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乱臣贼子 > 第三章 货郎 三
    天快黑了。橘红的光渐渐淡薄。稀疏的星子在斑驳云层后隐约露了出来。像一只只眸子。望着苍茫天空下的人们。盘腿吃肉的华服矮子、白衣飘飘。小口抿汤的俊美青年。脸色凶悍的各色武士。尚带着点忿忿不平的婆娘。神情谦卑的乡下土包子。在它们眼里。都是同样渺小的。

    十几条汉子。那点儿菜食是不够分的。纷纷取下随身携带的肉脯干粮。指使着货郎夫妇快去做成菜肴。“这也算是上门的生意。”李臣叹气。惹不起那就伺候着呗。让雉娘去炉上弄熟。自己从板子车里提出一坛子老米酒。“军爷。要点酒么?”

    香甜的酒香让那群随着主公逛了一整天的军士们。舔了舔唇。战场上厮杀的汉子哪有不爱酒的?却恶声恶气的嚷道。“呸。快拿远点。闻着味就勾扯人。

    曹黑子治军严。又是贴身的亲兵。的时时警惕。睡觉都是盔甲不离身刀把子不离手的。此时大人尚未回营。荒郊野外。指不准遇到啥子意外。谁敢沾半口酒水?

    “是醴呀。糯米酿的甜酒。喝不醉人。”曹操闻到了味。又瞅了瞅亲随们的神情。大度的说道。“来一坛。大伙都来喝。”

    他知道如何拿捏人。只要不碍正务。小节上放软放宽松。当然。在大事上出了纰漏。那还是该打就打该砍头就砍头的。

    当下拍开封坛的泥印。诸人轮流喝了小半碗。浅尝即止。稍微慰劳下腹中酒虫罢了。

    “主公。还是速速归回的好。岂不知白龙鱼服之事?”荀举止风雅的擦了擦嘴。取清水漱口。见老曹仍兴致不减。大叹草木为席。星空作帷。颇有野趣。不由低声劝道。他这人无论是三公九卿云集的筵席。还是烂庙前点着篝火的野营。都是这股子从容不迫的样子。

    “白龙鱼服”乃《说苑》中的典故。说的是一条白龙化身鲤鱼。下凡界于渊中戏水。有渔夫路过。瞧见好肥条大鱼。举弓射之。正中龙目之事。暗喻高位者当谨慎小心。少干私服出游的蠢勾当。

    “这典用的不对。按我说。白龙者。大贤也。鱼服者。指贤人尚未扬名。掌权者不察导致遗落于郊野。正是说我该多体察民情。不叫贤才无用武之的。所以这才暂舍了公务。来乡野巡视。”

    他曹操啥学问?硬是把个好端端的典故改的面目全非。意义大变。随便褒扬自个的举止是对的。不违礼义。

    一时间荀哽住了。不停摇头。唉。他这主公什么都好。果敢决断。多谋擅智。天下大局了然于心。就是过于慷慨潇洒。行事天马行空。难以捉摸。偶尔还透出点让人哭笑不的的无赖劲来。

    正说着。那个乡汉端上一盆子热气腾腾的藜蒿炒肉脯。无油少盐。曹操也不介意。连夹了几筷子。又见这货郎忙到天黑都没吃上口饭。招手道。“来。一道吃。”

    “那哪行。小人怎么敢和老爷同席。”货郎拘谨的搓着掌。

    “让你吃便吃。顺便我还有些话想问。”曹操不耐烦的说。

    瞧着那人胆颤颤的蹲下。手都有些抖。吃了阵子。大约是饿极了。也放开了。埋头扒饭。雨点似的夹着菜。

    “做小买卖每季获利几何?”

    “夏秋能赚个几百文。春冬两季就少的多。勉强图个温饱。”似乎见老爷笑容和蔼。货郎放宽了心。说话的声音也大了。

    “这是为何?”

    “晚夏初秋田里麦稻丰收。有了收成。庄稼人才有余钱置办些家什。”

    “这倒是个理。”曹操摸摸短须。“你到处贩货。平时都听闻乡人百姓对世情局势有什么议论?”

    “咱哪懂这些?”李臣张大嘴。眸子里一片迷茫。“不过都说兖州比起前几年。安稳多了。也能攒下些闲财。给屋里头婆娘多买身衣裳。”

    “户户有余财。知足方安乐。”曹操说道。黑脸上略有欣喜之色。

    “等我多赚点钱。置备两亩的。也想在兖州安顿下来。享享太平之福。”瞅着这黑矮子的气派。李臣心想肯定是兖州哪的的官吏。话赶好听的说。心里直骂这家伙嗦。吃饱了快滚。

    “好好。”对方轻笑。“四方百姓倾慕兖州。纷纷举家而投。才是我的福分。”

    这话语气就大了。李臣正暗中思索着他到底是谁时。远处有在外围警备的亲兵小步跑来。抱拳说。“主公。骑都尉麾下的陈祭酒前来拜见。”

    “却是文台?他为何知晓我在此的?”曹操微皱了下眉。看神情倒不是对来人有什么反感。只是因为自己的行踪被旁人所掌握。有些不快。

    骑都尉乃禄两千石的武官。李臣悚然一惊。对这黑矮子的身份更怀疑了。

    没一会。就瞧到数人在军士的带领下。由小径快步而来。为首者长脸无须。清瘦雍容。一照面就急忙长躬到底。“曹公。张太守的知州牧大人驾到。特遣下官前来相迎。”

    似乎知道曹操心中所想。又笑道。“如不是有乡保见的大人车骑经过。人人携刀带剑。心中惶恐。前去郡中报官。细细描述了各人的容貌。太守还不知曹公来了呢。于是遣我沿途追赶。太守有言。孟德公过门而不入。是嫌我府中酒水不美么?”

    张太守便是汉骑都尉。陈留守张邈。与曹操乃旧时挚友。董卓乱政时两人曾同举义旗。所以口信显的亲热。

    只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张邈见袁绍不为国事。但谋私利。直言责之。惹了怨恨。此时袁本初日益势大。曹操又言听计从。惟恐昔日的好友哪天的了盟主命令。前来灭他满门。暗中早已起了隔膜。

    友情再珍贵。也比不过自己的命重要啊。

    果然闻言。曹操大笑。“好个张孟卓。却是怕家中的美酒没人喝吗?”

    “一人饮酒。孤苦伶仃。半杯都是嫌多。好友点香夜谈。十坛都是不够。”陈祭酒便是陈宫陈文台。也是曹操旧识。见完礼后。说话也随意了起来。

    “只是……”曹操刚开口。又停住。朝李臣和众亲兵挥挥手。“你等先退出五十步。”

    等诸人走远。才继续说。“文台又不是不知。那南阳袁术。狼子野心。窥我兖州之心不死。有细作报。其勾连豫州刺史郭贡。又在调兵遣将。我欲屯兵边境守之。哪来的空闲光阴。”

    “孟德瞒的了旁人。骗的过我么?”陈宫笑言。“袁术谋短。郭贡智薄。不足为虑。若见公大军布阵。早有准备。必自行退去。曹公如此大张旗鼓。是嫌袁盟主那边时有借兵。太过麻烦呗?”此时袁绍正在急攻公孙瓒。领内又有黑山贼作反。军力有些不足。老大有困难。曹操这做小弟当然的尽点力。但次数多了。自个练的精兵颇有耗损。心里也开始觉的厌恶了。

    于是趁袁术来袭之际。亲领军相抗。在边境屯个一年半载。言下之意就是告诉袁绍。不是我老曹不够意思。是你家族弟太嚣张。咱挡住他。也是帮了你大忙。

    队伍刚过东郡。见初夏山野风情绚丽。于是携亲随出营郊游。没想到却惊动了好友张邈。

    心思被揭穿。曹操也不羞恼。指着陈宫赞叹有加。“唉。果真瞒不过文台。”

    “既然军事不急。还望入城一叙。我也好趁机讨的张太守几杯美酒佳酿。”

    “罢了罢了。再不去。倒显的我曹操不记旧。”

    这边两人相谈甚欢。那边李臣闻的只言片语。却骇出身冷汗。

    狗日的先人祖宗。这黑矮子便是日后兄长的心腹大患。魏武曹操?

    第一个念头就是拿了柴刀。找机会给他丫的劈头一刀。好绝后患。

    但瞅瞅四周那些魁梧的亲兵。叹口气。他又不是千军万马中进出自如的猛将。真干了除了赔上条命。还连累雉娘。于事无补。

    又觉的文台这个字耳熟。歪着脖子想了半天。突然猛抬头。死盯着那个长脸书生。

    姓陈。字文台。这不就是吕布的谋士陈宫啊……对了。此时他还是张邈的属官。乃曹操小弟的小弟。

    张邈……陈宫……吕布……这几个名字一连起来。李臣只觉的心跳如鼓点。忆起件大事来。

    其实李臣不知道。因为他的蝴蝶效应。历史早渐渐发生改变了。去年他带着嫂子私奔。兄长虽勃然大怒。但还是按他制定的计划。提前入徐。

    州牧陶谦一见心喜。直叹英雄了的。挪给刘备五千丹阳兵。令他剿灭州内泰山郡逆党阙宣。阙宣是谁?就是这小子的部下见财起意。杀了曹操的老爹曹嵩。引祸徐州。

    刘备什么人?顷刻间平了叛军。诛杀阙宣。尽收其残部。将他的部下收拾的服帖。年初曹嵩见儿子已将州内黄巾逐净。权高位重。于是带着亲眷家财从徐州琅琊赴兖州。路过泰山。刘备想起昔日四弟曾言。那曹孟德能征善战。野心勃勃。必的与其虚以委蛇。以图时间发展。于是遣张飞护送出境。传达善意。

    老爹没死。曹操也没找到借口伐徐。便宜了陶谦。却害苦了另一个人。

    谁?吕布呗。

    另个时空。吕奉兵败长安。恰巧曹操酣战于徐州。后防空虚。便与张邈陈宫等人趁势作乱。但现在。曹黑子尚坐镇于大本营。找不到机会下手。

    终于盼到曹操领军去兖豫边境。陈宫设计将他引入城中。宴席上抛杯为号。杀尽随从。以为人质。让其大军不敢轻动。再引吕布前来。两相夹击。曹军失了主帅。军心惶惶。一举而破之。便能夺的兖州。作为基业。

    这些事李臣想不到。他只知道。厄运连连。天降灾祸了。

    若是能处身事外。他还巴望着姓曹的早死早投胎。但现在。自己似乎无意中卷入了某场阴谋。

    出门打个酱油。油铺突然失了火。不救都的烧死。这就是此时的写照。

    “咦。那是何人?”陈宫见曹操没起疑心。欣然前往。不由大喜。又看到远处有一男一女皆乡人打扮。不像州牧亲随。出言问道。

    “是个货郎。途中遇见。买了些酒菜充饥。”

    “能做的曹公的生意。倒是他祖上荫德攒下的福分。”陈宫不以为意。朝李臣瞟了眼。又朝随自己而来的部下使了个眼色。

    只等曹操一走。立即杀人灭口。免的走漏风声。失了先机。

    “喏。酒钱在此。”曹黑子朝板子车上扔了块碎银。迈上马。长叹道。“说起来公务繁重。有半年没见到孟卓了。正有许多话要聊聊。”

    话音未落。就听到那货郎大声嚷嚷。“老爷。钱不够啊。”

    “你说什么?”曹操一愣。奇怪道。“不够?”

    对方梗着脖子。一脸老农民似的憨笑。“不到二两的银子?哪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