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十四章 强弩骑兵
    夫林战之道,昼广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设伏,或攻于前,或发于后。丛战之道,利在剑盾,将欲图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场,五里一应,偃戢旌旗,特严金鼓,令贼无措手足。谷战之道,巧于设伏,利于勇斗,轻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后,列强弩而冲之,持短兵而继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水战之道,利在舟楫,练习士卒以乘之,多张旗帜以惑之,严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设坚栅以卫之,顺其流而击之。夜战之道,利在机密,或潜师以冲之,以出其不意,或多火鼓,以乱其耳目,驰而攻之,可以胜矣。

    --------------------《诸葛亮兵法?战道》

    清理过后的战场空空荡荡,战争的喧嚣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暂时无法散去的血腥让彭城城南的空地依旧飘散着一片肃杀的气息。受伤的士兵早已回到各自的阵营里,休整治疗。战死沙场的勇士,也被抬回后方,按各自习俗好好安葬。

    战争的仁慈永远是有限度的,为双方立下汗马功劳的战马们可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重伤无法再战或是死去马儿,被双方平分,回到各自的兵营变成了犒劳宴的美食。

    就如大家所想,双方退兵不到半个时辰,李世民方面就派来了使者。邀请寇仲、徐子陵和少帅军主要将领在入夜时分,在城南大战的地方举行正式的宴会。如果少帅军愿意做东的话,请在未时时分开始在宴会地搭台准备。如果愿意出席但不愿做东的话,唐军将在申时开始在同样的地方搭台准备。如果不愿参宴,那么这一战就算少帅军赢了,明天早上如约进行第二场比试。

    这一战少帅军在虚行之的指挥下,一开始利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和出其不意的战法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但是随着战斗进入实质阶段,玄甲精兵的神勇无敌开始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少帅军所有将士都清楚继续下去,己方获胜的可能并不大。李世民在战争刚刚进入高潮的时候退兵结束战争,肯定不是为了认输,而是有其他的用意。

    以李世民一贯的口碑和寇仲的行事方式,这一场宴会势在必行,少帅军将领并没有太多的意见。但所谓宴无好宴,加上彭城毕竟是少帅军的地盘,于理也该尽一份地主之谊,因此寇仲方面一口应承准备的宴会一事。

    “对上号称天下无敌的玄甲精兵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战绩,行之功劳不小啊!”

    “少帅过奖了,属下一介文官何德何能,靠的还是诸位将军在战场上厮杀卖力。况且这战并不能算是赢了。”

    “这一仗无论胜负如何,起码收兵的时候斗了个旗鼓相当,传出去我们少帅军还是很有面子的。”陈老谋因为他的弩机在战场发挥了不小的功用,心情十分不错。

    “唐军因为李世民威震天下,玄甲精兵是李世民手里最精锐的部队。这一仗过后,我们少帅军也能令敌人闻风丧胆了。”寇仲说道。

    “少帅、军师,属下认为我们因该在穿杨府身上再下些功夫。”查杰今天跟随徐子陵杀敌,勇猛无比。在阵中负了些轻伤,但并无大碍。

    “查杰又何见解?”大将军宣永显然比虚行之更加关心这方面的意见。

    “大将军,今天穿杨府作为弓兵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大伙有目共睹。但是因为骑术不足,他们无法发挥出更大的机动力。尤其是后来像步兵一样短兵厮杀,完全发起自己的优势。属下认为,如果我们能把弓兵和骑兵的优势结合起来,好好训练成弓骑兵会在战场上发挥出巨大作用。”

    “弓骑兵?好想法。就是目前我军的战马颇为紧张,少帅怎么看?”宣永对自己手下的表现显然十分满意。

    “弓骑兵?好提议。这样吧,从今天起穿杨府分出五百人并入我的亲卫军,再由亲卫军左中右三军中拨出五百人共同组成弓骑兵队。穿杨府的杨彤负责组建,跋锋寒回来后问问他愿不愿意兼职一段时间的总教头。”

    “杨彤,还不上来多谢少帅。”穿杨府一直被宣永悉心栽培,现在得到少帅认可,当然十分高兴。

    “谢少帅!”杨彤感激的看了一眼查杰和宣永,兴奋的上前道。

    杨彤和查杰一样是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同受宣永器重,平素二人关系就十分不错。查杰因为加入少帅军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已经官居亲卫军左军都尉。但平时没有年少得志的习气。颇受军中将士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亲近。杨彤原来是张大虎军中的末级将领,彭城被攻克后加入了少帅军。他武艺高强,尤其是箭术出神入化,训练时勇猛无比,屡有不俗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此人从不藏私,对下属总是倾囊相授,因此它所带领的部队除了武艺进展神速外,总是能够士气高涨,团结一致。这一切使得他在最近的半年屡屡升迁,直到穿杨府的都尉。以一降将的身份能够做到少帅的亲卫军都尉一职,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少帅,属下认为弓骑兵不如弩骑兵威力更大。”陈老谋依旧对他的弩机恋恋不舍。

    “弩机过于笨重,在马上使用可能不太方便吧。”

    “大将军说的是。但是如果我能做出更加轻便,威力又远比弓箭更大的弩机来,情况是不是就不一样了。”陈老谋似乎是胸有成竹。

    “老谋若是能做出的这样的弩机,当然是大功一件。”

    “最近我正在研发一种复合弓,可以让士兵用同样的力量拉开更硬的弓,已经基本成型可以大量生产了。如果把这个原理用到弩机上我相信可以研制出轻便的强弩,不像以前士兵用脚才能蹬开了。”

    吩咐各人开始准备晚上的宴会后,徐寇二人回到房间。

    “陵少觉得李世民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寇仲对刚才一直没有开口的徐子陵问道。

    “这我不知道,但是这一战以平局论几乎是肯定的事了。我们应该开始准备后面的两战了。”

    “李世民会不会来个鸿门宴,埋伏上五百刀斧手,到时候一阵乱砍把我给解决了?”寇仲似乎并没有把剩余的两战放在心上,心情不错的样子。

    “李世民是这种人吗?再说以你现在的功力,是人多就可留得住的吗?”

    “呵呵,有你陵少护驾,就算是三大宗是一块出手我也不放在心上,区区李世民算得了什么。你觉得杨彤这小子怎样?”

    “你仲少看中的人错不了,还用得着来问我?”

    “子陵,我想对此人和查杰着意培养,委以重任。这事关重大,所以借助你灵异的感觉帮我判断一下。”

    “此人心性善良,品行端正,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但是加入我少帅军的时间还太短,对你和少帅军的忠心还需要时间培养。倒不是说他容易叛变,只是归属感可能还没有查杰这样的人强烈。把他带在身边经历几次生死大战就不会有问题了。”

    “我们少帅军,看来子陵终于决定留下来陪我争天下了。”

    “你也知道我的性格,不适于这种事情。当我决定离开的时候自然会离开的,现在我们先说好,你可不能怪我。”

    “一世人,两兄弟。我什么时候都会尊重陵少的选择,说实在的有时候我也想放下一切和你一起去云游天下。但是这是一条不归路,踏上了就只能往前走,没法回头了。”

    “少帅军成立的一刻起,你就没法回头了。这么多将士的前途、命运都在你手里。”

    “这是少帅军的一个大问题,所有人都认为命运、前途在我手里掌握。所以需要杨彤这样的生力军,告诉全军命运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的。”

    “刚才的会议有个问题,我想你也应该注意到了。”

    “你是说文官武官不合?”

    “对,军中将领大都对从没指挥过任何战斗的虚行之有些不服气。首先是查杰,宣永虽然没表现出来,但是相信你也能感觉得到。反倒是杨彤没有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刚才回房前我找过虚行之了。你知道他怎么说吗?”

    “行之心中装的是大事,我倒并不十分担心他。”

    “嗯,他说从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是这些将士们都服气了,估计少帅军也就没希望了。”

    “我知道,这也不完全是坏事,但你还是要留意些,不要闹到军中不合才好。跋锋寒应该见到老爹了,不知寿阳情况如何?”

    “杜伏威降唐天下皆知,李渊现在应该还没有胆子杀了他。一来各方不会再有势力敢降伏于李唐,另一方面十万江淮军作起乱来李家就要腹背受敌了。”

    “希望老爹没事就好。”

    “据宣永说杨彤这个人武功不错,一直也没有机会试试,回头和李世民比完了一定要掂量掂量这小子的分量。”

    “别说了,坐下开始准备吧!”

    “一会就能看到你的仙子了,别分了心,弄得我走火入魔。”

    徐子陵并不搭话,两人默契的分前后坐下,开始利用同源的长生气为寇仲恢复刚才一战中损耗的功力。以两人对李世民功力的了解,和二人应在伯仲之间。正常情况下寇仲有把握不会输给他,但是刚才的大战内力损耗巨大,如果不能尽快恢复过来,恐怕情况不妙。

    一股温暖纯正的内力从背后传来,自己的长生气自然而然的迎过去。但是并不像以前那样汇合成一股,而是相互缠绕,螺旋着沿经脉流动。这说明二人的真气比以前更加纯正了。两人的内力经历了若干个阶段,逐渐成长起来。

    最开始两人各自修炼长生决中的一幅图像,徐子陵练功时喜静,内力火热;寇仲练功时喜动,内力寒冷刺骨。二人一阴一阳,随着功力加深,越发变得失调起来。一次巧合的机会,二人将内力和在一处,使真气阴阳和谐免去了走火入魔的危险,从此内力就变得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人遇到鲁妙子后,在他的点化下,两人又在真气中加入了螺旋。再经历过何氏璧和邪帝舍利,功力大涨,却变得杂乱起来。直到今天,仅过无数次的历练后,真气又恢复了纯正。

    两股真气自身保持着螺旋的旋转方式,再相互缠绕着在寇仲的经脉里流动。大螺旋带小螺旋的方式将散在体内各处的真气收集起来,汇集在一处。随着在体内的运转,内力越来越强大,然后通过背后的另一只手回到徐子陵的体内。真气这样在两人体内循环十几个周天后就浑厚到了经脉可以承受的极限。寇仲引导这股真气回到体内,慢慢散至体内的各道经脉和穴道里。徐子陵收回双手,调整自己的内息运行。寇仲再略加运功,就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功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