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 第九章 秦国谋魏
    朝会结束后,魏惠王独自一人到园林漫步去了。他是个喜好热闹豪阔的君主,身边从来都是莺莺燕语一大群,要么就是和狐姬纠缠在一起。象今日这样独自漫步,还真是数十年来第一次,宫中的内侍与侍女竟然都不知道该不该跟着国君了。走了一阵,他觉得累了,便坐在草地石墩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若非上天有眼,让这个公子郝突然开窍,保住了七万魏武卒,还有让太子魏申和公子卬带去了三万魏武卒,就是赵国这样的二流战国来攻安邑,也无法自保了。没想到刚刚执政初期强盛的魏国现在只剩下十万魏武卒了。

    魏罂啊魏罂,魏氏祖先的基业如何被你弄成了这般模样……就在他烦躁不安的时候,内侍来报,说河西将军龙贾星夜赶回,正在宫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魏惠王不耐的挥挥手,没办法,只有回宫见这个倔犟的“龙不死”了。

    一阵沉重急促的脚步声,老将军龙贾大步匆匆的走了进来,风尘仆仆,汗流满面,头盔下的白发水淋淋的贴在两鬓。立即,一股浓浓的汗腥味儿便在这芬芳的大厅中弥漫开来,魏惠王不禁皱了皱眉头。

    “臣,河西守将龙贾,参见我王。”

    “龙老将军,何事如此匆忙啊?”

    “秦国大军,已经秘密开进了洛水东岸。臣察其意图,欲与我在河西决战。我军新败,士气受挫,臣请我王速做部署。”龙贾显然很急迫。

    魏惠王一惊一怔,又略一沉吟,便哈哈大笑起来,“秦国?老军破车!敢打河西的主意?老将军弄错了吧。”

    “断无差错。”龙贾大手一捋,将脸上的汗水甩掉。魏惠王连忙后退两步,又是大皱眉头。龙贾毫无觉察,肃然正色道:“我军连遭败绩,皆因轻视敌国而起。十多年来,秦国已经今非昔比。若无精锐新军,秦国断不致与我做河西决战。我河西守军步卒占八成以上,且多老少,难以抵御。”

    “以老将军之见呢?”

    “请王上让大将军庞涓领军出征河西,如此方能与秦一战。”

    “老将军”魏惠王这三个字说的很重,“现在庞涓已经被撤职,公子卬才是大将军,老将军慎言。”

    “王上,秦军训练的精锐新军非同儿戏,唯有大将军才能抵挡秦军的攻击。”

    “好了,军国大计,本王自有运筹,老将军无须多虑。将军安心留守河西,我自会派人接应。”

    龙贾不善言辞,被魏惠王这么一说也不知道怎么回话,只能应诺离开。

    魏国王宫。

    “今天呢,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想向诸位说说,秦国大军,已经秘密开进了洛水东岸。诸位有何见解,均可说出。”

    “噢?谁人统兵?”太子申立即提出了一个极为要害的问题。

    “斥候探察,秦国大良造卫鞅亲自统兵。”魏惠王回答。

    “王兄,你说的是那个中庶子卫鞅?”公子卬憋住笑意,似乎没有听清。

    “不错。”魏惠王回复的不冷不热。

    突然,公子卬纵声大笑:“我还以为嬴虔出山了呢,原是那个中庶子啊!”

    “中庶子?父王,卫鞅何人?做过中庶子?”太子申很冷静。

    魏惠王悠然笑道:“我也差点儿忘记了。这个卫鞅,当初是公叔丞相的中庶子,公叔拿他做国宝一般。庞涓呢,却认为他只能做个行军司马。后来,他就跑到秦国去了,竟然做了秦国大良造,这秦国变法么,也是可想而知了。”

    “这个卫鞅,带兵多少犯我?”太子申没有一丝笑意,竭力做出名将气度。

    “号称十万。臣多方探察,以为大约有五六万之众。”魏惠王将龙贾的猜测说出。

    “五六万?”太子申也禁不住笑了,“五六万就想拿下河西?”

    “是啊,就五六万秦卒也想来犯我河西,看来我魏国两次战败,霸主之风不在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想来咬一口我们魏国。”魏惠王感慨。

    这魏国朝堂还真没一个正常人,卫鞅是谁,也就是后来的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商鞅,居然被魏惠王说成了阿猫阿狗,那个公子卬更是不堪,对于这样的魏国朝堂杨素满是无奈。

    按照历史,秦国攻打魏国时,魏国是公子卬领兵,被卫鞅打的全军覆没,我既然到了这里就绝不能让这个公子卬当魏国的统帅,魏秦这场大战若败,那真就麻烦了。

    杨素正色道:“万人被刃,横行天下,我魏国吴起昔日只有精兵三万,却是无坚不摧。兵贵精,不贵多。秦国经历十多年变法,这五万新军,不可小视,况且秦国与戎狄混杂,本就精通骑射之术,如果大意,魏国危矣。”

    对于杨素的反驳,太子申大为不悦,当初他就极是厌恶庞涓对他的这种训诫口吻,但也无可奈何,庞涓毕竟是名门上将。如今杨素也来教训他,杨素就是打了一场战的纨绔子弟,以前都是跟在他屁股后面的,这段时间以来每次都要和他作对,这次说话的语气好象将他当做没上过战场的黄口小儿一般,当真岂有此理!虽然杨素是他弟弟,但他现在恨不得吞下杨素,他正要斥责杨素,公子卬却眨眼示意,嘲讽笑道:“公子郝,不要以为打了一场战就以为自己是个名将了,你还差得远呢,秦国五六万兵马,河西现在有八万魏军。就算我魏国现在不出兵,龙贾都能守住,你不要在这危言耸听。”

    杨素亢声道:“谁危言耸听,大丞相大将军,你难道会不知道河西现在的八万魏军只是八万老弱吗,当时朝会,大丞相大将军可是一力主张争霸中原,把八万老弱留在河西,现在大丞相大将军寄希望这八万老弱能打赢秦国五万精锐吗,你真当秦国新军是纸糊的?”

    “秦军也有精锐,就凭那个中庶子建立的秦国新军?”

    “中庶子,你大丞相大将军就只知道卫鞅是中庶子,你不知道的是卫鞅学法家之前学的是兵家,而且师从鬼谷子,按理说卫鞅还是孙膑和大将军庞涓的师兄弟,你大丞相大将军自认打得过大将军和孙膑吗?”

    “什么,卫鞅以前是鬼谷子的弟子?”魏惠王大惊,鬼谷子这个名号确实很响亮,当今天下纵横战国的两大兵法家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为何以前没有听庞涓提起过?”

    “父王,卫鞅确实是鬼谷子弟子,这段时间我一直派人在调查卫鞅,我听说卫鞅以前是学兵家的,在鬼谷子门下学过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卫鞅学的时间短,孙膑和庞涓当时也并没有和卫鞅在一起学习,所以才会不知晓此事。”

    魏惠王听了杨素的花后轻轻吁了口气,“还好,只学了一段时间,如果学时间长了还真不得了,不行,保险起见还是让庞涓领兵去攻打秦国。”

    启用庞涓,这绝对不行。公子卬听到魏惠王的自言自语不由大是着急。

    “王兄,为了一个学了一段时间兵法的中庶子卫鞅要重用庞涓吗?”公子卬充满不屑,“这庞涓恃才傲物,王兄刚刚罢了他的职位,如今又要去用他,不知他会怎么想,他会认为魏国这满朝文武不能没有他,以后要管束他就难了,现在魏国有十多万魏武卒,再加上河西八万士卒,难道还打不过那个只有五万士卒的中庶子吗,王兄,我愿立下军令状,只要王兄给我五万魏武卒,我一定占领秦国都城,并把赢渠梁和卫鞅的人头带到大梁。”

    魏惠王沉思:庞涓是出了名了牛脾气,不好管教,让他在家多闲上一段时间也好,不然真以为魏国只有他庞涓可以领军了,这个公子卬也是“名将”,上次连庞涓都败给了孙膑,他公子卬却把三万魏武卒完好无损的带回来了,这次就让他去历练一下,以后也好交给他重任。

    “好,丞相既然有这个决心,我就把八万魏武卒大军交到你手上了,记得,我等你得胜的消息。”

    “不可”杨素大急,“丞相非领军之才,让丞相领军乃取败之道。”

    “你这娃娃怎么说话的,我怎么就不是领军之才了。”

    魏惠王摆了摆手,“我意已决,这次领军统帅就是丞相了。”

    不行,我好不容易才救下的魏武卒,不能交给公子卬这个废物让他去败光,既然不能阻止公子卬领兵,就只能自己也参与进去了,能救多少救多少吧。

    “父王,儿臣请战。”

    “你说我去打仗,又不是过家家,你凑什么热闹。”公子卬大是不满。

    “请父王恩准。”

    “这,好吧,你能救回庞涓和我七万魏武卒也是个将才,你就在丞相手下当个副手,好好学学丞相领兵吧。”魏惠王想了会说道。

    “王兄,这恐怕不好吧。”公子卬极不乐意。

    “好了,叔侄两个要同心协力,你这个做叔叔的要好好培养你的侄儿,你是你的责任,清楚了吗?”

    “诺。”尽管不乐意,公子卬还是领了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