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十五章 宴会舌战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诸葛亮兵法?三宾》

    “前面的勇士怎么称呼?也让我跋锋寒记住救命恩人的名字。”换日大法运行完毕,跋锋寒睁开眼睛说到。

    “跋爷言重了,以你的盖世武功,相信那几个跳梁小丑还没有留下你的能力。我不过是奉了蔡永轩老板的命令,给跋爷赶段车而已。在下姓杨,单名一个兴字。”杨兴一边把飞奔的马车赶的四平八稳,一边气定神闲的答道。

    “蔡永轩手下竟有你这样的人才,芙蓉楼也算是卧虎藏龙了。”

    “能得跋爷如此夸奖,回去说给蔡老板听,他一定又会乐得合不拢嘴了。”

    “现在我们到哪里了?”

    “前面马上要过淮河了,跋爷好好休息一下,天亮之前就能赶到彭城了。”

    “你的武功出自佛门,不知是那位高僧的弟子?”

    “跋爷有话,小人本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家师乃方外之人,不让我向外人透露他的法号,请跋爷见谅。”

    “到彭城后,你如果不急着回去,找时间我们好好聊聊。”

    “多谢跋爷提携。”

    杨兴知道跋锋寒说这句话意味着想跟自己过过招,说不定还会指点一二。论年龄跋锋寒和杨兴差不多,但是跋锋寒、徐寇和侯希白几个人近几年来名动江湖,直追老一辈的成名宗师,武功高强决不是传言传出来的。刚才李元吉和那美的不可言表的美女婠婠都是绝顶高手,自己在任何一个人手下都走不出十招。跋锋寒能够在两人联手下重伤李元吉,然后安然离开,能够的这样的高手指点确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跋锋寒重新闭上眼睛,继续运功恢复两天来不停的征战消耗的内力。杨兴此人武功高强,而且内力绵长,长途跋涉下竟丝毫没有疲态。传他武功之人一定是佛门中有数的高人,但是应该数年前就没有继续传功由他自己修炼了。如果能够得到高人的指导,应该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前途不可限量。而且此人对马匹的了解程度应该不再自己之下,否则不可能长时间的让马儿保持高速奔跑的状态。

    齐王李元吉没有随李世民一起攻打彭城,而留在寿阳一定有他的阴谋。这一点杜伏威没有明示,但是自己也能从近几天的所见所闻,也察觉出蛛丝马迹来。杜伏威也是因此才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在陈老谋的指挥下宴会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世民一方又派来了使者,说明唐军一方出席宴会人数为二十人,包括天策府内的几乎所有文臣武将。同样少帅军方面包括虚行之和宣永在内主要将领也会参加。

    陈老谋首先指挥工事兵搭出了简易的平台,在上面遮上临时的棚帐后就成了宴会的主厅。主厅大约有四十步见方,足够几十人举行宴会。厅中靠南,门口的一侧空出,其他三面各摆了一排座位。主厅后面是厨房,空间不大,但是有效利用下也算是足够。

    宴会如期举行。对着正门的主席上,双方最主要的人物分两边一字排开。左边是少帅军的寇仲、徐子陵、虚行之、宣永等七人,右边是李世民、秦叔宝、尉持敬德和罗士信等一众也是七人,次一级的将领沿左右两侧的位置一一坐下。

    寇仲首先开口道:“秦王大驾光临我彭城,少帅军有失远迎了。这里略备薄酒,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大家,请众位兄弟不要嫌弃才好。”

    “我们和少帅军是不打不相识,今天有所冒犯,请大家海涵。第一杯酒我就喧宾夺主,先给在座的各位少帅军将领赔罪了。”李世民站起身先敬大家一杯酒。

    “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在这里代少帅军上下谢过秦王。来,大家干。”寇仲也是不卑不亢。

    “当今天下大势,各位可能明白?”一杯酒过后,李世民继续道。

    “愿听秦王指点。”少帅军方面的第一谋臣虚行之开口道。

    “大隋皇帝杨广,生活糜烂,狂征暴敛。为了自己下江南方便,大修运河,弄得民不聊生。先有窦建德、高士达和瓦岗军翟让等人于各地揭竿起义,随后向海明、刘元进、孟海公和杜伏威等人四处响应,未经年先后又有张大虎、司马长安和孟让等人起义。至此,三年来整个中原大地隋朝廷四处镇压各处起义,各起义势力之间也是互相残杀,战火连绵不断,百姓生活愈加艰难。局势最为繁杂的时候,各地义军总数竟达到百支之多。到现在,各方势力兴衰交替,目前能够影响天下形式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方。隋朝廷已是强弩之末,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不足为虑。我李家不谦虚地说,算是一方。尤其是江淮杜伏威来降,使我军实力大增。洛阳王世充,据古城天险算是一方,但被我李唐大军围攻半年有余,目前只是苟延残喘,相信再用不了半年的时间,洛阳也将是我李家池中之物。窦建德占据山东一带后,扫平周边各方势力,目前实力不可小视。但是他的领地北临、契丹等国,是塞外势力入侵中原的眼中钉、肉中刺。相信半年以后,我们消灭了王世充再来对付他的时候,他也是自顾不暇了。天下最后是谁的,相信我不说出来,大家也能够明白吧。目前少帅军蜗居于彭梁,正处于我李唐和江淮军包围之间,你们认为能撑多久?”

    “敢问秦王,李家起兵争夺天下为的是什么”虚行之似乎是胸有成竹。

    “旧隋体制臃肿,官僚腐败,天下苍生食不能果腹,衣不能遮体。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为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而我李家正是为了天下振臂高呼。”

    “你们唐军自太原起义以来,与隋军交战少,和义军交手多。先后消灭了刘苗王、张延褚和向海明等各路义军,才夺得长安为据点。倒是大总管杜伏威的江淮军在和旧隋军交战中屡战屡胜,动摇了隋朝的根基。刚才秦王说李家围攻洛阳半年有余,而且还要再围半年,洛阳一带几十万百姓难道不是民不聊生。窦建德自起义以来先后击败高士达、高占道等人,肩负起阻止塞外大军南下入侵的重任。秦王说要让他自顾不暇,敢问你唐军究竟和旧隋有何不同?”

    “行之,秦王面前不得无礼。”寇仲知道反驳也要恰到好处,出言道。

    “是!”虚行之依言坐下。

    “不知这位先生如何称呼?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上午大战贵方的总指挥就是这位先生了。”

    “承秦王过问,在下虚行之。”

    “少帅,你军中竟有这般人物,叫我好生羡慕啊。”

    “秦王缪赞了,在下不过一介书生,本四处流浪,蒙少帅收留,在军中任一闲职而已。”

    罗士信站起身来,插言道:“虚先生,刚才你说我唐军自起义以来与隋军交战少,与义军交战多。首先,要知我军自太原起义,正是旧隋军势力薄弱之处,很少其交战并非怕了他们,而是没有机会。相信杜伏威也不是主动愿意与旧隋军屡次冲突,只是身处江南迫不得已罢了。其次,刘苗王、张延褚和向海明等人根本算不上义军。几方势力都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出身,适逢乱世,占城掠池自封为所谓的义军。实际上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我们曾好言相劝或是危言警告过三人,但他们依然本性不改。我们消灭他们不过是替天行道,有什么问题吗?洛阳之战,秦王始终围而不攻,就是顾及城里数十万百姓的安危。若是想强攻,敢问洛阳能守到今天吗?”

    罗士信本为齐郡通守张须陀属下一员战将,勇武过人。助张须陀击溃齐郡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而成名,颇受器重。后随张须陀出征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正值瓦岗军军容鼎盛、猛将如云之时。罗士信力荐张须陀静观天下局势,或者联合其他势力对抗瓦岗军未果。兵败,张须陀被杀,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率部征讨王世充时,重伤被俘。王世充爱惜其才,以礼待之。但罗士信耻与王世充为伍,上年洛阳围城战中,率所部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他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带兵有方,治军严格,赏罚分明,行军作战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拥戴,部下作战时均能尽力用命。极受李世民重视,在天策府中地位颇高。

    “罗将军,唐军为什么在长安站稳脚跟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洛阳王世充?现在旧隋军在宇文化及的支撑下依旧夜夜笙歌,杜伏威降唐后,你们不顺势对付宇文化及,消灭隋朝的最后势力,而来攻我少帅军,又是何道理呢?”初次得到机会,出席这种重要场合的杨彤接过罗士信的话头说到。

    “王世充不过是个老狐狸,这点相信少帅深有体会。他拥洛阳天险自立为王,表面上看跟各路义军没有两样,但骨子里依然是旧隋的思想,不过是想废了隋炀帝自立为王而已。”罗士信对王世充为人颇为不满,所以有此一说。

    杨彤不以为然的道:“你们李家也……”在此故作停留,表示李渊其实也是老狐狸一头,比王世充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是想平了天下各路势力,自己称王而已,不用给自己戴高帽子了。”

    “大家这么争论下去,到天亮估计也争不出个结果来。世民兄,我只想问一句本不该问的话。我相信你李世民会为天下百姓着想,但你肯定你李家会为天下百姓造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