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章墨 > 第六十五章 回首路
    临安城面临信阳河,背靠大山,十万里大山无边无际,山路崎岖,难登如天,世人称之蜀山。

    蜀山之险,令人畏惧,然而穷山恶邻深处,世传常有仙人显迹,太白寻仙,数次踏足蜀山深处,留下脍炙名篇无数。

    人登山而为仙,蜀山在凡人心中已然成为仙家奇地,成为无数凡人向往之所,每年入蜀山寻仙未果而死的凡人不知几何,只是他们不知,这蜀山深处只有无数在仙路上奔波的修仙者,哪来真仙。

    在远离临安,深入蜀山山脉数百里的深处,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在崎岖寨道上艰难行走着。

    矮小的那个眉清目秀,竟然只是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孩子,若让其他凡人看见必然难以理解,这蜀山道处处危险,毒虫猛兽不断,山匪强盗横行,这样一个小孩怎么走到这里的。

    此刻孩子脸上满是认真之色地思考着什么,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在寨道上,额头上汗水擦干了一遍又一遍。

    “先生,我想那幅墨宝上文章说的不是山路崎岖,专为考验人而生。人行崎路,登山为仙,人生于天地之间,均有各自之志,该是人择崎岖山路而行,磨砺自身,而非山路为人而崎岖。”孩子有些倔强地回头说着,脚下却是不小心踩了个空,尖叫一声就要坠下,却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拉住。

    “你这想法倒也有意思,不过专心走路!”先生语气有些严厉地训斥着,眼中却满是赞许柔和之意,这孩子年龄虽小,但从小在母亲影响下受书墨熏陶,文学修养甚高,而且天赋极佳,又没有被那些儒道学说禁锢思想,所以常有一些惊人言论见解让得自己都很是吃惊。

    “是,先生!”孩子有些后怕地看着脚下深渊,吐了吐舌头说道,小心地向寨道内侧靠了靠。

    这两人,正是半月之前离开临安进入蜀山道的王行李平师徒俩。

    在简单地和父母告别之后,李平便拜了王行为师,随王行进了蜀山。

    离别并没有多么悲伤,一来李平只是一个孩子,贪玩心重,又极其向往王行口中说的那数不清的墨宝,二来他的父母极其明理,知道孩子仙缘来之不易,虽然不舍,但也只是表达了支持之意。

    本来王行施展遁空术或是驾驶从那白须老者那里获得的飞行法器,几天时间便可回到蜀山山门,但他不希望李平仙路这般轻松平静,虽然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也该早些明白仙途之艰难,这于他之后的修行之路极其重要,所以他没有直接将李平带回蜀山山门,而是沿着这对凡人而言难如登天的蜀山道步步而上,让他获得一些磨练。

    蜀山道险,对一个从未修行过的孩子来说着实艰难了些,但令王行欣慰的是,李平居然在他的帮助下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一走便是半月。

    期间休息之时,王行便一边用灵力蕴养他的身体,一边向他介绍修仙界的情况。

    李平听的极为认真,且理解能力比一般同龄孩子强了太多,在王行的耐心讲解之下对那个更大的世界有了许多了解。

    然而最能吸引李平的还是王行向他展示的各种墨宝,往往能让他沉浸其中半天。

    王行时时取出那幅从祖父王熙后山小苑中获取的墨宝,潜下心来细细感悟,在李平一次问取其中意味之时对他讲出了自己的见解,然而李平似乎对这幅墨宝有不同的理解,便和王行争论了起来。

    王行细细品味着那幅墨宝之中的意境,对比之下,竟是发现李平的理解似乎更加贴近,不由笑道:“山不为人生,而人择其路而行,原来是这样么,这到是我陷入套路了,平儿,你在书道上的天赋还真出乎我的意料呢。”

    “那是!”李平听到王行这般话语,骄傲地说道,充满了孩子气。

    王行不由想到自己当年初入梅山,玄墨子也是这般称赞自己,只是李平还太小,没有当时的自己那般一身儒气,谦逊淡定。

    唳!

    但听一声长呖,一直白鹤飞行而过,王行淡淡地望着,而李平则是看得目瞪口呆,直到白鹤远去,才大咧咧地喊着:“先生!先生!你看,那么大一只白鹤,那绝对就是仙鹤啊,我们是不是快到了呀!”

    王行摸了摸李平的头,笑道:“傻孩子,不是和你说了么,这蜀山只有修仙者,没有仙人,这白鹤也就是有修为的妖兽,哪里是仙兽,真正的仙鹤那得在上界才有。”

    “啊,那我们还要多久才到啊。”李平哭丧着脸抱怨道。

    王行叹息一声,想到他还只是一个孩子,终究心软了一下,说:“路还很远,但我们的路已经到了。”

    在李平还费力地想要理解这句貌似深奥的话的时候,王行变戏法般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丈许长的小舟,然后轻轻一跃而上,微笑着对着李平伸出手,说道:“快上来,我们飞着去。”

    “好大的船!”李平兴奋地大叫着,一下子跳了上来,在小舟上又蹦又跳,显得激动异常,“先生,你干嘛不早点把这船拿出来呢,白走那么多冤枉路!”

    听着李平有些幽怨抱怨,王行微微一笑:“人择崎岖山路而行,磨砺自身,这不是你自己说的。”

    这小舟的速度有些超过王行的预料,竟然比之前他的那艘赤灵舟还要快上一分,数千里的山路转瞬即至。

    王行操控小舟,按照记忆中的方向飞去,很快便来到了当年他将黄掌柜推下去的那个寨桥对面,眼下青山绿水,风景宜人,却没有丝毫仙家之地的模样。

    就在李平要发出疑问的时候,王行单手伸出,轻轻一挥,一阵青叶飘卷而过,前方一阵幻化模糊,一道熟悉的青石阶梯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由此登上,你便可入蜀山山门了,先生在上头等你。”王行先是对着青石阶之前的那方矮矮坟墓恭敬一拜,然后便沿着这当年走过的九十九阶青石,拾级而上。

    李平有些惊奇地看着这莫名出现的九十九阶青石阶梯,犹疑了片刻,小心翼翼地一步跨上。

    《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