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遨游战国之出云之鹿 > 第一节 两师徒
    东海道,三河国。

    三河,自古以来就是日本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尾张群山以南的广阔平原上,矢作川、剑作川、清川三大干流纵横交错,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因为这个原因,三河平原的土地十分肥沃,乃是日本少数几个著名产粮地之一。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河的土地成为周围邻居们觊觎的对象,无论是骏河的今川家、甲斐的武田家、甚至是尾张的织田家,都对这块旱涝保收的产粮地虎视眈眈。

    身边有一群如此贪婪且实力不凡的邻居们,为了保住领地,三河的主人松平氏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说来也巧,几乎每一代的松平家都能出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才,依靠这个人才咬紧牙关的努力,三河松平家不仅没有在强邻围绕的情况下被吞并,反而在这个时代过得有滋有味,而且依靠丰富的粮食和棉花产量,松平氏的实力一天天的强盛了起来。

    终于,在五十年前,松平家出了一位百年一遇的绝世人才,此人名叫松平清康,正是现在的三河主人德川家康的亲爷爷。说起这个清康,那绝对是惊才艳羡,十四岁的时候就打败了不服从自己的叔叔信定,平定了家中的反抗势力,然后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将三河的其他豪族收到帐下,完成了三河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以十九岁之龄统一三河的松平清康在稍事休整之后,迅速开始了对周边大名的制压,包括武田、今川在内的实力大名纷纷选择了避其锋芒,“三河雄鹰”的风头一时无两,甚至有人断言:只要清康活到三十岁,必将统一整个日本!

    按照当时清康的势头,说这话的人所言不虚,不过既然战乱的时代仍在继续,那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松平清康没到三十岁就挂掉了……

    清康的死法有很多版本,但最为大众接受的就是“信秀阴谋说”。这里说的信秀就是尾张的大名、织田信长的父亲,人称“尾张之虎”的织田信秀,此人虽然外号叫虎,但却在与自己同龄的“三河武松”松平清康的拳头底下抬不起头来,最后不得不联合清康的叔叔(就是前边说的不服清康的信定),派人以暗杀的卑鄙手段害死了年仅二十四岁的清康。

    作为权利核心的清康一死,整个松平家顿时乱作一团,原本在清康的威压下夹着尾巴做人的邻居们也蠢蠢欲动,开始不断蚕食三河的土地……到了清康孙子元康这一辈,整个三河完全落入了骏河的今川氏手中,松平的当主元康甚至成为了义元的家臣。

    所幸上天还没有放弃松平家,桶狭间的一场大雨不仅浇灭了义元上洛的美梦,还让他本人身首异处,借此良机,原本就有自立野心的松平元康在家臣们的鼓动下,半推半就地在冈崎独立,改名德川家康并与世仇织田氏结盟,一起对付两家最大的敌人今川氏。

    然后,时间到了永禄四年腊月……

    三河国,与尾张交界的山路上。

    因为领主德川家康与尾张的织田信长结盟,使得这条原本人迹罕至的小路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不仅是来往各地的商人,就连许多浪人和野武士也通过这条路来往于尾张和三河两国之间,希望能够在其中的一家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出身。

    在这往来繁复的人流中,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人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

    这两人乃是一老一少两个僧人,按理说僧人赶路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这两个僧人中年少的那个,虽然身穿和尚衣服,但却蓄着一头乌黑的秀发,虽然这个时代也有蓄发的野和尚存在,但看两人的服饰以及老僧那宝相庄严的样子,怎么也不像是没有依靠的野和尚。

    而那个小和尚,虽然看上去只有十来岁的样子,但长得却眉清目秀甚是漂亮,难得的是虽然年幼,但无论是走路的姿势还是表情,都是只有长年修行的僧人才具有派头,因此更让人对他蓄发的行为感到不解。

    对于别人的好奇,两个僧人并没有特别的反应,年老的僧人也就算了,即便的是小和尚,对于行人射向自己的目光也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对周围人的指指点点泰然处之。

    “孙四郎,你的修行看来又进了一步呢。”走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年老的僧人开口说道。

    “谢谢师傅夸奖。”听到师傅夸奖自己,小和尚孙四郎展颜一笑,“那么落发的事情……”

    “还不行。”老和尚的一句话让刚刚露出笑容的孙四郎一阵失落,但表面上却没有任何变化。

    见徒弟这个样子,老和尚不由暗自点了点头,继续道:“虽然你现在已经基本做到宠辱不惊了,但是却还没有到能够完全将心皈依我佛的境地,在你做到那一点之前,我是不会给你剃度的。”

    “可是师傅,说起修行的话,师兄弟们不也都是相差无几的吗?为什么只有我不能……”虽然孙四郎在同龄人中算得上是沉稳,但必经是一个刚刚十二岁的孩子,见师傅这样说,忍不住出言争辩。

    “问得好。”对于徒弟的顶撞,老僧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说道,“在你们师兄弟中间,以你的天分最高,无论是佛学还是其他的学问都是一点就透,不仅如此,你还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将学到的东西灵活运用,即便是为师,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那为什么还……”孙四郎不解地问。

    “那是因为你的心啊。”老僧叹了一口气道,“虽然你对佛学领悟很深,但你仅仅是将它作为一门学问来学习,在这样的心态下,无论你学到多少东西,还是无法领悟其中的真谛的。”

    他不待孙四郎辩解,继续道:“虽然你的师兄弟们的天分不如你,但是他们都是将佛学作为自己的人生来感悟的,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从内心将自己交于我佛,成为佛祖的弟子。”

    “还有,”见自己的徒弟低下头,老僧微笑着道,“晚上习武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点,虽然你选的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但是太过投入,还是会弄出动静的。”

    “哎?!”听师傅这么说,孙四郎震惊地抬起头来。对习武这件事,他一直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没想到还是被师傅觉察到了。

    “你不用害怕,”看着爱徒这副样子,老僧慈爱地道:“其实你既然开始习武,应该已经对自己的身份有所怀疑,不过为师曾经答应过你,在你十八岁的时候会将你的身世告诉你的。因此……”

    “是,弟子知错了!”见师傅这样说,孙四郎忙跪下身子道歉道。

    “呵呵,快起来,被人家看到了像什么话。”老僧笑呵呵地将孙四郎扶起,“其实为师这次带你出来,就是为了让你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一个因为战乱而饱受苦难的世界。”

    “是,这个弟子已经都看到了。”孙四郎回答道,“虽然三河这里看上去还算平静,但我们经过的近江却是一片悲惨的景象,战争使太多的人流离失所。可是师傅,难道就没有人能够阻止战争吗?”

    “并不是没有人想结束战争,相反,是太多的人想要结束这个乱世了。”看着徒弟那清澈的眼睛,老僧无奈的道,“每个人都想要结束乱世,为了结束乱世就要发动战争,结果只是使原本就混乱的时代变得更加混乱而已。”

    “那样的话,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孙四郎焦急地道。

    “办法也不是没有。”老僧想了一下道,“就比如三河的这位德川大人吧,尽管身处织田和今川的包夹,但却能够审时度势,果断地放弃无谓的仇恨与织田结盟,然后利用今川家当主的孱弱,不断完成对领地的统一,不仅如此,他还能够体会下层人民的疾苦,在领地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会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却使更多穷人过上好日子。”

    “可这跟结束战乱有什么关系呢?”孙四郎奇怪地问道。

    “呵呵,所谓的结束乱世可不只是嘴巴上说说那么简单,那是需要许多因素的。”老和尚笑着道,“现在大名的领地,多数都被实力豪族所瓜分,这些人虽然会听从大名的调遣,但有些时候却也难免有私心,如果将土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再看豪族们的脸色,德川大人能够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实在是很不简单啊。”

    “师傅您对德川大人似乎很推崇啊?”听了师傅的话,孙四郎笑着道,“而且您对德川家的情况了解也很深呢。”

    “这个嘛?”被土地这么一说,老僧也觉得自己刚才说得的确太投入了,因此笑着道,“其实为师年轻的时候也曾立志成为一个武士呢,只不过后来受佛祖感化才皈依我佛。”

    说着,他看了看路上的行人,继续道:“说实话,为师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是第一次看到农民脸上有这么幸福的笑容。虽然还是很贫穷,但德川大人让他们看到了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作为一个统治者,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啊。”

    听了师傅的话,孙四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武田家的领地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么……”老僧皱了下眉头,道,“甲斐地区山多地少,原本应该是块贫瘠之地,不过武田家的领主信玄公也是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因此领内人民的生活倒也过得去,只是……”

    他正待再说,突然一阵嘈杂的喧哗声打断了他的话,只见许多人从前面的路上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叫道:

    “不好了!有武士在前面决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