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讨好
    联军顺利进入华沙城,接管了这座城市,波兰人的军队反而只能够驻扎到城外,贵族们只允许留下一小部分的武装保护自己,面对强势的联军,华沙城内的贵族们无可避免的同意了。

    彼得下榻的地方是格丁尼亚公爵提供的,这原本就是他在华沙城内的私人府邸,整条街道都被清空,住满了保护彼得的宫廷卫队。

    波兰的贵族会议一连开了几天,但是总是吵吵嚷嚷,波兰的贵族会议,并不是只要有贵族身份就可以参加的,只有那些历史悠久家族传承以及实力雄厚的大贵族,才有权参加,其他那些多如牛毛的小贵族只能够“被代表”。凡是贵族会议的成员,都享有一票否决制,所谓的一排否决制是只要任何一名贵族反对,该议案就不能够通过。

    这种权利就是为什么波兰立陶宛王国衰落的根源之一,由贵族们选举国王,本身并不是问题,英国人努力了上百年,不就是想要架空国王吗?但是英国把国王架空,国家的权力中枢——议会,这是高效的有自成一体的游戏规则的制度,但是波兰王国的贵族会议显然并不能够和英国的议会制相提并论。

    而一票否决制就是最大的伤害,波兰的贵族议会只允许大贵族参加,已经是伤害了那些小贵族农场主作坊主商人的利益,并不是受人欢迎的制度,再加上这个一票否决制,更加让人诟病。之所以几天时间都没有商量出来结果,就是因为各个贵族的利益不同,只要是不能够满足其中任何一个贵族,那么无论候选人如何优秀都没有用。

    这也意味着,想要让贵族会议选举出一位新国王,那就必须是所有贵族一致通过。否则,只要有一个人投反对票,那么波兰立陶宛王国就只能够继续处在这种没有国王的局面。

    彼得的时间很宝贵,不可能继续等待贵族会议继续扯皮,他也不会允许波兰贵族们自己选举国王,至少要扶持一位符合俄国利益的国王。

    但是很可惜的是,战争之前,俄国在波兰的影响力很微弱,直到现在才算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的彼得,凭借力量和胜利,完全有能量扶持一位符合俄国利益的大贵族成为新的国王。也就是说,华沙贵族会议无论吵得多凶,即便是他们最后选出一位新国王,如果彼得不点头同意,那么他就别想加冕。

    将自己奢华的住宅贡献给彼得的格丁尼亚公爵,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第一时间讨好彼得,因为他想成为俄国的利益代言人,换言之他想成为新国王。

    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国王,虽然限制很大,也不是世袭,波兰各地的大贵族每年也不会给他缴税,但是怎么说好歹也是一个国王的头衔。曾经的巴尔干半岛四国大战,扬·索别斯基把特兰西瓦尼亚公爵的头衔戴到自己头上,这样损害波兰贵族的条约不是照样签订并且合理合法吗?

    这也就是所谓的“大义”,只有国王才能够代表一个王国,那些波兰大贵族的实力也许并不比扬·索别斯基弱上多少,但是贵族只能够被国王代表。

    因此,波兰的大贵族们谁都想当国王,但是只要任何一个波兰贵族当了国王,必然会损害其他贵族的利益,所有波兰贵族们总是互相制肘,因此总想要选出一位外国人当国王。

    当然,即便是选外国人,也要选那些对吞并波兰没有兴趣并且也没有实力的家伙,像是彼得,就是觉得不可能被这些家伙选举当波兰立陶宛国王的,因为俄国对波兰立陶宛王国威胁太大。

    格丁尼亚公爵早早地意识到这一点,知道彼得的支持谁那么谁就有最大可能当选新国王,因此联军进城以后就先把自己在华沙的豪宅赠送,紧接着又进献了一大批礼物。

    华沙城内的其他贵族也不甘落后,争相送礼。不仅仅是彼得,就连联军中的其他势力也纷纷讨好,最主要的就是俄国沙皇彼得,瑞迪国王的代表小本尼迪特,荷兰外交部长科斯恩特,就连梅克伦堡侯爵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也得到了一些礼物。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高高垒起的礼单,彼得不免感到好笑,光是这些礼物,就已经比得上好几座城镇的收入。军队外出作战,掠夺到的战利品,士兵可以私留一部分,其余的都必须上缴。而彼得通常会把一部分留给俄国政府,一部分就流入彼得的私人腰包。

    而这些波兰贵族进献的礼物,总价值称得上彼得私人得到的几座城镇的总和,彼得倒是富裕了不少,怪不得那些君主这么热衷战争。

    波兰贵族事实上还是比较贫穷的,倒不是真的贫穷,而是说波兰的货币较少,波兰主要的就是农牧业,大量的农田牧场才是其主要的产出,他们也不看重波罗的海的海洋贸易,明明拥有大量的优越的波罗的海港口,但是始终没有一支波罗的海舰队,因此金钱珍宝倒是很少。如果是荷兰法国等海权国家,国内流通的金钱才是天文数字,那些喜欢享受奢侈讲究文化底蕴的贵族,才有许多的金钱珍宝。

    然而彼得并不想要扶持一个新国王,反而对于扬·索别斯基情有独钟。倒不是他有多么钦佩这位国王那不错的指挥艺术,只不过那样符合俄国的利益。

    现在的俄国在波兰国内找不到真的与俄国有着合作历史关系的家族,也就是找不到真的愿意代表俄国利益并且其本身的利益也是和俄国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家族,既然如此,彼得又何必支持那些贵族呢?反倒是扬·索别斯基合适。

    扬·索别斯基在波兰国内的威望已经降到历史最低,而且他曾经把特兰西瓦尼亚独吞的行为,包括什切青战役中葬送了波兰王国最精锐力量,可以说全国上下没有几个人会支持他了。但是偏偏他现在却是实力最强的大贵族,包括他家族在克拉科夫的领地,以及他的特兰西瓦尼亚的实力,在眼下的波兰,他的实力是最强大的。

    什切青战役,波兰贵族们的大部分力量全都出动了。而什切青战役的失败,宣告他们的力量的瓦解,就凭眼下的华沙聚集了几乎全部剩下的贵族,也不过堪堪只要二三万人的军队,就可以知道这些贵族们的力量到底下降到什么地步了。

    如果扬·索别斯基是政治能力同他的军事能力一样出色,彼得倒不会愿意支持他重新成为波兰国王,就怕他趁着波兰贵族们力量最弱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实力统一波兰立陶宛王国,彻底改变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政治制度。

    但偏偏他的政治手腕并不灵活,因此彼得很愿意让他继续当波兰国王。力量最强但几乎没有人欢迎的国王,一大帮反对他的贵族民众,最后波兰只会继续混乱下去。无疑,混乱的波兰才真正的符合俄国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