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浪迹三国之一代帝王 > 第十章命兮何用
    夜深了。

    貂禅独自站在院中,脑中不时地回荡着樊稠的那番言语,听着远处城中的更鼓响,心情渐渐地从兴奋中平息下来。

    慢慢地貂禅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及困难,千头万绪,叫她一介女流如何能承担,她也感到了微微地倦意。

    貂禅静静的伫立在这冰冷的地面之上,任凭寒冷顺着她滑嫩的肌肤往里死命的钻。

    越想越多,越想越远,越想越乱,一阵寒风吹来,凉气一下子侵入她的衣领中,貂禅冷不住打了个寒颤,意识到自己毕竟是个女人,是个需要人疼的女人。

    这时,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传来,随着,一件大衣披在了貂禅的肩上。

    貂禅一怔,回过头来,看见一个少女睁着忽忽闪闪的大眼睛站在她面前,手捏着衣襟,不安的看着她。

    伸手扯了扯大衣,使它更舒适的披在自己身上,貂禅旋即淡淡一笑道:“这么晚了,洁儿咱还不睡呀?”

    小洁抬首有些担忧的望着貂禅,开启檀口:“小姐还没睡,奴婢怎…怎好先睡。”说着,有些扭捏的摆了摆身体,也便低下了头。

    貂禅也不禁为之莞尔,柔声抚慰道:“我只是睡不着出来透透气,倒连累你也没得睡,真乃我的不是。”

    小洁低着得头一下抬起,忙摆着手道:“不,不…侍侯小姐是奴婢得职责,洁儿不敢…”

    貂禅伸出纤手轻轻的拍了拍小洁柔润的肩膀,轻声道:“好了,好了…夜也深了,你快去歇息吧。”

    小洁看了貂禅好了一会儿,方道:“那…洁儿去睡了,小姐也早点睡喔。”见貂禅轻轻的点了点头,小洁才一转深由原路走了回去。

    望着背影远去,在夜色中一颤一颤地消失,貂禅方把目光移了回来。

    望着星光稀少地天空,貂禅也不免再次轻叹出声,默默地在心底祈祷,真不知这样的生活要维持多久。

    早上,貂禅醒来,猛地一睁眼,就看到窗外一片雪白,十分刺眼。看来昨夜又是一场大雪,貂禅心里想着,庸懒地爬了起来。

    穿戴整齐,貂禅正想出屋,只见台阶上还在飘扬着几朵无可奈何地雪花,她轻轻地接在手里,握紧,又张开。

    这时,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小洁端着一盆水放在貂禅地面前,笑嘻嘻地道:“小姐,昨夜睡的可安好?”

    貂禅一边笑着回答,一边洗漱。

    今天貂禅心情特别好,不知是因为事情办妥,还是晚上新下了一场白皑皑的雪,银装素裹了整个大地,带来了一片清新祥和气氛。

    在貂禅心中,成就大事不只靠实力,还得靠运气。相信自己每进一步都有好兆头。这场瑞雪便是她心中的好兆头,昨天晚上的一些忧虑也被这晶莹的雪所掩盖了。

    貂禅额外的感到愉快。

    练了会儿剑,又嘱咐了下人们几句,貂禅便坐在外厅的椅子上喝着茶,慢慢品味起来。

    刚喝了一口茶,就听到门外一阵响声传来,貂禅并不感到奇怪,仍慢慢的品着茶,显得十分悠闲,好似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这鬼天气可真能冻死人啊!”一群人在门卫官樊稠的带领下穿过大门直往大厅走来,显然这是貂禅预先交代过的。

    一进大厅,正见貂禅手拿茶杯,笑眯眯的看着,那群人皆行礼问好,貂禅并不出声,只是示意他们不必拘礼。

    这时,才落座的董昭忍不住发话道:“不知国师今日招昭来府,为的何事?”

    貂禅并不答话,只是方下茶杯,笑着说道:“公仁不必着急,今日雪漫天地,寒意逼人,我特地预备了几杯薄酒为各位挡寒。”

    众人闻言皆现出一副惊喜之色,个个连称不敢。董昭无奈,只得与众人一道入席。

    尽管众将官一再热情的招呼他,董昭还是很少将筷子伸向那几样简单的酒菜。

    酒饮数杯,众人方才的寒意顿时消退了不少,面色也都开始红润起来。自然,话也开始多了,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董昭啄了一口酒,抬头看着满面红光的貂禅,说道:“今看国师气色不错,是否遇到什么喜事了?”

    貂禅放下筷子,抿嘴笑道:“公仁说笑了,今儿这个天下还能有什么好事让我碰到。只是新下了雪,有了兴致罢了。”说着,似无意般瞟了董昭一眼。

    董昭差点有些招架不住,忙低头喝酒以躲避那双既夺魂又潜伏危险的眼睛。貂禅看着好笑,忙招呼众人吃菜。

    吃了会儿,董昭还是放下筷子,正色问道:“国师,今日我倒有一事请教。”

    貂禅微微有些吃惊,犹豫着放下酒杯,露出一丝微笑道:“不敢!公仁既然有事,但说无妨。”

    董昭似已下了决定,稍一思索,出口便道:“这几日承蒙国师和各位招待,昭感激不尽。不过,昭并没有忘记自己来此的目的。我倒想知道,关于两家的前程,国师到底考虑的怎么样了?”

    貂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心中暗暗叫道:董昭啊董昭,不想你终于还是提起这一桩来了。

    想了会儿,貂禅低头啄了一口杯中的酒,方淡淡的说道:“公仁言重了,我与秦将军同为汉臣,自当万事以和为贵。今国家乱世之秋,两家自当合力,以兴时也。”

    董昭心中十分清楚,貂禅不过是虚假的客套话而已,而且此事也不会就此完结。想到这,董昭只是面带笑容的说道:“国师的意思是,两家就此罢兵,重归和好?”

    貂禅又喝了以杯酒,轻轻点了点头道:“不错。不过今乱世之际,百姓流离。我知秦将军治地有方,不知可否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

    董昭脑中急速旋转,只是模糊的有些片段,一时还真想不出貂禅会提什么样的要求,只好说道:“国师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只要我主能力所及,定尽力满足。”

    貂禅轻轻一笑,径自喝了口酒,方说道:“其实此求对于秦将军而言,只是小事一桩……”

    顿了顿,貂禅看了一眼董昭,见其正睁着眼睛疑惑的看着她,方续道:“公仁也知道,京畿之地屡遭战乱,百姓离所,田地荒芜,以至于民不得饱食,军不能力战。故禅特不耻请秦将军看在京畿苍生之面,解决一下此事。”

    董昭心里暗暗骂貂禅狡猾,自要借粮,还编出此等冠冕堂皇得理由,使人拒不能拒,无可奈何。

    董昭却又感到有些蹊跷,本以为貂禅会狮子大开口,不想却只为此事而已。

    董昭却不知道貂禅更深层次的顾虑,不然貂禅岂是如此易与之辈。

    心里虽然这么想,董昭还是说道:“此等善事本当义不容辞,但此事非昭所能做主,昭还须禀报我家主公,请他定夺。还请国师耐心等待几日。”

    貂禅又兀自倒了一杯酒,笑道:“昭不必着急,禅多等几日便是。”说着便亲自起身为董昭把起盏来,倒惊了董昭个手足无措。

    董昭这时,心里方轻轻舒了口气。

    一席尽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