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同人传 > 第十三章 不死之印
    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服,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听,宫垣屋宇不垩,甍桷椽楹不斲,茅茨之盖不剪。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粝粱之饭,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德,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六韬·盈虚》

    虽然早知道会面对这样的情况,但是被侯希白如此直接的问出来,徐子陵还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想了想说到:“邪王确实表示想把不死印传给我,但是我没有答应。”

    侯希白叹了口气,靠回到椅背上说:“看来传闻确实是真的。也好,总比传给杨虚彦强。现在你手里有全本的不死印了?不对,算我没问这个问题,免得子陵为难。”

    知道侯希白的意思是徐子陵恐怕会为难要不要拿出不死印给他看,但是他哪知道情况并不是如此。徐子陵摇了摇头说:“邪王并没有给我秘籍。”

    “哦?要不先把我手里的上半部给子陵看看?”侯希白显然更加糊涂了。

    “不是这么回事,我估计不死印本就没有秘籍。邪王传了我一套心法,和不死印也没有什么联系。”徐子陵说道。

    “没有秘籍?”侯希白又摇了摇头说:“莫非子陵的意思是我的半本只是花间派武功,跟不死印没有联系?”

    “我感觉应该是这样了。”徐子陵接着把石之轩最近几次见面交手和传授不死印法的过程详细的跟侯希白描述了一遍。后者听后半晌没有说话,最后叹道:“没想到不死印如此深奥难解,我原来还以为知道得到杨虚彦手里的半本书就完事大吉。这也对,否则石师也不可能被称为圣门百年不出的奇才了。”

    “石之轩教我心法口诀的时候并没有说不能转授他人,不如我写下来给希白兄。”

    “千万不可,师傅他若想传我早传了,不传也自有他的用意。再说花间派的武功我也远没练到极致,强求不死印又是何苦呢?”侯希白十分真诚的拒绝道。

    一直默默听两人聊天,没有插话的师妃暄好像是为了岔开这个尴尬的话题,突然开口说:“石之轩很可能是去找绾绾了。”

    徐子陵说:“妃暄怎么知道?再说现在绾绾应该跟随李元吉回了长安吧。”

    “仙子说的很有可能。”侯希白倒是十分赞成的说:“按照子陵刚才描述的情况,石师很有可能会超然离开圣门。但是经营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些感情,需要找个人安排好圣门的事情。现在当然是实力最为雄厚的阴癸派和其掌门绾绾最为合适。况且绾绾不管武功还是智略,确实是我圣门这一代的佼佼者。子陵怎么知道绾绾到了长安?说不定就还在东海附近。”

    侯希白本是圣门的身份,对于石之轩的想法更为了解。而且说不定对绾绾的行踪也有途径知晓。因此徐子陵没有质疑两人的想法,而是想起了林冠原的事情说道:“慈航剑典事情解决的顺利吗?”

    “我也等着仙子说说这段故事,应该十分精彩才对。”侯希白显然对此也很感兴趣。

    师妃暄看看两人,点点头简单的将过去几天事情说了一遍。包括怎样找到了慈航剑典的下册,林冠原又是怎样逐渐改变态度同意回到静斋等等。其间侯希白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发出各种感叹。但徐子陵知道其中还是有些隐情仙子没有完全说出来,不过知道不适合提问,只能等两人单处的时候再说。

    最后师妃暄突然说:“林冠原走的时候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李子通和东海军的事情,跟你和寇仲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没有跟他一起回静斋,而是先来找你们两人。”

    徐子陵接着说:“这两天我们正在四处探听李子通死前和倭人勾结的事情,以及现在还有那些人参与其中。怎么就忘了林前辈和他的关系,应该能知道很多内情。”

    “你们不是忘了,而是想不到剑典的事情能这么快解决。”听完两人的讲解后,侯希白对最近东海附近发生的事情有了大概的了解,接着说道。

    “林冠原给我讲述的事情十分复杂,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地。这顿饭吃的也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去找少帅吧。我可不想跟他再重复一遍。”三人边吃边聊,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桌上的菜已经没剩下什么了。当然主要是徐子陵和侯希白两人的功劳,仙子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只是简单了吃了两口素菜。

    结完帐三人起身,直奔东海郡政厅而去。一路上侯希白少不了向徐子陵打听宋缺的事情,看来他对石之轩的感情确实不一般。但是徐子陵对于宋缺武功的了解多半也来自于寇仲的转述,无法说得更加清楚。简单的描述也让侯希白思前想后,尤其是天刀和宁道奇一战的事情,外界并不知情。他听徐子陵说宋缺能和散人战至平手,甚至略占上风,不得不重新评价天刀的境界。

    东海郡本就是一座小城,很快就到了政厅,一路上三人的风采自然又在城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他们跨进政厅大门的时候,正好遇见从外面回来的少帅。

    寇仲从左效尤处出来以后,又去见了几个原来东海军的将领。选择的标准并不是军阶的高低,而是他们平素的口碑。这些人应该代表了东海军的最强战力,但是见过之后的情况并不十分乐观。还好事前就有了一定的准备,也不至于太过失望。有所收获的是,其中竟然有一位水军出身的将领。细问之下应该颇有些自己的想法,就是不知执行能力如何。此人叫黄靖祥,寇仲打算让他试着参与组建少帅军的水军,今后或许是个人才。但是现在的寇仲绝对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人成了几个月以后少帅军战役的绝对核心人物。

    包括左效尤在内,几个人都多少提到李子通和倭人勾结的事情。但显然他们并没有参与到核心里,所说不详。但是综合这么多人的说法,寇仲觉得事情恐怕十分严重。否则不会像现在这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忧心忡忡地回到政厅的时候正好看到徐子陵等三人。师妃暄本就在附近,现在出现只是比想象的早了些。而侯希白好像颇有段时间没见了,猛然见到还真有些惊讶。

    几人在屋里坐定后,徐子陵首先把刚才三人提到的事情捡重要的跟寇仲说了说。后者听后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向师妃暄问道:“林前辈知道些什么?这几天东海郡里的气氛很不正常,他的信息对我们很重要。”

    师妃暄说:“林冠原在东海军里待了有几年的时间,李子通一方面对他的能力十分依赖,另一方又时刻提防着他。但是以他的功力,有心之下,李子通根本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他的事情。李子通从杜伏威处叛逃出来不久,就发现根本无法与江淮军抗衡。曾经想到过向唐军投靠,唐军虽然处于牵制江淮军的目的,对其颇为支持。但是杜伏威投降唐军后,情况完全改变。李子通开始联系其他势力,以求得自保。就在这个时候,倭国的几个使者前来求见。其中两位是他们自己所称的武士,穿黑衣配长剑,武功好像还不错。另一个是个女人,穿着他们所说的和服。”

    “其中一个应该就是我们交过手的黑衣人长冢繁雄,现在已经死在石之轩手里了。另一个也应该是石之轩故意放走的人。”寇仲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师妃暄把情况说得尽量清楚一些,这样寇仲可以跟其他方面得来的情况相互印证。点点头认可了寇仲的判断后,接着说道:“现在的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参见旧唐书)。十年前上代倭王暴病而亡,没有指定继承之人。几个王子祸起萧墙,内乱不休。多利思北孤本为军中大将,其先拥兵观望,并没有介入战乱之中。几个月后发现几位王子都不是成大事之人,因此自己揭竿自立,很快平定了四方。多利思继位后十分勤政,每日天未明时便出听政,深夜还勤政不休。在他的治理之下,倭国国力开始兴盛,军队逐渐强大。八年前,不愿偏于一隅的多利思开始实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水军。五年前他开始施展自己的宏图伟业,依靠强大的水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连将附近的都斯麻、竹斯国、秦王国等小国收归版图。但是几战之后发现水军实力并不足以远征中原大陆,因此暂停攻势继续发展国力和军力。同时派出小德阿辈台、哥多毗等多路使者前往大隋考察民情国力。隋朝当时正值纷乱时期,多利思知道此乃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不敢有半点懈怠,加紧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半年前,倭国在都斯麻、竹斯国两地建立的水军基地终于大功告成。离中原大陆的距离也大为缩短,其中离东海的直线距离已经不超过四百里。顺风的季节,十五天左右大军就可以到达。做好一切准备后,看到李子通目前的状况,特来与他联系。跟他说倭王多利思愿意帮其对付杜伏威和宋家。倭人强大的水军,有足够的实力攻击沿海的各个城市。李子通只需要在岸上里应外合,牵制住敌人,应该不难把两方势力打倒。事成之后,倭人因为久居海边,不适合陆地生活,只需要沿海几个城市即可。其他的地盘都可以让给东海军。李子通这人自视很高,认为打不过江淮军只是偶然。如果有人能够从海上牵制,应该大有胜算,听到建议后大为动心。但开始对倭国的实力还将信将疑,后来三人带他亲自去了一趟都斯麻。看到水军强大的实力后,李子通终于相信。”

    寇仲首次听到这些信息,飞快地整理了一下说道:“按照这个说法,我少帅军也不是突然来袭东海郡。倭人肯定早得到消息,为什么不从海上支援李子通?”

    “少帅怎知他们没有打算支援?要不长冢繁雄等人也不会再次来到东海郡,还碰上了石之轩。只是倭人的海船靠的是风力驱动,风向不适合的情况往来的时间会大幅增加。李子通前去都斯麻的那次,去程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而回程走了足足一个半月。现在的风向也不适合发兵,倭人只是没有等到合适的时机,东海郡就已经落到了你手里。”

    “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师妃暄早知寇仲有此一问:“他们在等夏季风起,只要十五天的时间,倭人的军舰粮草就能源源不断开赴之东海郡。如果不是石之轩破坏了李子通和倭人的计划,今天的战局还不知会是怎样。”

    “夏季风?”寇仲和徐子陵对望了一眼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师妃暄看了看窗外的天气说道:“夏季风将在明天一早刮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