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生死叹歌 > 第九章 放下是福
    萧府,萧闯别院中。

    老管家不慌不忙地绕到萧闯身后。接着,他用手轻拍着萧闯头顶的百会穴,同时用唯有他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念道:

    “闯少爷!出神也有归神时!您呐,该回来喽。”

    自身死道消后,萧逸便陷入了彻底的黑暗当中。漆黑之下,他只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池浊液,周身都是黏糊糊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感受到四面八方越来越强的压迫力,他开始向未知的方向奋力游去,试图离开这个诡异的地方。可任凭他如何努力,眼前始终是黑麻麻的一片。时光推移,他竟产生了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游啊,游啊。不知又过了多久,有关萧逸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而与之相对的是,一段有关“仙佑城六大名少之首萧家三少爷萧闯”的记忆却逐渐在其脑海中构建起来。

    人有力竭时。当他的双手再也使不出任何力量之际,倏地一声,剧烈的轰鸣声在其耳边炸响。头晕目眩中,属于萧闯的记忆终是再度归来。紧接着,一道声音在空荡的环境中骤然炸响:

    “闯少爷!出神也有归神时!您呐,该回来喽。”

    回过神来的萧闯未来得及多想,便下意识地四下探查起来。如今他身陷绝境,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命地挣扎起来。他强忍着四肢传来的阵阵酸痛感,使劲儿地向声音的源头划去。

    渐渐地,一道亮光,出现在他的眼前。像是绝望中的曙光,刹那间给予了萧闯无穷的力量。

    他越滑越快,慢慢的,方才仅能隐约听到的声音也越发地清晰起来。

    老管家?!

    是老管家的声音!是他在喊我!

    萧闯顾不得其他,一个猛子,便扎进了面前已经化作了人形大小的光墙中,随即消失于这片黑暗的领域

    

    “砰”的一声,萧闯坐得笔直的身躯瞬间向后栽倒。这一下,立时引发了一片惊呼。呼声中,一众侍卫急忙向萧闯围了上去。

    “好了。少爷一切安好。有我在此便可,你等皆回去罢。”

    亲眼目睹萧闯栽倒的全过程,老管家完全没有伸手去扶的意思,反而大咧咧地站在原地,摆手让院内的一众人等先行离去了。不到片刻,别院中便只剩下了萧闯和老管家二人。

    萧闯没有理会众人的异举。他半跪于地,双手支着身体,口中发着沉重的喘息。冷汗,顺着他的下巴滴落,浸湿了其下的石地。

    老管家站在原地,眯眼望着气喘吁吁的萧闯。他一言不发,只是这般凝视着。

    半响后,萧闯抬头,其疲倦的双目径直对上了老管家快眯作一条直线的双目。只听,他低落的声音响起:

    “你知道的。你一切都知道的,对吗?告诉我!”

    令萧闯失望的是,管家却露出了一个疑惑的表情,并摇头道:“少爷在说什么,下人听不懂,也答不了。下人只知道,万物之间必有因缘。少爷,你经历过此缘,则势必会有其因!而这因,要自己去寻才是。”

    说罢,老管家竟不顾主仆之分,当先向外行去。

    “少爷。今后的路很长。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好生休息片刻,你便自行去内院寻你母亲吧。”老管家边走边说道。

    在萧闯诧异的目光中,老管家的背影跨出了别院的大门。一时之间,空旷的院中便仅剩下了萧闯一人。

    “我到底是谁?”待老管家走后,萧闯再度陷入了沉思中。

    “是一个梦吗可为何,这个梦,竟如此的真实,如此的震撼人心。以至于让我一度以为自己便是那传道仙人?”

    “传道仙人,是叫做萧逸吗?与我有何种关联?”

    “我不过区区一介凡俗,何德何能,有幸领略仙家故事?难道,这真的只是南柯一梦?”

    “一向对我恭敬的管家爷爷为何方才一反常态?难不成,那黑暗中的人声真的是他吗?”

    “管家爷爷临走说得那番话于我又有何深意呢?”

    一个接一个的疑惑,接连不断地闪现在萧闯的脑海,让他深深陷入难以自拔。此时此刻,他隐约感到自己今生将会像曾经的萧逸一样,注定会踏上仙途。缘是他明白,这无数个让他疑惑、令他苦恼的问题,唯有得道成仙,方能解得明白。而脑海中残留着关于仙家移山倒海、转瞬千里的记忆,也让他心荡神摇沉醉其中。就如同刚从乡村来到仙佑城的少年渴望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一般,他同样渴望着,有朝一日,自己将超凡入圣得道成仙。

    然而,现实也同样告诉他,想法有时是多么的可笑。尽管它再如何逼真,也不过是假象罢了。毕竟,父亲昨日的一番谈话依旧萦绕耳边尚有余韵呢。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种种,于我来讲,如梦似幻,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罢了。”

    面对无情的现实,萧闯再度叹息一声。他狠狠地晃了晃脑袋,将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暂且压下了

    

    萧家家主府的膳厅中,萧乾与夫人及一众子女围坐一桌。其中,在桌的东南角,一个空荡荡的位置显得格外的扎眼。显然,在这次的家宴上,某人迟到了。

    虽然桌上已堆满了山珍海味,但围坐一圈的众人却没有丝毫动筷的意思,反而齐刷刷将脸地望向了面露怒色的萧乾。

    只见夫人对正哼哧着鼻子的萧乾柔声道:“好啦,好啦,家主大人怎么连这些气度都没有?管家都说了闯儿的事情了,想必再多等片刻他就能来了。你若实在气不过,那不如我们就先吃罢?”

    “哼!家主又怎地?家主也是他的老子!自古以来,哪有像他这样的不孝子孙,竟敢在奉仙节上让老子等儿子开饭的?”萧乾闻言并未消气,反而拍着饭桌怒骂起来。

    一位长相精致的马尾女孩正无聊地将下巴支在桌上,其双手不自觉地转着垂落在桌边的长发,两只小脚也不安分地在桌下荡来荡去。耳闻父亲的骂声,再嗅着满桌的香味儿,她不禁点头附和道:“正是正是,哥哥就会闯祸,让依依都饿肚子了呢”说到最后,女孩故意将最后一个“呢”字拖长,其话音间,嘲讽之意表露无遗。

    一旁端坐着的长相略似萧母的娇艳女子本不欲掺和此间之事。但听马尾女孩儿说罢,她心中顿生不悦,于是皱眉训斥道:“萧依依,你怎地乱说你哥哥?你哥哥身体不适,不知关心便罢,还在此冷嘲热讽,真是”

    “真是什么?萧紫凝,你少管我!哼!”

    马尾女孩被此女训斥,心生不满,当即直起身子,对这名训斥她的女子怒目而视。经此一幕,女孩儿小鸟依人的可爱模样荡然无存,唯剩下了活脱脱的刁蛮形象。

    此刻针尖对麦芒的二位,正是萧家远近闻名,惹诸多少爷竞相求爱的一对儿姐妹花。

    姐姐名曰萧紫凝,其外貌虽说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羞答答的气质外加一身的才艺,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作派。这却是与其自身姣好的容颜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至于妹妹萧依依,性格上同姐姐截然相反,完全是一副无法无天的小姐脾气。到如今,连萧乾见了她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这不讲理的女儿缠住。依依天生聪慧,配上一副玲珑剔透惹人喜爱的小脸儿,小小年纪倒也引得不少大世家登门提亲了。

    萧母本欲出声缓和一下气氛,哪曾想这一番劝说下来,不仅没消了萧乾的气,反倒勾出了他的牛脾气。除此之外,还惹得紫凝与依依这姊妹俩针锋相对起来。这让她不由在心中感慨道:

    “她的小儿子萧闯,到哪儿都能成为矛盾的中心。说白了,就是会惹麻烦。”

    正当她准备开口训斥依依之时,一道声音,却突地响起:

    “依依不乖,又同紫凝姐姐吵架了?”

    寻声望去,却见膳房外的一颗树上,姗姗来迟的萧闯正屈着身子,懒洋洋地倚靠其上。他满面笑容,双眼都眯成了一条缝隙,乐呵呵地望着屋内饱含火药味的一对姐妹花。

    萧依依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瞥了萧闯一眼,蛮横却又有些底气不足地道:“哼哼,还不是因为你嘛!讨厌!”

    若说谁能制住这个小霸王,放眼整个萧家,除了萧闯,还真没一人有这本事。虽说萧闯年幼时被依依欺负,但世事难料,自从自己成为了恶贯满盈、欺男霸女的京城六大名少之首后,萧依依竟也对其有了些畏惧。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看来从心底上,萧家这个小霸王还是将自己当作了一个需要保护的女孩儿。否则,她又怕萧闯作甚?又有人说,害人者害人乃是怕被害。此话虽无法以偏概全,但用在萧依依这种小霸王身上,倒也有几分道理。这不,遇到萧闯这样的大魔王,小魔王顿时失了底气不是?

    其实,萧闯还真想知道知道是他的哪位兄弟整日让他背负欺男霸女这种恶名的。如今他萧闯上了仙佑城大街,芳龄少女都皆会绕道而行的。这其中的苦楚,他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了。从这一系列的事件当中,足以见得,他萧闯真乃是名副其实的背锅王。幼时要背兄弟姐妹们的淘气锅,少年时还要背兄弟们惹出来的风、流债。这到了将来,不知还得呃,暂且不提。

    眼见小霸王吃了瘪,萧闯失笑一声,不再耽搁,这便腾空而起,跃入了膳厅。之后,他又挨个同亲人们行了礼,最后才对萧乾道:“父亲莫怪,孩儿也是着急赶来,才在府里施展轻功的。”

    不同于其他世家,纵然萧府规模甚大,无特殊缘由,也是不许任何人施展腾空之术的。换句话说,萧家的领空是处禁地。另外,萧家还要求下人们各司其职,不许随便窜位。单凭这两点,便给世人造成了“萧家家规甚严”的印象。当然,萧府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规矩,此处自不必多说。

    萧闯说罢,低下头去,已做好了被父亲责骂的准备了。萧母也一脸担忧地看着父子二人,生怕在这奉仙节上再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萧明等人,他们却是一脸看热闹的表情。毕竟,从小到大,他们便是如此看过来的。自萧闯离家,暂停了一年的日常节目如今再度上演,这足以勾起他们的性子了。

    出乎意料的,萧乾今日却一改风格,仅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说了句下不为例,便让萧闯坐下一起用膳。这也使得雀跃不已坐等看戏的小霸王不住地嘟囔起嘴来。

    年华易逝,转眼之间,一桌的娃娃便长成了一个个的小大人了。

    一家七口,此时此刻,比起那些奉仙节家宴上动辄便有上百人的大家族来讲,更像是小家小户,也更显得团结温馨。

    当然,不可否认,萧家是一个无比庞大甚至连皇家都惧怕的可怕家族。在座的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利益关系。甚至于老大老二都将彼此视作了生死仇敌。但平日的一些恩怨,一到奉仙节的饭桌上,就暂时变得不重要了。

    也许,这便是传统节日的魅力吧。平日里的恩怨双方,虽不能轻易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但至少,他们能像现在这般暂放不快,聚在一桌谈笑风生。

    世人都是多面体。但若能多念念他人的好,少计较别人的坏,亦能让自己少些劳累、多些欢愉。美好心底存,放下便是福。也愿天下人,皆可觅得此间道理,得个大自在!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