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荣耀大唐 > 第五章 潼关表里 1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第五章潼关表里(1))正文,敬请欣赏!

    ()早在一年前,许错和罗绍威、王师范就商量过阻止梁王迁都的计策。

    上上之策是三家占据河北道后,尽力支持朝廷,稳定朝局,不给梁王提出迁都的机会。

    但现在来看,他们慢了一步,在他们布置妥当之前,崔胤开始给自己增添兵权,梁王必然要全力对付崔胤,接下来就是迁都了。

    这是许错他们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却也是他们无力左右的局面,毕竟他们和崔胤之间并没有联络。

    本来许错想要影响朝局,还可以通过韩偓,但今年初韩偓也已被崔胤排挤出了京师,他们与朝廷的一切来往都被切断。

    虽然他们还可以上疏,但朝里没人帮忙说话,上疏只是往大海里面扔泥巴而已。

    既然无法左右朝局,想要阻止梁王则只能用兵,这也是许错他们一直在筹备的下策。

    首先是平卢镇在河南道东北部的地盘必须保全,这一步已经接近完成,齐州、淄州、青州都已守稳,是为背后阻击梁王的立足之地。

    虽然兖州尚在葛从周的围困之下,许错他们无法夺回,但他们也只能将之暂时放下,不去理会,转而调动兵马去更为要紧的地方。

    毕竟打仗不是烧菜,不可能条件全都完善的时候才开火,有时候明知准备不足,也必须开战。

    对于用兵阻止梁王的这场战事,必是从东至西全面开战,其中三个地方最为要紧。

    一就是平卢镇在河南道东北部的地盘,这是战线的最东端。

    二是关内京畿,也就是战线的最西端,那边有凤翔镇。凤翔镇虽已无力单独对抗梁王,但是与各路军镇联手,仍可图谋大事。此刻看来,崔胤扩充六军十二卫,比邻京畿的凤翔镇却没有说半个不字,或许也是和崔胤有过交涉了。

    三是河中府,此地不仅是在战线的东西两端之间,也是在长安和洛阳的中间。

    当年晋王李克用控制河中,梁王便说此地是大蛇之腰,夺之,则使大蛇首尾连接贯通。

    如今梁王已经将这条大蛇掌握,从长安到洛阳畅通无阻,迎天子迁都的道路已经铺平。

    若是能将河中从梁王手中夺下来,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建立壁垒,梁王就难以左右朝廷。

    到时候崔胤在长安独树一帜,握着扩充好的六军十二卫,便可以权臣之姿态,对抗在军镇诸侯中首屈一指的梁王。

    “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在商谈下一步的方略时,王师范忧心忡忡地感慨道。

    许错和罗绍威都知道王师范的忧虑是什么。对于这个动荡不安的天下来说,崔胤成为权臣,便是一个巨大的祸患。

    可是时至今rì,他们只有推动这一步的力量,却无阻止这一步的能耐。

    权衡利弊,崔胤至少比梁王更为安分,权臣也比诸侯对社稷更为有利。

    既然如此,许错他们别无选择,惟有促成崔胤在京畿的崛起,也就是从梁王的血盆大口中把河中这颗牙齿拔下来。

    可是,虎口拔牙,谈何容易?

    河中地处河东道、河南道、京畿道的交界处,能够威胁该处的只有河东晋王。

    罗绍威倒是已经和晋王联络过了,晋王也认同他们带兵过去,和晋军一起攻打河中。

    不过,这两年晋、梁两军屡次交锋,都已晋军失利告终,去年到今年初的战事,更是已晋军全线溃败收场。

    就算许错和罗绍威带着卢龙和魏博的兵马去到河东,与晋王联手,也不一定能够攻克河中。

    兵装、粮秣、联手时各部之间的协调配合,都是棘手的难题。毕竟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时敌时友,彼此之间谈不上什么信任。

    就算是现在这种不得不联手的局面,他们也要为各自留上一手,彼此间相互防备着。

    但这还不是许错他们最担忧的,最大的忧患是他们都没有直接面对梁王的自信。

    晋王就不必说了,他的兵马已经被梁王打怕了,加之他的身体始终有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垮掉。

    罗绍威的魏博军更是不值一提,不过按照计划,他的兵马仍与原来一样,为战兵守卫粮道,不必与梁军正面交锋,倒是可以轻松一些。

    而许错,虽然刚刚与朱友宁进行了一场战事,并且大获全胜,斩下朱友宁的头颅,但在那场战事中,许错其实始终游移与战场之外,只在最后一刻,让杨灿率领火塘军进入战场。

    可火塘军是杨家家兵,他们面对梁军的时候不会有士气的动摇。

    而许错手中另外两支强军就不行了,飞行军的将士大多出自梁军,在与梁军交锋的时候会受到种种限制。

    光化四年,飞行军孤军深入河南道,就没敢与梁军正面交锋。

    此次与朱友宁作战,飞行军也只是ā扰了几次粮道而已。

    对付别的军镇,飞行军或许是强军,但对付梁军,其实力就必然大打折扣。

    而许错的最后一支强军银胡籙军原本则是用于对抗燕山北麓的契丹人,这支以背盾、臂弩战法著称的步军从没有和梁军交锋的记录,与朱友宁之战也是第一次离开边庭。

    当这支兵马拉去攻打河中时,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许错是无法乐观判断的。

    “如果再等一年,让我多几次练兵的机会……”许错如是感慨。

    “太晚了。”罗绍威则是一副顺时顺势的架势,“若说崛起之机,我们都错过了。几十年来最佳的一次崛起时机就是黄巢之乱,梁王赶上了,且每一步棋都走对了。就是再给咱们十年,也未必能够强过梁王。”

    王师范苦笑道:“或许我们耐心一些,再默不作声地熬上十年,也未必不能壮大起来。但到时候这个天下只怕不叫大唐了。”

    许错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们也等不了十年之久,天下到底会如何,就看这旦夕之间事了。待到此战过后,它是如何便如何,谁也改不了了。”

    罗绍威忽然问道:“若咱们败了呢?”

    王师范想了想,没说话。

    许错倒是没有隐瞒自己对将来的预料,笑道:“若是败了,咱们大概都要以身徇国吧?”

    “是啊。”罗绍威望着别处,喃喃自语道:“到时候就算咱们还想再打下去,梁王也不会给咱们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