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九十四章 初战赵国
    井陉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拿下井陉,举重兵强攻行不通。恰恰相反,只有以弱旅让坚守井陉口的赵军轻视,诱使其放弃井陉天险,主动出击,才有胜算的机会。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向始皇帝请命前,韩信早已派人探清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赵军有二十万之众,他却向始皇帝要了区区的三万新兵,就是想麻痹赵军,引诱赵军主动出击。

    仅凭区区三万兵力就想夺取赵地!如韩信所料,包括章邯在内的满朝将领都认为他狂妄自大,自取其辱。

    跟随他出征的将士们也完全不能理解,包括副将周勃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他简直是疯了。

    在大军到达井陉西口后,韩信让大军就地安营扎寨,迟迟不通过井陉。

    这更让将士们疑惑不解,军中开始沸沸扬扬地传言,说是上将军韩信得知赵军在井陉东口处屯兵二十万而畏缩不敢前行。

    眼看这些疑虑和传言开始动摇军心,军中将士变得焦虑不安,副将周勃忧心忡忡。

    他虽然跟随上将军韩信招募训练新兵已有大半年,非常佩服韩信的练兵之法,但也清楚韩信从未带兵打过仗。他也觉得韩信可能是因为惧怕而迟迟没让大军通过井陉,与赵军进行正面作战。

    在他看来,既然领兵出战了,就算是死无葬身之地,也要和敌人一决雌雄。怎么能因为惧怕,而呆在井陉西口不进不退呢?

    他多次要求韩信起兵通过井陉,与赵军决一死战。这样一来,谣传自然不攻自破。

    韩信却一直不予理会。这使他对这个曾经敬佩有加的上将军韩信,开始产生质疑,甚至轻视。

    质疑,传言,军心涣散。这一切都是韩信所希望看到的。他恨不得自己能够煽风点火,让传言扩散得更快一些,尽快让对面的赵军听到这些传言。

    只有赵军听信传言,他才能有机可趁。

    当然,没有百分百可靠的消息,大军不能冒然进入井陉。

    三万将士加上同行的辎重粮草至少绵阳数里。赵军熟悉井陉的地形,万一绕小路到大军的队尾截断辎重粮草,断绝后路。那么,全军将不战自乱,陷入无以复加的绝境之中。

    他不能拿他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三万新兵的性命来冒险。并且,这是他的首战,满朝大小将领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个上将军,他无路可退,他只许赢,不许输。

    当传言像一团神秘的乌云,向东面的赵军弥漫而去时,韩信秘密派出了暗探,深入到赵军中探听消息。

    不久,暗探传回来消息:赵国有一个叫李左车的谋士,向赵王建言在井陉东口处屯兵扎寨,加高营寨围墙,深挖护营壕沟,坚守不出战。如果秦军胆敢进入井陉,则利用小路绕道到井陉的西面,截断秦军的辎重粮草,将秦军困死在井陉之中。

    这正是韩信所担忧的,如果赵军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言,那他的三万新兵就只能不战而打道回咸阳了。

    当然,这绝对不允许发生,也绝对不会发生。

    他早已摸清赵军的统帅成安君陈馀是一个死读兵书、顽固不化,又自大狂妄、好大喜功的书生。

    只要他放出流言说赵军十倍于秦军,却只能龟缩在坚垒后,不敢与秦军正面交战,实在有辱其统帅名声。

    那么,陈馀就一定不会采纳李左车的计策,他会急于与秦军进行交战。

    成安君陈馀确实只是一介书生。他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极力反对李左车的计策。

    他还认为按照兵法的讲法,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只有区区的三万人,又千里迢迢来奔袭赵地,士兵早已疲惫之极,如果赵军这样都避而不敢击之。那么,天下的人都会认为赵军胆怯无能,耻笑他陈馀。

    不久,暗探果然传回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他已命令二十万赵军在远离井陉西口的空旷地带安营扎寨,打算在秦军通过井陉后,再凭借优势兵力发动进攻,一举歼灭秦军。

    得知这一消息,韩信高兴得直拍手,马上召集全军将领。

    全军公乘以上的将领到齐后,他立即开门见上,道:“我军来到井陉口已有多时,我决定今晚就进军井陉口。各位将领意下如何?”

    “韩将军,据说井陉口对面的赵军有二十万之众。目前,我军势单力薄,军心不稳,末将觉得不宜草率出击,应当从长计议……”周勃虽不赞成大军继续呆在井陉西口不进不退,但也不赞成在当前处于明显劣势下草率采取行动。

    “是啊!军心不稳,怎么能战……”众将领七嘴八舌地应和着,没有一人赞同韩信的意见。

    “赵军现在远离井陉口安营扎寨,正是我军通过井陉孔道的大好机会,如果等到赵军改变主意,死守井陉口,那就来不及了!”韩信缓缓地解释道。

    “就算是通过了井陉孔道又能如何?”周勃赤红着脸,反问道:“我军与赵军的实力悬殊,这不是白白去送死吗?”

    “周副将所言差矣。战争的胜败历来不以将士的多寡来决定。自古以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并不少,只要安全通过了井陉孔道,我有十足的把握打败赵军。”韩信自信满满道。

    十足的把握。这个跟他一样,从未真正带兵打仗的人,竟然说区区三万秦军一定能够打败二十万赵军。这不是疯了吗?

    周勃心中有十一万个不信。但作为副将,他不能一再反对主将韩信的决定,更何况主将韩信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他自己一时又没有什么好的计策,便只能表态听从韩信的部署。

    其他将领跟周勃一样,虽然心中多不赞同,但副将周勃已经表态支持了,也就不好再一味地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