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极品小侯爷 > 第五章 玉佩
    前朝末年,奸令当道,民不聊生,若论这四路后起帝王谁是皇正言统,帝位有名,当是首推李建。李建世封唐王,乃是前朝立国之时的封地王亲,世袭江南,属于正统的皇亲国戚。

    正所谓名正,则言顺,李建虽是居于晋王后起举事,但他世袭亲王,正统皇亲,再加上封地繁华,钱粮无数,当朝与他交好的宦监将领,自然是大有人在。

    后来李建举事之时,诛奸攻路,连胜得府。除了他世交广阔,钱粮流送外,倒是有一小半功绩,全仗前朝各地的镇守太监,慕名所至。所以李建即位之初,倒也没有像其它三朝帝王那样,废除宦官权令,依旧是照前朝规统,分宦权监,镇守各地。

    只不过如今的镇守太监,全然没有了前朝时期的监军、掌印、辖将等权,只是管理采购置办,监银押运而已。但随着李建日益年高,建德九年初设内务司代其掌权刺秘后,宦官之权立变得水涨船高起来。

    内务司主管大太监何逵,兼领秘营督公,统掌天下秘探,军情刺密,官员廉腐,王侯议事,无不刺密探报。权势之赫,可拟王侯。

    建德十年,镇守司衙门统归内务司主管后,南唐各地的镇守太监也是身份立涨,除了仍是兼管朝廷的采购主事外,更是秘探四出,民间百事,官员家务,王侯府邸,无不探密刺报,缝孔插针。

    夜幕下地江陵,是绚丽而多彩的。和往常一样,无数游船花艇落落停靠于河岸码头间欢声不断,歌舞升平。

    如果用目光仔细凝望的话,依稀可以看见一道道斑斓闪烁地点点星火,于名花流中娇柔轻绚、灿舞异常。那正是离岸远去的花舫船艇上,所绽放出得绚丽景象。

    沿绕着名花流的北岸河道边直入数里,无数地官台楼阁便缓缓出现于了江陵城北的最悠尽头。没有喧闹繁华的热闹景象、也没有嘈杂异常的行人呼喝,一缕缕肃然缄默地古怪气氛,朦朦颇罩于城北尽头的最幽深处。

    松木燃烧时地劈啪脆响,缓缓播散出了一丝丝清华悠柔地松脂淡香。往日里甚少人迹的镇守司府衙中,此刻却是灯火通明,寂声肃默,仿佛比平常时严密了数倍一般,大批隶属司府直辖地唐军士卒,在无数身罩紫墨披风地秘营卫带领下,于府邸内的各路要道间来回巡视,严密异常。

    顺沿着司府内邸外的越往进入,里面地巡查卫列也是越来越严。直入到一所占地极广的内院外围时,已然能够不时看到些三三两两地高职武官,于内院外四处查岗,行走环视。四周巡查地卫列军士,也全部换成了那一个个外罩着紫墨披风,直属秘营统辖地营卫全巡。

    这些营卫的脚步声极轻,虽是一列列相互间来回碰巡地四散走动,但除了偶打手势外,竟然是句话不出地环绕下静悄查防。

    齐时内陆太平,民生聊养,商意富生。即便是将佐出行,也都是锦袍华衣,内服行谈,全然没有了边关将士们的肃军识意。内院大厅中烛光红火,人影微晃,几名华衣男子轻声交谈下纵情显露、话语微沉,倒是别有一番江南风味。

    “前方战事正然吃紧,侯爷突然便服至此的召我等前来,究竟是有何事吩咐?”说话的,是位年约四旬的中年官员,相貌清瘦,一身青玉秀士服下,倒显得几分儒秀神采。

    蟒玉锦袍,暗金束冠。一件紫萌色的麒麟披风飘逸系束于了他的后肩颈侧。这是一位看上去极其富有男性魅力的中年男子。一枚红玉玛瑙扳指轻巧套戴在了他的左手大拇指上,几缕寸许长的青须淡浮于下额间微微轻摆。静静地站在烛火下的屏台案阁间,那男子给人感觉的,是一种平易近和的临临轻触。“王公公和张都督即是全到了,那么本侯就长话短说,江陵漕运如今还未起程押运罢?”

    江陵镇守太监王弘,自建德九年来上任至今,待员亲善,言慈语和,倒是各地镇守太监中名声最好,与官员关系最善的一把能手。而江陵与他交好的各府官员,更是大有人在。

    面白细肉,和善可亲,一双眯逢眼虽不说是炯炯有神,但也算得上是精神饱满。略站于杨逸身边不远处,一名身穿暗红中官服饰的白面太监轻笑答复道:“侯爷明见,现下淮水绝堤,洪淹数府,赣、永、浙、江多郡等地已然多处遭到淮水淹触,如果光是这些,那也没什么,漕运往年都是由杜总管负责自水路起运,淮水虽悍,也不会有多甚影响,只是齐军水师,目前似乎已。”

    讲到这里,站在那青衣官员对面的位锦袍将领,干脆接过王弘话语的继说道:“据各府军情要会,齐军水师自攻陷临江后四处抢掠,沿线巡进,包括永华附近,也出现了数路不等的齐军水师。目前江道受阻,杜总管的水师已然南下出军,漕运若是自太湖、转鄱阳再行起运的话,耗费的时日和物力又当太大,所以王公公和本督商议干脆改由陆路起运,不知侯爷先前问起的意思,似是有何高见?”

    “本侯的意思,今年的漕运就不用运底京师了,自明日起全部装船改道,由荆州抵运罢。”那男子话刚说完,包括王弘在内的在场数人面色间立时大惊失色起来。

    大厅里被杨逸召至来商议要事的的本地官员中,武官是以江陵都督张俊为首,文官则是以前面说话的那青衣秀士,江陵郡守刘裕为尊。耳听杨逸那一番三不着两的古怪言白,王弘不禁脸色上有些尴尬的陪笑道:“侯爷说笑了,江陵的漕运,怎能起运到荆州卸抵?何况、何况咱家日前也未听曾到侯爷的荆湘辖地,有所水蝗粮灾呵。。。”

    若是换了平常人敢这么胡言漕运得话,早就被镇守司的秘营督卫直下大牢,遍受刑厉了。漕运是什么,自天朝开国以来,无论哪一代帝王都视为命根子的粮系运程。

    人最需要的是什么?除了最基本的活下去和那所谓的荣华富贵外,自然就是粮食了。没了食物,哪怕你是九转灵童,活佛再世,那也是没法混下去的。

    自前朝还未四分天下前,南方一带就是漕运产粮的首要之地,除了东晋和北方杨阀领地内亦可自产自足的尚够有余外,西南西北一带的边关民生,约有小半都是依靠着南方的漕运分配,用以填饱肚腹。

    南唐镇守司衙门虽然和秘营一样以南方为立,遍布朝野。但仍是按照天朝前期时的统辖机治,以南北分界,并统天下。自江陵为线的南方各郡,隶属秘营南镇抚司的管辖区域。而杨逸虽是权倾一方地军镇大员,但荆湘一带的地理局势错从复杂,南唐的江夏大营、东晋的江东大营,北齐的江北大营,分别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交叉之势,其中各方间更是秘探四出,往来不熄。

    所以自杨逸任职之初,便是身兼秘营南镇抚司副使,除掉江南腹地以内的刺秘探报外,荆湘以外的军情刺报、秘探要闻等都是直属杨逸批阅管辖的范围之内。

    以职务上来说,杨逸虽是管外不管内,但毕竟名义上是王弘的顶头副使,再加上他本是权倾一方的军镇大员,是以在场诸人的身份中,仍是以他说话的分量最为并重。

    眼见一旁的刘裕和王弘都陷入了尴尬神色,张俊毕竟是武官出身,说话地底气倒也足道些:“现下战事焦灼,侯爷亲至江陵调粮,定是有十万火急之事才会如此。只是这漕粮乃是圣上历年来钦点得司事押运,侯爷若要转调它处,可否、可否。”

    “紫龙玉???”张俊支支吾吾地话刚说了一半,几声低荡微呼立时由议厅里沉声响起。一块通体紫蓝、莹莹骄润、上面虚刻着双龙吞海的龙形玉佩,一翻一现得立时出现在了杨逸的手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