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九十三章 韩信论项羽
    春去秋来,生机勃勃的田野,一片金灿灿,丰收的季节到来了。

    经过近半年,韩信招募训练的新兵已初具规模,足有十数万之众。

    韩信招募训练新兵非常严格。不仅有身高和体重要求,还要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等体能项目的测试,所有项目达标后,才能应征入伍。

    而对新兵的平日训练,比起招募标准来说,就更加严格了。除了基本的体能锻炼外,每天都有骑马、剑术、弓射等实战技能的训练。

    此外,他还非常重视士兵们团队合作和协同作战训练,经常将新兵编成若干队阵,进行对抗训练。

    在训练之余,他还重点发掘和培养了不少能力出众、有指挥作战才能的人才。

    新军的进步非常明显。赵政看着眼里,乐在心里。

    是该韩信领兵出战的时候了。

    赵政虽然对韩信训练新兵的一套方法有信心,但并不了解他领兵打仗的能力如何。

    在视察新兵营时,赵政对韩信说道:“眼看新兵训练有成,不知韩将军何时能替朕出征扫平楚地?”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随时都可以。”韩信躬身答道。

    “嗯!”赵政满意地点点头。作为统帅,战术战略思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他很想了解韩信的战略思想,问道:“请问韩将军可有克敌制胜的良策?”

    韩信没有直接回答赵政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请问陛下,你认为朝廷的军队,论兵力的英勇、强悍和精良,与项羽的楚军比起来,谁高谁下呢?”

    赵政沉默了一会,道:“不是朕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说实话,朝廷的战力不如项羽的楚军啊!”

    论将士的英勇,秦军确实比不上拼命三郎似的项羽所率领的楚军,要不然也不会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出现巨鹿和彭城的惨败。

    韩信再次躬身,道:“臣也觉得秦军的战力不如楚军。但是,一军胜负决于统帅。臣曾经事奉过项羽,请允许臣谈谈项羽这个人吧。”

    “项羽这个人具有天生的英雄气概,只要一声怒喝,千万将士都会吓得胆颤腿软。平时,他待将士们非常恭敬关爱,说话客气温和,要是有将士生病不舒服,他总是同情落泪,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他们吃。可是,等到部下立下战功,应当加官进爵的时候,他就算是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不舍得封赏有功的将领,久而久之则无人愿为其卖命,一身英雄豪气只是匹夫之勇。虽然他凭借匹夫之勇,与朝廷争天下,独霸西楚,但凡是楚军经过的地方,无不遭到蹂躏残害,各地百姓对他怨恨入骨,楚地百姓也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

    “他名义上虽为天下反秦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所谓强大只是一种假象而已,不出时日必会衰弱下去。”

    韩信一气说出对项羽的看法,不等喘口气,就接着说道:“陛下则不同。陛下不仅能够任用天下武勇的人,把兵权交给他们,还能把爵位名利分封给有功的将领。

    “而且,秦军每到一地,不仅对百姓秋毫不犯。平复乱军后,还想方设法安顿当地百姓的生活,百姓无不期盼着秦军的到来。陛下何愁敌人不被诛灭,何愁天下人不臣服。

    “况且,项羽不能任人唯贤,部下将领并不都是骁勇善战,受到士兵们拥戴的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为削弱。现在,臣敢说,只要陛下号令一声,起兵伐楚,楚地即可收服。”

    一声令下即可收服楚地,当然有些夸大,但韩信说的基本符合事实,条条是理。赵政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果然如此?!”

    “臣不敢妄言!”韩信一本正经道。

    他立即向赵政提出自己的战略思想:先平定北方的赵国和燕国,巩固后方后,再渡过黄河向东扫除韩国和齐国,向南绝断楚军的粮道,最终与荥阳、大梁的大军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

    又请命亲自率领三万新兵出战北方的赵国和燕国。

    不日,赵政令韩信为统帅,周勃为副将,率领三万新兵立即进伐赵国。

    原本赵政想让陈平随同韩信一同出战,但为了考验自己“稀里糊涂”授命的上将军韩信的真实才干,最后换成了武将周勃。

    周勃,卷县(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

    他天生孔武有力,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原本只是禁卫军的一名普通士兵,在二世登基大典上,他身先士卒擒拿反贼赵高兄弟俩,才得以论功进爵,担任禁卫军的副将。

    禁卫军将士虽是绝对的忠诚可信,但与长年累月在外南征北战的将士相比,实战能力明显不足。

    如今朝廷将才匮乏,赵政便想让这些以往仅负责守卫都城,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禁卫军将领出征参战,希望从中发掘可造之才。

    在韩信被拜为上将军后,周勃就被任命为韩信的副将,一直协助他招募训练新兵。

    韩信和周勃率领三万秦军,日夜兼程,很快就从关中渡过黄河,抵近赵国边境的井陉。

    井陉是连接太行山脉东西两方的一条天然孔道。

    太行山脉由北向南迤逦而来,层峦叠岭,几乎阻断了东西之间的交通,硬生生将北方广阔的土地分隔开来。西面原是魏国的辖地,现已被秦军收复,东面就是此次进伐的目的地赵国。

    这条天然孔道则把太行山东西两方广大地区连结起来。

    天然孔道两边石壁峭峡,蜿蜒数百里见不到头,像羊肠一般狭窄,只能容下单匹战马通行,极为险恶,却是秦军进伐赵国的必经之路。

    井陉是赵国的天然屏障,险峻无比。如果赵国屯兵井陉东口处,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战,别说是区区的三万人,就算是举全国兵力,也难以轻易攻入赵地。

    韩信对此非常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