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秋水之兰陵隐逸》 > 对餐霞的回复:从牟宗三到马一浮
    read-ntentp{fnt-tyle:nral;fnt-weight:100;tet-deratin:nne;line-height:inherit;}read-ntentpite{diplay:nne;viibility:hidden;}

    [评论]1225[精华]自我感觉,爱读书是件好事儿,读书是真正的休闲娱乐。最近在学习之余,重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颇感惬意。我今年的购书计划单中,《梁实秋文集》与《丑陋的中国人》(柏杨版)等书,因为手头紧,迟迟没敢下手。

    作者回复:读书不是“真正的休闲娱乐”,要看读的是什么书,即便是小说,也要看是属于哪类的。冯友兰先生和牟宗三先生都是中国近代哲学界真正的大家,当然,牟先生显然是更胜一筹了。关于哲学、中国哲学界及代表人物等方面,你可以看看《对肆水韶华的回复——哲学、四书五经等》。至于“梁”、“柏”则不必“购书”,“借阅”即可,他们的书看下就可以了,没有留在书架里面的价值。其实,图书馆最好!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节省大量的金钱,也不仅仅是因为图书馆最适合看那些有阅读价值却没有购买价值的书,图书馆那静悄悄的环境——耳中只听得书页翻过的声音,偶尔传来几声咳嗽,所有人都在全神贯注地阅读,做笔记等等…真是看书的上佳氛围!在那种情景下,你会发现看书能够较之平常深入了许多!那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阅读”和“浏览”的区别所在。最后再强调下:除非是真正永垂不朽的经典,否则,没必要花很多钱购买书籍。

    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0601:13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128[精华]楼下的哥们要抢我的好数字,呜呜呜????我不甚了解牟宗三先生,只有先生的著作《人文讲习录》偶尔购进的,到现在还没读完。也许,我有收藏癖,喜欢手执书卷翻阅或者背诵的感觉,这也许是一种病???????

    作者回复:牟先生的著作大陆目前好像只出了一本。因为他是赞成康德这系的,所以从前属于被天朝封杀的状态,直到近年才解冻。

    牟先生出于熊先生门下(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民国时期儒家“三驾马车”的宗师地位),不过早已青出于蓝,造诣已在“熊”、“梁”之上,仅在“马”之下而已。因为熊先生是出于欧阳竟无(民国时期的佛学“唯识法相”系巨匠)门下,受欧阳大师的影响极深,所以分科判教较之西方则更为精密、透彻,虽然熊氏与欧阳最终因意见不合,师徒反目,但终是走“唯识法相”道路而阐扬儒家的。那么牟先生自也不例外,尤其注重心法胜于哲学的关键点,所以在世界哲学界能有崇高地位。

    在西方哲学界里面,走类似道路的只有荣格大师,至于荣格大师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也是因意见不合最终师徒反目,他生来便具有神通,即是今天所谓的“特异功能”,他利用自己的神通为自己的心理学观点来作证,曾让弗洛伊德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却因此恼羞成怒,而与荣格分道扬镳。荣格在西方的地位则与弗洛伊德并驾齐驱,影响至深,且不仅仅是影响心理学方面,哲学领域、艺术领域的很多大师、宗匠也都是荣格的拥趸。

    另外,能看书,就不看电脑。用电脑阅读,很难深入。除非是没有书籍,只能在电脑上看,那是无奈之举。所谓“病”与“不病”,标准不同的,以我的眼光来看,凡是有书不去看却偏要在电脑上看的人,便是“有病”。

    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0703:50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5860[推荐][精华]大哥实在是博闻强识,每次都能说到正点上!神笔1支赞1下大哥的回复!凑个整数。和大哥讨论,很有收获。以前,总觉得自己涉猎广泛,学识还算凑合,跟大哥一比,真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了,现在才知道自己不仅要涉猎广泛,还要深入!熊梁两位宗师还算熟悉,可能因为学科局限或年龄关系,马一浮这位大师,我还真不了解,打算去深入学习了解一下。

    作者回复:以后还是冲咖啡吧,谢谢神笔!呵呵!至于哲学嘛,若以儒释道“心法”而言,那么这个来自西方的玩意儿可以用个专业术语来讲,便是——“鬼窟里面做活计”。较之“世智辨聪”这种世俗的肤浅也不过稍强而已。若以纯正的“唯识法相”来看,差不多都是在“第六意识”和“独头意识”之中徘徊,偶尔能有极个别如荣格能接触到“末那识”层面的(这在西方哲学界是唯一的),纵然把古往今来东、西方的哲学家都算上,也是寥寥无几。这寥寥无几(包括牟氏在内)的人,已经达到哲学的极限了。相对于智慧本体实相而言,他们可以说已经达到“雾里看花”的程度了。

    至于马一浮先生,他是壮年时期开始儒佛双修,较之牟氏更为注重实证,路子当然与哲学不同,所以见地较之牟氏当然更为深入了。马先生虽然在哲学界大名鼎鼎,但克实而言,其人与哲学无关,只是被哲学界强拉进去推崇罢了(类似的人实在太多,就不列举了)。

    顺便再说下马先生,这位泰斗也是典型的“中西贯通”者,在成为传统文化大师之前的青年时期,他身在国外,精通西方全部的哲学思想,马先生是不喜欢看翻译的,人家为了看《资本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德语学会,然后直接看德语原文版!看莎翁则是看英文版(马先生精通六门外语)…若论全面性,他仅次于李叔同而已。当初北京大学成立,校长蔡元培请他任教,结果被马先生以师位的重要性狠狠训斥了一顿…“师,不能就徒”——若真有意求学,学生要上门求教,哪有什么老师跑到北大去上课的轻贱行为…表面上虽然他不玩什么新文化、白话文运动,可像是徐志摩之流把他当作传统派泰斗挑衅的时候,却被他当场即兴创作的白话文诗词窘得羞愧欲死。

    嗯嗯,先说到这。你涉猎广泛是件好事,但不能只停留在此。比如我凡是关于古今中外方面的点评,大多数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不过这不意味我有多了不起啊!哈哈!)。须知“见地”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到了这个程度,基本已经与“洽闻博见”、“博闻强记”此类无甚关联了。古德所谓“修道人无磨爪(剪指甲)之工”——就连剪指甲都没工夫的…所以历史上才会涌现出那么多先圣先贤。像我这么瞎晃荡、不求上进的人能给这种真正的大成就者去扫扫厕所,就已经是近于逾格了…所以说,咱们都须要继续“深入”才行。

    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0723:17点击数:16回复数:1

    [评论]1273[精华]赶上末班车,这应该是今天的最后一杯咖啡吧??????马一浮老先生的故事真是让人敬仰,我现在是一门外语学了快十年了,都没学得能够读莎翁的原版著作,当真是忏愧的紧??????真真地是受教了!

    作者回复:嗯嗯,应该敬仰!虽然以心法视之,马先生所证颇有不纯之处,尚未真正入门,但其人自具风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则是不遗余力的,而且学问之道确有不同凡俗的所证境。

    至于马先生的故事就太多了,差不多十年前有位朋友跟我讲起过马先生的少年趣事,那也是我初知马先生的缘起——先生童蒙之时有天想出门玩,被母亲拦住,指着庭院内开放的菊花让先生以菊花为题,限“麻”字韵,能成诗一首便可出去玩,不能成诗则不可出门。即便是天才曹植,也是七步成诗,想不到先生不等他母亲的话音完全结束,半步不移,便即兴口诵出“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所以说,你不必跟马先生比较,面对马先生或者是更变态的李叔同,所有的天才都要甘拜下风的!哈哈!

    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0823:53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1295[精华]看来马先生并不局限于某个领域,先生是全才呀,怪不得能成为一代宗师,前段时间,我读李叔同的传记,感觉弘一法师和李叔同都是让人敬仰之至的,原来马先生也这么有趣??????。

    作者回复:宗师不都是全才的,但宗师通常都是多才多艺的,这是因为一门深入后可以触类旁通的道理。当然,也有先广伸触角,然后汇归成“一”的,所以李叔同先生出家后法号“弘一”,就是这个道理了。无论先后顺序,“吾道一以贯之”(孔圣所言)才是终极意义的表现。马先生他们确实都挺有趣的,其实,禅宗道家的大成就者们则更为有趣!另外,所谓“宗师”,也要看是相对于谁而言,在真正的成就者面前,马先生他们只能算是幼儿园水平了(这还是给面子的说法)。

    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1002:32点击数:0回复数:1

    [评论]138[精华]大哥之前的话也是看了几遍,自我感觉应该看懂了的,若论学术而言,近代学者,还应以三圣为首,虽算不上集大成者,但其成就也是车载斗量,后人拍马不及。当然,跟近代以前的那些宗师相比,也许不算突出,但做学术的,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作者回复:学问是从智慧中来的——智慧是从实证中来的——这个就是颠扑不破的次第。真看懂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近代学者身份的,比如南怀瑾先生,他的水平便是这三人做梦也梦不到的。虽然从辈分来说这三个是南先生的前辈,但学问差得又何止是一个天地!当然,抛开证量不谈,只谈名气、辈分、地位的话,当然他们都在南先生之上了。顺便再说下,所谓“三圣”,纯属胡编乱造,没有这个说法的。从古至今,以儒家立场论儒家人物,只有两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

    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1303:57点击数:17回复数:2

    [评论]126[精华]从回复中,可以看出大哥治学严谨的风格,很多话说得都让我有些汗涔涔了,敬佩中?????很多说法,我都不会认真考证,就相信了。看来,我还是不适合做学问的!另外,我个人觉得,很多大家之所以能成为大家,首先还是建立在学有所专的基础上,然后,再向外延伸,自成一系,自有风格,比如很多国学大师都是这样??????发表人:刘之豫发表日期:2013-10-102:50点击数:0回复数:1

    我昨天有个给你的回复因有关键辞被屏蔽了。其中我就说到查资料也好,做学问也罢,是不能依赖网上的东西的(这么说就避免关键辞了),网上的东西往往连业余水平也是不具备的。其实,“认真”是个最起码的态度,没有“认真”自然就不可能“严谨”。不要说网上的某个无名氏所言了,就算是今天所谓的专家教授,很多也是胡扯性质。所以前几年有个很轰动的事件——百名博士联名上书中央,要求立刻停止某女士(后来此女士还真成为名人甚至被冠以“权威”的帽子了…)在中央电视台的某个著名栏目里面对儒家的信口雌黄。

    至于你后面所说,一看就知道是揣测出来的。真正的大家,其实用传统文化里面一个很著名的辞汇来形容是很贴切的——“精通”。基本上现代人对这个辞汇的意思都早已不懂了——“精通”其中的“精”字,便是指的“专精”,也就是你说的“所专”,这也包括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意义在里面,不是那么简单的;而“通”字呢,便是“融通”、“通达”的意思。这里面的次第是什么呢?是“专”——“通”——“精”。深层意义上来讲:所有事物都在真理本体实相当中,从任意的一个点都可以达到本体的。先从某个事物中探求追索而“专”到了触及本体的时候,才是真的开始“通”了(这不过是初步的“通”而已,像是马先生他们也就是这么个程度罢了);而从此“通”中体会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因而才能懂得所有事物都是本体的表达与表象,这也就是所谓的“法相”,也包涵了孔子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位”,也就是释迦牟尼所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在”的“法位”,懂了这个以后,才能真正懂得自己最开始的那个“所专”到底是个什么,而到了这个程度,才是真正的“精”。所以是“专”——“通”——“精”,简称“精通”。这个辞汇与佛道门的术语“万法归一、一归万法”是各擅胜场的。

    传统文化中很多辞汇都是结论优先的,比如说“智慧”吧——“智”是结论,“慧”是方法。如果用因果关系说其实是“慧智”。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你所说的“自成一系”、“自有风格”,只可以是个现象,而不可以是性质。所以,你对“很多大师”,是不了解的。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