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章墨 > 第六十四章 化墨诀
    “怎么可能!这可是修为堪比起尘的厉鬼,怎么会这般轻易便被击散!那,那究竟是何物!”白须老者惊骇地看着从王行体内漏出来的气态墨汁,不可思议地说道。

    其余几道修士之魂所化厉鬼似是感觉到了威胁,纷纷逃散离去,却在大道之墨的一番席卷之下全部化作飞灰,消散殆尽。

    至此,整座大殿只剩下一些凡人魂魄所化厉鬼,根本无法再对王行造成威胁,反倒是在感受到了大道之墨的存在之后,像是发现了天敌一般尖啸逃窜起来。

    王行身体的僵直逐渐恢复,却仍然没有动作,而是双眼睁的极大,看向前方。

    在大道之墨被那紫色厉鬼搅动的一霎那,王行终于再次感觉到了大道之墨的和自己脑海之间的联系,同时一道道庞大复杂的信息涌进王行的脑海,全是一些他人的记忆片段,显然大道之墨将这些厉鬼剿灭之后连同他们的生前记忆也一并吞噬反馈给了王行。

    在这信息的最后,一道极其古老的声音在他脑海深处响起,声音巍峨,震颤人心。

    “大道化墨,念化天地,身以证道,感悟化墨,演化阴阳,此之谓大道化墨诀!”

    王行睁开的双眼尽染化作墨黑一片,极其诡异,而在他脑海深处,古老的讯息在传承。

    许久许久,王行的双眸才恢复正常,黑白分明。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头任然震撼于之前脑海中所发生的事情。

    《大道化墨诀》!

    大道之墨最后传递给他的竟然是一道功法!

    这套功法所表述的内容简单,但意义却极为晦涩,其宗旨便是感悟化墨,凭此证道,印证天地,增长修为!

    王行实在难以想象居然会有这样的功法,其他的功法都是关于灵力吸收于运转的,通过灵力吸收增长修为,而感悟则是在修为提升之后,更加了解这片天地的规则之后渐渐领悟的。

    而这一篇《大道化墨诀》却反其道而为之,通过感悟天地法则,将感悟化墨,使自身融入天地增长修为!

    这《大道化墨诀》看似很是巧妙地躲过了修行路上会遇到的各种瓶颈,但修炼它本身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在修士修为低下之时是极难参悟天地法则的,更别说去加以感悟,使得感悟化墨,这第一步便足以难道大部分修士,只因修炼门槛太高。

    但对书道中人简直就是绝配,书道中人,所的,便是感悟书字,感悟天地,凭借自身书道天赋,哪怕修为低下也能领悟到许多修为更高者无法领悟的东西,而这《大道化墨诀》居然能够将感悟化作修为神通,对王行来说无疑是一大收获。

    他之前自行摸索的书道通灵与这《大道化墨诀》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他的书道通灵毫无章法,修炼之时难以掌控,之前的数次突破已是险象环生,王行也无法保证自己以后再用书道通灵会不会出现什么差错,而《大道化墨诀》却已然形成一道完整的系统,完美地解决了王行的修炼问题,用来替代书道通灵再适合不过!

    而修炼《大道化墨诀》的门槛,正是王行最为擅长的领域!

    王行甚至猜测,这大道之墨,会不会就是当年仙帝墨霖修炼这《大道化墨诀》感悟天地所化!真难以想象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发明了这样一套神奇的功法。

    这讯息的传递在王行感觉持续了许久许久,可在现实之中不过一刹。

    白须老者惊骇地看着自己的炼魂幡内所有高阶魂魄包括那起尘修士的魂魄被那不起眼的气态墨汁消灭,吓的魂都飞了。

    他杀人时毫不手软,可自身却极其怕死,趁着王行还在愣神之时,收起宝剑和炼魂幡便连滚带爬地向大殿出口逃去。

    嗯?

    王行回过神来,看见这一幕,冷哼一声,脚下一动,迅速拦在白须老者退路之上,而后一指点出,一道剑字虚符显现,停留在白须老者额头之前。

    白须老者立马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连连求饶:“哎呀,少侠饶命啊,这其中必然是有误会呀,少侠念老夫修为不易,饶老夫一命吧!”

    王行看着这跪地求饶的白须老者,那还有半点之前仙风道骨的样子,冷笑一声,说道:“说!王熙与你究竟有和恩怨,要你这样一个修仙者拉下身份来针对!”

    “我,我只是被门派派下来接手这凡人国家,用长生丹与皇帝交易,获取资源的啊,这王熙当年劝阻那凡人朝廷不要信于我等,惹怒了我,我才出此下策的呀!”白须老者头低在地上颤抖着说着。

    “哼!一派胡言!”王行怒哼一声,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物,往空中一抛,那物一阵旋转,稳定下来停在空中缓缓摊开,竟是一副意境极其高深的字画,正是之前王行在祖父被烧毁的小苑中获得的那副墨宝。

    “你口口声声说王熙触犯天怒,还用鬼魂封我王府后山气脉,怎么可能是为这等小事,赶快如实招来,不然取你性命!”王行指着那副墨宝沉声道。

    “这,这。”白须老者有些怔怔地看着那幅墨宝,片刻之后才终于地哭丧道,“这真不管我的事啊,我只是奉命办事的,这王熙当年受那李太白之邀入青莲居学习论道,以凡人之身感悟了极为高深的意境,惹得昆仑一些大人物不喜嫉妒,而之后他又在鹅湖之辩上助李太白舌战群修,力挫众学术大修,这才招来嫉恨,可众大修又忌于诗仙太白之威不敢妄动。待太白渡劫失败,身陨道消之后,才派我来对付王熙的呀,我真的不是有意为难你王府的啊,要怪只怪这王熙身为凡人却获得了凡人不该感悟的东西啊!”

    王行听着这白须老者的一番哭诉,心头却是震惊无比,没想到自己的祖父居然和传说之中自己最为崇拜的诗仙太白有这般交集!鹅湖之辩,一场记录在无数典籍之上的玄域盛会,诗仙之名彻底传遍天下,然而典籍只记述了结果,过程却寥寥无几,显然是被有心人抹去,自己的祖父居然是那一盛会上的主角,王行感到无比骄傲。

    而据玄墨子所说,诗仙太白似乎也是出自梅山,和自己同出一脉,不得不说,命运在冥冥之中出现了太多巧合。

    “原来如此,没想到我王府还有这般往事,倒是多谢你告知了。不过你作恶多端,炼制这炼魂幡已是十恶不赦,所以,去死吧!”王行淡淡地说着,指尖剑符激射而出,直接没入白须老者眉心,那白须老者哼都没哼一声便直挺挺地倒下了。

    王行叹息一声,没想到此行回到临安,居然能解开他多年的心结,此后他在修行路上也少了一道心魔,实乃机缘。

    他回过头来,望向那已是目瞪口呆的皇帝,眼色愈发寒冷。

    皇帝此刻已是绝望,连大仙师出手都在败这妖魔一般的少年手下,看来自己此生已决,大唐国运也到临头,顿时面色死灰。

    “夫君!”这时一道清脆的哭泣声传来,只见一个美貌宫装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梨花带雨般地从大殿后头跑来,扑入皇帝的怀中。

    “彩衣,你怎么来了,快走,这里危险,快带着平儿走!”没想到一向软弱的皇帝在亲人面前居然也能表现出勇敢的一面。

    “不,我不走,你死了我和平儿怎么活啊!”美妇哭泣着和皇帝相拥在一起,那个叫平儿的孩子也跟着父母一起哭了起来。

    王行看着那出现的美妇,心中一惊,居然是她!

    “没想到我后宫佳丽三千,在这危险之际只有你来到了我的面前,彩衣,我们来世再做夫妻。”皇帝看着彩衣,温柔地说着,已然忘记了生死,忘记了害怕。

    “不!”彩衣突然挣脱了皇帝的怀抱,跪倒在王行面前,哭泣着说:“仙师!求您饶我家夫君一命吧,他是个明君,也心系百姓,这些年唐国国泰民安都是他的功绩,只是一心迷了仙途,欲求长生,才误入歧途的啊,球您饶他一命吧!”

    王行望着地上长跪不起的美妇,心中感慨不已,终于叹息一声,说:“彩衣,抬起头来,看看我是谁。”

    这有些熟悉的声音让彩衣心中一惊,她抬起头,待看清了王行的面容之后,立马回想起十年之前那个自己特别依恋的身影。

    “你是王行哥哥!”彩衣捂着嘴一声惊呼。

    “嗯。”王行望着昔日玩伴,如今已经成为人妻,不由感慨。

    彩衣愣神了好一会,才想明白了许多,又缓缓地下头,请求般地哭泣道:“王行哥哥,哦不,仙师,王府一事已是过往,何不放下,绕过我的夫君和孩子呢,彩衣愿意做牛做马服侍仙师。”

    王行叹息一声:“你这又是何必。”

    说着一抬手,一道气劲柔和地将彩衣扶起。

    “我本不是嗜杀之人,如今探明真相,而背后元凶也已伏罪,我不会再过追究。”王行的声音又回到了之前的冰冷,十年已过,仙凡之别,他不会再和彩衣有任何交集了,“只是你,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心系天下百姓,你无仙缘不必再逐长生,此后便安心打理社稷吧。”

    得知自己被绕过一命,皇帝喜极而泣,和彩衣一起连忙下跪道谢:“多谢仙师饶命!”

    就在王行准备收回墨宝离开此地之时,却突然发现那个叫平儿的孩子正盯着那副墨宝,怔怔出神。

    “平儿,快跪下!”彩衣低声喝道,生怕因为自己的孩子惹得王行不快。

    王行微笑地对着彩衣挥了挥手,示意没事,然后拿着墨宝来到平儿面前,轻声问道:“你叫平儿是吗?”

    平儿有些害怕地看了王行一眼,在得到父母眼神的示意之后,脆声说道:“我叫李平。”

    “李平,道平天下,不错不错。”王行观察着平儿的身体,以及他体内的经脉情况,发现他居然是一个天赋不错的仙苗,也就是传说中的仙缘者,而且见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对那墨宝感兴趣,显然于书道上天赋不俗,顿时生起了才之心,想来自己修为以至起尘,也是可以收徒了。

    “你对这墨宝很感兴趣是吗。”

    “嗯!”平儿兴奋的点点头,仍是有些恋恋不舍地看着那幅墨宝,眼中满是欣喜之色。

    “那你愿意修仙吗?”王行继续问道。

    平儿显得有些疑惑,看向自己的父母,而皇帝和彩衣脸上都是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仙师,莫非我家平儿真的是有仙缘?”皇帝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王行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静静地看向平儿,说:“如果跟我走了,以后可能很难回来看父母了,但你能见到好多好多和这一样的墨宝。”

    平儿一听还有好多好多墨宝,眼中异彩流出,但听说要离开父母,很是犹疑不定,但在墨宝的吸引和父母期翼的目光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脆声说:“我愿意!”

    三个大人都是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