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幻想初唐传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长孙皇后的妙计
    李二手里拿着的纸上面并没有写太多的字,但是李二却花了顿饭的功夫才长长的呼了口气将纸珍而重之的轻轻放下,上面写的东西实在是太过惊人,以至于李二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以工代赈,此法称之为治世之国策亦毫不为过!玄龄、克明,这一次你们可是立下大功了!”李二缓了口气后,神色郑重的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

    “圣上过誉了,此法乃是逍遥子道长所提,老夫等可不敢冒领道长的功劳。”

    “若非二位提及要去找逍遥子道长问询如何处理旱灾一事,这份东西又怎么会出现在朕的面前?二位的功劳朕会记在心上的,如今天色也不早了,你们且先回家休息吧,朕让禁军护送你们回去。”李二摆摆手示意房玄龄和杜如晦不需要客气,然后就吩咐在外面值守的禁军将房杜二人护送回家,要是没有禁军护送的话估计他们回家的路上还要有些麻烦的。

    李二都这样说了,而且奔波了一天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感觉非常的疲惫,所以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跟李二废话,对李二躬身一拜之后就离开了皇宫。至于李宽让他们代为转告给李二的话,在他们二人心里已经没有说出来的必要了,人家父子俩互相在打哑谜他们这些外人还是不要参和进去的好,万一一不小心引火上身那乐子就大了。

    等房玄龄二人走后,李二又拿起了那张写满了字的纸看了起来,上面的东西虽然都是用白话文所写,根本就没有李二桌子上那些奏章里面写的那么辞藻华丽文笔斐然,但是直白的话语却能够让李二很轻松的就看明白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倒是让李二觉得这样的白话文其实也不错,至少他看起来不需要费脑子去逐字逐句的猜了,李二之所以要每天都花那么多时间去看奏章,还不是因为那些奏章上面写的东西需要他仔细的去猜想!?

    华夏文字博大精深,随便一个字只要读音不一样、组词不一样都代表着许多不同的意思,尤其是文言文更是让人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明明那些字拆开来都认识,可组合起来的话经常会让人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而且在这个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里甚至连断句都非常的坑爹!作者这绝对不是在抱怨自己当年考语文时每次都栽在文言文里的事情,绝对不是!

    李二甚至都有点想要让下面的官员们以后写奏章时,全都给他用白话文来写了,但是这个想法也只能是个想法而已,真要让那些早就习惯了这样写的官员们换个写法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更何况在那些官员的眼里,白话文那就是乡下人弄不清楚古文的意思弄出来的下贱东西,他们怎么可能会去用这样的写法呢?真的要换成白话文的话,那还怎么向皇帝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甚至还可能会断绝掉一条让他们升官的道路呢!

    其实奏章会写成文言文的格式,李二也知道那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说纸张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宣纸在大唐可是属于贵重物品,不要说寒门出身的官员不怎么用的起,就算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也是能省则省的。如何在巴掌大的纸上写出更多更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的字,那可是在新的造纸术出现前所有官员们的必修课程,原因还不是因为他吗的宣纸实在太贵了!?

    “这真的是你想出来的吗?宽儿。”李二又看了一遍之后,深深的叹了口气,用只有自己才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到了现在他还是不怎么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会是李宽想出来的,因为以工代赈这种国策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孩子能够想到的东西,倒像是那些为国为民操劳一生的真正的智者才能够想出来的。

    这也不能怪李二会对此有所怀疑,假如有一天你家十岁大的孩子忽然告诉你一个能够让你升官发财的方法,而这个方法还被证明的确行之有效时,估计你也不会认为这是你家孩子自己想出来的吧?李二现在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他有理由怀疑李宽说的这些话可能是某些高人告诉他的,又或者说这是天上某个神仙借李宽的口送到他面前来的。不得不说,李宽一直以来扮演的神棍角色实在是太成功了,以至于现在李二都认为李宽就是天上的神仙在凡间的代言人了都。

    实在想不明白原因,李二犹豫了一下就带着那张纸离开了自己的宫殿,向长孙皇后所在的立政殿走去,这个时候他需要找自己的贤内助咨询咨询了。论起对李宽的了解,他这个早年经常带兵出征连自己孩子出世都不在身旁的人,怎么也比不上为他管理着水晶宫多年的长孙皇后,尤其是李宽的母亲因病去世后根本就是长孙皇后将李宽带大的。

    “此事妾身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想的到?圣上你应该去找太上皇相询才是。”长孙皇后在得知李二的来意后并没有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将这件事情推脱给了太上皇李渊,这种已经涉及到国策的事情聪明的长孙皇后是不会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无妨,朕只是想要知道,这些想法是不是宽儿想出来的而已,以前宽儿就没有告诉过观音婢你关于这些的事情?”李二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去找自家的老爹,最近李渊迷上了华容道,只要李二一过去就会被李渊抓着比试看谁能够更快的解开华容道。天可怜见,李二每天忙的焦头烂额的哪里来的时间去玩华容道啊?那自然是被李渊虐的找不着北咯,尽管赢自己的是已经和自己和解的自家老爹,但是被人虐杀一通的感觉李二还是无爱的。

    长孙皇后见此也只好认真的回忆起来,最后却还是摇摇头对李二说道:“宽儿以前从未提起过这些事情,甚至连王府都极少踏出去过,妾身也想不出这是不是他想出来的。不过既然宽儿现在能够沟通天地请老祖宗下凡,那么想来应该也是有过什么奇遇,或者是在天上被谁教导过些许知识也不一定。”

    拜李宽自编自导自演的请神戏码所赐,就算现在李二和长孙皇后他们知道逍遥子就是李宽的事情,也依然相信李宽的确拥有了能够沟通天地的本事这样的事情。不管怎么说,神仙下凡的事情是被李二亲身经历过的,加上古代人本就对妖魔鬼怪这些不存在的东西深信不疑,所以长孙皇后会认为李宽可能被神仙教导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至于说为什么李宽在消失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学到了能够想出以工代赈这种堪称国策的方法的事情,既然连神仙都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了,那么再怎么神奇的事情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听了长孙皇后的话之后,李二心里虽然依然有着疑问,但是倒也算是认可了长孙皇后的解释,他点点头道:“若真是如此的话,宽儿得了仙缘倒是好福气,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想要回来见我们,但是只要他还愿意为大唐出一份力朕也不会去怪罪他。只是宽儿的年纪毕竟还是太小了,即便是得到了仙人的教导也不一定能够看破人心,很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看来朕还是尽早将他接回皇宫里好好的教导才行!”

    李二的想法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单单只是从李宽真的只是个十岁孩子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确实是如此,但是现在的李宽可不是之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楚王李宽。活了数万年不断重生了数百次的李宽单从见识这一点来说,想要看破一个人的心事根本就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何况他还蛋疼的学过各种各样的心理学呢?在这个时代里可没有谁有那个能力能够欺骗的了他。

    不过李二夫妇可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对于李二的想法长孙皇后也很是赞同的点点头:“二郎说的极是,确实应该接宽儿回来好好的教导一番才是。”

    “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啊!”李二轻轻的叹了口气,无奈的摇摇头解释道:“宽儿一开始提出的盛世三灾,如今已经传的满城风雨,而且事实也证明我大唐最近数年里确实多灾多难。为了不让百姓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旱灾产生恐慌,宽儿就是逍遥子道长的事情还必须继续隐瞒下去,所以朕还不能将他召回皇宫里来,而且朕也不想强迫他回来。”

    其实李二心里还有话没有说出来,他不是不想强迫李宽回来,而是担心用这样的方法让李宽回皇宫的话,必然会让他和李宽之间的父子关系闹僵,这绝对不是李二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从李宽化名逍遥子进入他的眼界开始到现在,他已经做出了许多让李二也为之侧目的事情来,尤其是现在他还拿出了让李二也赞叹不已的以工代赈这样的国策来。哪怕是为了让李宽将来还会继续为他李二继续出谋划策,李二也绝对不会用强迫的手段逼迫李宽回皇宫来的。

    虽然这样的想法让李二这个做父亲的感觉到非常的没面子,毕竟在大唐这个讲究君臣父子关系的时代,做臣子和儿子的是绝对要听从君主父亲的话的,要是谁没有做到这些事情的话在其他人眼里那就是一种叛逆的行为,是不会被其他人所接受的。但是李二在是一个父亲的同时他也是大唐的皇帝,只要能够让大唐强盛起来,对李宽的所作所为百般迁就这样的事情他也是做的出来的,没见李二连魏征这个当年一直想让前太子李建成杀了自己的人都能够再次启用,并且魏征一直以来都不给他这个皇帝的面子当面指责他的事情,李二也从来没有计较过吗?

    要是换一个皇帝比如说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谁要是想学魏征一样对皇帝直谏的话,那等待他的最终结果就只会是被朱元璋杀光全家了,朱元璋连帮助他建立起明王朝的常遇春等功臣都照杀不误,何况只是区区一个谏臣?更不要说满清皇朝那些完全将汉人视为奴隶的皇帝们了,实话说能够在大唐贞观年间做官的,真是十辈子修来的福分,至少李二绝对不会是那种狡兔死走狗烹的开国皇帝,贞观年间除了参与到造反的侯君集以外可没有哪个功臣被李二所杀。

    其实李二心里也很想将李宽接回皇宫里看管起来,不论是以李宽作为楚王李智云的嗣子的身份,还是李宽现在所掌握的连李二都看不清楚的知识,都让李二无法安心的让李宽呆在长安城的郊外。要是在长安城里李二还有自信保证李宽的安全,但是在长安城郊外那种开阔的地方李二就没有办法保证了,哪怕李宽现在所在的李家庄子周围都是李二所信任的玄甲军退伍士兵所在,也没有办法让李二宽心。

    将心里的担心说给长孙皇后听后,李二也是有些忧心的说道:“既不能将宽儿接回皇宫,朕又不想让他继续呆在城外冒险,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长孙皇后沉吟了片刻后,对李二轻轻的笑了起来:“二郎你却是关心则乱了,既然不能接宽儿回皇宫又不想让他呆在城外,那么便让他住进城里便是。”

    “哦?观音婢可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李二眼睛一亮,定定的看着长孙皇后问道。

    “二郎可还记得之前宽儿发明了筒车,二郎封了他一个子爵的爵位,还许诺由工部为宽儿建造子爵府邸的事情?”长孙皇后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轻轻的对李二说道:“这一次宽儿又为二郎你献上了如此良策,以宽儿如今的年纪身份,再提升他的爵位必然不合适,不如就在趁此机会将这子爵的府邸收回来,再在长安城里找一处更好的府邸赏赐给他以示嘉奖就是了。”

    李二细细一想,这个办法还真是个绝好的方法,这样做既不会引起别人不必要的怀疑,还能够让李宽直接住进长安城里来,以后他也有机会制造些偶遇的机会“偶然”遇到李宽,到时候再假装认出李宽的身份将他召回皇宫里来就没有谁会多说什么了。而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能够省下一笔修建子爵府邸的钱财来,还真是一石三鸟的好计策!

    不就是长安城里的一处宅子吗?之前因为前太子李建成的事情李二可是将大唐的官场好好的清理了一次,从那些已经陪李建成一起去另外一个世界里打拼的官员那里收回了不少的宅子,从那些宅子里挑一处出来送给李宽也不算什么。而只是付出了这样一点东西就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好事李二只想说,让这种好事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观音婢真是朕的贴心人,此法当真绝妙!”想通了此中的关节之后,李二哈哈大笑着将长孙皇后揽入怀中,而周围的侍女宦官们很是识趣的低头后退,齐刷刷的从立政殿里消失,并且还很贴心的为李二关上了大门顺带将守卫都拉到了远处。这种事情立政殿里的人早就已经驾轻就熟了,李二每个月可是有大半的时间是在长孙皇后这里过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