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十二章 东海美食
    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之曰大纪。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曲化直,变於形容。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大定。呜呼!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

    -----------------《六韬·文启》

    寇仲找到左效尤的时候,后者正在城外的军营里给手下的将领分配任务。关于今后战略性的打算,寇仲还没有让这些人知道,但并不意味着无事可作。左效尤一方面跟大家说明这两天从高占道、卜天志哪里听来的少帅军的一些规矩,一方面安排军队照常操练。另外人员的进出也需要好好安排,不能出什么问题。

    寇仲走进左效尤的军帐之中,所有将领识趣的纷纷离开。留下两人分主次坐好,寇仲首先问到:“刚才过来,发现只有你的部队在训练,没人有怨言吗?”

    “我的部队永远是东海军里训练时间最长的,大家习惯了就好了。少帅说得对,打仗就是卖命。练的好不一定能保住命。但是不好好练,命丢的更快。”

    寇仲点点头说:“李子通平常待你们怎样?”

    左效尤说:“李子通本是渔民出身。大业末年,投奔左才相。后来李子通和他不合,因此造反。又投奔杜伏威,后在跟杜伏威也不合,再次造反在海陵自立。看他连续反主,就知道这人没有定性,多猜疑。对属下也过于严厉,稍有不满就打打杀杀。除了自己的弟弟李子元,他基本谁也不相信。包括童叔文和乐伯通两个老狐狸和他也不过是相互利用。如果不是没有容身之地,恐怕很多人早就离开了。所以多数的东海军将领对于加入少帅军都持欢迎态度。但是还是有少数人例外,必须提醒少帅注意。”

    寇仲知道已经说上正题了,接着问到:“你今天找我来,就是想说这个吗?”

    左效尤说:“正是。最近两个月以来,童叔文和乐伯通两人一直鬼鬼祟祟的试探军中主要将领对东海军跟倭国合作的看法。这几天出了这个事情后,行动更加诡异。加上他们在你面前装作跟倭国毫无关系的样子,少帅更要注意他们。”

    寇仲说:“你知道他们跟倭国勾结的具体情况吗?”

    左效尤摇了摇头说:“我跟他们素来不合,这方面的事情他们也不会来找我。但是我可以告诉少帅那些人跟他们关系密切。”

    听到这里,寇仲隐隐觉得其中恐怕还有其他的问题。不动声色的说:“好,你把名单给我,我自会去调查这些人。”

    “慈航静斋的慈航二字应该来自于慈航普渡一词。慈航普渡乃是佛家用语。佛、菩萨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脱离轮回的苦海。南朝梁萧统开善寺法会诗:法轮明暗室,慧海渡慈航。佛家以慈悲为怀,所以‘慈航’就是用慈善之心去引导,‘普度’是不分什么人都要度。‘度’字含有济度、转化之意。印度梵文是‘波罗密多’,意思是到达彼岸。‘慈航普度’亦即通过用慈悲之心,去引导人们,使大家能度过生死苦海,达到炔乐的彼岸。度的方法有六种: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师妃暄和侯希白跨入东海郡最大的酒楼时,后者正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对于慈航静斋的理解。

    师妃暄首先感应到徐子陵存在,惊讶的表情一闪而过,然后就是毫不掩饰的喜悦。侯希白显然慢了半拍才看到一身白衣的徐子陵坐在靠窗的一张空桌前,微笑着招呼两人过来坐。

    “呵呵,终于找到子陵了。仙子不要怪,我还是要先问子陵看见我师傅石之轩了吗?”

    没想到侯希白还没坐下来就直接问邪王的消息,徐子陵笑了笑说:“侯兄还是那么直爽。前两天石之轩还在东海,现在据我所知他应该前往岭南找宋缺去了。今天我做东,二位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

    “师仙子吃素,我就好办了。什么拿手的菜,上十来个就行。酒更好办,什么酒都好量够就行,今天我跟子陵不醉不归。”侯希白一边说一边走到桌前坐下。

    面对徐子陵询问的眼神,师妃暄微微点头说:“剑典已经找回,林师伯带回静斋去了。”

    徐子陵知道师妃暄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其中的经过一定也颇为曲折,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好在也不着急,转向侯希白问到:“既然喝酒怎么能少了寇仲?不如我们回去找他一起?”

    侯希白站起来大笑道:“就是就是,走我们去找寇仲。老跋在不?一块岂不更好。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酒。”

    “你们就知道喝酒,现在已经中午了。找到寇仲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不能现在这里吃点?”师妃暄颇为不满的说。

    徐子陵、侯希白两人对望一眼,同时哈哈大笑,只能坐回位置。前者正要开始点菜,侯希白突然问道:“听说飞马牧场的商场主也投靠了少帅,是不是也在城里?”

    不知道侯希白问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徐子陵只好实话实说:“没错,商秀洵也在城里。”

    “看来师仙子不是不想见寇仲,而是不想见商场主吧。”说这话的时候,侯希白的眼睛始终看的确是徐子陵。弄得后者大为尴尬,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还是师妃暄神态自若的接过话题说:“我和商秀洵颇有交情,这两天正好能好好叙叙。反正她已经在这里了,一时半会也走不了,也不急在一时吧。”一边说还一般若有所指的看着徐子陵。

    徐子陵为了避免进一步尴尬,岔开话题说:“既然打算在这里吃了,就点菜吧。”

    听到这里侯希白毫不客气的叫过店小二,也不看桌上的菜单,一口气说到:“海陵头道菜,八宝刀鱼,夹心鱼肚,霞龄滋补汤,豆瓣江白丝,蒜蓉软兜。正好六道菜,够我们三人饱餐一顿。再煮两壶江淮古韵老酒,子陵觉得怎样?”

    看着侯希白如此熟络的样子,徐子陵惊讶的问:“希白兄曾经来过这里?”

    侯希白说:“我花间派弟子出师时,必须游历天下。行万里路,方能大成,这里自然来过。东海郡无甚美女,景色也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倒是吃这一道颇有些意思。对了子陵,为什么我听到的消息是石师还在东海附近,而宋缺老人家正动身往这边赶来?而且他们两人约战的事情,现在武林中是人皆知。真不知道怎么搞得,未来的十几天东海有的热闹了。”

    虽然侯希白问的问题徐子陵也是一头雾水,但是能够绕开刚才的尴尬后者还是十分高兴。“我这两天一直在东海政厅里陪着寇仲忙碌收编东海军的事情,不知道有这样的传闻?”

    “这传闻有鼻子有眼的。说是宋家韬光养晦多年,最近总算找到机会大展宏图。不仅在军事上蠢蠢欲动,和少帅军联手称霸南方。家主宋缺最近武功大进,还准备单挑圣教的圣王石之轩。打算一战成名,树立起宋家军的威声。石之轩接受了宋缺的挑战,时间定在十五天之后,地点就是东海附近。”

    徐子陵看了看侯希白说:“前不久的彭城之战,希白兄应该也知道。那个时候我就见过石之轩,当时绾绾也在附近,他们也见过面。后来我们行军至东海又碰见邪王,他似乎在这附近找几个人解决你们圣门中的一些事情,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说天刀宋缺闭关刚结束,约他一战。石之轩打算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以后,前往岭南赴约。这还是约摸两天前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快消息就变了?”

    徐寇二人和侯希白的关系十分特别。他虽是魔门中人,但是花间派武功心法和派内规矩特别,百年来并没有什么罪大恶极之人。相反各个风度翩翩,颇得人好感。一直被认为是介于正邪之间的门派,直到出了个石之轩。尤其侯希白和徐寇两人一见如故,更曾并肩作战,友谊仅次于跋锋寒。

    侯希白想了想说:“既然是石师亲口所言,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江湖传言好像也不是空穴来风,莫非师傅这两天改变了主意,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现在武林中许多人都在往东海聚集,希望能凑个热闹,甚至亲眼目睹两位高人的较量。”

    “东海新定,本就不太平。现在又多了这么个事情,估计寇仲又该挠头了。”徐子陵摇了摇头说:“希白兄不如在东海等上几天,宋家派了人过来帮寇仲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所以不管那个消息是准确的,这两天也该见分晓了。如果真是约在岭南,希白兄马上出发也晚不了。而且我还有些事情,想跟你仔细聊聊。”

    “也好,东海我也有几个故人。这两天还能顺便找他们打听一下师傅的消息。”侯希白答应道。

    听到这里徐子陵突然想起雷老板,于是问道:“希白兄认识一个叫雷炯的商人吗?”

    “雷老板,当然认识。”侯希白不假思索的说:“他也是我圣门中人,而且跟我有些关系。莫非他和子陵有什么过节?”

    徐子陵说:“没有,他现在也加入我们阵营了。”

    侯希白露出思索的表情接着说:“雷老板严格来说也是花间派的人,但是身份比较特别,只能算是编外弟子。子陵知道我花间派每代只有一个传人,但这只是指的正式弟子。圣教讲究的是实力,弱肉强食。如果花间派真的只有一个人,恐怕早就灭门了。而实际上我花间派因为口碑较好,为世人所容纳,所以还肩负支持圣门经济来源的任务。不过最近十几年圣门四分五裂,互不来往。雷老板仅限于提供资金给花间和补天两派。而且如果不是石师护着他,早就被圣门其他势力吞并了。他虽然属于花间派的外围弟子,但并不受我节制,直接听令于石师。子陵,莫非外界的传言是真的,石师选了你做他的闭门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