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异时空之汉武雄风 > 第六章 逐利
    待我回到府中刚刚坐定,小桃报有客访。我问道:“是何人?”

    小桃皱眉道:“都是茂陵的富商大贾,这种人……”

    我笑着打断道:“小桃,去遣人邀他们来这吧。”

    小桃迟疑道:“相公,这与礼不合。还是在客厅为好。”

    我微笑着摇摇头不再说话,小桃自领命去了。

    过了片刻,有婢仆领四人到了。我略起身相迎,这几人纷纷施礼连道不敢,接着皆自报家门:“小人田啬、田兰、韦康、栗钟见过大将军。”

    我挥手示意诸人坐定,这时早有婢仆奉上姜茶。田啬一脸诌笑道:“我等久慕大将军威名,怎奈大将军乃百忙之人,一直未敢讨扰。近日闻得大将军略有空闲是以前来向大将军闻教。”

    我笑道:“田公家资巨万,富比王侯,可见公乃精通筹划之人。某何敢?若公欲入朝为官,某或可为公荐之。”

    田啬微笑摇了摇头道:“不瞒大将军,小人与大司农公孙弘大人乃姻亲。若欲入朝为官实不敢烦劳大将军。”

    我举起漆杯移到唇边略思索片刻道:“某实不知诸位有何事,请诸公不妨明言。”

    田兰向我施了一礼道:“老子曾说太平盛世到了极盛时期,虽然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听得到,而各国人民却都以自家的饮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装最漂亮,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喜爱自己所事行业,以至于老死也不互相往来。”到了近世,如果还要按这一套去办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几乎是无法行得通。”

    我点了点头道:“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了解。至于像《诗》、《书》所述虞舜、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耳目总要听到最好听,看到最好看的,口胃总想尝遍各种肉类的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的环境,心中又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统治者让这种风气浸染百姓,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的这些妙论挨门逐户地去劝说开导,终不能感化谁。”

    田兰大喜向我再施一礼接着道:“大将军某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其次是加以教诲,再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太行山以西盛产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多有鱼、盐、漆、丝、美女;江南出产楠木、梓树、生姜、桂花、金、锡、铅、朱砂、犀牛、玳瑁、珠子、象牙兽皮;龙门、碣石山以北地区盛产马、牛、羊、毡裘、兽筋兽角;铜和铁则分布在周围千里远近,山中到处都是,有如棋子满布。这是关于各地物产分布的大致情况。这些都是天下君主,大夫,黔首所喜好的,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送死之物。所以,人们要靠农民耕种,取得食物,要靠虞人进山开采、渔夫下水捕捉,获得物品,要靠工匠制造,取得器具,要靠商人贸易,流通货物。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人们都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yu望。”

    我轻啄一口茶水皱眉道:“请公明言。”

    田啬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双手递于我道:“大将军扬威哉外,此行必可传扬千古。小人等的一点心意还请大将军笑纳。”

    我好奇的接过打开,一座以整块和田玉雕成的西王母像出现了。玉是上等的美玉晶莹通透,更难得的是外部竟有一丝嫣红。好半晌后我才清醒过来,说实话,现在既使整箱的黄金出现在眼前我也未必会如此。我暗赞这几人心思灵巧。

    这时田啬道:“小人知大将军膝下尚无子嗣,因此待小人得知胡贾藏有此物,特为大将军求得,还望大将军不以我等鄙而弃之。”

    我叹了口气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此物虽美,然某不敢有伤德行。”

    田啬道:“我等早知大将军为官清廉,是以小人想将此像卖于大将军,此物小人求时曾用金百五。小人不敢图利只求原价,请大将军……”

    我笑着打断道:“田公说笑了。”接着我解下腰间的玉璧道:“田公请看,某所佩的虽也是和田玉,但其质远逊于公尚需金三百。田公还要再欺我吗?”

    田啬尴尬的笑了笑接着道:“是小人一时口误,此像小人求得时共用五百金。”

    我哈哈大笑道:“想必五百金只是一个零头吧。”接着我肃容道:“天下物产各地不均,有少有多,民间习俗各有不同,山东地区吃海盐,山西地区吃池盐,岭南和大漠以北本来也有许多地方出产盐,这方面情况大体如此。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不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地形有利,食物丰足,没有饥馑之患,因此人们苟且偷生,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所以,江淮以南既无挨饿受冻之人,也无千金富户。沂水、泗水以北地区,适合种植五谷桑麻,饲养六畜,地少人多,屡次遭受水旱灾害,百姓喜好积蓄财物,所以秦、夏、梁、鲁地区勤于农业而重视劳力。三河地区以及宛、陈等地也是这样,再加上经商贸易。齐、赵地区的居民聪明灵巧,靠投机求财利。燕、代地区的居民能种田、畜牧,并且养蚕。”

    诸人一脸莫明其妙的看着我。

    我顿了一顿接着道:“由此看来,商人买卖公道,营业发达,就能多赚钱而致富。求富,是人们的本性,用不着学习,就都会去追求。所以,壮士在军队中,打仗时攻城先登,遇敌时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冒着箭射石击,不避赴汤蹈火,艰难险阻,是因为重赏的驱使。那些住在乡里的青年,杀人埋尸,拦路抢劫,盗掘坟墓,私铸钱币,伪托侠义,侵吞霸占,借助同伙,图报私仇,暗中追逐掠夺,不避法律禁令,往死路上跑如同快马奔驰,而贤能之人在朝廷上出谋划策,论辩争议,守信尽节及隐居深山之士自命清高,保全名声,他们究竟都是为着什么呢?都是为了财富。因此,为官清廉就能长久做官,时间长了,便会更加富有;其实都是为了钱财罢了。你们明白了吗?”

    田啬一脸郝然的看着我一时无语。

    我起身为众人注满茶水接着肃容道:“你等究竟有何事,若于国于民有利,不需这等俗物,某定会助之!”

    田兰起身再拜道:“某等实有要事求大将军,还望大将军不以某等鄙怪罪。”

    我向田兰点头示意他继续。田兰继续道:“大将军文治武功,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亦知为政之要在于不可与民争利。如今匈奴已退,博望侯张公又探得西域共有国数十,可为何陛下不允我等小民往之贸易取利?如此莫不是与民争利吗?”

    我摇头问道:“田公可有多少田产?”

    田兰迟疑一下道:“小民有田千五百顷。”

    我道:“若有人把你的田亩所产尽夺,你当如何?”

    田兰迟疑道:“小民自是不许。”

    我接着语重心长的道:“吴楚七国起兵反叛汉朝中央朝廷时,长安城中的列侯封君要从军出征,需借贷有息之钱,高利贷者认为列侯封君的食邑都国均在关东,而关东战事胜负尚未决定,没有人肯把钱贷给他们。只有无盐氏拿出千金放贷给他们,其利息为本钱的十倍。三个月后,吴楚被平定。一年之中,无盐氏得到十倍于本金的利息,以此富致与关中富豪相匹敌。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为平定匈奴,我大汉三载之内共死伤士卒计二十余万!是以某向陛下献策曰:免天下田税五载,每丁岁役二月。而从军之户仅丁役一月。有伤亡之户则赋税全免。你等以为某所献之策如何?”

    田兰道:“大将军贤明,可此次伐匈,我商贾之功也不可没,仅小人一户就为我大汉市马三千匹,供兵器二千余。”

    我点点头道:“不错,若无商贾之功,此仗实不易为也。不过想必田公也因此次汉匈决战获益匪浅吧!”

    田兰立时无语。

    我接着道:“某所献之策虽于民有益,然却将可使我大汉国力损耗。是以不得不以河西之地为根基,以与西域诸国贸易做为回补,你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