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命三国 > 第五十三章,奔赴会稽
    "他们是什么人"皇甫嵩府门口端坐两人,士兵们围着两人指指点点,文麒颇觉奇怪上前向一个士兵问道。

    "回文将军的话,他们是沙门。"一个卫兵回文麒道。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白马驮经入洛阳而建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原至今已有百年,各地也不断的兴建了一些庙宇,因此普通卫兵认识沙门也不足为奇。

    沙门就是和尚,到了这个世界文麒却还是第一次看到和尚,不由觉得有些好奇,文麒拨开人群往两个沙门走去。一个白眉长垂的老和尚合上双目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和尚则坐在老和尚的旁边,一时闭上眼睛随着老和尚念上几句,一时又睁开眼睛,转动着咕噜噜的大眼珠子,打量着围观的诸人,虽说年纪尚幼,却是一点也不怕生人。

    "你是当官的吗?"小和尚探出脑袋问道。

    文麒见小和尚生的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不觉喜欢,笑着问道:"你是小沙门,我是小将军,你们在这里坐着干什么?是来化缘吗?"

    "化缘,什么是化缘?"小和尚歪着脑袋问道。

    文麒笑笑,心道也许这时候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化缘吧。其实佛教传入中土时间虽长,但佛经的译注却还不甚多,因此化缘等词都还没有正式使用。

    小和尚搔搔光秃秃的小脑袋,越想越不明白,眉头一皱,不由大急,伸出白嫩的小手拉扯起老沙门的僧衣。老和尚抬起头,睁开眼睛看着文麒道:"小将军!对佛学深有研究!"老和尚,皮肤虽然黝黑,而且端坐在地上,但举手抬足之间自有一股贵气,使得旁人不敢逼视。文麒避开老和尚慈祥却能洞悉人心的目光,恭敬地问道:"大师从哪里来啊,怎么坐在皇甫将军的府门外啊?"

    老和尚答道:"沙门名唤安世高,从安息来,闻皇甫将军在此杀孽颇重,特从洛阳到此,劝化皇甫将军的。"

    文麒心道,这个老和尚倒是好胆色,敢直说皇甫嵩杀孽重,难道不怕皇甫嵩杀了他?皇甫嵩难道不懂自己造的杀孽,自古为将者哪有不杀人,若是能不杀人而灭了黄巾兵,皇甫嵩也自然不会去杀人,却也是用不着你们来劝化的。

    其实文麒还不知道这个名叫安世高的安息老和尚,曾是安息国(古代安息国,就在今日伊朗附近。)的太子,后来在即位时让位给了叔父,出家为僧,在汉桓帝时期便已经来华传教,至今数十年了,乃东汉末年最有名的高僧,世人为了尊敬他的修行以及以前的爵位,都称呼安世高为安候。如果不是知道安候的大名,皇甫嵩怎么会让这个老沙门跑来对自己说教动摇军心,说不定早就砍了拿来祭旗。

    文麒摇摇头,对老和尚道:"大师,劝化就不必了,你们还是早早离去吧!坐在这里也是于事无补的。"

    和尚听到文麒无非又是一番劝自己早早离去的话语,此前早有人劝过多遍。当下安世高也不再跟文麒多言,只是冲文麒笑笑,又垂首合上眼睛自顾自念起经来。文麒见再劝也没有用,便不再理会,跟府门的卫兵通告一声,便往皇甫嵩府里大踏步走去。

    去会稽出任郡守的任命已经下达,今日,文麒是向皇甫嵩来辞行,并且交接军务的。

    "你很厉害啊,文将军!"刚进门,皇甫嵩辟头辟脑就给了文麒这么一句话,文麒登时愣在门口,心里犯着迷糊却不知道皇甫嵩为什么说自己厉害。

    皇甫嵩笑着招呼发楞的文麒道:"文将军,噢,不文会稽,请坐!"

    文麒讪讪地在皇甫嵩指定的椅子上,侧着身坐下,虽说皇甫嵩着了便装,文麒也是不敢造次。因为皇甫嵩有交代说穿便服的时候,文麒也可以随便一些。

    文麒道:"文麒此来,是向将军辞行的。却不知将军尚有什么命令要文麒去完成的。"

    皇甫嵩笑道:"你倒是自己来讨将令来,很好很好,哈哈"皇甫嵩打了个哈哈,续道:"替我拿了曲阳。"

    皇甫嵩似笑非笑地看着文麒,文麒心里不由得发怵,暗暗责怪自己多嘴还要跟皇甫嵩讨什么将令,客气了半天,这回倒好说不定真的弄假成真,要自己去攻打曲阳。

    文麒急中生智,立起身来答道:"小将非是不想攻打曲阳,奈何皇上圣命在身,责承文麒即日赶赴会稽接任,小将不敢违抗圣命稍有耽搁。"

    皇甫嵩看看文麒,心中暗笑:这个文麒真是有够滑头的,推脱推的义正辞严,聪明机智,知道用皇上来压我。

    皇甫嵩道:"天魄去会稽赴任,既然是皇命自然是要遵从,但嵩此番却只跟天魄借一个人?"

    文麒讶道:"不知道皇甫将军要借的是哪一个?"文麒心下疑惑:皇甫嵩手下还有曹操,听说再过得几日连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也要赶来襄助攻打曲阳,既然介时手下战将极多,他还要跟我借什么人啊?不会是要借黄叙或者陆云吧?须得想个好借口回了他。

    文麒思索之间,却听皇甫嵩缓缓道:"要借的便是天魄军中的参军顾沣,顾子轻!"

    文麒闻言,顿时愣在那里,打眼往皇甫嵩望去,发现后者正笑意昂然地看着自己,才知道皇甫嵩却是拿自己在开玩笑,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大笑开来。笑是在笑,皇甫嵩的玩笑却让文麒手心都是汗:这个皇甫嵩也忒厉害了,竟然连我军中少了一个参军他都了如指掌,定然已经知道我派顾沣去会稽与王朗捣蛋。真是无愧于一代名将,深知: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情报工作做的很到位,日后行事看来要加倍小心才是。

    文麒禀道:"将军,文麒此来是与将军辞行的,即日将带领本部人马开赴会稽平乱!"

    皇甫嵩闻言微笑道:"平乱?!谅会稽这些小毛贼,又岂是你忠勇候的对手。"听到这里文麒不由大急,心里万分担心,生怕皇甫嵩留了文麒的本部人马,因为文麒的人马跟曹操的人马不同,曹操全是自己组建来的,而文麒的人马则是朝廷拨给的,皇甫嵩若是要留了这些人马文麒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苦了文麒以及帐下诸人一番训练的心血。

    皇甫嵩续道:"会稽虽僻处一隅,无黄巾之乱,但有山越一族,民风彪捍,战力不俗,常常骚扰会稽,掳掠财务。本帅就再拨五千之众与你,你好生统领务必照看好会稽百姓。"张梁十万之众被攻破,皇甫嵩免去断粮溃败危机,实在是全赖文麒诱敌之计,皇甫嵩心中感谢文麒,便多给文麒五千大军作为酬谢。

    文麒闻言大喜,跪倒在地拜谢道:"多谢大帅美意!文麒定殚精竭虑,不敢有负大帅厚望。"

    皇甫嵩大笑着上前扶起文麒道:"天魄跪的最有诚意的,恐怕就是这一次了吧。哈哈哈"

    文麒听皇甫嵩说的有趣,心想的确这次跪的是最有诚意了,想当初对皇甫嵩还满腹怀疑,不觉心中有愧。文麒看着皇甫嵩诚恳地道:"与将军多日交往,深知将军为国孝君之心,文麒深感铭佩,从将军身上文麒实在所学良多,文麒再谢将军。"说完纳头便磕。也许是到这个时代久了,文麒也受到了影响,开始觉得磕头是一种体现自己敬意的一种方式,尽管自己还不习惯别人向自己磕拜。

    皇甫嵩没有来扶文麒,等文麒磕完自己起身,皇甫嵩拿过案台上一封竹简,递与文麒道:"文将军,你他日必可大放异彩,皇甫嵩无物相赠,便以多年行军心得相赠。"

    双手接过厚重的竹简,文麒心中感动,向皇甫嵩略一躬身,便转身出了门口。

    两个沙门还坐在府门口,府门口,还是围着一群士卒,但此时的文麒已经无暇,也没有心情再去与和尚谈禅了。广宗大战一月余,与皇甫嵩竟有了师生感情,突然离去,心中自有一些伤感,甚至连曹操,文麒都觉得不像历史对于奸雄的描写来得那么可恶和可敬。

    昨夜,曹操设宴与文麒饯行。

    帐内众人都喝得大醉。

    曹操搭着文麒的肩膀,两人都不由自主的晃荡,远远看去,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

    曹操用他那颤抖的手指,虚对着文麒上下舞动的鼻子道:"天魄,若是有一日,中原再无阿瞒容身之地,会稽可否有地方与操借住啊。"

    文麒大力的一拍胸口道:"我文麒有一口干的,就绝对不让孟德喝稀的。"文麒拍的太过用力,曹操与文麒都不由自主的往前冲去,二人勉力站定。

    曹操闻言愣一下,旋即明白而后大笑道:"对,有一口干的,绝不让你喝稀的。哈哈哈"

    一万五千人马往会稽进发,文麒也转转折折又将回到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