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玉剑玄天传 > 第二十九章 将女换公主 11-12
    炽热的阳光照耀下,急行赶路的王甘若部宋军已经人困马疲,此时本该停下脚步,让部将休息,可是王甘若缺乏领兵经验,再加上急于争功,全然对手下兵士的疲态视而不见。

    大军正在蜿蜒前行的时候,探子忽然来报,前方发现大队西夏兵马。王甘若大吃一惊,立即命令全军戒备,众将领正在惊惶失措之际,黑压压的西夏兵已经围了上来。这些西夏兵马清一色骑兵,人数达三四万,王甘若部宋军自从入夏以来,遇到的不过是小部兵马的抵抗,眼下突然蹦出这么多的敌人,吓得大气也不敢喘。身旁的副将毕竟久经沙场,虽然惊慌,但是却也懂得临敌应对,立即对王甘若建议道:“将军,敌军明显是冲我们而来的!如今我们已没了退路,只能与他们决一死战!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下定决心吧!”

    王甘若此时也没了退路,只得硬着头皮下令道:“全军听令,准备迎战!”宋军众将士都知道大战已至,心里已做好准备。待主将一声令下,立即摆好了战阵,一时间,气氛凝重,双方将士紧握兵刃,望着前方的敌人,想象着一会的残酷战斗。

    李皓贤和仁多凌矢列在夏军骑兵军阵前方,眺望着前方宋军的布阵,李皓贤直摇头道:“凌矢兄弟,这王甘若果然不懂兵法,竟然将骑兵列在前方!我敢打赌,一旦交战,宋军必然大败!”

    仁多凌矢有些不解,问:“皓贤兄弟,将骑兵列在前方,有何问题,我们不也是这样做的么?”

    李皓贤解释道:“宋兵缺乏战马,所以配置的骑兵很少,只能作为步兵的一种补充!而骑兵乃西夏兵之精锐,两者战力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队伍更全是骑兵,战力强大。若我是王甘若,我就会将步兵列在前方,抵挡进攻,骑兵用于抄袭两翼。可是现在他却将数量稀少的骑兵列在前方,待会开战,这股骑兵很快便会抵挡不住。向后退却,可骑兵后面偏偏是他们的步兵方阵,骑兵一旦退却,就会践踏步兵,自己冲散自己的阵型,加之我们的大军杀上,还怎能抵挡,所以我断定他们今日必然大败!”

    仁多凌矢恍然大悟,道:“皓贤兄弟说得好!我竟一时没想到这一点!看来此战是天佑我西夏!宋帝用人不当,竟让这样的草包为将,宋人若是此仗战败,也怪不得我们了!”

    此次西夏军打的是仁多凌矢的旗号,原本按照太后的意思,必须打上李皓贤的旗号,目的是让他与宋朝彻底决裂,可是仁多凌矢体谅他的苦衷,暗自违抗了太后的命令。

    一阵短暂的停顿之后,仁多凌矢举起马刀,示意手下兵士准备作战。片刻之后,他将马刀向前一指,大喝道:“冲锋!”

    四万西夏铁骑立即如洪水一般涌向宋军,万千马蹄发出震耳的轰鸣声,让人听了胆战心惊。大战来临,宋朝官兵们也并没有退却,随着王甘若的一声命令,前队骑兵先动,向敌人迎了上去。

    宋朝将士们是勇敢的,没有人畏战退却,全都迎了上去。可是,四万对两万,宋军本就处在劣势,加之王甘若指挥失误,将仅有的少数骑兵派上第一线,直接与敌人打对攻,其结果可想而知。加之西夏骑兵的战斗力明显要比宋骑兵要强,一轮交锋下来,虽然宋朝将士们浴血奋战,但还是损失惨重,败退下来。如此便发生了李皓贤所推断的情况,宋军败退的骑兵自行将后面的步兵阵营冲乱,得势的西夏兵趁机冲锋上来,将宋军整个战阵击跨,兵败如山倒,宋兵争相逃命,互相践踏。西夏骑兵如同恶狼冲入羊群一般,肆意杀戮。

    大势已定,宋军溃败已是事实,可是李皓贤显然不像仁多凌矢般激动和高兴,两边死伤的都是他的同胞,无论宋胜夏胜,都使他伤心不已。

    此战一直持续到黄昏,除了小部宋军逃脱之外,其他全被歼灭。望着堆积如山的尸体,李皓贤感觉自己成了郐子手,虽然他不曾上阵杀过一人,但是这些人都是死在自己的谋略之下,与自己亲手杀人又有多少区别呢。

    仁多凌矢看出了李皓贤的不快,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皓贤兄弟,看着这么多宋兵死去,我知道你心里不是滋味!可是你不必自责,要怪,只能怪宋帝昏庸,用人不当!这就是战争,战争定会有伤亡,差别只是在于哪一方伤亡多,哪一方伤亡少!若是此战不是我军大胜,这时倒在战场上的,必然是我军将士的尸体,难道皓贤兄弟就愿意看到这一幕吗?”

    李皓贤叹口气,道:“唉,我从小便希望将来有一日,能带领着大宋的军队,与元昊王的军队交手!可是命运却偏偏与我开了个如此大的玩笑,今天,我是带着元昊王的军队,大败宋军!这难道是天意?上天真会戏弄人!凌矢兄弟,你不必安慰,我身上毕竟有一半党项人的血,保西夏也是应该!只是我希望好好安葬今日命丧疆场的将士,无论是西夏兵,还是宋兵,都让死者归于尘土吧!”

    仁多凌矢点头道:“好,我这便吩咐人去办!”

    大胜之后,全军开赴灵州歇息。狄咏的那股先头部队,强攻灵州不成,又得知后方大部被歼,只得仓惶撤退。李皓贤念及兄弟一场,并没有派兵追击。四万兵马在灵州修整了一日,又接到了夏州方面的告急文书。

    夏州乃是党项势力的发源地,李继迁时,就是以夏州为根据地,一步步向河西扩展地盘。经过李德明和李元昊两代人的经营,西夏才有了今天的辽阔地域。因此,夏朝廷对夏州也是十分重视,驻有精兵。

    这时韩琦的五路宋兵,东路军由宋将高坡林率领,在攻克银州之后,向夏州进犯,所幸夏州守备守城有方,宋军连攻五日仍然不能攻克。可是夏州毕竟兵少将寡,难以久撑下去,不得不派使者向兴庆方面告急,请求出兵援救。告急文书首先经由灵州,再至兴庆,李皓贤和仁多凌矢先一步知道了前线的情况。

    两人斟酌再三,皆认为夏州不可不救,自从王甘若部宋军全军覆没之后,其他几路宋军明显感到了压力,行军速度放缓下来,以求步步为营,各部之间能够互相照应。如此一来,暂时减少了对灵州的威胁,李皓贤和仁多凌矢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先增援夏州,解决战斗之后才回军抵挡其他三路宋军。恰恰在此时,兴庆方面传来消息,没藏祈荣的大军已经赶来增援,两人更加定心下来,决定即日发兵,援救夏州。

    两人的军队皆是骑兵,行动极快,不消一日的时间,便赶到夏州城郊。宋兵早已听闻夏人来了援军,双方还未交手,宋兵便仓惶撤退,让李皓贤和仁多凌矢不费多大力气便解了夏州之围。

    仁多凌矢却对这样的结果不大满意,刚打完一场漂亮的胜仗,斗志昂扬,本想再下一成,可敌人却不愿交战。仁多凌矢感到不尽兴,便对李皓贤道:“皓贤兄弟,我们大老远的跑来,可还没交战宋人便跑了,实在无趣,不如我们全军追上前去,一举将他们吃掉,如何?”

    王甘若部宋军的惨败李皓贤还历历在目,心中一直内疚,觉得自己是罪人,不想再出谋划策,增添罪孽,于是便对仁多凌矢道:“凌矢兄弟认为怎样便怎样吧!不必事事都征询我的意见!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在关键时刻有自己的主见!现在开始,我的那两万军队就交由你一并指挥,是否追击,就由你下决定吧!”

    仁多凌矢点头道:“皓贤兄弟说得对,我是该趁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了!”

    仁多凌矢仔细考虑了一阵,终于有了结果,对李皓贤道:“我将挑选一万精兵,分成左右两翼追击宋兵!这对宋军如此惧怕我们,定然无心恋战,一旦被我们追上,必乱作一团!”

    李皓贤没有答话,其意思很明显,还是交由仁多凌矢作决定,自己不发表意见。仁多凌矢领会了他的心意,也不再多说,按照自己的想法部署下去。

    此次围攻夏州的乃宋将高坡林部,如同宋朝大多他将领一样,这个高坡林既贪攻,又畏敌如虎。刚进攻西夏时进展顺利,他也便骄傲起来,按照韩琦原来的部署,他必须尽快攻下夏州,然后再与其他部队会合,进逼兴庆。然而高坡林没料到,夏州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连续五天的猛攻,弄得士气大损,却依然占领不了这座城池。后听得风声,王甘若部被全歼,西夏军正增援夏州而来,高坡林万分慌张,不敢与西夏兵交战,立即全军撤走,企图逃跑。

    有这样贪生怕死的将官,下面的士兵们也军心涣散,不愿卖力,皆想着自保,这样的军队虽有两万之众,可却如同被虫蛀的树干,风吹既倒。

    急急的撤退之后,高坡林的部队已经远离夏州地区,众将士皆以为危险已经过去,高坡林见兵士们皆已疲惫,于是命令原地歇息。

    正当大家放松下来歇息之际,突然探子来报,西夏两队西夏骑兵正朝这个方向追击而来。高坡林一听方寸大乱,竟也不弄清楚敌军的数目,也不立即布阵备战,只是慌张的命令众兵士加快脚步逃命。

    此乃昏招,本在镇定之下还可以抵挡的宋兵现在已经完全丧失抵抗能力,人人心里都想着怎样逃命。宋军如此糟糕的应战状态被仁多凌矢所派出的铁骑把握住,当见到西夏骑兵时,宋兵完全一哄而散,西夏骑兵于是两翼夹击,猛追猛打,宋兵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大军,竟然被一万人的西夏兵几乎全歼。

    开战以来,李皓贤和仁多凌矢领导的西夏前锋军连续取得两场大胜利,一下消灭了四万宋兵,自身损失却极少。两战过后,形势发生了有利西夏的变化,没藏祈荣所率的六万大军赶至灵州后,西夏军已经在人数上占得优势,韩琦自知再难取得进展,只得将剩下的三支部队集合起来,力求稳住阵脚。

    李皓贤和仁多凌矢则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灵州,与没藏祈荣会合。没藏祈荣请自出帐迎接他俩,大帐之内摆好了酒宴,没藏祈荣高兴地对两人道:“我没藏祈荣向来不服老,可是如今看到你俩意气风发的样子,我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李皓贤开口道:“阿公,其实……”

    没藏祈荣打断道:“诶,不用多说了!我是老了,可是我很高兴,也很安慰,终于后继有人了!这俩次我都没怎么出手,你们两个已经将事情办的好好的!西夏有了你们两个,将来便有了保障,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皓贤道:“谢谢阿公的赞扬!可是,我们虽然打了胜仗,可全局的胜利还言之过早!韩琦并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眼下他手中还有六万兵马,宋庭或许还会继续增兵,到时局势将再次对我们不利!”

    没藏祈荣问:“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

    李皓贤道:“我想带三万兵马抄他们的后路,围住陕州!”

    仁多凌矢道:“此计很好!可是陕州城城池坚固,只怕三万兵马也未必攻得下城池!而且攻城也不是我们的强项!”

    李皓贤解释道:“我并不是想攻下陕州,只是包围,让宋军有后顾之忧!如此做,无非是想快些将宋兵赶出西夏!另外,我想写一份战报,将我军此次的战果列出来,然后让人抄写一万份,用箭射入城内,借此对宋军产生心里威吓,迫使宋朝廷尽早退兵!”

    仁多凌矢担忧道:“只怕宋人不会如此轻易退兵!或许我们还有恶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