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月明沧海 > 第二百二十一章 胜败无常 下
    待将士们都吃上饭后,张煌言方才吃了张面饼,又急急召集部将商议破敌之策。这时,一条明军快船从清军左侧绕过来,驶入中军战船。船上的军士是张名扬派出的信使,登上大船后,递给张煌言一封信函,报告道:“张大人,清虏已于二十二日攻至舟山城下,刘世勋大人请你速回救援!这是他的亲笔信。”

    张煌言拆开信函,确认是刘世勋的笔迹,仔细看完信后,大惊道:“舟山是朝廷的根本,不容有失!为何荡胡侯的水师没能挡得住清虏?”信使道:“昨日,舟山海面起了大雾,两船不能相视。清虏趁涨潮渡海,被我军发现。荡胡侯统领战船迎敌,在横水洋拦住清虏,双方互射火炮,战况极为激烈。荡胡侯身先士卒,指挥所乘战船带头冲锋,直攻清虏主将金砺的座船。靠近后,荡胡侯把火球扔向金砺的座船,不料火球撞在桅杆上,随即反弹回来,落入荡胡侯的战船上,顿时引起大火。清虏趁机进攻,我军伤亡惨重,只有两条船逃回舟山。荡胡侯被火烧伤,跳入海中,却被清虏擒获,因伤重而死。清虏进抵舟山后,分兵一半登陆攻城,另一半在海上拦截援军。”

    张煌言叹息道:“荡胡侯怎么能如此粗心大意?稀里糊涂地送了自家性命,还折损了水军,致使舟山城失去了保护。”随即面色变得严峻,问道:“刘大人有没有派人请鲁王监国、定西候回师?”信使道:“信使已经出发了,若是没有意外,应该能追上。”张煌言向众将严肃说道:“清虏已经兵临舟山城下,我军一定要冲破清虏的拦截,速去救援舟山。”立即令亲兵挥动军旗,调动战船向清军杀去。

    明军攻势如潮,可是清军死战不退,紧紧缠住明军。接连数日,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张煌言心急如焚,苦于突破不了清军阴挡,嘴上起了堆水泡。将士们担心城里家属的安危,亦是急不可待地想返回舟山。

    九月初二日,明军只剩下六十多艘战船,其中有十艘战船风帆损坏,只能靠士兵们划桨前进。张煌言忧心道:“舟山城里仅有营兵五百、义勇千人,火药军资亦不充足。清虏已经攻城十日,不知城中情形如何?”葛明安慰道:“既然清虏拼命阻挡我军,说明舟山城尚未被攻破。”张煌言坚定地说道:“舟山城危在旦夕,今日无论如何要赶到舟山。”

    葛明急忙献计道:“张大人,我军可先向东航行,绕过普陀山岛,再到舟山。”张煌言道:“由此向东水路复杂,再者多费时间,耽误了救援。”戚玉看着洋流滚滚,思得一计,急忙说道:“张大人,我军可使用火船之法。”张煌言道:“我军没有小船,如何使用火船?请葛夫人详细道来。”戚玉便讲了火船使用之法。张煌言大喜,立即安排将士们准备战斗事宜。

    过了半个时辰,明军发起了猛烈进攻,清军立即调动战船拦截。在明军战船阵后,将士们把没有船帆的十艘战船摇到洋流上方,然后点着了火。船上浇了火油,瞬时就燃起了大火,愈燃愈烈,烟火冲天,顺着洋流向清军船队飘去。船上的明军将士们跳入海中,游到附近的战船上。

    火船顺流飘入清军船队中,径直向清军战船撞去,吓得清兵们纷纷驾船躲闪。无奈火船顺流飘行,清军战船躲闪不及,有五艘被撞上,随即起火燃烧。其余战船纷纷调整航向,驶到这股洋流之外。明军趁着清军慌乱之际,驾船冲破清军战船拦截,迅速向舟山驶去。

    行至距离舟山六十里的火烧门时,只见前方有大片战船驶来。张煌言见船上飘着“张”字大旗,喜道:“定西侯亦率军回援舟山!”急忙派亲兵乘快船去与张名振联络。待亲兵返回禀报后,方才得知鲁王、张名振率军大破吴淞清军水师,击毁清军战船八十多艘,听闻清军攻打舟山,便返航支援,途中亦受到清军水师的阻击。

    两军会师后,张煌言登上张名振的指挥船,拜见鲁王,报告了战斗经过。鲁王哭道:“舟山已不能支撑,二位爱卿赶快领兵救援!”张名振急忙安慰道:“殿下放心!臣这就指挥大军出击。”立即下令全军向舟山进发。行至舟山附近道头海域时,舟山城里传来隆隆炮声。三百多艘清军战船蜂拥驶来,顽强抵抗明军。双方铳炮对射,打得甚是激烈。

    一个时辰过后,突然传来雷鸣般的爆炸声,但见舟山城上空烟焰遮天蔽日。将士们猜得舟山城已破,皆失声痛哭。清军欢声雷动,趁势向明军进攻。张名振大怒,指挥将士们奋勇还击,打得清军向舟山城退去。不到两个时辰,有两艘小船驶来,船上有六个从舟山城逃出的明军士兵。

    这些士兵被带到中军船上,报告了城中情况。原来清军久攻舟山城不下,便在城墙下挖掘地道,放入火药,崩塌城墙。刘世勋、张名扬、马泰率军巷战,力尽阵亡,舟山城遂告失守。鲁王监国正妃陈氏等投井而死,西宫妃荣氏和世子留哥被清军俘杀;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等人自杀殉国;张名振全家举火自焚而死。总兵金允彦、巡城主事邱元吉、总督部院李长祥等人向清军投降。清军入城后,大肆屠杀军民,一万多人惨遭杀害。

    鲁王站立船头,凝望着舟山城,泪如雨下,大哭道:“孤不能保护子民,有何颜面活于世上?”抽出宝剑便要自刎,被众将苦苦劝住。张名振悔恨不已,恸哭道:“臣误国误家,死不足赎!”当即要投海自尽,被鲁王与诸将极力劝阻,方才作罢。

    张名振见收复舟山之事不可为,便奏请鲁王移师南下,经象山的南田岛,至温州不远处的三盘海岛。三盘周围岛屿密布,地势险要,可进可退,且岛上有房可居,但是缺乏粮食给养。张名振指挥大军登陆作战,以获取粮草物资。清将马进宝探得消息后,趁机率军攻克三盘,焚毁岛上的房屋。张名振得报后,迅速率军返回三盘,可是岛上建筑物被清军烧成白地,无屋可居,只得南下沙埕。清闽浙总督陈锦闻讯后,立即派马进宝率军追击,命福建清军在闽安一带堵杀。

    尽管鲁王大军主力尚存,可是缺少粮饷,前且无房可居,只好漂浮于海上,处境甚是艰难。将士们的亲属被清军俘杀,心中悲痛,对前途亦是忧心忡忡。部分将领对前途失去希望,偷偷率领部下脱离大军,自谋出路。都督静洋将军张英、都督挂印总兵阮述、阮玉、新袭荡胡侯阮美、都督总兵阮捷、魏宾等先后赴福建闽安镇,向清军投降。张名振当机立断,率军保护鲁王至福州府福清县海坛山岛,又派张煌言赴厦门面见郑成功,请求接纳鲁王。

    张煌言领令后,立即带领葛明、戚玉,并叶金、王发等亲随,乘船来到厦门。虽说郑成功不忘当年唐王和鲁王之争,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张煌言,亦同意接纳鲁王。在商谈接待鲁王的礼节上,双方发生激烈争议。郑成功的幕僚坚持以宾客之礼待之,张煌言坚持监国之礼。

    三次谈判之后,郑成功采取折中办法,决定以明宗藩亲王的礼节来接待鲁王,遂为张煌言所接受。张煌言感慨道:“郑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郑成功回敬道:“张侍郎始终为鲁,岂与吾异趋哉?”言毕,二人抚掌大笑,遂起惺惺相惜之意。

    鲁监国七年正月,亦是永历六年、顺治九年,郑成功迎接鲁王及其部众进驻厦门。可是鲁王的军队粮饷无源,文官武将很快就出现了分化,有人转入郑成功部下,有人则以寓客自居。只有定西侯张名振和兵部右侍郎张煌言坚持独立,只愿同郑成功保持同盟关系。郑成功想收编鲁王军队,任命张名振管理水师前军,遭到张名振强烈拒绝。郑军将领们纷纷写信告状,对张名振恶语中伤,因而郑成功渐生嫌隙。

    这日,郑成功奚落张名振,言词颇为激切。张名振脱下衣服扔掉,转过身去,只见他背上刺着“赤心报国”四个大字,长径寸,深入肌肤。郑成功见之愕然,后悔道:“久仰张老将军声望,无奈部下多有非议!”遂取出一筐将领们的告状信,请张名振查看。张名振并不想知道诽谤自己之人,立命手下举火烧之。郑成功愈加敬重,待张名振以上宾之礼,请他总制诸军。

    138看书网/免费为广大书友提供月明沧海最新章节和无弹窗全文阅读,如果你觉得本书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请点击导航条上分享链接或复制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