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荣耀大唐 > 第一章 风雪夜归人 3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第一章风雪夜归人(3))正文,敬请欣赏!

    ()“什么贪墨军粮三百万,这是从哪儿冒来的事?”杨凝式又惊又怒,向寇彦卿质问道。

    寇彦卿收起令函,不急不躁地道:“杨大人知道,临近年关了,各衙门都在审核帐目,今天晌午时,节度府查出帐上缺了三百万石军粮,再一细查,发现是四月时汴州上缴的一批粮,没有及时送往河东补充军需粮秣。这笔账是汴州司仓史张启志经手,节度府派人向他质询,他对贪墨之罪供认不讳,且交代许掾佐是同谋。”

    卢导问道:“我傍晚还去过节度府,怎没听到此事?”

    寇彦卿道:“事大须密,卢掾佐和杨大人自然都没听到此事。”

    许错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落在自己头上,便苦笑着问道:“寇将军,那张启志张大人现在何处?”

    寇彦卿道:“他交代了罪行后,便在牢里自行了断了。”

    许错、卢导、杨凝式同时勃然大怒,事情再明显不过,有人想许错死,便弄出一个贪墨三百万石军粮的罪状,还拿一个小小的汴州司仓史张启志作引子,可谓毒辣。

    寇彦卿抬起手,道:“事不宜迟,请许掾佐立刻跟末将回大梁。”

    许错自然不从,张启志已经死了,他回大梁定也难有活路,便断然道:“恕许某不能从命。”

    寇彦卿道:“那就休怪末将用强了。”言罢扬手喝令,他带来的百名宣武兵立刻拉开架势,这些兵卒人手一根火把,肩挎大弓、胡籙,腰间悬有横刀,奔跑着分散开来,将许错等人团团围住,刀鞘随步伐晃动,拍打铠甲下摆,哗哗作响,煞是整齐。

    押送许错的罗羽邪久经战阵,一见这个架势,未及多想,便和部下纷纷拔出横刀,凝神戒备。

    那百名宣武兵也有一半取下肩头大弓,拉弓引箭,蓄势待发,另一半则左手擎着火把,右手将腰间横刀拔出三寸。

    “谁敢造次!”杨凝式冷哼一声,站到了许错旁边。

    卢导见苗头不对,早已派自己的部下兵卒上了两侧房舍,一看寇彦卿要拿人,便抬手喝令,他那队兵卒便从房舍顶上现出身来,纷纷擎弓瞄准下方。

    在场的几拨人马对峙着,白刃森森,一阵急风呼啸而过,吹乱火把,火光摇曳不止,呼啦啦一阵,响声吓人。

    寇彦卿虎着脸道:“这缉令诸位都已看到,莫非想要抗令?”

    许错踏前一步,道:“请问寇将军,这缉令是否经过了王府?”

    寇彦卿道:“三月时,许掾佐奉令入宣武别军,为随军参谋。要抓许掾佐,有宣武节度府的缉令足矣,何必再经王府?”

    许错道:“寇将军此言差矣,许某早在四月时便被革职,革职的令,以及后来押解我回大梁的令,全是王府发出。现下寇将军只有一份节度府的令,不足以拿我许错。”

    寇彦卿道:“许掾佐虽是王府中人,可末将却归节度府管,节度府有令,末将不能不办。再者说,咱大梁的王府节度府,那都是归大王统辖。”

    许错忽然提高嗓门,铿锵地道:“那就请寇将军出示大王的手令!”

    寇彦卿道:“许掾佐,眼看就要过年了,末将奉命办差,你可别让末将为难。”

    许错道:“贪墨三百万石军粮之罪,突从天降,这么一大笔军粮究竟怎么就没了,汴州司仓史张启志怎么就认了罪了,他怎么就说我是同谋了?这些事,许某不能不问个明白,还请寇将军不要让我为难。”

    寇彦卿道:“末将只是奉令办差的,许掾佐有什么不解之处,回了节度衙门,自然有人来解释,现下问末将却是白问的。”

    许错道:“那就请寇将军去请个明白人来,总之只有一份节度府的缉令,拿不走我许错。”

    寇彦卿道:“许掾佐本来就是要回大梁的,何必执着于这些文书上的事?”

    许错笑道:“按原来的令,罗队正押解我回大梁,并无rì程上的限制,只要我愿意,过了年,出了正月我再回大梁,也没人能奈我何。”

    寇彦卿苦笑道:“许掾佐这真是让末将难做了。”

    许错道:“寇将军自己也说了,你只是奉令办差,可这缉令不合章法,责任并不在你。你现下回大梁,叫个能主事的人来,哪里还会难做?”

    杨、卢二人一听,知道寇彦卿只是一口刀,许错想逼出幕后使刀的人。

    杨凝式便上前道:“正是。此事非同小可,杨某陪寇将军一起回去就是了。”

    卢导紧接着道:“卑职可在此留守,担保许掾佐周全。”

    寇彦卿心中犯难,这许错软硬不吃,旁边还有卢导、杨凝式站脚助威,他是应付不过去了,只好说道:“既如此,请大家约束部下,咱们都且收起兵刃,免得刀箭无眼,意外损伤,过年之前触了霉头。”言罢便先让自己的牙兵放下弓箭,向后退开两步。

    卢导也让部下收起横刀,比起方才的剑拔弩张,气氛明显缓和下来,但众人的手却始终按在兵刃上,目中炯炯放光,丝毫没有放松戒备。

    寇彦卿道:“末将这就回大梁去请示,杨大人,请。”

    杨凝式跟许错、卢导交待了两句,便骑上马和寇彦卿离开驿站,趁夜渡河回大梁去了。

    许、卢二人进了大堂。

    许错烤了火,喝了烧酒,身子暖了起来,jīng神也旺了一些,便道:“熙化兄,今天的事,你事先可曾知道?”

    卢导忧心忡忡地道:“这么大的事,我们是半点风声也没听到。不过,三百万石军粮,真大手笔,把这烂帐栽到你头上,你的确是必死无疑,但是……杀鸡焉用牛刀?”

    许错点头道:“正是,我都落到这般境地,谁想杀我,都是易如反掌,何必再搞出这么大的事来?看来置我于死地之外,背后还藏着别的事情。”

    卢导仰起头,道:“或许是因为今年河东的战事,今年征河东,先胜后败,结局不大好看,这里面的确有一个粮秣不济的原因。在前方领兵的将官,不少是出自宣武镇。宣武节度府为了能在大王面前过关,便搞出一个贪墨军粮的案子,然后把你推上去顶罪,他们也就都能安心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