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一百零七章 对峙巩县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二三零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二二八年),秦国大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二二七年),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二二六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二二四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当年,秦国主要采取中央突破,由近及远,从西向东,逐个歼灭的方针,一一灭亡了东方六国。

    按说,再战六国也应该是按此成功经验,从关中起兵,步步为营地向东方进攻。但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教训,复立的楚国在秦军东进方向上囤积了大量兵力,构筑起固若金汤的防线。

    正是考虑到东进方向存在的险阻,赵政才决定让韩信统领举国之兵(比当年王翦率领东出武关的六十万大军略少),从北方起兵,渡过黄河向南方进攻。

    这里先提一下,从战争的最终结果来看,赵政从北方起兵进攻南方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从中国此后的历史大势上看,更是有先见之明。因为中国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由南方起兵进攻北方而最后获得胜利的,少之又少。反之,从北方起兵进攻南方而最终获得胜利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先例。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就不累赘了。

    方针没有问题,但统帅偏偏可能出了问题。人是最无法预料的。当年,王翦率举国之兵与楚国进行最后决战时,赵政不放心,亲自送行到霸上。

    出征时,王翦向赵政“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为子孙业耳”。出关前,他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以此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甚至让他的部下都开始担心他会不会太过份了。这样,赵政才消除了王翦拥兵自立的疑虑。

    如今,他竟然如此草率地将举国之兵交给了投靠朝廷不久的楚国人韩信。如果韩信拥兵自立怎么办?如果韩信投靠项羽怎么办?都怪自己一时心急,不经深思熟虑。继续往下想已于事无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张良了。

    虽然他还是相信韩信不会背信弃义,但不能不做好最坏的打算。赵政立即调集函谷关的守军,又从关中调派了几乎所有的骑兵,全速赶往洛阳增援。

    项羽占据成皋后,按照范增的计策,立即派项卢和薛公率兵前往彭城加强防御,自己亲自率兵直取洛阳城。

    双方的骑兵最先在洛阳附近的巩县遭遇。一场极其惨烈的遭遇战,让双方立即把全部兵力投入到巩县这个弹丸之地。

    如果再失巩县,洛阳也将不保。秦军不得不放手一搏,竭尽所能抵御楚军的进攻。楚军虽然占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却难以快速向前推进。每一寸土地,都经过几易其手。白天楚军凭着优势兵力夺下来的土地,夜晚往往就会被冒死偷袭的秦军夺了回去。

    秦军依靠坚定的信念与楚军在巩县艰难对峙,一时难分胜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兵力不足的弱点逐渐显现出来。

    眼见巩县就快守不住的时候,楚军的大举进攻却嘎然停了下来。楚军迅速撤回了成皋。

    原来,在得知自己被立为齐王后,韩信立即命令未跟随自己进攻齐地的章邯军对项羽的后方发起进攻,以牵制荥阳前线的项羽军,使项羽不能首尾相顾。

    我们知道,此前章邯和刘秀领兵重修桃花峪。当章邯得知自己被韩信蒙在鼓里后,当然是极为愤慨。章邯下令大军立即渡过黄河,直接向彭城进发,他要趁着韩信还在齐地的时候先行夺下楚国的国都彭城。

    此时的章邯军刚到达梁地,离彭城还很远,但正好处在项羽荥阳前线大军的后方。

    韩信立即以上将军的名义,下令章邯军对项羽后方发起进攻,截断楚军的粮草,一来可以牵制项羽,缓解荥阳前线的危急;二来也为他的大军从齐地向彭城进发争取时间。

    章邯早对韩信大为不满,这次重修桃花峪,更让他恼羞不已。但碍于军令,他不得不做做样子,派彭越的小股军队向西进攻项羽的后方,自己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赶往彭城。

    在他看来,现在,项羽正在荥阳前线与秦军激战,而韩信则远在齐地,正是自己建立奇功,夺回地位的绝佳机会,他怎么能错过。他不顾孤军深入的危险,带着兴奋和激动,奋不顾身地向彭城扑去。

    留在梁地的彭越虽然兵甲少,但对项羽后方发起的进攻却非常奏效。他成功烧掉了楚军的粮草,让项羽和范增始料未及,以致他们都误以为是韩信的大军向楚军的后方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