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工分制度
    前文说过,李宽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获取系统积分,而现在他忽悠房玄龄和杜如晦自己要代天传承医道的事情,也是打着同样的算盘。对大唐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贞观盛世时最有名的医生就是药王孙思邈,他的著作《千金方》对后世中医学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孙思邈这种活人无数的神医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而李宽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孙思邈的历史轨迹,让孙思邈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

    通过之前发明出火炕后持续获得积分奖励的启发,李宽摸索出了一条可以让他持续不断的获取积分的道路,那就是他可以通过某些人某些事物间接的改变其他人的命运,继而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获取到系统的积分奖励。火炕之所以能够给李宽带来持续不断的积分,是因为火炕的诞生使得许多原本应该死于碳毒的历史人物得以存活,间接的改变了历史轨迹,但是拥有和火炕同样效果的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经过李宽的分析考虑,他认为只要是让那些原本会死去的历史人物逃脱死亡的威胁,那他就有可能获得系统的奖励,这也是他一开始想着要在贞观四年时救治杜如晦的原因之一。可是李宽深知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做到救治天下人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没有转职成一个医生四处救人的打算,所以他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教导出一群医生来为自己做这些事情。因为那些医生可以说是因为李宽的存在而产生的,只要他们救活了本应该死去的历史人物,那么李宽也将能够从系统那里获得奖励,就算这样的奖励再少,只要积累的多了那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李宽穿越到大唐以后本就是打算过自己的逍遥日子的,他可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将自己束缚住,所以他就想到了让孙思邈来做这个事情。借助孙思邈在大唐医学界的名望组建起一所专门教导医生的学院,让那些从学院毕业的学生来为李宽实现他那个可持续获取积分的目的,这就是李宽在决定放弃治疗封德彝后想到的计划。

    而且李宽还很聪明的将这个事情借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口传到李二那里,以李二现在迫切的想要做出些实事来证明自己的情况看,他是断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很可能组建医学院的事情会被李二大包大揽抢着去做。这样李宽只需要时不时的将后世的一些医学技术教给孙思邈,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面,他也有很大的可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让李宽那个持续性的获得积分的目的。

    这又是李宽在对历史变革系统的一次试探,要是真的如同他所想的那样能够通过开创医学院来获取持续性的积分的话,那么李宽丝毫不会介意再去开个农学院、工学院甚至是神学院!这样一来李宽就将再也不需要担心积分消耗光以后,自己会被无节操的系统遣送回过去那个不断重生的时空节点里去了,同时也不需要再心存顾忌的去改变原有的历史轨迹,可以过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了。

    这些都是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李宽还要继续为房玄龄和杜如晦讲以工代赈的事情,在房杜二人承诺会让人去帮忙寻找传承医道的人之后,杜如晦又提出了一个关于以工代赈的新问题:“为道长寻找医道传人之事必然耗时日久,此时旱灾降至可暂时先放到一旁,杜某听了道长的高论深为敬佩,以工代赈的确是处理天灾之后灾民安置问题的首选!但是杜某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道长,还请道长不吝赐教!”

    “请说。”得了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承诺,李宽现在心情极好,难得的没有在心里面吐槽杜如晦,自己都说的那么明白了居然还有问题要问,到底你是房谋杜断的杜断还是他是啊?

    “这以工代赈的确是个好方法,但是这灾民们劳作之后的报酬应该怎么付?付多少?不知道道长心中可有一个标准?”杜如晦问出这个问题后感觉自己的脸上有些发烧,其实这种问题以他的聪明才智是不需要问李宽的,只要回去和房玄龄等人商议一下就可以很快的得出一个标准来。但是谁让李宽之前的解释说的那么详细,连其他的问题都给考虑到了呢?杜如晦觉得反正也要将这个事情禀报给李二知道的,干脆就连这劳作的报酬标准也问出来算了,他倒是没有想过李宽自己会不会也没有个标准的事情。

    杜如晦问出的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水平,一时之间李宽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还真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李宽他毕竟是刚刚穿越到大唐没有多长的时间,平时也是只会躲在自家的内院里当自己的宅男,他根本就不了解此时大唐的物价又怎么可能会去思考支付给灾民的报酬标准的事情呢?而且这种需要反复计算的事情实在太耗脑细胞了,李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考虑这个事情,大唐此时的能人志士多了去了这种小事他们还能够做不好?

    李宽是有心不想要回答杜如晦的这个问题的,但是人家刚刚才做出了帮他找人的承诺,他现在反而是有些不好开口拒绝回答问题。要是他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的话拒绝也没什么,可是对于这种支付报酬标准的事情他还真就有一个不错的想法,这也是在杜如晦问出这个问题时他灵光一闪想到的,一个可能被很多人遗忘掉的方法。

    “杜尚书还真是问到了点子上了,这以工代赈若是按小道的设想来做,让所有的灾民都能够获得报酬又不能让大唐吃亏,那么势必要做到公平公正才可以,请荣小道想想。”李宽点点头开始整理自己脑海里尘封已久的那些记忆。

    “小道这里有个想法,小道认为我们可以将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口粮作为报酬的基本标准,然后实行工分制度按灾民们每天工作的数量来计算工分,一点工分可以换取壮劳力一天的口粮,这样计算的话就可以很轻松的计算出每个不同劳力所获得的报酬是多少了。”李宽思考了一会儿后将工分制度抛了出来。

    “工分制度?”房玄龄和杜如晦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浓浓的疑惑,他们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工分制度,这尼玛要如何操作?

    “是的,工分制度!”李宽郑重的点点头,对满脸疑惑的房杜二人解释道:“所谓的工分制度,是一种奖励的计算方式,一开始所有人的工分都是零分,当他们在参与劳作之后就会获得相应的工分,然后他们就可以用自己手上的工分换取到相应的东西,而想要换取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就需要更多的工分,这样也有助于让灾民们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

    李宽会想到工分制度,其实也是因为他现在也算是工分制度下的一员,系统奖励的积分和工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差别,李宽改变历史后得到系统奖励的积分,然后李宽每天支付一点积分来换取他在大唐生存一天的资格,虽然这样的换取方式从来都不是李宽心甘情愿的。因为想到了自己现在的情况,李宽就有些腹黑的想要让那些灾民们也体验一下自己现在的感受,没有工分灾民就会面临饿死的危机,而李宽没有积分虽然还能够活下去但是却会生不如死!

    其实工分制度在华夏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的,并不是改革开放前期出现的公社最早进行使用,简单的说工分制度就像是计件算钱的一种工作模式,工人们做出一件物品就可以获得一件物品的酬劳,做的越多得到的酬劳就越多,是一种让人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工作模式。但是已经湮灭在历史尘埃里的公社很显然没有将工分制度做好,具体原因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李宽现在提出提出的工分制度仅仅适用于发生天灾后灾民工作时使用,要是有谁想到要提前一千多年将人民公社搞出来,那李宽绝对会第一个站出来阻止的。

    不过想想现在大唐的实际情况,人民公社这种由人民管理自身的组织是怎么也不会出现的,毕竟大唐可还是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大地主和勋贵们手里,这些在大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人是怎么也不可能会和普通百姓一起吃大锅饭的,这就是现实。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若是实行工分制度就不会出现酬劳派发不公平的情况,这这这,这当真是最好的办法!”房玄龄和杜如晦略一思考就明白了李宽提出的工分制度的好处,喜出望外的两人此时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李宽,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妖孽的人,随口说出来的一个方法就是那么的惊世骇俗!而且这个人现在还只是一个孩子!

    现在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真的相信李宽一开始说的,他被太上道德天尊点化来帮助大唐的事情了,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够说明为什么李宽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居然能够想出那么多连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样的谋臣都想不出的方法来。若是说李宽的这些想法都是被人实现教导过的,房杜二人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他们刚才所问的问题可都是临时想到才问出来的,要是有人连他们会来找李宽说这些事情问出这些问题都提前算出来,那这个人就只能用神仙下凡来解释了。

    可要是真有这么一个人他早就名动天下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怎么可能会听都没听说过?所以房玄龄和杜如晦都确信,李宽必然是得了仙缘被太上道德天尊点开了神智,才会想出那么多新奇而有效的想法来。现在他们可不会再将李宽视作是过去的晚辈来看待,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承认了李宽的地位,认为李宽有着足以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的资格,甚至可能比他们站的还要高!

    看着喜形于色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李宽摇摇头准备给他们泼一盆冷水打击打击他们,他淡淡的开口说道:“二位长辈先不要高兴的太早,这工分制度能不能真正的施行下去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无法保证那些为灾民们计算工分的人是不是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所以想要施行工分制度,这监管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无妨,若是有谁敢在灾年里做出这样的事情,自然有大唐律法在等着他们呢!不过道长所言也不无道理,真的要是开始进行以工代赈之事,杜某会奏明圣上派出御史台的御史全程监管的,想来有御史台的御史们在也不会有谁有那个胆子敢做这种事情。”杜如晦对李宽的担心却是丝毫不在意,不说现在大唐的官场政治清明,以大唐律法里对那些贪赃枉法之徒堪称酷刑的处罚就足以吓退无数贪心的家伙。

    “克明说的极是,老夫回去也会向圣上奏明此事,决计不能让人破坏了以工代赈以及工分制度的施行!”房玄龄难掩喜色的在一旁笑呵呵的点头赞同着杜如晦的话。

    既然他们那么有信心李宽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反正到时候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也找不到他的头上来,他只是提出了一个计划而已,出了什么事李二要找也只会去找那些执行计划的人,和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实话说,在尔虞我诈的现代社会混了数万年的李宽实在不觉得单凭律法,就能够阻止的了那些贪婪的人性,律法真的有效的话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了。

    该说的李宽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等如云整理好她记录的李宽说的话以后,李宽就将那些纸张递给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他们说:“这是小道方才所说之言,还请二位长辈将之送与圣上,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二位长辈还要赶回长安城去向圣上回禀此事,小道就不多留二位了。”

    房玄龄接过那些记录随意的打量起来,而杜如晦却是上前对李宽说道:“道长,杜某很喜欢道长家里的茶水,不知道长可否忍痛割爱赠予杜某些许茶叶?”说完还很隐晦的对李宽眨眨眼睛,又看了看再次退到李宽的身后的如云,心里的意思一目了然。

    “如云,你去内院给二位长辈准备些茶叶让二位长辈带回去,多准备些。”李宽看出杜如晦这是有话要对自己说,而又不想要让如云得知,他自然也猜得出杜如晦想要和他说什么,也不计较杜如晦耍的这些小心思,转身就将如云打发了出去。

    等如云走后,杜如晦轻咳一声满脸肃穆的对李宽行了一礼:“大王,圣上非常想念大王,不知大王准备什么时候告诉圣上你就是逍遥子的事情?还是让杜某代大王向圣上告知?”

    称呼大王就是要说私事吗?李宽轻轻的笑了起来:“杜尚书,小道道号逍遥子,俗家名叫李宽,你就将这句话告知圣上便是,若是小道没有猜错的话,此时圣上应该已经知道了小道的身份,只是圣上既然不提那就定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且小道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的满意,暂时就让小道继续在这乡野之处修身养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