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水浒大奸雄 > 第四十四章 题诗浔阳楼
    玉成闻焕章与宋玉莲这桩良缘后,史进便安排众人返回穆家庄,只留下吴用、马灵、李俊和张顺四人,出了江州城,朝城外的浔阳楼走去,而吴用早已派人去给那神行太保戴宗送信,约他来这浔阳楼中一会。

    江州城中,戴宗收到吴用的书信,心中一愣。

    “这吴学究怎么来江州了?”

    戴宗想了一会,遂决定去那浔阳楼中一会,见见吴用。

    这浔阳楼倒是江州的一处古迹,自唐以来,多有名人留名题诗。只见这浔阳楼雕檐外一面牌匾,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

    “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

    史进一行上得楼来,去靠江的一座阁子里坐了。凭栏举目,端的一座好酒楼,但见雕檐映日,画栋飞云,再看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一江烟水,万叠云山,好一副山水图!

    李俊吩咐酒保,上来菜蔬、果品、肉食,又要了一樽浔阳楼的美酒蓝桥风月。只见这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富贵异常。

    一旁的吴用看了,笑道。

    “哥哥,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一个好江州!”

    史进笑了起来,看着浔阳江,突然道。

    “江南之地,本就是鱼米之乡,可惜自古以来,都是蛮夷所居。自晋室南渡以来,江南日益开发,才有今日气象。不过,以史进看来,江南可比蜀中,一旦人口丰盈,广种稻米,必然会江南熟天下足!”

    史进这话可是将江南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虽说有宋以来,关中没落,朝廷开发苏杭,遂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但江南之地,对于中原来说,还属于边远之地,更不用说湖广、福建,那绝对是流放之地,中原之人,谁愿前去?

    吴用看着史进,觉得史进这话不像是开玩笑,心中一沉,突然想到了史进所说的海上大战略。如果要实现这个海上大战略,那必然要开发湖广、福建,如此一来的话,中原民众必须要大规模南迁,才有可能实现。这么说来的话,史进哥哥是有意要迁徙民众了,可北方民众,早已习惯中原之繁华,怎会抛弃故园,迁徙江南?

    史进似乎知道吴用的想法,笑道。

    “史进听说,交趾之南,占城国有占城稻,朝廷早已推广到江淮,可惜,朝廷只止于此,没有推广到整个湖广。若是能推广到湖广,想必南方水稻必能与北方小麦,并驾齐驱。如此一来,我大汉民族再也不缺粮矣!”

    史进这番设想,听得众人震惊,不缺粮,这可是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人可以做到的!

    “哥哥,真能如此吗?”

    吴用一脸地震惊和期待,这让史进知道,对于大汉子民来说,能吃饱肚子是多么地奢望啊。到得今日,史进觉得有些事情也该透露一二,让众弟兄知道。

    “军师,只有这占城稻,当然不可能让天下人不缺粮。史进还有两策,一是《宅地法》,凡我大汉子民,只须缴纳一贯钱,就可在江南无主之地上得到一百亩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之后,就可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二是全面实行推恩令,凡我大汉子民,爵位历代以降,爵尽为止,财产实行遗产税,每一个民众死亡之时,要将个人财产的一半作为遗产税上缴国家。如此三策并行,军师觉得史进之想能否成真?”

    吴用此时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史进居然有这样的想法,晃了晃脑袋,吴用理了理思路,突然发现,如此三策并行,还真的有可能实现史进所想,这更让吴用震惊,缓缓道。

    “哥哥雄才伟略,如此三策推行下去,想必江南之地,很快就会一片繁华。”

    史进笑了笑,对于大汉子民的适应力,史进从来没有怀疑过。前世,即使没有这样有利的政策,北宋之后,南方不也是很快就被开发了出来,很快就超越了北方,成为历朝历代的粮仓、钱库。若是有这样的政策推行,以华夏子民对于土地的那种狂热的渴望,史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宋朝版的南方大开发很快就会出现。

    “军师,我准备在流求岛试点如此政策,一旦梁州建成,将成为引领我梁山不断开拓进取的基地。”

    吴用到此时,对于史进的战略规划,已经是佩服地五体投地。

    “哥哥,流求岛现在正如一张白纸,正好可以任由哥哥泼墨,一旦成功,这个天下,还有谁可以阻挡我梁山的步伐?小弟不敢想象,钱粮充足,军队强大,首领英明,这是何种景象?”

    史进对吴用的震惊很是理解,就是自己当初如此设想之时,也是吓了一跳,怎么看这都像是唤醒了一条沉睡的巨龙!这种画面,就是想一想,都觉得热血沸腾。有如此基业,女真何惧?天地间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大汉民族再次崛起?

    “贤弟,我华夏有史以来,先有秦汉之雄,后又隋唐之盛,我想到了我梁山这里,后世之史书,当有强梁之称!”

    史进这时第一次正式表达要建立王朝的观点,这让众人大喜,吴用激动道。

    “哥哥果然应天地而生,当为人主!小弟有幸追随哥哥,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用果然是伶俐人,这番忠心说的恰到好处,一旁的马灵、李俊和张顺三人,急忙跟着道。

    “哥哥当为人主,小弟誓死相随!”

    “好!有众位兄弟同心同德,吾等大业指日可待。今日在这浔阳楼上,有众兄弟相伴,史进痛快之极,定要留诗一首,不让前贤专美。店家,拿笔砚来!”

    一口饮尽杯中酒,史进临江观景,豪情大发,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泼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写罢,史进看着这首绝句,倒是想起了那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心中一叹,有了我史进在,想必这奇女子再也不会有写下这首千古传唱的《夏日绝句》的机会了,随即留下五个大字。

    “梁山史进作。”

    写完,史进顺手将手中笔抛到了浔阳江中,回到座位,连饮了几杯,虽觉得醉意上头,但心中却兴奋不已。众人看着墙上的诗句,都是惊讶,没想到史进哥哥还有这般才气,实在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