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起之功名泪 > 第一百零一章 酒对暗夜,心绪难平
    穿过杨柳从生的林子,便到一处河滩,秋季正值雨季,河水湍急,河滩湿气很重,杨柳散发的清新在温润的空气中酝酿,明月当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繁星点点。

    枫雯凝望着夜空,正入神,祭从不远处抱着两小坛酒走来,枫雯回过头来,顿时满头雾水:“哪来的酒?这附近有人家?路途这么远,还是带点水比较好吧……”只见祭一脸无奈道:“就只有一卖酒的商人正巧到此,水也不多了,没办法,只好买点酒了。”“啊?”枫雯听后急了:“那今晚就赶紧起程吧,顺着这河我估计赶明中午就能路过山脚下了,听说最近疫病又开始蔓延了,还是早回家的好,我可不想在路上慢慢悠悠的,喝上几天酒,再被染上疫病……到时没准还会送命。”祭扶额:“要起程了还说这么多不吉利的话……还有……确定今晚么?大晚上的,总感觉,不全……”枫雯听后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必须今晚,大晚上的,我还觉得跟你一起睡这河滩上不安全呢!这附近可是有狼的!”祭纳闷起来:这话……这话到底几个意思啊……

    于是,俩人买了那商人的船,坐上边顺水而下,就这样起程了。虽说,那船的质量怎样还不知。无奸不商,祭总感觉那商人肯把船卖给他们不仅是因为那商人改了主意,不打算渡河了,还是因为,这其中一定还有什么问题。虽说祭有这样想过,可怎么看都没看出这船哪里还有什么问题,便全当自己多想了,想想不管了,先上船再说。

    “呼……看来真是我想多了……”祭靠在船边,懒散地吹着凉风。枫雯在一旁夸张地唉声叹气:“我们的源儿是越长大越不可爱了,见什么人都能当成坏人。”祭听后一脸鄙视:“别总这样学着我娘说话……”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拿过放在船上的一坛酒,淡淡道:“或许吧……”说罢,端起酒坛猛灌了一口,此情此景,在枫雯看来,与祭那温和细腻的外表极为不搭。

    清风中,凌乱的长发打在他的脸颊,明亮的月光斜照着他的侧脸,他默然。

    我祖上是韩国重臣,而今,家恨,因太多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的混杂纠缠,而随着时间渐渐淡化,一些正如这流水,顺其自然地淡化,顺其自然地逝去……

    至于国仇……生活在这个时代,却无半点悲伤,唯一思念的就只有爹娘,韩国,是什么样的,在我的脑海中无半点印象,我生在大秦,长在大秦,而今国家还算安定,师父却已为复国仇做好了准备,而我身上的这玉佩,是韩王的承诺,也是国仇的担子。

    九年前,韩依因这玉佩而收养了我,却因我丢失了这玉佩而引来大祸,玉佩再次来到我身边时,韩依离世,那个家在火光中化为灰……

    绍绫……是那个李倾吗……我曾见在无意间见过他身上佩戴着的那玉佩,同我的一模一样,还有那胳膊上的痣……想不到他没死,九年了,想不到还可以再见到他……冤家路窄啊,说到底,是我害了绍绫,是我害了韩依……

    而绍绫,似乎失忆了,看那样子,在这九年里,他受了不少苦,经历了不少悲欢离合,才变成现在这样子。想到这些,我真的很愧疚。

    而今想起了一切,便深知公子成收我为徒也因那玉佩,我是韩国重臣的后人,必须也挑起复国仇的重担,在他看来这是我的责任,这也是他对我的期望。

    韩宣宫,我十年前认识的朋友,与丫头是青梅竹马,我家与他家却是冤家,他很喜欢丫头,我看得出来。

    其实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我的玉佩会缺半块,这玉佩,似乎分正反面,两面合在一起才完整,为什么,正面在我这里,而反面,却在宣宫那里,回想起十年前娘在无意间说的那些话,似乎,在我刚出生时,那玉佩是完整的,后来,玉佩的反面,丢失了……结果,就被宣宫捡到?为什么会这么巧,这,算是孽缘么……果真冤家路窄啊……

    还有十一年前那算命的所说之言……

    这么多的事,在一瞬间涌上我的脑海,虽说恢复了记忆,但心里,却很乱,像一团麻在相互牵扯、纠缠……

    这一切的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却有不少事已压在了我的心头,心,好累,有时很想歇息一会,有时很不想面对,习惯了这段平静的旅途,习惯了这些道旁的风景,习惯了这份温馨,任何变动,都让我感到恐惧,虽说,它像一条长路,我必须走的长路,还在无限蔓延……

    世事岂能皆如流水,唯有这无尽的回忆和愁绪随这烈酒一同被灌下。

    夜,很静,静到可以明显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声。祭沉醉于眼前摇摇晃晃雾蒙蒙的景致,除了一片不同程度的暗色调外,看不到任何暖意。晚风拂过,他用颤抖的手无力地抚着将沉下去的额。下一秒,只觉什么东西突然落下,盖在了自己身上。他一惊,回过头来,眼前的人脸渐渐清晰。

    “丫头?”

    枫雯凝视着祭那泪痕满面的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轻声道:“夜里会有点冷,小心着凉了……”不料祭突然扑上来,紧紧抱住她,那冰冷的身体还在颤抖,那声音,变得有些含糊:“丫头,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