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血色江山录 > 107.战前花絮
    此时,刘离他们已经到了军械库,他给自己挑了一套皮甲,一杆木柄长枪。

    开玩笑,他这身板要是穿全身铁甲,那就不用作战了,等着敌人来捅活靶子吧。再说库中也没有优质铁甲,即使有,他也不会争夺,以免和其他人发生冲突。

    仔细穿戴好后,又觉得不够安全,就又找了两面铜镜,胸前背后各挂一块。虽然觉得不太舒服,但为了小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等刘离出来后,杨基已经在外面等着他了。二人急急赶往广场集合。

    等他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而且还有很多人陆陆续续地赶来。大家都穿戴得十分整齐,可是在他们脸上却看不出什么退缩的神色,有些甚至还有点跃跃欲试。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这时候整装待发意味着什么吗?去和敌人搏命居然还这么积极,难道他们就不怕死吗?陶封真有这么大的个人魅力吗?真是让人看不懂。”

    刘离不能理解这些人此时的表现。后来他才知道,眼前的这些人要么是陶封的老部下,要么就是他的亲兵,所以来得那么早,精神状态也比一般士卒好得多。

    不一会儿,整个校场被人马占据了一大片地方,密密麻麻扎在一起,除了战马不安的嘶鸣和金属的摩擦声外,基本听不到其他声音。刘离骑上马背,四下一望,目测估计有千人之数。

    这时,陶封在几名亲卫的陪伴下也到了。他全身金盔金甲,手中一柄金丝大环刀,又有随从给他牵来了金毛兽。

    “乔真,你留下!”正要上马的陶封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回过头来对跟在身后的乔真下令。

    “大寨主,我……”乔真神色复杂,似有许多话要说。

    陶封轻拍乔真的肩膀,说道:“不要想太多,我不是不相信你,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你不适合正面作战,而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

    “是,大寨主尽管吩咐,属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陶封悠悠一叹,道:“如果你得到我方战败的消息,就立刻放火烧毁寨子,不要让敌军得到一草一木。”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只有身边的人能听清,刘离恰好站在能听到的最远距离。

    说完上面的话,陶封停顿了几秒钟,似有下文,但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他翻身上马,大刀一挥,喝道:“出发!”

    乔真急忙跑到陶封马前,抬头问道:“那少寨主怎么办?”

    陶封略一犹豫,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不再看乔真一眼,率先向场外行去。

    队伍像一条火龙向寨门而去。

    “嘎嘎嘎”随着绞盘的转动,吊桥被缓缓放下。

    队伍跨过吊桥,整齐的步伐让刘离担心共振会不会把桥踩塌了。

    出了城后,为了不让敌军发现,所有人被命令不许点火,只能借着月光赶路。

    夜风袭来,让刘离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不知是风冷,还是心底生出的寒意……

    经过约莫两个时辰的行程,在寅时末,队伍到了一片山崖之下,陶封下令在此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派斥候出去调查对面的情况。

    “终于可以休息了吗?”听到命令,刘离如奉纶音,立刻找了个避风的角落,也不管是否干净,一屁股做在地上。

    这些天来他就没有好好休息过,精神上的压力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加上半夜行军,还处在敌人的军队之中,气氛十分压抑,让他的体力加倍消耗。

    有一会子,他产生过逃跑的念头,但他发现自己已经像粽子一样被包裹在了队伍之中,别说逃出去,就连改变方向和行进速度都不可能。这种情形让他想到了曾经在上海南京路的一次遭遇。被困在人流之中,整整两个小时没法按自己的意志行动,所幸没有发生踩踏事件。

    这时候火头兵过来给大家发“点心”,刘离接过两块干巴巴的面饼,狼吞虎咽起来。

    之前吃了不少东西,但经过这段路程,虽不甚饿,多吃一点总没错,等下战斗开始就没机会补充能量了。

    可惜,心急不但吃不了热豆腐,干面饼也不成。刘离发现他被卡住了。

    正在他难受的时候,有人递给他一个水壶。来不及看水壶的主人一眼,拔掉塞子,他就咕咚咕咚猛灌了一气。

    有人在他背后,轻轻拍打,帮他顺气,刘离以为是杨基,也没在意。等他终于把卡在喉咙里的面疙瘩吞下肚的时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要是还没开战,自己就被活活憋死,那笑话就大了。

    刘离曾经听说过有人因为吃得太快,没及时抢救而窒息的。

    他轻拍胸脯,给自己压惊。

    “你还要吃吗?”刘离循声望去,只见身边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手拿着水壶,一手抓着两个面饼,正好奇地看着他。

    有一瞬间,刘离觉得那少年是在调侃他,他一定看到了自己刚才的囧样。多看了几眼,他又推翻了先前的结论,少年比他还要瘦弱,小号皮甲穿在他身上也显得宽敞,一张稚嫩的脸,天真探究的眼睛,让刘离实在不愿意把他和“兵”联系在一起。

    “咳咳……我吃过了……你不饿吗?”

    “过一会儿就要战斗了。我……我吃不下。”少年摇摇头,语气低沉。

    “听我的,那你更要吃了……”

    “就是就是。打仗可没有进餐时间,不会让你停下来吃东西的。我就遇到过从早晨打到天黑的情况,当时我手软脚软,只恨没有力气了。那时候,敌人只要轻轻动动指头就能把你推倒了。”一个不到二十岁唇上留着短须的年轻人从刘离身后转出来:“看你的样子,是第一次出战吧?”

    “是的……我有点紧张……”少年红着脸低下了头。

    “你真幸运,第一次就遇到这样的阵仗。好好表现,说不定此战过后你就能捞个小头目当当呢,哈哈……”

    扯淡!你当人人都是天生当兵的料吗?要知道新兵永远是战损比最高的“兵种”,赶上这样的恶战居然还想着抢功劳,能保住小命就万事大吉了。

    这人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刘离正要出言“开导”这年轻人一番,却听他又说道:“你看这位兄弟,年纪也就比你大个一两岁,能吃能喝,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

    这……怎么又扯上我了?能吃能喝,说得不错,听上去怎么怪怪的,似乎和某种动物的特征相近来着。

    聊了一会儿刘离知道了两人的名字,少年叫陶器,青年叫卢益,两人都是陶封的亲戚,很远很远的那种,所以“有幸”被招入了亲兵队,却没落个“实在”。

    “我听说这次是场大战,如果能多砍几个敌人,或者运气好杀个敌将,就不用再做大头兵了。”卢益有些期待地说道。

    “我也可以杀敌人的。”陶器抱紧手中的长矛给自己打气。

    “当然!”卢益哈哈一笑:“到时候你就跟在我后头吧,大不了我分你一两个人头。”

    “这怎么好意思呢?”

    “没事,兄弟情义都是打出来的,何必斤斤计较?”

    “刘礼兄弟,你是怎么想的?”刚还在和新兵蛋子吹嘘的卢益给刘离来了个突然袭击。

    “你……认识我?”刘离心下一跳。

    “是啊,我是陶大寨主的亲卫,昨晚恰好在门外轮值,你念的诗我都听到了,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湿,好湿啊。哈哈……”

    “那个……不提也罢。”刘离不想把问题扯到诗上去,就说道:“此次出战,我的目的无外乎也是多多杀敌了,当然,先要确保自己能够完整地活下来。”

    “不愧是被大寨主夸赞过的人物,见识就是不一样,大战在即还能如此冷静……首先是要活下来,死了什么都没了,杀敌再多有什么用?其次是要‘完整’地活下来,这个‘完整’说得太贴切了,要是缺胳膊断腿的就不好了,谁家大姑娘喜欢残废?嗯,要是老二被打坏了,那下半辈子的幸福就全毁了……咳咳……刘前辈你说是不是?”

    “啊!啊……或许吧……咳咳……你过奖了……我内急,失陪一会儿……”刘离不知道自己脸上现在什么表情,他现在只想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刘离起身,朝二人挥了挥手,小跑着转到一块山石后面。昨晚他喝的酒不少,之前一直精神紧张没觉得,现在只感到小腹鼓胀,有了强烈的释放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