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熙宁大帝 > 第五十章:还未臣服
    齐国(三佛齐)纳南城木材商人张大福看过街上的榜文,他的眼中喷出了火光!拳头捏得紧紧的,狠狠地在地上一跺脚,气呼呼地回家了。

    赵兴的愤怒让参谋团不得不拿出方案来对付齐国的叛乱,然而吵吵闹闹地商讨了十天,拿出的方案赵兴仍然不满意,但是没有办法,这个方案或许是最稳妥的。方案是接应各城驻军撤回詹卑城,然后重点进剿。凡是投降的部落,一个不杀,凡是反抗的部落,一个不留。

    木材商人张大福看到的便是赵兴发布的劝降诏书,不杀与不留是非常残酷的选择。保证齐国政权不被推翻,就必须进剿,这是帝国唯一的选择,不然这将是一场战争泥潭。帝国可没那么多财力彻底地占领齐国(三佛齐)全境。

    张大福原名那兰格,崇尚汉文化,也是第一批进驻上京的南洋大海商。原本是支持帝国吞并三佛齐的,因为瀛国(日本)就是在帝国吞并后,逐渐强大起来征服了周边蛮夷部落的。但是看到帝国对待三佛齐的政策不如瀛国那么宽松,他的同袍都被抓去当奴隶了,这让他的怒火始终无法平息。

    他的家仿帝国的建筑,雕檐柱廊,青砖红瓦,两层的阁楼,十分气派。可是优雅的环境并不能平息他的火气,他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想不开,就把侍女送上的茶杯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嘭!”

    珍贵的,从帝国进口的白琉璃透明的玻璃杯在地上片片碎开。

    一双修长的尖尖的玉笋小手轻轻地搭在他的肩膀上,推拿捏揉起来,张大福的脸色慢慢地恢复了平静,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他背后的手捏成小粉拳锤在他身上,张大福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张大福很有福气。他父辈赶上了与帝国海外贸易的初潮。等他接手后,又遇上了帝国经济大发展,大开发的时期,他大量出口柚木、铁木、红木、紫檀、黑檀等贵重木材到帝国,每年收入不菲,成为了三佛齐屈指可数的大海商。后来他又娶了一位美貌的妻子,那个妻子本是从大宋到上京讨生活的歌姬,能歌善舞,有貌又有才。不仅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而且还把家居打点得好好的,生意上给他出了不少主意。那个妻子眼光独到,他能成为大海商,一半的功劳都是他妻子的。

    见他妥当了,他的妻子李丹问他道:“夫君今天何事这般生气?”

    和暖的气流从他耳边喷过,张大福全身酥软,深呼一口气道:“丹儿今天可曾在街上看过官府出了榜文,我们的国都已经被帝国攻陷,各城也被帝国接管,国名、国王名都被改了,百万同袍被帝国运走当奴隶了。”

    “帝国?中华帝国?”

    张大福苦闷一笑道:“还有哪个国家会称帝国!帝国什么时候有了这样血腥的奴隶政策?皇帝不是一直崇尚儒家吗?那帮商人内阁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张大福不认为是赵兴推动了这场血腥的战争和奴隶政策,因为赵兴推崇儒家。在台北皇城广场中央,赵兴投了五百万贯,为孔子修建了一尊高达三丈(十米)高的镀金雕像。文明学府一直是排到四大学府之首,儒家经典仍然是必修科目。

    李丹讶然道:“夫君不是喜欢帝国,以帝国为荣吗?夫君也是帝国南进计划的支持者,帝国吞并三佛齐不是夫君所希望的吗?现在,我国并入帝国,岂不是更好更妙,正合夫君之意。”

    张大福摇头说道:“此话不可这么说,虽然我喜欢帝国,帝国的文化制度都非常有利商人,有利百姓。我希望帝国吞并我国,是想借助帝国的力量让三佛齐强大起来。帝国的第一属国,瀛国不是这么崛起的吗?瀛国以前比三佛齐还要落后,自从并入帝国后,瀛国各处都得到开发,人口增加,土著蛮夷无不臣服,国土面积增加了一倍。如果三佛齐也是如此,勃泥国、朱罗国,岂可兴兵来犯!三佛齐各,包括被帝国称为东印的东部都能收归王国版图,三佛齐版图至少能扩大三倍。印度教一直在东进,要我们信仰他们的梵天、湿婆等神灵,只有帝国儒家、道家、佛家的博大精深才能抵制他们东进。没想到前门驱虎,后面进狼。帝国如此大量索取我国百姓为奴,这是要我们亡国灭种呀!”

    一个国家在打仗的时候必须凝聚民心,而儒家思想就是世间最好的凝聚剂,她让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传承二千多年,虽有分裂却始终统一在一起,认同国家统一,世界上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种思想,使得张大福也成了帝国吞并三佛齐的支持者。帝国吞并三佛齐,三佛齐的商人可是立下了大功。

    他沉吟道:“人之为人,处事忠义为先,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人有何面目立于世间!死后,又有何面目面对祖先!这可是帝中教习,四大学府都在强调的,是儒家经典的要义所在。”

    “那官府怎么说?”

    “官府说了,国王退位被封齐王,仍然统治三佛齐。不过,在一年内,齐国的朝政将由瀛国教官主持,在齐国开展变法,直到一年后,才把大政还给齐王。”

    ········屋内静了下来,二人都不说话了。许久,李丹不忍丈夫如此颓废,忍不住说道:“既然夫君你不想让帝国统治,那么就反了吧!”

    “啊!”

    张大福全身一震,回头看着他的妻子,忽然爆出一阵笑声道:“一言惊醒梦中人。好!夫君我真不如你。你说得对。帝国休想奴役我的同袍,休想把帝国的强大建立在三佛齐亡国灭种的基础上。反了!反了!把外敌赶出三佛齐!”

    想通后,张大福吩咐家人道:“去拿我的贴子,请刘将军、王先生和李东家来商量。”

    此三人皆是本城德高望重,财大气粗之人。刘将军是在帝国卫国学府毕业,现在是纳南城的守将,手握三千军马,英勇善战。王先生是在帝国文明学府毕业,现在是纳南城的大学山长,免费教育深得民心。李东家是药材商人,帝国济世学府毕业,为帝国研制热带病预防治疗的药丸立下大功。回到三佛齐以后,开了济世堂医馆,救死扶伤,深得民心。

    张大福的三个朋友很快来了。张大福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要造反!

    四人众口一词:宁可一死,绝不当亡国奴!

    王先生深思熟虑地道:“光是我们四个人还不成,必须把正在叛乱的各部落拧成一股绳。各自为战,很有可能被帝国分化,各个击破。国王已经投降,成了卖国贼。我们要另立国王,另树旗帜。杜兰特是哈米苏国王的堂弟,也是王室之人,封地是纳南城。若是我们拥护他做国王,联合各部落。必定成功!”

    “不错,纳南城是三佛齐的第四大城,人口众多,又不靠海。若在此处建都,一统三佛齐,与帝国展开丛林战,帝国经济无法支持长久战争,一定会撤出三佛齐。现在帝国大军全部都撤到了中央大盆地詹卑城,正是我等夺取其它各城,对抗帝国的有利机会。”刘将军快然说道。

    于是四个人一窝蜂地跑到杜兰特的伯爵府,求见杜兰特。杜兰特被四人的想法打动,只要他一答应,王位唾手可得。他高兴道:“好!三佛齐人岂能给汉人当奴隶!几位崇尚帝国制度,本王就许你们为内阁四大辅臣,主持复国大业。”

    仅仅不到半个月,除了帝国控制的中央大盆地,三佛齐各城池又重新听候杜兰特新王的诏令,统一在一起,以纳南城为新都,打起了三佛齐的旗帜,对抗帝国!

    新三佛齐有正规军两万,后来又征集各部落男丁入伍,军队扩大到十万。以张大福为首的各大商户出钱出粮。新三佛齐毁坏道路,展开丛林游击战对抗帝国。

    纳南城坐落在大山丛林之中,有一条大河穿过纳南城,除了这条水路,几乎无路可通。可以用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来形容。要去纳南城,除了水路,只能翻越大山丛林。可是连这条水路都被封锁了,水中投入了大量的巨石,拉起了铁链,防止帝国内河战船进入。

    齐国,詹卑城,王宫。

    赵兴高坐在大殿之上,左右是李向安、刘奇、李佩洋、赵高。殿下,帝国众将与齐国、瀛国众大臣分列两侧。

    “朕告诉你们,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消灭这伙叛乱的伪政权。”赵兴大声叫嚷道。

    “陛下,让赵高将军带领一支山地步兵,定可以攻取纳南城。赵高将军是美洲山地之王,非常熟悉丛林战争。”肖一远推荐道。

    “陛下,军事上要给予纳南城最沉重的打击,在政策上,除了放宽对齐国的条款,别无他法。我军不可能完全占领齐国各地,平叛之事还是交给齐王自己处理吧!”南征总督,原内阁参赞,吴青海说道。

    “嗯。令赵高为主将,高飞、郭开为副将,率领三万山地步兵攻占纳南城。至于放宽政策。等候内阁回信。”赵兴严肃说道。

    “陛下!此事,不可久拖。陛下裁决就是,等待内阁回信,至少得半年时间。哪里等得了。”吴青海急切说道。

    “恳求陛下,宽恕你的子民吧!齐国百姓无意对抗帝国。”齐王赵昌(哈米苏)跪伏在地,叩头说道。

    “陛下,不如,取消第二条吧。齐国有百万奴隶被送往帝国各处,齐国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惩戒。每年十五万的奴隶朝贡额就免了吧!”肖一远试探性地说道。

    肖一远刚说完,齐王赵昌就拼命磕头,任凭鲜血流淌,自脸颊流过,滴落在地。一旁的瀛王白河也眼神冒光,瀛国(日本)每年一百万贯的白银,一百万石的大米也是沉重的负担,如果齐王请求成功,他也要磕破头为瀛国争取一些利益。

    赵兴看了看瀛王白河,又看着正在磕得头破血流的齐王赵昌,站起说道:“既定政策怎么能变!这样好了,朕就赦免了齐国十年的朝贡,瀛国的朝贡也赦免十年。不过,若有大战,两国至少要有三万人,一个精锐军参战。”

    “谢陛下恩德!”瀛国、齐国两国的国王以及文武大臣一同跪伏在地,叩谢道。

    ······三天后,赵高、高飞、郭开即率领三万山地步兵进剿纳南城。而齐王赵昌也派出使者分赴各城池,宣布新的帝国国策,争取各城池对齐国政权的拥护。各城池在得到十年的承若后,知道这是最后的妥协了。也知道了帝国平定叛乱的决心,只能无奈地投降了。他们知道,他们根本无力对抗帝国,坚持下去,只会让帝国皇帝震怒,三佛齐被彻底扫灭。

    仅仅半个月,就有一半多城池重新倒戈齐国。

    眼下,赵高三人正带领队伍翻越茫茫大山丛林,五人一队,轮流抬着火箭炮车和火箭,还有被分拆的十三梢炮。三万大军只携带了二十台火箭炮车,一台十三梢炮,因为完全靠人力抬,对三万大军来说仍是沉重的负担。但是赵兴交待,不能不带。相比在美洲丛林行军,这里的地形更难走。还要不时防止部落军的骚扰。赵高问齐国派出的向导道:“还有多远就到达纳南城?”

    向导回答:“有四座山丘,八十里地吧。”三佛齐是地广人稀,森林密布,大多地区仍是没有人迹的蛮荒之地,道路相当难行。走了半个月,队伍还没有到达,这不能不让赵高心慌急躁。不过,赵高统帅的是山地步兵团,倒不以行路为苦。这样的行军速度,相比平时的训练来说完全是小儿科。

    然而,赵高仍不敢快速行军,因为将士们必须时刻保持体力,应对可能的战事。

    又行走了十多里地,到了一个紧要处,前方侦查兵发出警报:有埋伏!

    “嘀嘀嘀!”尖锐的号声响个不停。

    帝的侦查兵是最富侦查经验的老兵加上最好的开路犬组成的。部落军设伏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这不是对付野兽,而是对付帝。他们离得太近了,被帝的狼狗嗅到了气味,那些狗就狂叫起来,惊动侦查兵抓起挂在腰间的冲锋号报警。

    即使帝陷入了空前险恶的短兵相接,但是仍没有乱作一团,也没有人逃跑,而是团结一致,应对埋伏。部落军四面八方涌过来,他们拿着刀、矛,少部分的人穿有皮甲,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

    这一带地势极为不利,虽然道路不算很窄,却是七折八弯,首尾不能相见,根本无法集结起来,只能各自为战。先部落军到达的是一波箭雨,好在不是强弓硬弩,不然帝肯定损失惨重。

    箭雨并没有给帝造成毁灭性打击,许多将士身上插着十几根箭羽,却仍在战斗着。手持摘星弓,不断回射着。

    帝将士身穿黄金甲,的确影响了行军速度,但是却没有影响战斗力。黄金甲一再改良,相比开始装备时,重量减少了一倍,却更坚固了。山地步兵所穿的黄金甲是最贵的,因为黄金甲还加上了透气的设计。正是应付丛林战准备的。

    赵高早已经拿起了青龙刀,巨盾,疾步冲向部落兵。几十支箭羽向他飞来,都被他用巨盾挡了下来。赵高身高两米多,整个一座小山。青龙刀还没有挥出,巨盾已经把十几个部落兵撞飞。

    他原来使用的是长矛、木盾,后来按赵兴的要求,装备大铁盾,还有加大号的青龙刀。一攻一防,攻防皆备。如今,这大铁盾都被他当做武器,直接把敌军撞死。他身后跟随着十多人的护卫,保证他的后背及侧翼不受威胁,可以畅快地杀敌。

    部落兵几乎没有人能接他一刀,大多数部落兵都被他一刀连人带刀斩为两截。片刻时间,冲来的部落兵便被他杀得稀稀落落,无人敢靠前。赵兴曾经和赵高交过手,一招便败了下来,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抗。能和赵高过招的只有赵兴十骁将之一的牛再高。

    牛再高,身高也有两米,只比赵高矮半个头。赵高胜在力气,牛再高胜在武艺,五十回合之后,赵高力弱之时,牛再高便能取胜。

    牛再高是统兵大将,而赵高只是赵兴身边的护卫。对赵兴来说,更信任的还是赵高。因为美洲猛士都把他视为神灵,而帝国将士则往往把赵兴视为亲人。神灵般的畏惧比亲人般的忠君思想要可靠的多。作为训练有素的帝国精锐,赵高的三万人虽然中伏,却是极有经验。他们马上向附近的战友靠拢,集成群,变成圆阵,然后四处滚动,歼灭部落军。长长的山道上,五十多个圆阵,各自为战。在圆阵中,则保护着战力稍弱的军医、弓箭兵、教习、火箭炮车兵等辅助兵种。

    在一片翠绿葱茏的山道上,空前混乱,到处都是战斗,喧嚣无比。部落军极其狂热,面对装备精良的帝国大军,没有丝毫畏缩,不顾一切地冲锋。

    一时间,连赵高都无法向前推动半步,身边堆满了尸体。

    “轰。”山道两侧开始有巨石滚下,帝看似闹不可破的军阵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帝国大军又变得零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