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浪迹三国之一代帝王 > 第三章野心
    夜幕仿佛一层灰色的纱,飘飘渺渺地笼罩着长安城,残月泼洒下来的光彩被分离的稀稀迷迷。

    弘农府邸后院内,烛光闪烁,貂禅身着月白夹衫,套着葱黄坎肩,呆呆地坐在桌前,两眼一动不动凝视着摇曳不定的烛苗。

    烛光下,貂禅脆生生的俏脸露出淡淡的忧伤,过尔又有一丝微笑挂在上面,荡漾开来,似乎可以把这冷冷的夜色,增添片缕温情。

    “小姐,”贴身侍女小洁轻手轻脚近前,低声道:“时辰不早了,早点歇息吧。”

    “恩?”貂禅仿佛从梦中惊醒一般,抬眼望了望小洁,忽的问道:“洁儿,假若……攻陷了洛阳,你说会怎么样?”

    小洁怔了一下,望着貂禅笑道:“小姐……”正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貂禅不免有些心神不宁,起身叫道:“来人!来人……”

    “主公…”不知何时一个黑影闪现,门开处,一位黑衣女郎飘然而进,声音传来。

    “主公,不好了……”貂禅刚想发问,高顺已领着一个卫兵快步走了过来。那卫兵浑身湿透,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气喘吁吁道:“主公,驻于城外的李傕、郭汜两位将军突然发难,向我们进攻,快挡不住了……”

    原来,自李傕、郭汜投于貂禅,两人便认定听一个女人成不了大事,对自己也是一种侮辱。而貂禅非但不重用他们,还谴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故有此一反。

    “张济呢?他是作什么吃的?还不带兵围剿!”貂禅显然有些失控,语气也有些不对。

    卫兵愣了一下,断断续续的说道:“张济将军……勒兵城外,并无……任何动静。”

    貂禅闻言,倒也冷静了下来,唾了口水,骂道:“这个混帐,竟坐视不理,静观成败…真有他的。哼!”

    “李傕、郭汜约有多少人马?”

    “黑夜之中看不清楚,”那卫兵小心道,“估摸有万余人。”

    貂禅烦躁地踱了两步,忽的站住脚,吩咐道:“高将军,你速带五千虎步军,会合叔颖部,着城防守,待机破敌。”

    “遵命!”高顺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貂禅继续说道:“亚英,你带五百夜羽,侍机刺杀李傕、郭汜。”“是。”黑影答应一声,便消失了。

    时间一分一妙地过去,李傕的心再也安静不了了,正思间,忽见城门轰的一声大开,只闻一声高喊:“李傕小儿,纳命来!”

    抬要望时,只见远处一彪人马飞也似杀了过来。李傕见状,忙提刀拍马上前。高顺见着李傕,一语不发,拎起长枪便刺将过去,两人顿时战在一处。

    十来回合下来,李傕右臂隐隐作痛,有些吃不住,自知不是高顺敌手。恰旁边牛辅看见,忙催马冲了上来。

    “李傕小儿,看刀!”牛辅大喝一声,抡刀便照李傕头上砍来,李傕见势不妙,忙用力挡开高顺的长枪,横刀拦住。

    高顺抓住空挡,长枪顺势刺在了李傕胳膊上,‘哎呀!’李傕大叫一声,手中刀已掉落马下,不想牛辅又一刀砍在马脚上,李傕顿时跌倒在地上。

    “哈哈哈……”牛辅骑在马上,哈哈大笑道:“李傕小儿,你就这点本事?今日是你自找死路,可别怨我!”说着,抡着大刀便劈了下来。

    “狗娘养的,郭汜在此!休想放肆!”随着一声呐喊,一彪人马由东面杀了过来。牛辅正欲取李傕首级,转眼看时,一枝利箭‘嗖’地扑面而来,忙举刀拦住。

    李傕抓住这个空挡,翻身上马,回身便走。两军混战一场,各自收兵。

    “兄弟,”刚进营帐,郭汜看着李傕便说道:“这次可算栽了……”“唉~我们太小看貂禅那个娘们了…”李傕也一脸阴郁的说道。

    此时,段煨全身甲胄,进帐跪说道:“禀主公,伍习将军率数千士兵围城,突遭敌军围困,无一生还。末将无能,请主公处罚。”

    “起来吧,这次错不在你们,错在本帅!是我太小看那个娘们了!”李傕仰天长叹一声,道:“你速去清点兵马。”说罢,脚似灌了铅一般,慢吞吞走上前座。

    喊杀过后,大地又是死一般的宁静。李傕、郭汜两厢坐在帐中,一动不动地望着上下跳窜的火苗,两个人一语不发。

    倒是郭汜忍耐不住,首先开了口:“兄弟,胜败乃兵家常事,你想开些吧。”李傕叹了口气,忽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来,一拍大腿道:“对了,还有他…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郭汜被吓了一跳,起初还以为李傕受打击太大被傻了,闻言问道:“你……没事吧?”

    李傕回头看着他,笑道:“没事,我只是想到贾文和足智多谋,何不请他来问问。”郭汜闻言,哎呀一声道:“我们怎么把他给忘了,快,去问问…”

    须臾,贾诩便慢慢的走了进来,拱手道:“二公找诩来,不知有何要事?”

    李傕、郭汜忙下座,笑道:“文和言重了,你也知道目前我们的处境相当不妙,你可有何妙计?”

    贾诩拂须笑道:“我早已料到公会有此败。因此次交锋,我们已失兵势,又失地利,败之必也。但貂禅远伐东征,长安必然空虚,二公何不乘势回军,直取长安。得之,有安身之地,貂禅军必惮,则一鼓可下也。”

    李傕、郭汜闻言,顿时心花怒放,赞道:“文和果然了得……”

    “主公,”段煨头上尽是密密的汗珠,进得帐来,气喘吁吁道:“樊稠将军被围,请…请求援救。”

    李傕、郭汜心一阵下沉,刚想发话,贾诩阻拦道:“不可,时机稍纵即逝,现下当勒兵西归,破长安指日可待也。若回救樊稠,当有败军之兆耳。”

    郭汜一阵犹豫:“这……”李傕却道:“文和多虑了,救得樊稠既可得充兵力,又可弱敌士气,有何不可?”

    贾诩见说不动他俩,只得苦笑着嘱咐道:“如此,此去二公定切记不可恋战,救出樊稠将军,速速回营!”

    李傕、郭汜满口答应,便径自出了大帐。贾诩眼中充满着泪水,他不是担心他俩能否回来,而是担心自己又不知要飘落何方了。

    “将军,”一个亲兵走到樊稠面前,轻声道:“西北方向一队人马正向我军逼来。”

    樊稠坐在马上,耷聋着脑袋兀自养神,闻听一惊,忙道:“是援军还是敌军,可曾探明?”

    “夜色之中,看不甚清楚。”

    “混帐!”樊稠大骂一声,道:“还不快速速查明!传令下去,加紧戒备!”

    那亲兵还未离去,一骑快马奔了过来,樊稠抬眼一看,原来是自己派出去的斥候,正欲开口说话,斥候已说道:“将军,援军到了…”

    樊稠闻言,大喜之下,忙吩咐众将上马突围。貂禅兵虽多,但也经不起两面夹击,不大工夫,铁桶般的包围圈便冲开了个缺口。

    李傕、郭汜横刀杀进来,直奔樊稠而来,近前拱手道:“樊将军无甚大碍吧?”樊稠端坐马上,行礼道:“末将没事,二公来的正是时候,当快突围而走。”

    李傕摆手道:“不,现在形势大好,不杀他个落花流水,怎咽得下这口气。”

    郭汜想起贾诩的吩咐,刚想劝阻,只闻李傕道:“快,杀啊!”郭汜、樊稠没有办法,只得复身冲杀。

    正杀间,忽的只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声,正是高顺、牛辅率兵杀来。听得前面一阵喊杀声,高顺长枪一挥,众兵将便抢杀上来。

    正如贾诩所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方才能走,恋战未走,现在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不大工夫,段煨便为高顺刺死。

    郭汜此时已是血迹斑斑,樊稠大吼一声,上前接住郭汜,转脸道:“我断后,你们快走!”

    李傕见再不走,真要丧身于此了,满含泪水的看了樊稠一眼,喊道:“多保重!”说着,转马便走。

    樊稠心知此一别便再难相见,却又无可奈何,护着郭汜向外冲去。数万士兵,想要冲出去,谈何容易?

    片刻工夫,樊稠身上已是身中数枪,看郭汜时,早已断气了,自己也一个不留神,马失前蹄,倒于地上,为高顺所俘…

    李傕也难逃厄运,夹于乱军之中,为五百夜羽围困,死于林亚英之手。高顺顺势挥军杀向李傕大营,贾诩率守军投降,因而得已保全。

    一月后,经过休整,貂禅再次挥军东向,袭占洛阳,涤扫疆境,可谓势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