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血色江山录 > 106.出征曲
    “不!我们还在!”前厅中先后想起了多个人的声音,尽管说出来的话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原来还有这么多人留下啊,我心甚慰。”陶封穿着便服慵懒地从后面走出来。

    “大寨主,您有什么吩咐吗?”

    “这么晚了,也是该吃夜宵的时候了。”陶封的目光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高声道:“来人啊,给我准备一桌最好的酒宴,我要与在座的各位享受这最后的晚餐。”

    “是,大寨主,马上就来。”从廊下的阴影中闪出一个侍从,应了一声,匆匆跑下去了。

    功夫不大,一桌丰盛的酒宴就在前厅中摆开。为了能容下所有在场的人,陶封命人特意把两张方桌拼在一起,以便大家都能在一张桌子上用餐。

    “来来来,留下的都是红花寨最忠诚的弟兄,大家随便坐,不要客气。”陶封一改平日的威严,笑容满面地招呼众人入席。

    话是这么说,大家也不敢造次,按照地位和亲疏关系先后落座,杨基很自觉得没有抢占陶封的左右下手,而是在左下倒数第二个位置坐下,刘离自然是敬佩末座了。

    待所有人坐好,陶封站起身来,拿着酒壶,亲自给每一个人斟酒。这个过程中好多人都“不敢接受”,都被陶封的目光阻止了。

    “大寨主,我们……”鲁猛目光闪烁,犹犹豫豫地说道。他本能地感到今天的大寨主有些异常,但不知从何说起。以往陶封给手下斟酒不是没有过,但没有哪一次像今晚这样诡异。

    “别那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只是一起喝点酒而已。”陶封打断了鲁猛未出口的话,笑地更加灿烂了。

    在陶封的带动下,众人开始喝起酒来。三杯下肚,气氛活络起来。可刘离总觉得非常怪异,似乎哪里不对。

    “不会真成了最后的晚餐吧?”刘离心中嘀咕:“真是如此,我也要做个饱死鬼。那些高层决策,反正我也插不上手,到时候随机应变吧。嗯,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我吃,我吃,我吃吃吃。”

    在心里暗示下,刘离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浑忘了自己在什么地方,更没有把明后天敌军要来攻打的事情放在心上似的,前次“忌酒”的担心也被他抛到九霄云外。所幸古代所谓的酒度数低,刘离这个身体对酒的适应性似乎也还可以,因此没有马上反映出来。

    “明天?还是后天?……不行不行,这两天全寨都戒备森严,出入盘查肯定很严,不被当场抓住才怪。”刘离一边吃喝一边盘算。

    “等冬泉谷和守望堡联军攻打几日,寨中士兵疲劳的时候再找机会可能容易一些……但是,寨门也不会随意开啊。怎么办?怎么办?难道要在住的地方挖个地下室藏起来,等寨子破了,联军撤了之后再出来?这个时间不够啊,还有准备粮食饮用水……不如准备一根绳索,月黑风高之夜缀出城去,但是且不说能否成功,就是顺利出去了,怎么向对面军队解释自己的身份?”

    刘离想得是那么投入,杨基连连给他使眼色,拉袖子都没让他“回魂”。

    “这位小兄弟,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叫刘离吧?和杨贤弟一起来的……难得你能留下来……”

    等刘离发现的时候,陶封已经站在他的面前,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啊!啊?是……我叫刘礼,文刀刘,礼貌的礼,大寨主居然还记得在下,不甚惶恐。”仓促之间刘离不忘自己这时候的假名。

    “你这个小家伙倒也有趣,刚才在想什么呢?”不等刘离回答,他自己就转了话题:“我听杨贤弟说你会作诗,你且以此时此景为内容作诗一首,以助酒兴好了。”说着,以不容回绝的眼神看着刘离,一改刚才的和蔼。

    “这个……这个……有绝尘子道长,杨大哥等前辈在前,小弟哪里还敢卖弄?”刘离推辞着。

    “自然有他们的份,让你起个头而已。”

    “啊,是这样啊,可是小弟只会些歪诗,打油诗,恐污圣听啊。”

    “哈哈哈哈”陶封一阵大笑。“无妨,无妨,都是些山野村夫,你要是来阳春白雪,我老陶反而不喜呢。”

    “是……是……那小弟就献丑了……”刘离眼看不能推脱,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可是刚才喝酒的后遗症发作了,刘离感到头有点重,精神不能集中,又要找适合当下场景的,这可难坏了他,心里一急,目光乱瞄,他似乎看到了什么,脱口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什么!?”陶封紧紧盯着刘离的眼睛:“你再念一遍。”

    “啊……不……我……”刘离觉得刚因喝酒而发热的身体似乎被一股寒流击中,说话都不利索了:“大寨主不……喜欢……欢吗?那……那我换一首……”

    “喜欢!喜欢!我太喜欢了!”陶封闭上眼睛回味了一番,哈哈大笑道:“我太高兴了,在我出征之前,能有如此好诗饯行。哈哈……来人啊,取笔墨来。”

    自有人送上文房四宝,为陶封铺开了一方白绢,陶封也不要求刘离再念一遍了,略做沉吟,等人把墨磨好后,饱蘸墨水,在洁白的绢上写下四行诗。

    众人围上前来观看,连连叫好。也不知道是诗好,还是字好。

    刘离挤在人群中也看到了陶封的墨宝,字虽说不上好,却也有几分枭雄的霸气,他也在人群中跟着较好。

    陶封欣赏了一会儿,自觉甚好,侧头对刘离道:“你看记录可有差错。”

    刘离连忙道:“没错,没错,大寨主字好,记性更好,在下佩服。”

    陶封嗯了一声又道:“这诗可曾有标题?”

    “不曾。”刘离可不想再给自己找麻烦了。他这首剽窃的凉州词虽然不错,但放在当下,如果被过度解读,那杀头也是可能的,当时他是看到美酒水晶杯下意识说漏嘴了。

    陶封沉吟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出征曲》,你们看如何?”

    “好!”众人当然又是一片叫好之声。话说回来,这个标题倒也贴切。

    陶封似乎意犹未尽,说道:“鲁猛,你来给我击鼓,待我来一曲剑舞。”说着,从墙上取下一把宝剑,站到场中。

    此时鲁猛已经撸起袖子,站在大鼓后面,只等陶封示意,其他人都退到一边,给陶封留出足够大的空间。

    一切准备就绪,陶封微微朝鲁猛点了点头,低沉缓慢的鼓声响起,在这静夜之中每一下都击中人的肺腑。

    陶封大宝剑在手,边唱边舞,唱得自然是由他定名的《出征曲》。

    鼓声浑厚,歌声激越,舞蹈刚健,刘离没想到陶封还有如此才艺,一时间也看得呆了。

    随着最后一个“回”字,陶封长剑脱手,宝剑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弧线,深深扎入前厅的大梁之中,露在外面的部分还在不住颤动。再看陶封本人,只见他两眼圆睁,脸上更像蒙上了一片红雾。

    “把我的盔甲武器取来。”陶封高声道:“除守卫队伍外,所有兄弟在广场集合。你们也去准备吧。”说完他特别朝刘离看了一眼。

    刘离心中暗骂,本来自己想要趁机躲在屋里不出来,看来又不成了。难道是刚才剽窃的报应?这也来得太快了。

    所有人都向外跑去。

    一路之上有几人和刘离他们同路。

    “你刚才念的是什么诗?好厉害的样子,就连大寨主听了似乎也受了很大鼓舞。”有人忍不住问道。

    “《忽悠组诗一》。”刘离信口胡诌道。

    “好奇怪的名字,不是叫《出征曲》吗?说的是什么东西啊?”另一人气喘吁吁跟上来问道。

    “就是在绝境之中让人不要放弃的宣言。”刘离不敢再乱说了,万一传到陶封耳朵里,可不是好玩的。

    “原来如此。”两个人恍然大悟,心中都下了个决定,以后要多读诗书,以博得大寨主的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