,通高十米,东西二十七米,南北十五米,长宽比例九比五,喻九五之尊。

    很小,只有紫禁城太和殿的七分之一,大明宫含元殿的八分之一,但在这里却极大王城主殿。

    之前殿里灌满黄沙,刚挖开子午道的时候,跟水一般往外淌,现在已清理了近半。

    里外都搭着钢屋架,工程队正在加固。

    翘檐已不知去向,殿下的台基条石也是七横八歪,但大殿主体基本完好。

    惟有一点,殿顶正中破了个大洞,插着一根石柱。

    李定安久久无言。

    他很想叫左朋也来看看左局长,看,是不是和青龙山那六根石包芯的驱龙桩一模一样

    除了高点,粗点

    于徽音瞅了瞅“李定安,这根柱子怎么是从大殿里穿出来的”

    “确实有点怪”

    不怪就怪了

    他叹了口气“走吧”

    绕过前殿,地势豁然开朗,一座稍小一点的大殿坐落在石道尽头。

    中间还有一座,更小,格外玲珑。

    如果打个比方前殿是爹,后殿是妈,中间这座就是还没长大的儿子。

    如果从风水的角度解说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中间这里,就是乾坤交泰,阴阳相合之地。

    如果对比故宫正殿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最大最高,保和次之,中和最小。

    包括紫禁城后宫乾清交泰坤宁,乾清宫最大,坤宁宫次之,交泰殿最小。

    虽然小,但无一例外,中殿必然是宫群建筑的中心,包括这里也一样中殿最中心,就是整座王城的轴心。

    美中不足,突兀的插了一根柱子,不是一般的刺眼。

    同样,前后两座殿顶上也有石柱,但数中殿的这根最高,最粗。

    没发掘王城之前,所有人都看到过斜斜的扎出地面,直戳戳的指着天。

    也包括李定安,当时他还以为是华表,估计中间断了,斜斜的靠着墙。

    挖开才知道,这玩意只是断了上半截,下半截在中殿里头,结结实实的栽在地面上,位置正好处于王城轴心。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

    除了风水术士。

    所以不用猜,这三根柱子,就是他之前推断的“可改变龙脉走向的关键性布置”。

    大概率,可能不会再有其他的法器了。

    李定安想了想,又捏了一下对讲“程处长程处长,清理三大殿的时候,出土的文物多不多”

    “不多,大都是建筑类的文物,木制的也有,比如梁、柱,以及之间的槜卯构件哦,还有几块刻花木板,看着像龙床的坐板,不过是松木的”

    “金石类有没有”

    “有几块石刻墙石,刻有龙纹祥云金属器类的都是兵器残件,没发现铭刻有特殊的符文”

    看吧,就说没有法器

    李定安有点不死心“地下有没有探测”

    “探了,地磁、地声、地电都做过,没有地宫。”

    他想咬牙那还看个毛

    但就这么放弃了

    总有那么点儿不甘心

    “程处长,最晚什么时候,三大殿能进人”

    “基础加筑的话,最多三四天”

    “那就三天”

    “基本没问题”

    “好,谢谢”

    李定安松开对讲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下班,回宾馆”

    下班现在

    舒静好和方志杰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表才两点多

    再看看天没错啊

    他们很确定,今天的太阳不是从西边出来的

    “走啊”

    于徽音眨眨眼,他们才反应过来,李定安已经走出了十多米远。

    真下班

    老天开眼

    夜里起了风,但还好,不是很大。

    一群人站在考古仓的屋顶,对着古城指指点点。

    吕本之建议,需要扩建考古舱,最好覆盖整座古城。

    不需要建多好,普通的钢屋架结构就行,也就是俗称的彩钢板房。也不需要具备多少功能,能防风防沙就可以,不然没办法发掘。

    当地领导又提议,需不需要把外郭也覆盖进来

    这就是文物的魅力

    一行人悄无声息,进了考古舱,换了防护服,又戴了安全帽。

    女副市长眼比较尖,忙招了招手“李老师”

    “各位领导,吕院”

    李定安挨个打招呼,“你们忙,我到前面看看”

    “辛苦李老师”

    “应该的”

    四个人继续往里走,王永谦和左朋下了房顶,跟了过去。

    “李老师还没放弃”

    王永谦“呵”的一声“放弃”

    这是个犟种中的犟种,南墙撞破都不回头。

    但文物就那多,李定安也看了,说是和风水法阵的关系不大。剩下的就是建筑类,地下也没有地宫,等于遗址基本就这么大,再挖就只有地基之类的石头。

    不放弃又能怎么办

    王永谦快步跟上,语重心长“怎么说也是座皇城,从历史角度而言,意义比风水遗址更为深远,你没必要再纠结。”

    李定安叹气“我没纠结,就随便看看。”

    “死心了”

    “那倒没有就算这里没有大阵,不还有一处吗我不信了,谁还能在阴山之北也建一座城”

    王永谦直摇头没救了

    一行人继续往里走。

    应李定安要求,三大殿内的沙土基本清空,又做了初步加筑,基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殿瓦早已不存,殿顶多处坍塌,梁、椽之类四处散落,但主体完好,殿墙依旧笔直。

    进了中殿,李定安围着最中间的柱子细细端祥。

    底下是须弥座,两米见方,直径约一米的四方柱耸然而立。

    四面都有星图,合在一起,就是洛书

    尚书伏牺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

    易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是河图洛书最早的记载,儒家认为,从此起,古人从蒙昧状态进入文明。

    啥意思

    意思这两幅图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古人对地理、天象、宇宙、自然,乃至方向、时间、季节、农时的认知,甚至是文字起源,全部来源自于这里。

    类似的说法,在尚书、论语、礼记、管子等等等等论著中记载了一大堆。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李定安至少知道,这两幅图是星相学、阴阳、术数以及玄学的源头伏羲得河洛而化八卦,文王得八卦而治易经。

    管你是搞天文星象、地理堪舆、还是营城造都,或是研究谶纬风水,甚至是算卦算命,理论依据全部来源于这里。

    也不管你祖师是郭璞、杨益,还是赖布衣,学的是葬经、撼龙经还是青囊书,依据的是哪套理论,是阴阳、五行、六爻、八卦,对应的是哪一垣的天象,是紫微、少微、还是太微,统统囊括在这里面。

    再借用尚书中的一句大禹治水,龟负洛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分九州

    管你什么龙脉,这两幅图就是老祖宗

    李定安盯着柱子,像石雕一样,一动不动。

    所以,哪还需要什么法器

    整座王城都契合风水,再以河洛镇之,每一座殿,每一道墙,都是法器

    其他人面面相觑。

    过了好久,王永谦捅了捅他“嗨嗨李定安”

    “怎么了”

    “别傻站着,掉下块砖头怎么办”

    哪有砖头

    顶上的脚手架布的像蜘蛛网,又罩了三层防护网,连颗米粒都漏不下来

    李定安抬头瞅了瞅,拍了拍手上的灰“回吧”

    “啊前殿和后殿的柱子不看了”

    “不看了。”

    河图为体,洛书为用这里是洛书,那另外两幅肯定是河图。

    就只是三幅星图,没什么看头

    他转身往外走,一行人鱼贯而出。

    王永谦松了口气“放弃了”

    放什么弃

    这里以城为阵,不代表下一处还是以城为阵。

    估计在境外,但万一呢

    怎么也要研究一下,找出大概位置。

    “等程处长基本清理出内城区域再来,不过估计至少得十多二十天正好回家过年”

    听到这一句,方志杰和舒静好都快哭出来了李老师,谢谢您,难为你意识里还有“过年”这个概念

    他们还以为,春节得陪李定安在这吹西北风

    当然不可能。

    李定安只是犟,但不蠢他自个无所谓,总不能大过年的,让这么多人全陪他在这儿吃沙子吧

    这会儿,就这地儿,粗略数数,足足百多号人

    说话间,几人出了大殿。

    各组有条不紊,收集文物、清理街巷、拍照绘图。

    外围工程队正在加固护风栏,看样子是想从原地建仓。

    领导们还没走,正站在后殿外,议论纷纷。

    估计就在讨论那根扎出殿顶的石柱比如是挪走,修复大殿,以“大唐遗都”为噱头,还是留着,和青龙山的遗址遥相呼应,扩大影响力。

    可能是看到了李定安,他刚准备原路反回,对讲机响了一下,传出吕本之的声音“定安,大殿中的柱子有什么说法”

    “那是星柱,你也可以当成风水法阵的法器河图为体,主常,在左右,代表南北两道龙脉的本源。洛书为用,主变,在中间,代表双龙合脉,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

    “这么复杂”

    随即,吕本之顿了一下,“你刚说什么河图在左右,洛书在中间后殿这一根石柱的方位,应该就是右吧,但我看着,柱子上像是洛书哦,还有前殿,也是洛书”

    李定安骤然愣住三根星柱,全是洛书

    不可能。

    既有洛书,必有河图。

    河图代表生成,洛书代表演化,不管在任何典籍,任何学说中,更不管应用在哪一方面,这两幅图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换在风水中河图为天,为阳,洛书为地,为阴有洛书而无河图,就代表只有地,没有天但没天哪来的地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无阳,你布的什么阵

    “吕院你稍等会,我过去看”

    话音未落,他转身就跑。

    是真的跑,就像一溜烟。

    等其他人追过去,李定安已经绕着柱了看了三圏。

    没错,就是洛书

    不应该啊

    “吕院,有没有前殿石柱的照片”

    “有”

    吕本之打开手机递了过去。

    没错,还是洛书

    那河图呢

    李定安左右瞅瞅。

    其实压根不用看三座大殿,乃至整座王城都是程铭亲自盯着清理,不属于原生建筑、不属于主体结构的部分,就只有这三根石柱。

    问题是,全是洛书

    但河图呢

    “小舒,古城的航拍图”

    舒静好忙打开电脑。

    庚子属土,水土同卦、龙水连珠,辛壬会而聚辰没错,对应三垣中的紫微垣,宏大而磅礴。

    但如果对应天象,整个紫微垣,只是洛书中最下面中间的那个点

    反正没有河图。

    但不可能没有。

    问题是,能去哪

    他盯着柱子,眉头紧皱

    好久之后,李定安的眼睛“嚓”的一亮“程处长,麻烦安排技术员,还有钻机、探针、金属探测仪”

    “啊”程处长愣了一下,“李老师,探哪里”

    “大殿之下”

    李定安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我怀疑,下面应该还有阵”

    而且必然是大阵。

    换句话说法器不要太多。

    不然怎么配得上“河图”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