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宽想要复兴百家?
    一直到房玄龄和杜如晦的马车进了长安城城门,他们都没有想出为什么李宽要将萧皇后金屋藏娇的理由来,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房杜二人的确是拥有着超乎人想象的智商的谋臣,但是想要猜透李宽这个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老妖怪的心思还是不可能的事情。谁能够想到现在根本就不是李宽将萧皇后强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萧皇后已经喜欢上了现在这种安静舒适平平淡淡的生活,再也不想回到长安城这个伤心之地受罪?

    而且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可能会知道,李宽的身上有一个无节操会让李宽生不如死的系统存在,为了能够获得活命用的积分不要说是将萧皇后金屋藏娇了,就算是让李宽杀了李二他都会去做的。应该庆幸的是李宽还是很喜欢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也非常的想要亲眼目睹贞观盛世的到来,不然以李宽的手段想要杀掉李二的话,整个大唐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的了他。李二再怎么英武果敢武力值超群,他还能够在中了一发子弹后活蹦乱跳的?

    急匆匆的赶回长安城时,房杜二人恰好赶上了八百净街鼓响的差不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城门刚刚准备关闭原本是不允许人再进来的,不过好在此时看门的将军认出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才让他们进来的。不过尽管如此他们二人的马车还是频频被巡街的武侯拦下来问话,要不是最后房玄龄让武侯们护送他们到皇宫里去,可能他们想要一路畅通无阻的赶到皇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古代的宵禁管理可是极其严格的,哪怕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种官拜三品又是开国国公的人,在宵禁之后若是没有正当理由的话也会被武侯抓起来,因为在古人的心里认为在晚上出行的人非奸即盗,所以一旦到了宵禁时间除了巡城的武侯之外的人都会被抓起来。若不是房玄龄身上穿着官袍去的又是皇宫的话,哪怕他们都贵为国公也逃不过一顿斥责,而且严重点的明天就会有人参他们一个罔顾大唐律法的罪名,虽然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却会很掉面子就是了。

    不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想直接回家,而是在他们眼里自己手上拿着的东西对大唐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只有将手上那些记录了李宽和他们的对话的纸张亲手交给李二他们才有可能安心下来。这种事情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而言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哪怕是在被武侯们拦下来时,他们二人也必定会有一个人护着那份东西,这也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哦?你是说房玄龄和杜如晦求见朕?”李二此时正在吃晚饭,得知房玄龄和杜如晦有要事要禀报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让人将二人请了进来。

    “玄龄,克明,你们辛苦了,先来用膳再说其他吧!”等见到房玄龄和杜如晦时,李二丝毫没有提及他们今天在李宽那里的收获,而是热情体贴的让御膳房给他们送来了饭菜。从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连身上的官袍都没有脱时,李二其实就已经猜到了他们二人此行一定是得到了什么重要的事物,反正人都已经来了李二也就不怎么着急去知道他们得到的到底是什么了,这个时候正是刷新房杜二人好感度的时候,李二可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被李二这么一说,原本想要拒绝李二的好意准备将李宽说的以工代赈的方法告诉李二的二人,此时也是感觉到自己已经饿的有些走不动路了,联想到等一下李二肯定还有很多问题会问他们,房玄龄和杜如晦最终还是没有拒绝李二好意。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古人都要遵守的一个规矩,在房杜二人吃饭的时候李二也没打算问些什么,而是拿起了奏章继续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看看李二的书桌上拿堆积如山的奏章就知道,李二这个皇帝也不容易,单单是那些仿佛永远也批阅不完的奏章几乎就占去了李二大把的时间。可是对这些奏章李二不看还真就不行,哪怕他现在看的很可能是三天前就已经送过来的奏章也是一样,毕竟李二可是想要做那和秦皇汉武一般被世人称颂的一代英主明君,不辛苦一些的话又怎么可能做的到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没有吃太多东西,一方面他们在李二面前吃饭实在是太过于拘谨,即使再怎么饥饿也会有种食之无味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和李二分享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在房杜二人看来,李宽提出的以工代赈和工分制度,甚至是他所提及的其他事情对现在的大唐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帮助,是最应该首先让李二知道的。

    “圣上!房某和克明幸不辱命,从逍遥子道长那里得到了解决天灾发生后,如何妥善安置灾民并且让灾民和朝廷都能够得到实惠的方法!这是逍遥子道长所说的话,还请圣上过目!”匆匆扒了几口饭感觉不到饥饿之后,房玄龄就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将一直捂在他怀里的记录稿拿了出来。

    “哦?让灾民和朝廷都能够得到实惠的方法?那朕还真的要好好的看看才是!”李二立刻就被房玄龄所说的话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连忙让人将那副手抄的稿子送了上来。

    李二拿到那份稿子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起来,虽然那上面的字写的非常小,但是幸好李二此时还不到老眼昏花的年纪,看起来倒也并不算费劲。很快的他就被上面写着的东西所吸引,双眼牢牢的盯在手上那张纸上屏气凝神的看了起来,上面提及到的以工代赈的想法李二闻所未闻,但是几乎在看到这个方法以后李二的心里就已经开始认同了这个方法。而且通过李宽详细的讲解,李二已经在脑海里模拟出了以工代赈这个方法施行之后的场景,心中忍不住惊叹这简直就是天才一般的想法!

    而在看到李宽提及维护灾民安全问题,杜如晦提出的那句:“劳烦如云小娘子,请在道长这段话旁边记下杜某这句话,此法亦可用于牢狱!”时李二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暂时的将注意力从那张此时仿佛重如千斤的纸上面拿了出来,有些戏谑的对杜如晦说道:“克明,好一句此法可用于牢狱!单此一句就可让克明你名垂青史了!哈哈哈!”

    感情你看了半天就注意到了这个吗!?房玄龄和杜如晦顿时满头黑线的看着大笑着的李二,而杜如晦此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他的确是想要名垂青史没有错,可要是因为那句被如云故意照他原话写下来的话而名垂青史的话,那他觉得还是算了吧!他可不想成为后人谈及此事时的笑话!不过可惜的是这件事很显然是由不得杜如晦决定的,没看到那边专门负责皇帝的起居录的官员已经将李二现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了吗?

    “圣上,克明以为让那些犯罪之人用劳作来赎其罪,比之将他们一直关在牢狱里要好上百倍,圣上当年带兵出征之时亦有让犯了军法的士兵戴罪立功之事,此法想来应该也可以用于牢狱之中!”杜如晦觉得不能再让李二笑下去了,再笑下去他可就要无地自容了,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转移了话题。

    “嗯!此事朕至今还是记忆犹新,当年朕正在和王世充于洛阳对峙之时,听闻有士兵杀马取肉犯下了军中大忌,本来那些士兵按照军法理应处斩,不过当时朕觉得大战在即不宜因为这样的事情乱了军心,便让他们以待罪之身奋勇杀敌以赎其罪,后来这些士兵果然在战场上悍勇无比,杀敌无数!”李二听到杜如晦提及此事,也是不由得陷入了回忆,仿佛自己又回到了过去那个战场之上统领大军冲杀敌阵的时候。

    回忆过后李二也不再笑话杜如晦,而是认真的又看了一遍纸上写着的待罪劳作的处罚,对杜如晦说道:“克明既然提及此事,回去后就请克明将心中所想写下来,待过几日早朝之时再行讨论!此法大善!朕是一定会推行的!”让犯人们进行劳作又不需要花费什么钱财,顶天就是给他们准备些饭食而已,而且这样做也能够让那些犯人们离开牢狱之后能够三思而后行,不再去触犯大唐的律法,这样的好事李二怎么可能会放过?

    “遵旨!”杜如晦自然是欣然领命。

    李二点点头又继续看下去,他觉得自己手上拿着的已经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上面记载的根本就是一道能够改变大唐的国策!而且从这上面的某些话里,甚至还能够引申到其他方面的问题上去,将之称为治世国策也丝毫不为过!而在看到李宽准备将医道传承给大唐某个医生时,李二却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他倒不是反对医道传承的事情,相反对于这样的事情李二他还求之不得呢。

    谁会没有个三灾六病的?尤其是李二的老婆长孙皇后现在已经出现了不适,御医们也说那是难以治愈的风疾,要是有人能够得到医道的传承那对李二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至少他不需要担心自己会生病挂掉了。而且李二也不需要为那恐怖的瘟疫而担心了,想来那些已经成了天上的神仙的医道圣手应该已经研究出了解决瘟疫的方法,这对李二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每年因为瘟疫而死的人可不在少数。

    李二之所以会皱眉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李宽既然能够传承医道,那么是不是说他还能够传承其他学术的道统,让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再度出现?这样的事情李二心里是乐见其成的,但是在如今天下人独尊儒家学说的时候,李宽却想要让百家再度复兴就是在挑战全天下的士族,到时候势必会将李宽推到风尖浪头上去的。以李二对那些世家门阀们的了解,李宽真要想让百家复兴那就是在挑战他们的底线,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会处处打压李宽甚至是直接派杀手暗杀李宽的。

    哪怕李宽现在没有回皇宫和李二相认,而且李宽也已经过继给了楚王李智云,可是在李二心里那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他可不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个事情被人干掉。所以在看到这里时李二在心里暗暗的决定,就算是将李宽软禁起来他也绝对不会让李宽去做什么复兴百家的事情来的,不然到时候李二就只能给李宽收尸了。

    不要看李宽现在有个仙家子弟的名头,又打着为天上已经得道成仙的百家先辈传承各家学术的旗帜,真的要是触及到那些世家门阀的底线,他们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真的仙家子弟,就算是真仙下凡那也是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也是为什么李二虽然一直看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不顺眼,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利用自己手里的兵权去挑战那些人的底线的原因,世家大族经营千年不倒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李宽想要复兴百家的事情都只是李二的猜想而已,实际上李宽才没有那个闲工夫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传承医道只不过是李宽想要借李二的手去找到药王孙思邈的借口而已,真要让他去搞什么文艺复兴百家复兴之类的事情,他宁可呆在家里调教小萝莉,那样还要有趣的多。

    李二飞快的扫过了医道传承那一段,继续看了下去,不过他已经开始警惕起来,心里也想着等这一次旱灾之后无论李宽找什么样的借口,就算是绑也要将他绑会皇宫里来好好的看管!再让他在外面天知道他还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来?

    工分制度倒是让李二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完全就是你做多少活就能够得到多少报酬的计算方法,对李二而言实在是有些新颖。按照这样的制度去施行以工代赈的措施当真是再好不过了,谁更努力的干活就能够得到更多的钱粮,到时候那些受灾的百姓谁还会消极怠工?而要是在其他地方也执行这种工分制度呢?比如说在军营里规定,那一伍的士兵训练的好就加多少工分,凭借那些工分又能够得到些什么好处,那样的话那个士兵不会卖力的去训练杀敌?

    李二不愧是打仗出身的皇帝,他转眼间就将工分制度引申到了军队的身上,甚至已经在想是不是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到军功记录上面,设定杀死一个敌人能够得到多少的工分,然后再让士兵消耗工分来提升军中的地位或者是换取其他的东西。果然,能够当上皇帝的就没有一个是傻子,那些被人强行送上皇位的不算,李二的发散思维已经突破天际了!

    不过这种方法在大唐可能暂时的还没有办法执行,因为大唐的计算方法实在是太落后了,解一道一元二次方程要用掉一刀纸的计算方式真心伤不起!而且这种工分制度里面蕴藏的漏洞实在太多了,也就是在天灾之后在有朝廷进行严格管理的时候才能够拿来用用,用到其他地方的话那还要解决许多的问题呢!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的拿去使用的,李二你为什么就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